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国富论-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系。其一,可称为重商主义;其二,可称为重农主义。关于这两个主义,我将尽我所
能,作详细明了的说明,而且将从重商主义开始。这是近世的学说,在我国今日又最为
人所理解。
国富论(第四篇)
第一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的原理
财富由货币或金银构成这一通常流行的见解,是自然而然地因货币有两重作用而产
生的。货币是交易的媒介,又是价值的尺度。因为它是交易的媒介,所以,我们用货币,
比用任何其他商品,都更容易取得我们所需的物品。我们总是觉得,获取货币是一件要
事。只要有货币,以后随便购买什么,都没有困难。因为它是价值的尺度,我们便用各
种商品所能换得的货币量,来估计其他各种商品的价值。有很多货币的人,被称为富人;
只有极少一点货币的人,被称为穷人。俭朴的或想发财的人,被说成是爱货币的人;不
谨慎的、不吝啬的或奢侈的人,被说成是漠视货币的人。发财等于是有了货币。总之,
按照通俗的说法,财富与货币,无论从哪一点看来,都是同义语。
象富人一样,富足的国家往往被认为拥有很多货币。在任何国家,贮积金银被认为
是致富的捷径。美洲发现后,有一个时期,西班牙人每到一个生疏的海岸,第一个要问
的问题,就是近处有无金银发现。他们就根据这种情报,判定那个地方有没有殖民的价
值,乃至有没有征服的价值。以前,法兰西国王特遣僧人普拉诺·卡尔比诺去见有名的
成吉思汗的一位王子。据这位大使说,鞑靼人所常常问到的,只是法兰西王国的牛羊多
不多。他们的问题和西班牙人的问题有同样的目的。他们想要知道那个国家是否十分富
足,值得他们去征服。鞑靼人和其他一切牧畜民族,大都不知道货币的用处;在他们中
间,牲畜便是交易的媒介,便是价值的尺度。所以在他们看来,财富是由牲畜构成,正
如在西班牙人看来,财富是由金银构成一样。在这两种看法中,鞑靼人的看法也许最接
近于真理。
洛克先生曾指出货币与其他各种动产的区别。他说,其他各种动产是那么容易消耗,
以致由这等动产构成的财富不太可靠;今年富有这等动产的国家,即使毫无输出,只要
是奢侈浪费,明年就可能很缺少这等动产。反之,货币却是一个可靠的朋友,它虽然会
由这个人转给那个人,但若能使它不流出国外,就很不容易浪费消耗。所以,在他看来,
金银乃是一国动产中最坚固最可靠的部分;他认为,由于这个缘故,增加此等金属,应
当是该国政治经济的大目标。
另一些人却以为,一国如能脱离全世界而存在,则国内流通的货币无论多少,都毫
无关系。借这种货币而流通的可消费物品,只会换取或多或少的货币;他们认为,这样
的国家实际上是富是贫,完全取决于此等可消费物品的丰饶或稀少。但对于那些同外国
发生联系,而且有时不得不对外作战,因而有必要在远地维持海陆军的国家,他们的看
法却又不同。他们说,除了送出货币来支付给养,否则就无法在远地维持海陆军,但要
送出货币,又非先在国内有许多货币不可。所以,每个这样的国家都必须尽力在和平时
期累积金银,一旦需要,才会有财力进行对外战争。
由于有这些通常流行的见解,欧洲各国都尽力研究在本国累积金银的一切可能的方
法,虽然没有多大成效。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以此等金属供给欧洲的主要矿山占有者,它
们曾以最严厉的刑罚或苛重的关税禁止金银输出。往时,其他大多数欧洲国家似乎也都
采用类似的禁止办法作为它们政策的一部分。在某些古代苏格兰议会法案里,我们会出
乎意料地发现,亦曾以重刑禁止金银输出国外。法兰西和英格兰古时候也曾采用同样的
政策。
当那些国家成为商业国时,商人们在许多场合总感到这种禁令非常不便。他们以金
银为媒介,向外国购买他们所需要的物品,输入本国或运往别国,比用任何其他商品为
媒介,往往都更为有利。因此他们反对这种禁令,认为它妨害贸易。
他们说,首先,为购买外国货物而输出金银,未必会减少国内的金银量。反之,还
往往会增加那种数量;因为,如果外货消费额并不因此而在国内增加,那些货物就可再
输出国外,以高利润在那里售出,所以,带回来的财宝也许会比原来为购买货物而输出
的金银多得多。托马斯·孟把这种国外贸易的作用同农业的播种期和收获期相比较。他
说:“如果我们只看见农夫在播种时期把很多优良谷物撒播到地里去的行为,我们一定
会把他看做一个狂人而不是农夫。但如果我们再考察他在收获期间的劳动,我们就会发
现,他的行为是既有价值又有很大的收获的。收获才是他努力的目的。”
第二,他们说,这种禁令并不能阻止金银输出,因为金银价值大体积小,极容易向
外走私。他们以为,只有适当地注意所谓贸易差额,才能防止这种输出。当一国输出的
价值大于输入的价值时,外国就欠它一个差额,那必然以金银偿还,从而增加国内的金
银量。当输入的价值大于输出的价值时,它就欠外国一个差额,这必然也以金银偿还,
从而减少国内的金银量。他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禁止金银输出,就不但不能阻止金银
输出,而且将使金银输出加多一层危险,从而使金银输出加多一层费用。所以,在这种
禁令下,汇兑将更不利于有逆差的国家;购买外国汇票的人,对于售卖外国汇票的银行,
不仅要对运送货币的天然风险、周折与费用付出代价,而且要对由于禁止金银输出而产
生的意外风险付出代价。汇兑愈是不利于一个国家,贸易差额亦必然愈是不利于这个国
家。与贸易差额顺差的国家比较,贸易差额逆差的国家的货币价值必定相应地低得多。
譬如,英、荷两国间的汇兑,若百分之五不利于英国,则在汇兑时便须以英银一百零五
盎斯购买荷银一百盎斯的汇票。英银一百零五盎斯既然与荷银一百盎斯的价值相等,故
亦只能购得相应数量的荷兰货物。反之,荷银一百盎斯却与英银一百零五盎斯的价值相
等,故亦可购得相应数量的英国货物。总之,售给荷兰的英国货物将以低得那么多的价
格出售,而售给英国的荷兰货物又将以高得那么多的价格出售,这都是由于汇兑的这种
差额。英国货物所换回的荷兰货币少得那么多,而荷兰货物所换回的英国货币却多得那
么多。所以,贸易差额就必然在那么大的程度上更不利于英国,必须把更大数量的金银
输往荷兰,以弥补差额。
以上的议论有一部分是有理由的,有一部分却是强辞夺理的。认为贸易上的金银输
出往往有利于国家的议论,是正确的。认为在私人觉得金银输出有利时,禁令不能防止
金银输出的议论,也是正确的。但他们如下的议论却是强辞夺理,即:要保持或增加本
国的金银量,比要保持或增加本国其他有用商品的数量,需要政府更大的关心;自由贸
易能确保这些商品的适量供应,毋需政府给予那样的关心。他们又说,汇兑的高价必然
加剧他们所谓的贸易差额的不利程度,或导致更多的金银输出,这样的说法也是强辞夺
理。诚然,这种高价极不利于该欠外国债务的商人。在购买外国汇票时,他们要以高得
那么多的价格付给银行。但是,虽然由禁令而产生的风险可能使银行索取额外费用,却
未必会因此而输出更多的货币。这种费用,一般是在走私时在国内支付的,它不会使人
在所需汇出的数目以外,多输出一文钱。汇兑的高价,也自然会使商人努力平衡他们的
输出和输入,使他们尽量缩小他们的支付额。此外,汇兑的高价必定会产生类似课税的
作用,因为它增高外货的价格,从而减少外货的消费。所以,汇兑的高价不致于增加他
们所谓的贸易逆差额,而只会减少他们所谓的贸易逆差额,因而也会减少金银的输出。
尽管这样,那些议论却使听取它们的人深信不疑。它们是由商人们向国会、王公会
议、贵族和乡绅们陈述的;是由那些被认为了解贸易的人向那些自认为对这种问题一无
所知的人陈述的。贵族及乡绅和商人一样,都从经验中知道,国外贸易可以富国,但对
国外贸易如何富国的问题,他们却没有一个懂得清楚。商人们完全知道,国外贸易如何
使他们自己富裕。理解这个问题,原是他们的份内之事。但了解国外贸易如何富国的问
题,却不是他们的份内之事了。除了在他们要向国家请求改订国外贸易法案的时候,他
们从来不考虑到这个问题。只有在请求改订法律的时候,他们才必须陈述国外贸易的有
利结果,才必须陈述现行法律如何阻碍这种有利的结果。他们向那些要对这种事情作出
决定的裁判官说,国外贸易可以带货币回国,但国外贸易法却使国外贸易所带回来的货
币比没有这种法律的时候少。裁判官听了这个说法,也觉得十分满意。这种议论于是产
生了预期的效果。法兰西和英格兰的金银输出禁令,仅以本国的铸币为限。外国铸币和
金银块的输出,听其自由。在荷兰和其他一些地方,这种自由甚至扩展到本国铸币。政
府的注意力,从对金银输出的监视,转到对贸易差额的监视,而把贸易差额看作能够引
起国内金银量增减的唯一原因。他们放弃了一种毫无结果的监督,转向另一个更为复杂、
更为困难但却是同样毫无结果的监督。托马斯·孟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
不仅成为英格兰而且成为其他一切商业国家政治经济的基本准则。内地或国内贸易,尤
其重要的是,即那种以同量资本可提供最大收入而又能使本国人民获得最大就业机会的
贸易,却被视为只是国外贸易的辅助。据说,国内贸易既不能从外国带货币回来,也不
能把货币带出国外。所以,除非国内贸易的盛衰可以间接影响国外贸易的状况,否则它
就决不能使国家变得更加富裕或更加贫困。
没有葡萄园的国家,须从外国取得葡萄酒;同样,没有矿山的国家也无疑地必须从
外国取得金银。然而,政府似乎不必更多注意某一物品而更少注意另一物品。一个有资
力购买葡萄酒的国家,总会获得它所需要的葡萄酒;一个有资力购买金银的国家,决不
会缺少那些金属。金银象一切其他商品一样,必须以一定的价格购买;而且,正因为它
们是其他一切商品的价格,所以其他一切商品也都是那些金属的价格。我们完全有把握
地相信,自由贸易无需政府注意,也总会给我们提供我们所需要的葡萄酒;我们可以同
样有把握地相信,自由贸易总会按照我们所能购人或所能使用的程度,给我们提供用以
流通商品或用于其他用途的全部金银。
在各个国家,人类勤劳所能购入或生产的每一种商品量,自然会按照有效需求,即
按照愿意支付为生产这种商品和使它上市所需支付的全部地租、劳动与利润的那些人的
需求,自行调节。但按照有效需求而发生的这种调节作用,在金银这种商品上最为容易,
也最为准确;这是因为金银体积小而价值大,最容易从一处地方运到另一处地方,从价
廉的地方运到价昂的地方,从超过有效需求的地方运到不足以满足有效需求的地方。譬
如,如果英格兰除自己所拥有的黄金外,其有效需求还需要一定数量的黄金,那末一艘
兼载客货的定期邮船就可从里斯本或从其他可以购买黄金的地方运来黄金五十吨,用以
铸成五百多万几尼。但如果有效需求需要同等价值的谷物,那末以五几尼换一吨谷物计
算,输入这批谷物便需载重一百万吨的船只,或每艘载重一千吨的船只一千艘。就是使
用英格兰的海军船只,也运载不完。
当一国所输入的金银量超过有效需求时,无论政府怎样保持警惕也不能阻止其输出。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严刑峻法,并没能使金银不外溢。从秘鲁和巴西源源而来的输入,超
过了这两个国家的有效需求,使金银在这两个国家的价格降低到邻国之下。反之,某国
的金银量如不足供应其有效需求,那就会使金银的价格抬高到邻国之上,用不着政府操
心去输入金银。即使政府尽力想禁止金银输入,亦决不能生效。莱克加斯所制定的法律
设置障碍以阻止金银输入斯巴达,但斯巴达人的充沛的购买力却冲破了这一切障碍。一
切严峻的关税法是不能阻止荷兰和戈登堡东印度公司把茶叶输入英国的,因为它们比英
国东印度公司运来的茶叶便宜一些。一磅茶叶的价格通常以银计算,最高是十六先令,
因此一碗茶叶的体积约一百倍于十六先令的体积;如以金币计算,则在二千倍以上。茶
叶走私的困难,亦当照此倍数增加。
有许多货物,因体积关系,不能随意由在货充足的市场转移到存货不足的市场,但
金银要由金银丰足的市场运到金银缺乏的市场,却很容易。一部分由于这个缘故,金银
的价格才不家其他大部分货物的价格那样在存货过多或不足时不断发生变动。固然,金
银的价格也不是完全不变动的,但其变动大都是缓慢的、渐进的和齐一的。例如,有人
也许没有多大根据地认为,在本世纪和前一世纪的欧洲,金银因不断由西属西印度输入,
其价值已经不断地但逐渐地下落。要使金银的价格突然改变,从而使其他一切货物的货
币价格立刻发生显著的涨落,那就非有象美洲的发现所造成的那种商业上的革命不可。
尽管如此,一个有资力购买金银的国家,如果在任何时候缺乏金银,要想法补足,
那就比补足其他任何商品的缺乏都更方便。如果制造业的原料不足,工业必陷于停顿。
如果食粮不足,人民必然为饥饿所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