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中国思想通史 第四卷 上 >

第32部分

中国思想通史 第四卷 上-第32部分

小说: 中国思想通史 第四卷 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嗟赏。”(同上,页二二二)深即道深,休即慧休,岳即道岳,续传说:道
深“体悟成实,学称包富”,慧休“偏为独讲杂心摄论,指摘纤隐,曲示纲
猷,相续八月,领酬无厌”,又说:道岳“宗师俱舍,阐弘有部”(同上, 
页四四七)。此外,续传又载玄奘曾受学于玄会:“匠剖涅槃,删补旧疏, 
更张琴瑟。承斯令问,亲位席端,谘质迟疑,涣然祛滞。”(同上)

以上玄奘所问学的十三人,即景、严、空、慧景、道基、宝暹、道震、
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辩、玄会。其中道基、慧休、道岳、僧辩都出
自真谛的学统。
由此可见,在国内游学时期,玄奘的佛学上承真谛绪统,不仅综习新兴
的法相唯识学,而且对早已流行的毗昙、涅槃、成论之学也很有研究。但他
并未满足,彦悰说:“法师既遍谒众师,备餐其说,详考其理,各擅宗涂, 
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同上,页
二二二)这样,他就去印度求法。
到了印度,他也是到处访求名师,所学极为广博。对小乘、大乘的佛学
都一一研求。他逗留最久的是在当时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从著名论师戒质
问学,“法师在寺,听瑜伽三遍,顺正理一遍,显扬、对法各一遍,因明、
声明、集量等论各二遍,中、百二论各三遍,其俱舍、婆沙、六足、阿毗昙
等,以曾于迦湿弥罗诸国听讫,至此寻读决疑而已。兼学婆罗门书、印度梵
书”,“如是钻研诸部及学梵书,凡经五岁”(大正藏卷五○,页二三八— 
—二三九)。此外,玄奘游学较久的有三处,一处是在迦湿弥罗国,从僧称
问学,听俱舍论、顺正理论、因明、声明论,“法师随其所说,领悟无遣, 
研幽击节,尽其神秘。。。如是停留,首尾二年”(同上,页二三一)。一
处是在钵伐多国,从二三大德问学,“法师因停二年,就学正量部根本阿毗
达摩及摄正法论、教实论等”(同上,页二四四)。一处是在那烂陀寺附近
的杖林山,从著名论师胜军问学,“法师就之,首末二年,学唯识决择论、
意义理论、成无畏论、不住涅槃十二因缘论、庄严经论,及问瑜伽、因明等
疑已。”(大藏经卷五○,页二四四) 
在与印度佛学及当时著名论师的广泛接触中,玄奘主张调和空、有二宗
的对立,并著会宗论。他对空宗的龙树中论、提婆百论是有深刻研究的,对
于有宗的瑜珈当更为熟习,他“以为圣人立教,各随一意,不相违妨,惑者
不能会通,谓为乖反,此乃失在传人,岂关于法也?。。为和会二宗,言不
相违背,乃著会宗论三千颂”(同上)。这一论著和他曾在印度著的破恶见
论一千六百颂,都已失佚。
玄奘回国以后备受朝廷的敬礼和优遇。他译出印度各派佛学著作一千三
百多卷,其中以法相唯识学占主要部分。玄奘门下弟子极盛,传唯识学的以
圆测、窥基为最有名,但二入在某些细节上的意见颇有分歧。窥基弟子有慧
沼,他对圆测及其弟子道证的义解有烦琐的驳诘。
玄奘自己的著作虽没有留传下来,但他所译的成唯识论实可视为他的哲
学思想的集中表现。这部成为唯识宗经典的著作,乃是综合印度十大论师(护
法、德慧、安慧、亲胜、难陀、净月、火辨、胜友、胜子、智月)的著作糅
译而成。窥基与此书的译成更有特殊的关系,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关于翻译的
经过有如下一段详细的记述: 
“初功之际,十译别翻,昉、尚、光、基,四人同受。润饰、执笔、
检文、纂义,既为令范,务各有司。数朝之后,基求退迹。大师固问, 
基殷请曰:‘自夕梦金容,晨趋白马,英髦间出,灵智肩随,闻五分以
心祈,揽八蕴而遐望,虽得法门之糟粕,然失玄源之淳粹。今东出策赉, 
并目击玄宗,幸复独秀万方,颖超千古,不立功于参糅,可谓失时者也。
况群圣制作,各驰誉于五天,虽文具传于贝叶,而义不备于一本,情见
各异,禀者无依。况时渐人浇,命促惠舛,讨支离而颇究,揽初旨而难

宣,请错综群言,以为一本,楷定真谬,权衡盛则。’久而遂许,故得
此论行焉。大师理遣三贤,独授庸拙。”(大正藏卷四三,页六○八) 
又成唯识论述记说: 
“斯本汇聚,十释群分,今总详译,糅为一部,商榷华梵,微诠轻
重,陶甄诸义之差,有叶一师之制。”(同上,页二二九) 
据此,成唯识论的糅译,在“错综群言”时实已表明译者本人的主见,并依
此为取舍,即所谓“陶甄诸义之差”。在这一节中,我们主要是依据成唯识
论及窥基述记(均据金陵刻经处本)来简略地考察这一派教义中的哲学思想
及其心理分析,我们的考察只限于几个重要的问题,对其全部教义,留待专
书论述。
(二)唯识宗的“本体”观念
法相唯识学,作为一种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来说,是这样的一种唯心主义
体系:不论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万有(“法”)或能思的主体自我(“我”) 
都是最高的“内识”这一本体的变现。这好象是唯识论者最后达到的结论, 
但其实是他们的立论的出发点。成唯识论反复地说: 
“诸识生时,变似我法,此我法相(相谓相状),虽在内识,而由
分别,似外境现。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缘此执为实我实法,如患梦者, 
患梦力故,心似种种外境相现,缘此执为实有外境。”(卷一,页二) 
“是故我见,不缘实我,但缘内识,变现诸蕴,随自妄情,种种计
度。”(卷一,页四) 
“由此应知,实无外色,唯有内识,变似色生。”(卷一,页一五) 
“由此应知,实无外境,唯有内识,似外境生。”(卷二,页六) 
总之,一切存在都是内识的变现: 
“是故一切皆唯有识。”(卷七,页一二) 
“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故定应信一切唯识。”(卷
七,页一六) 
这一作为万有的最高本源的“识”,就其本体的涵义而言,与其他佛学宗派
所论的本体,如“实相”、“真际”、“心”、“中道”、“真谛”等等, 
并无差别,只是名称不同而已。窥基就曾明白指出:“诸经论中各各别说诸
观等名,今合解之,但是唯识之差别义,非异体也。”他列举了“识”的“一
名有三十一类”: 
“华严等中,遮境离识,名为唯心;辨中边论,遮边执路,名为中
道;般若经中,明简择性,名为般若波罗蜜多;法华经中,明究竟运, 
名曰一乘;。。胜鬘经中,遮馀虚妄,名一实谛;显法根本,亦名一依; 
由空为证,又是空性,亦名为空;彰异出缠,显摄佛德,佛从中出,名
如来藏;明体不染,真实法性,名自性清净心;功德自体,亦名法身; 
无垢称经,遮理有差别,名不二法门;大慧经中,表无起尽,亦名不生
不灭;涅槃经中,彰法身因,多名佛性;楞伽经中,表离言说,名不思
议;瑜伽等中,显不可施设,名非安立;摄大乘等,显此遍常等,名圆
成实;对法论等,明非妄倒,名曰真如。。。谓法界、法性、不虚妄性、
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法位、真际、虚空界、无我、
胜义、不思议界等十四名,如大般若广释,合前三十一单名。”(大乘

法苑义林章唯识章,大正藏卷四五,页二六○) 
谈到“识”的本体时,唯识论者的口吻和别的宗派也差不多,他们也认为“识” 
是永恒的、不变的、真实的、不可思议的等等,他们并以“真如”为“唯识
实性”;谈到“真如”时,其思路更与别的宗派如出一辙,如说: 
“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
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虚妄义;亦言显此复有多名,谓名
法界及实际等,如馀论中随义广释。此性即是唯识实性。”(成唯识论
卷九,页二) 
由此可见,唯识论者对客观世界,对所谓“本体”的看法,和其他佛教宗派
采取同一的出发点,在这一根本问题上,他们之间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分歧。
唯识论者在解释“本体”变现为现实世界时,大体上是按照这样的图式: 
由识的“本体”到八识,由八识到世界。八识是从“本体”过渡到虚幻世界
的环节。
我们在以下的论述中即将表明,关于由识的本体到八识的论证,主要是
采取“中道”观的怀疑主义的诡辩;关于由八识到现实世界的论证,则采取
主观唯心主义的途径。在整个论证过程中,虽也包含有一些心理分析的内容
和一些合理的因素,但这些不过是达到其荒谬结论的一种技巧而已。
(三)从“本体”到八识
唯识论者由识“本体”推衍出八识的范畴:眼、耳、鼻、舌、身、意六
识和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这八种识被描述为一方面互相差别、互相
对立,而另一方面又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有机的结构体。这个结构体并不
是静止的,其间生灭变幻,流转不已,而这种变幻与流转又按着八识之间的
差别性与依存性,在变幻流转时,表现为一定的因果关系。客观世界的万有
和主体的自我都由这一结构体变现出来。因此,由识“本体”过渡到“我”、
“法”的虚幻世界,乃是以八识的结构体作为逻辑推衍上的居间环节。
在从识“本体”到八识的过渡上,唯识论者乞灵于二谛义与中道观—— 
这在佛学中几乎是普遍采用的诡辩手法。每逢他们无法解释时,他们便搬出
二重真理说以及与此经常相联结的“非有非无”或”不一不异”的否定语, 
使人联想到否定之外的一种肯定——幻觉之中的绝对。成唯识论中关于八识
与识,即识的差别性与识体的绝对性,这样写道: 
“识差别相,依理世俗,非真胜义;真胜义中,心言绝故。。。心
意识八种,俗故相有别;真故相无别,相所相无故。”(成唯识论卷七, 
页一一——一二) 
这就是说,识“本体”,按真谛来说,是绝对的、无差别的;而识的相状, 
按俗谛来说,是相对的、有差别的。因此,八识便成了非一非异的东西,“不
可言定一”,“亦非定异”(同上,页一一)。唯识论者的二谛义是极为烦
琐的,他们也有四重二谛,就所谓胜义言,即有“世间胜义”、“道理胜义”、
“证得胜义”、“胜义胜义”四重。窥基对四重二谛的剖析,其烦琐的程度
更与吉藏如出一辙,我们只要看一看成唯识论掌中枢要的那一段开合分解, 
就可以知道(卷上本,大正藏卷四三,页六一四),尽管有这许多烦琐的辩
解,他们实际上还是没有说明真谛的“非异”怎么会变出俗谛的“非一”来, 
所谓“此非一异,依四胜义”(成唯识论述记卷四一,页二六),不过说得

很玄虚罢了。至于按胜义(真谛)最后归结于“绝言”,则正表明他们最后
流入于神秘主义。
唯识论者的二谛义与中道观,一方面是通向“绝言”的神秘主义,但另
一方面,也表现了有宗的特色:他们坚持“识”为实有,仅在这一点上,他
们的二谛论和中道观和三论宗比起来要简易得多,他们只是直截了当地宣称
一切外境都是识的变现,因此,外境是虚幻的,是假有,也即是非有,假有
的外境即是俗谛;而内识是真实的,是实有,也即是非无,实有的内识即是
真谛;合而言之,即为非有非无的中道。成唯识论解释说: 
“愚夫所计实我实法,都无所有,但随妄情而施设故,说之为假; 
内识所变似我似法,虽有而非实我法性,然似彼现,故说为假。外境随
情而施设故,非有如识,内识必依因缘生故,非无如境,由此便遮增减
二执。境依内识而假立故,唯世俗有,识是假境所依事故,亦胜义有。” 
(卷一,页二) 
窥基在成唯识论料简中虽由此出发调和般若的空义,但仍坚持识的实有,并
不以非空非有而模糊识的实有性: 
“上来意说法相,虽许有空不空,舍妄证真,空有俱遣,虽真智境, 
一切皆空,法相言之,有空自别。。。知于法相,应定说言,所执是空, 
不得称有,妄情施设,性都无故;真俗是有,不可名空,真理缘生,体
不无故。”(卷下,续藏经第一辑,第七六套,页四八七) 
总之,他们对于假有的外境尽可说“非空不空”等等,而对于能够待缘而起
外境(即所谓“缘起”)的内识,则决不肯闪烁其词地说“非有非无”。识
的实性,作为最高的真谛而言,被认为是“绝言”的,但就其体相而言,又
是可以言诠的。
(四)关于八识的心理分析—— 
八识的差别性、依转性与因果性
(1)八识的相互差别
唯识论者论八识的差别性时,把前五识和第六识合为一类,这六种识都
是以外境为对象或与外境直接相联系的。
前五识,如一般佛学中所说的那样,相当于我们所谓的感觉。唯识论者
认为,感觉的发生是片断的、不连续的,同时它的认识能力或了别能力是浅
薄的,它的对象是有转移的、粗率的。一种认识作用的发生一定要具备一定
的条件,即所谓“缘”,而促使感觉发生作用的条件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具
备,外境一有转移,感觉也就不能继续。今取有关文句,略加检证: 
“由五转识,行相粗动(行相即了别能力),所藉众缘,时多不具, 
故起时少,不起时多。”(成唯识论卷七,页六) 
述记解释此段说: 
“即眼等也。行相粗动者,粗者唯取外境,动者浮嚣之义。又粗者
行相易知,动者由缘外境,数加转易。。。时多不具,以缘多难辨故, 
不可恒具,故起时少,不起时多。”(卷四○,页一二) 
五识的特性可以归结为两点:间断与浮浅,如述记中说:“五识不深不续” 
(卷四,页八),“五识断而不深”(同上,页九),“五间而又浅”(同

上,页一二)。
第六识在一定的涵义上相当于我们所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