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当大脑遇到金钱 >

第5部分

当大脑遇到金钱-第5部分

小说: 当大脑遇到金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类似的描述方法会得出类似的判断和决策。”俄勒冈州大学心理学教授保罗·斯洛维奇指出:“事实上,人们对风险的判断是极为主观和易变的。”在面对赚钱和输钱这样的选择时,我们的决策往往会像橡皮泥一样,只要环境和外表稍有变化,就能让我们的态度相去甚远,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定格”(framing),或称“定式思维”。 

  我们不妨通过如下的例子,来看看定式思维的神奇力量: 

  ◆ 一组人被告知,绞细牛肉含“75% 的瘦肉”;另一组则获悉,同样一块肉含有“25% 的肥肉”。于是,听到“肥肉”的一组对这块肉质量的预测,会比另一组低31% ,而口感预测则会低22% 。而在品尝了用这块肉烤制的牛排之后,“瘦肉”组明显比“肥肉”组更喜欢牛排的味道。 

  ◆ 在被告知新生儿有20% 的危险患唐氏综合症而不是被告知有80% 的概率会正常的情况下,怀孕妇女更愿意接受羊水诊断实际上,这两种方法描述的内容完全是一样的。 

  ◆ 一项研究对400 多名医生进行了调查:如果他们自己患癌症,是愿意接受化疗还是手术?在得知10% 的患者因手术而死亡的医生中,半数表示会选择化疗。而在被告知90% 手术患者不会死亡的医生中,只有16% 的人选择了化疗。 

  最经典的心理定格实验出自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纳曼和阿莫斯·特韦尔斯基,他们向一组大学生描述了如下情形: 

  假设美国正在应对一种不同寻常的疾病,预计这场疾病可能会导致600 人死亡。眼前有两种应对方案。两种方案正确的估计结果是: 

  如采纳方案A,将有200 人获救。 

  如采纳方案B,600 人全部获救的概率为1/3 ,而无人获救的可能性则是2/3 。 

  那么,你更喜欢哪个方案呢? 

  与此同时,卡纳曼和特韦尔斯基以不同措辞把这个情形讲述给第二组学生: 

  假设美国正在应对一种不同寻常的疾病,预计这场疾病可能会导致600 人死亡。眼前有两种应对方案。两种方案正确的估计结果是: 

  如采纳方案C,将有400 人死亡。 

  如采纳方案D,无人死亡的概率为1/3 ,而600 人全部死亡的可能性则是2/3 。 

  你会选择哪个方案呢?

  实验的结果令人目瞪口呆:在第一组学生中,72% 的人更喜欢方案A,而在第二组学生中,却只有22% 的人选择方案C。实际上,两个方案的结果完全是一致的!也就是说,“200 人活下来”和“400 人死去”是一样的含义。但第一个定式圈定的是获救者。着眼于潜在的收益,积极的定式就相当于半满的玻璃杯,因为起点是一无所有,所以装一半水的玻璃杯也是改善。按照半满的心态,方案A 就只有200 人的确定性,自然会让方案B 的不确定性变成无法接受的风险。 

  另外,第二个定式则强调死亡者的数量,这就产生了半空的感觉。它让我们为了抱住杯子剩下的东西而不惜冒更大的风险。因此方案C 中死亡400 人的可能性就让方案D 的冒险变成合情合理的赌注。由于两种定格带给我们的感受全然不同,以至于我们对这4 个方案的等同性居然视而不见。 

  定式思维有助于我们去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投资者会对华尔街上最基本的原则感到无法理喻:止损就等于赚钱。在因为事先准备不足而错误买进股票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卖出来限制风险的进一步扩大。相反,你也可能会孤注一掷:只要反弹至买进价,便毫不犹豫地抛出。这就是半空思维:只要能规避进一步的损失,危险再大也在所不惜。 

  反之,如果股票在买进后一路暴涨,那么,我们就很难解释为什么一定要马上出手的原因了,尤其是在所得收入应纳税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了。但就在这个时刻,最大的危险就是失去已经到手的利润。因此你很可能会抛出,而且你还很可能会发现:就在摆脱烦恼之后,股票翻了2 番或3 番。这就是半满思维:减低风险,守住现在。 

  定式思维还有可能诱导我们作出其他怪诞不经的决定。 

  假设你在银行里有2 000 美元,现给你两个选择:放在银行里不动,或是按50% 分的机会,输300 美元或赢500 美元。此时,你是按兵不动,还是出手一搏呢?容你先多想一会儿。现在,再假设你有2 000 美元银行存款。你可以选择按兵不动,或是按50% 分的机会最终拥有1 700 或2 500 美元。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如何做呢? 

  大多数人会抵制第一个方案而选择后者。这是因为前者定格强调起点的输赢,而后者定格则强调最终的总数。对于前者,变化似乎更剧烈,而且也更令人恐惧,因而大多数人会退避三舍。两个赌注的最终经济结果完全相同,但是在心理上,不同的表述方式却让它们相去甚远。 

  在财经领域,定式思维无处不在: 

  ◆对完全相同的商品,“买一赠一”比“削价50% “更有可能诱使众多消费者掏腰包。 

  ◆对大多数常见的股票分割——1 股分成2 股,分割后的每股价值为原来的一半(比如说,原来每股价值是128 美元,现在,你则有了2 股,每股价值是64 美元)。尽管股票分割在逻辑上相当于把2 元分成2 个1 元,但它还是能让很多人产生投资增加的错觉。2004 年,当雅虎宣布按2∶1 进行股票分割之后,股价在第二天大涨16% 。 

  ◆如果你用1% 的资金买进一种股票,这笔钱最后血本无归,你可能会难过至极。如果你的全部投资损失1% ,你可能会一笑了之这只不过是正常的波动。但两种情况对总财务的影响完全一样。 

  ◆如果有人说成功的机会是1/6 ,而不是16% ,你有可能会冒险试一下。但如果说失败的概率是84% ,你也许会敬而远之。 

  ◆和通货膨胀率2% 时加薪2% 相比,在通货膨胀率为4% 的情况下加薪4% 会让大多数雇员感到更欢欣鼓舞。4% 是2% 的2 倍,因此,尽管加薪的真正价值在于扣除生活成本后剩下多少,但前者会让人们”感到“更好。

放弃”撞大运“的念头

  上次投资的盈亏金额可能会改变我们对下次投资风险度的看法。同样的赌注,既会让赌徒感到危险,也可能会让他们觉得安全,最终的感受取决于他们此前的赌博是赔还是赚。 

  缺少食物、水或是庇护所的动物,会产生生物学家所说的”负能量预算“(negative energy budget)。对处于饥寒交迫状态下的生物,根本就不可能去寻找稳定却仅够维持生计的收益。实际上,他们需要的是暴富。因此处于绝境中的动物,更倾向于多变的收获:尽管这会增加一无所获的危险,但为了补充即将耗尽的能量,这也是最可行的办法。 

  生物学家托马斯·凯勒克(Thomas Caraco )为来自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的黄眼灯芯草雀准备了两盘黍米种子。一盘种子(不妨称之为”危险“)极有可能盛有几粒种子,也有可能一粒都没有;而另一盘(称为”确定“)则盛有数量固定的种子(例如,如果第一个盘子盛有4 粒种子或一粒都没有,第二个盘子则通常会盛有2 粒种子;如果”危险“盘盛有6 粒种子或一粒都没有,第二个盘子则通常会盛有3 粒种子,依此类推)。如果这些灯芯草雀刚刚进过食,它们会更倾向于选择”确定“选项:盛有种子数量较少但稳定的盘子;如果灯芯草雀已经有几个小时没进食了,它们就会变成风险追逐者,直奔那个既有可能种子数量加倍,也有可能一无所有的盘子。 

  如果没有食物可吃,鸟就会饿死;如果没有钱,人也无法生存(没有钱,我们就无法买到生活必需品)。钱越少的人,就越有可能去冒更大的风险,因此橄榄球的四分卫球员在第四节比赛即将结束时,都会抛出”撞大运“的传球;篮球选手在终场哨声响起的一刹那,都会近乎绝望地在半场出手投篮。”负能量预算“的人更有可能用手里仅存的钱去撞大运。某些情况下,冒险的结果令人触目惊心:2006 年,在马尼拉,79 名穷困潦倒的人在争抢现金抽奖的彩票时被踩死。 

  即使不会有人员伤亡,那些本来就没有什么钱可赔的人,还是很愿意去冒险的。这难道不让人心痛吗? 

  ◆在弗吉尼亚州,年收入不足15 000 美元的人,每年要在买彩票上花掉2。7% 的收入,而那些年收入超过15 000 美元的人,花在彩票上的钱只是收入的0。11% 。 

  ◆在对1 000 多名美国人调查最可行的致富之路是什么的时候,21% 的人提到了”彩票获奖“。而在年收入不超过2 500 美元的美国人中,竟然有42% 的人感到:发财的最好机会就是买彩票。 

  ◆非洲裔和西班牙裔美国人在财务上的风险承受力普遍低于白人,但非白人承受重大财务风险的可能性比白人高出20% ~50% 。就平均水平而言,非洲裔和西班牙裔家庭的净资产仅相当于白人的25% 。 

  ◆和上半年收益率高于大盘的共同基金相比,收益率低于市场的共同基金在下半年的波动率要高出11% 。不知道是否有意而为之,前6 个月业绩较差的基金经理通常会买进高风险股票,以期提高年度收益率。 

  ◆就平均情况看,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上午不赚钱的专业做市商会在下午冒更大风险:下更大的赌注,更频繁地交易,直至赔上本钱。 

  ◆资金不宽裕的投资者(预计净资产低于75 000 美元)更喜欢彩票似的股票:低价钱、微乎其微的得奖概率,再加上赔钱的高风险。但是,把赌注下在这些”一夜暴富“的股票上,让最贫困投资者的年收益率低于大盘5% 。因此,最没有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恰恰是最喜欢冒险的投资者。与此同时,他们又得不到能在关键时刻帮助自己谨慎投资的建议。


第六部分恐惧:让投资行为举步维艰的幕后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把股票、债券及其他投资称为有价证券,而这个词的原始含义竟然是”安全“!因此作为一种痛苦的惩罚,财务上的损失或匮乏,可以唤醒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恐惧感。投资大众经常会建立在线聊天室,在这里,压力迫使每个投资者都去接受多数人的观点,你会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相同的观点,于是你就会觉得”人多自有安全在“。然而这里真正安全吗?面对难以名状的恐惧,我们不能指望任何人、群体或是国家能理性道德地思考……而战胜恐惧,便是走向智慧的开端。——伯特兰·罗素。如果你没有做好承受痛苦的准备,那就离开吧,别指望会成为常胜将军,要想成功,必须冷酷!——乔治·索罗斯

你害怕什么:惧怕之感胜于惧怕之物

  下面的几个问题初看上去似乎有点愚蠢: 

  1。 核反应堆和阳光,哪一个更危险? 

  2。 哪种动物给美国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 

  A。 美洲鳄鱼 B。 熊 

  C。 鹿 D。 鲨鱼 

  E。 蛇 

  3。 将如下左侧的死亡原因与右侧相应的全球每年死亡人数连线。 

  A。 战争 a。 310 000 

  B。 自杀 b。 815 000 

  C。 谋杀 c。 520 000 

  现在,我们来看看答案。 

  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就是1986 年的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按照最早的估计,可能有几万人死于核辐射污染,但是到了2006 年,实际的死亡人数还不足100 人。可是同期死于皮肤癌的美国人却有8 000 人,而导致皮肤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阳光暴晒。 

  平均每年鹿所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130 人,这个数字是美洲鳄、熊、鲨鱼和蛇造成的死亡人数的7 倍。那么温顺的小鹿怎么会酿成如此血腥的”屠杀“呢?和其他更凶猛的动物不同,鹿并不会用尖爪和利齿攻击人类,而是通过横穿车道造成车辆相撞而”杀人“。 

  大多数人会觉得战争比自杀夺走更多人的生命,在他们看来,死于屠杀的人要远多于死于自杀的人。事实上,在大多数年份,战争夺走的生命都要少于普通杀人事件,而死于自己之手的人数则是谋杀的2 倍(换句话说,在上面的第二个问题中,死因与人数恰恰是一一对应的)。杀人似乎应该比自杀更常见,因为单凭想象,杀死别人应该比杀死自己要容易得多。 

  所有这一切并不是说核辐射对人类有什么好处或是响尾蛇无害,而是说让我们感到害怕的,往往不太可能变成真实的危险,但对那些最有可能伤害我们的危险,我们常常置若罔闻。它同样也提醒我们,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不幸并非源于我们所畏惧的东西,而是源于我们的畏惧本身。比如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最大的破坏力并非来自它的核反应堆,而是人们的心理。当惶惶不可终日的商家仓猝逃离该地区后,失业和贫苦便随之而来。烦躁、抑郁、酗酒和自杀,开始在那些无力搬迁的当地居民当中蔓延。因担心未出生婴儿受核污染影响,导致10 万准妈妈堕胎。与人们对核辐射的畏惧所带来的破坏相比,核辐射本身的破坏力就有点相形见绌了,因为想象中的恐怖比现实中的恐怖更有渗透力和扩散力,因而能在更大范围内酿成真正的悲剧。
  在金钱这个问题上,人类也不例外。所有投资者最大的梦魇,无疑就是像1929 年那样的股市大崩盘。根据对1 000 名投资者进行的调查,有51% 的人认为”在任何一个既定年度,美国股市都有可能下跌1/3“。但是从历史上看,美国股票在任何一年的下跌幅度都在2% 左右。真正的风险并不在于市场会崩溃,而是通货膨胀它会让你的储蓄不断缩水。但只有31% 的被调查者担心,他们的储蓄会在退休10 年后化为乌有。当我们的脑海印满了和切尔诺贝利居民一样的恐惧时,就会对通货膨胀这个隐形杀手带来的更微妙、更严重的危害视而不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