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当大脑遇到金钱 >

第6部分

当大脑遇到金钱-第6部分

小说: 当大脑遇到金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我们严格遵守逻辑思维,在判断风险发生的概率时,我们首先会反问自己:类似情况下发生不利结果的可能性有多大。但心理学家丹尼尔·卡纳曼则发现:“我们总是倾向于按自己容易想到的程度来判断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事件发生的时间越近,或是以往事件在我们记忆中越清晰,它就越容易“跃入”我们的脑海,我们也越有可能觉得它会重复出现。但这并不是评估风险的正确方法。任何事件都不可能仅仅因为发生的时间更近或是印象更深刻,就更有可能再次发生。 

  不妨大声地说一遍“飞机失事”,此时,你的脑海会浮现出什么场景呢?最有可能出现的场面就是黑烟滚滚的机舱、绝望的尖叫、残肢断臂和巨大的火球。俄勒冈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保罗·斯洛维奇认为,从原则上讲,“危险源于两种等量要素的融合:可能性和结果”。但在现实中,在我们感受身边的风险时,这两种要素的剂量并不相等。由于坠机的后果太残忍,而发生坠机的概率却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想象,因此,在美国,尽管死于坠机的概率只有1/6 000 000 ,但这不能让我们感到丝毫的安慰。思维的景象会让我们感到毛骨悚然,而“1/6 000 000 “却只是一个不能传递丝毫感情的抽象概念。著名的NBA 球星托尼·库科奇(Toni Kukoc )曾经说:“我不怕坐飞机,但担心飞机失事。”在这个问题上,大脑反射系统的感觉力量彻底压倒了思维系统的分析能力。 

  另外,在开车的时候,我们感到异常安全,但前提是不出车祸。喝完两瓶啤酒,再钻进汽车。开车途中,一手拿着手机,另一只手夹着烟卷,很多驾车人对此会觉得无所谓。奇怪的是,人们会担心飞机会否失事,却对前方道路上同样致命的危险视而不见。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 

  在美国,2003 年死于商业飞机失事的人数仅有24 人,而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却高达42 643 人。如果按旅游距离计算,死于汽车的可能性是飞机的65 倍左右。但飞机旅游依然会让我们感到恐惧。在2001 年“9·11 “恐怖袭击事件后的11 个月里,飞行恐惧症导致更多的美国人开始借助于公路交通,而这却导致死于撞车事件的人数陡增了1 500 人。 

  一种风险越生动、越容易想象,就越会让我们感到可怕。同样是保单,一份以”任何原因“导致的医疗费用为标的,另一份则以”任何疾病“导致的医疗费用为标的,人们居然愿意为后者支付2 倍于前者的保费。从定义上说,”任何原因“也包括”任何疾病“,但”任何原因“显得模糊不清,而”任何疾病“则更为生动具体。尽管具体的形象给我们带来的恐惧在经济上毫无意义,但它在情感上是举足轻重的。

  反射系统产生的情感会凌驾于我们的分析能力之上,因此一种风险的出现,很可能会让其他事物也显得更危险。例如,在2001 年”9·11 “事件之后,反应美国人对经济形势态度的美国经济咨商局消费者信心指数马上大跌25% 。在随后的6 个月期间,原准备购买汽车、住房或大型家电的人数陡然下降了10% 。 

  当无形的恐惧感弥漫在空气中时,周边人的情绪也会像流行性感冒一样传染给我们。仅仅读一篇有关犯罪或是令人不悦的新闻报道,随后人们在估计离婚、中风或是面对有毒化学物质等非相关事件发生的概率时,结果就会高出1 倍。就像我们在宿醉的时候,最轻微的声音也会显得震耳欲聋,同样,坏消息总会让我们对任何能联想起的危险事物感到异常敏感。大脑的反射系统也一贯如此,你也许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决策往往受制于情感。大约50% 的人能在受到负面消息影响时体会到这一点,但只有2% 的人承认,消极情绪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对风险作出的反应。 

  我们对危险的本能感觉会随着保罗·斯洛维奇提出的”恐惧感“及”可知性“(knowability )而起伏。对此,他解释说,这两个因素使人”感觉和危险融为一体“。 

  ◆ 恐惧感决定于危险的生动性、可控性以及潜在的破坏性。通过重复调查发现,人们普遍认为,手枪比香烟更危险。因为我们可以选择不吸烟(即使是吸烟,也可以选择戒烟),因此,吸烟的危害似乎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但要阻止暴徒放下手里的枪支,挡住枪膛里射出的子弹,恐怕是不可能的,而每天晚上的电视剧里,也几乎都充斥着凶杀和暴力。因此,手枪似乎更可怕。但因吸烟而死的人却比被手枪射杀的人多得多。 

  ◆ 对危险的”可知性“取决于风险的结果到底有多紧迫、多具体或是确定性多大。和转基因、全球变暖这样含混不清、结果未定的危险相比,近在眼前、特定的具体危险(如烟火、跳伞、货车相撞等)会让人觉得更”可知“(而且更让人觉得不安)。在美国人看来,龙卷风是比哮喘更恶毒、更常见的杀手。由于哮喘的恶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尽管死于哮喘的患者并不多,而且有很多人不会因此丧命,所以它似乎不太危险。风险的结果是非常不确定的,而且又极端不易理解,因此,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带来公众的不安。所以说,对几乎完全实行暗箱操作的大型对冲基金来说,一旦赔钱,他们就会成为头条新闻。 

  恐惧感和可知性搅和到一起,就会扭曲我们对周围世界的感受:低估常见危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高估非常见危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尤其是我们从未体验过的危险。在我们感到自己了解并能控制风险时,风险会比实际情况显得更轻微。但在风险超越我们的掌控,而且又不太易于理解的时候,它就会比实际水平显得更严重。这就像通过偏光镜看世界一样:越远的东西越大,越近的东西反倒越小。

  正因为这样,很多人才会在机场购买飞行保险:尽管死于飞机失事的概率几乎是零,而且大多数乘客已经购买了人身保险,但乘坐飞机还是会让人感到危险。与此同时,约3/4 的美国人生活在有可能遭受洪水袭击的地区却没有购买洪水灾难保险。因为人们可以轻易看到以往的水位情况,而且可以通过对排水系统及其他技术投资来控制发生洪灾的危险,因此,洪水对美国人来说似乎显得不那么可怕。但卡特琳娜飓风让我们体验到,这种感觉是多么危险。 

  在股票市场上,这样的风险悖论同样会颠倒是非。 

  2005 年3 月22 日,一名叫安娜·阿亚拉的妇女在圣何塞温迪餐厅就餐。她舀了一勺红辣椒放进嘴里,咀嚼的时候感觉不对,吐出口之后竟然发现了一只手指。这条爆炸性新闻迅速流传开来,温迪的股票交易量当天就减少了1% 。到4 月15 日,温迪的股票市值已缩水2。4% 。顾客不再光顾温迪餐厅,这又让公司的收入减少了约1 000 万美元。但调查人员很快就发现,是安娜·阿亚拉本人把这只手指放进辣椒碗(是阿亚拉丈夫的同事在一次工伤事故中掉下的手指)。于是温迪的业务又开始平稳恢复,次年股价就翻了一番。而那些在最初恐慌中抛售股票的人,就像是自己长了10 个拇指一样几近抓狂。 

  1999 年6 月的一个事件与此如出一辙,当时,eBay 的网站出现”崩溃“,”黑屏“达22 小时之久。豆豆娃和《特种部队》的网上交易戛然而止,这不仅让eBay 损失了约400 万美元的手续费,也让成千上万的买家和卖家惊慌失措。在随后的3 个交易日,eBay 的股票下跌26% ,市值损失超过40 亿美元。由于当时的互联网技术还不成熟,很多投资者都不知道,eBay 到底能在什么时候解决问题。危险的结果如此之不确定,以至于招来了大面积的恐慌。但eBay 的网站很快就恢复平稳,而且股价也在此后的5 年里翻了3 倍。 

  简而言之,对陌生感觉的过度反应,或者说,对真正的风险视而不见,才是投资者的最大危险。


第七部分意外:为你的投资撑把伞

2006 年1 月31 日,Google 公布了2005 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总收入增长97% ,净利润增长82% 。但如此巨大的增长率为什么会让Google 的市值随后缩水203 亿美元呢?金融业充斥着所谓的专家,他们的特长就是杜撰和歪曲数字,而他们的终极目标就是让投资者和他们腰包里的现金分家。赶紧识破他们在数字上经常玩弄的花招吧!想象不到的事情注定要发生,因为如果有人能想象到的话,这件事就不会发生。——卡尔·克劳斯。股市中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不确定。——伯纳德·巴伦奇

“从哪座大楼上跳下去最好呢?”

  2006 年1 月31 日,Google 公司公布了2005 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总收入增长97% ,净利润增长82% 。很难想象,如此巨大的增长率怎么会成为坏消息呢?但华尔街的分析师一直希望Google 能表现得更强劲。最终结果就是“负收益意外”,或者说市场预期和实际结果之间的落差。而这个意外的下一个结果则是市场恐慌。“负收益意外”一经出现,Google 的股价便瞬间下跌了16% ,以至被停牌。恢复交易之后,几分钟前刚下跌到432。66 美元的Google 股票便再受重创,继续下跌至366 美元。结果确实令人不可思议:Google 的收益比华尔街分析人士的预期少了6 500 万美元,而华尔街的复仇竟然让Google 的市值缩水203 亿美元。 

  在网上一个投资论坛中,投资者们都大惊失色,其中的一个Google 迷气喘吁吁地说:“完了……老天爷呀,太不可思议了!”另一个人则抱怨:“又来了,我还得接着抛。”还有一个网民则欲哭无泪:“我还从来没见过比这更糟糕的事。我已经彻底蒙了,彻底崩溃了……这绝对是最恐怖、最糟糕的一天。这简直是晴天霹雳,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而对Google 来说,这绝对是最黑暗的一天。”而一位在字母排列方面颇具天才的投资者“Bodjango2003 “说得更到家:“从哪座大楼上跳下去最好呢?” 

  每个投资者都应该知道,精确地预测企业收益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在乐此不疲地尝试,而最终的结果无非是一次又一次的意外。 

  一项研究考察了近20 年内的94 000 多个季度收益预测,研究发现,出现“负收益意外”的次数超过29 000 次。仅在2005 年,就有25 000 多家公司宣布的季度每股收益低于市场预期。根据数字投资者公司的调查,在季度收益报告披露后,这些公司的股价马上又继续下跌,平均跌幅为2% 。 

  如果投资者不这么恐慌的话,结果也许会更有趣:2006 年1 月,杜松网络公司(Juniper Networks )宣布其每股季度盈利低于市场预期不到0。1 美分,预期的未来增长率也略有降低,但股票市值却瞬间蒸发了21% ,即25 亿美元。 

  对企业收益来说,最不意外的方面就是它充满意外;而最意外的方面则是它总会让投资者感到意外。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吸取更多的教训呢?是什么让负收益意外如此无处不在呢?区区650 万美元的损失如何招致200 亿美元的血腥屠杀?要回答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钻进你的大脑,看看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八部分懊悔:理性的思维模式造就正确的投资决策

在购物时,如果广播说“商店5 分钟后停止营业”,那么你很有可能不假思索地从货架上抓下一些平时你根本不会买的商品。当基金公司宣布其将马上“对新投资者停止出售”时,也许会有数百万美元立刻涌入该基金公司的腰包。你想过了吗?仅仅是一个提醒你可能错过某个选择的提示,就足以把你“搞定”。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拿破仑·希尔

捡来的钱:意外之财让你变得阔绰

  假设你刚刚得到1 万美元。你是否愿意按不同于获取的方式花掉这笔钱呢?本能或许会告诉你当然不会。但不妨考虑如下三种情况: 

  1。 假设你每年可以拿到1 万美元红利。你可以按如下方式花掉: 

  A.购买奢侈品 B.购买生活必需品 

  C.投资 D.零风险储蓄 

  2。 假设你最亲的姨妈去世,给你留下1 万美元。你可以按如下方式花掉: 

  A.购买奢侈品 B.购买生活必需品 

  C.投资 D.零风险储蓄 

  3。 假设你通过买彩票中了1 万美元奖金。你可以按如下方式花掉: 

  A.购买奢侈品 B.购买生活必需品 

  C.投资 D.零风险储蓄 

  你的答案也许多种多样,但大多数人通常会作出这样的反应:“问题1”的答案应该是B或C;“问题2”的答案应该是C或D;“问题3”的答案则是A或B。虽然手里的钱数一样,它们给你带来的感觉却不太一样,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情感意愿和心理形象。红利携带的信息是自豪——你是用最古老的方式赚到的,这是你自己的收获;而姨妈留下的钱,则会在你的内心激起一种特殊形象,你会觉得,她的在天之灵会盯着你怎样花掉这笔钱;至于彩票,它的感受则是一种刺激,让你为这笔从没想到拥有的钱而感到沾沾自喜。 

  “捡来的钱”非常有趣。比如说,你到百货商店寻找一件价值100美元的商品,却意外发现这件商品正在打折销售,价格只有50美元。你迫不及待地买下来,然后又用这刚刚“省下来”的50美元,买了一些你从未想过要买的东西。购物人在超级市场采购时,如果遇到“立刻兑现优惠券”的情况,他们会比在没有优惠的情况下多花12%左右的钱,似乎他们觉得必须要为省下的钱奖励一下自己。 

  作为布什总统2001年税制改革的一部分,所有美国纳税人均可享受600美元的税收折扣。但把这笔税收返还当作政府赏赐的人,比视作收回自己钱的人多出了3倍。和意料之中的收入相比,意外收入会让你更迫不及待地去消费。比如说,事先告诉一组大学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