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第一间谍奇书间书 作者:朱蓬甲-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场战争突然爆发的原因,过去人们众说纷纭。后来有人经过研究,竟然发现:原来苏德战争的突然爆发,乃是丘吉尔向东转移祸水、故意挑拨斯大林和希特勒关系的结果。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苏联和德国各自为了避免两线作战,早就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结成了同盟。1939年以来,希特勒进攻神速,欧洲大片领土沦陷,英国也遭到了猛烈的攻击。英国首相丘吉尔后来发现:德国发动战争所需要的生铁、棉花、粮食、硫磺和锰等战争物资,都是从苏联源源不断地运往德国的。无论斯大林允许德军自由通过苏联边境,向英国的大后方印度发起进攻,还是苏联加入德国阵营,与德国一道反对英国,后果都是非常严重的。所以,丘吉尔开始制定和实施他的离间苏德同盟的计划。
有人研究发现,1941年4月19日,丘吉尔曾命令英国驻苏联大使克里普斯向苏联人民外交委员会递交了一份备忘录。他在这份备忘录中警告斯大林说:〃如果英国与德国之间的战争拖得时间太久的话,那么英国就可能因为受到某种引诱,而与德国达成一个立即结束战争的和平协议。〃言外之意是说:英国和德国有可能达成某种妥协,结束西欧战事,进而进攻苏联。另外,克里普斯还私下向一些苏联官员暗示说,近来在德国决策圈中,已经谈到了签署这样一份和平协议的各项条件,西欧可能会回复到二战以前的状况。如果这一协议一签署,那么德国势必掉头东进,进攻苏联。
第46节:第二章用间之要在于用心(27)
丘吉尔和克里普斯一唱一和,是在提醒斯大林:苏联应该趁着德军主力都在对付英国的时机,进攻德国,这样好得手,不然的话,等到英德和平协议签署之后,再想进攻德国,恐怕就很难了。
丘吉尔传出了假情报,但斯大林等人根本不相信,因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尚在,而且斯大林一直认为德国不可能两线作战。但是,这些假情报却引起了希特勒的高度重视。他担心斯大林相信了丘吉尔的鬼话,发动对德战争,既然这样,不如我先发动进攻。就这样,德国加速了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但是,当这次丘吉尔得到准确情报,即德国人就要对苏联发起进攻,并再次提醒斯大林时,斯大林由于惯性思维,仍然觉得丘吉尔只不过又是虚张声势罢了。早在一个月前,苏联潜伏在西方的王牌间谍佐尔格也向莫斯科发来了报告,这份情报后来被证实是最有价值的情报,其中准确指明了德国进攻的具体时间、人数、方向等等,但这份情报仍被斯大林怀疑是丘吉尔故意传出的假情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结果,苏德战争正式爆发。面对德军的突然袭击,防备严重不足的苏联边防军一溃千里,德军在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内,全部击溃了苏联部署在其欧洲领土上的军队,一百二十万苏军将士成为德军的俘虏,苏联损失惨重。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离间友邻和盟友的危害有多大,对真、假情报做出正确分析是多么的重要。
(五)间左右
间左右,若秦间之于郭开是也。
间左右,是离间对方首领与其部下、左右侍者的间谍活动方法。就像秦国用重金贿赂赵国的宠臣郭开,让他做秦国的内应一样(见第二章第一节,智谋故事二,良将李牧之死)。
通过间左右的方法,能使对方首领处于孤立的境地,如此一来,他所做出的决策没有人赞成和执行。相反,他周围的人还会提出有利于我方的观点,使我方获胜。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斗争中,嫉贤妒能、争权夺利、针锋相对是官僚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在上级与下级之间,还是同级之间,权臣对外戚、奸臣对忠臣之间,为了立于不败之地,保住已经拥有的权势和荣华富贵,也都采用离间首领和对手关系的办法,从而削弱、打击竞争的对手。
【智谋故事一】致命的中伤之言
秦国相国甘茂有一段时间忧心忡忡,这是因为秦王这段时间非常器重将军公孙衍,常常把堂堂的相国大人冷落在一边,长此以往,他害怕会失权失势。正在他积极寻找机会想要流放公孙衍的时候,突然有人汇报了一个令他十分震惊的消息:〃秦王要更换相国了,未来的相国就是公孙衍。〃
原来秦王曾经悄悄地对公孙衍说:〃我近来考虑让你当相国。〃这句话不幸让甘茂的幕僚偷听到了。
这个消息看来是准确无误的了,甘茂也不是等闲之辈,他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故作镇静,马上拜见国君,出人意料地说:〃在大王您就要得到有力的相国之际,请让我向您表示祝贺。〃
秦王大吃一惊,心想,不会吧,他是怎么知道的?连忙掩饰说:〃你说到哪儿去了,我不是把国事都交给你了吗,哪还需要什么别的相国?〃
甘茂直截了当地说:〃大王,您不是想任命公孙衍为相国吗?〃
〃你这是从哪儿听来的谣言?〃秦王不满地问。
甘茂略作停顿,故作惊讶地说出了致命的中伤之词:〃噫,这是将军自己这样说的啊!〃
可想而知,这时秦王有多么尴尬,对泄露机密的公孙衍有多么生气!秦王心想,公孙衍连这点小事都守不住,以后怎么能办大事呢?看来此人很不可靠。于是他对甘茂说:〃相国你不必把这种谣言放在心上,只要把国家大事管理好就行了。〃
事后,无论公孙衍如何辩解都无济于事,秦王再也不相信他了。不久,公孙衍便被流放,断送了官运。而甘茂则凭着他的奸计,除去了自己一个厉害的竞争对手。
【智谋故事二】乐毅被逐
第47节:第二章用间之要在于用心(28)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联合秦、魏、韩、赵等国攻齐,任乐毅为上将军,统帅五国之兵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连克齐国七十余座城池,使齐国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座孤城。莒人立齐闵王的儿子法章为襄王,极力为保住这两座城池而奋战。
乐毅是当时名扬各国的武将,贤而善兵,深得燕昭王的信任。燕昭王赐给乐毅的妻子王后服,又赐给乐毅公子服,派兵护送乐毅回他的住处。
齐国即墨守将田单派间谍潜入燕国,制造舆论说:〃乐毅智谋过人,转眼攻下齐国七十余城,现在就剩莒城和即墨这两座城池了,围困了三年之久还没有攻下来。这是因为乐毅想仗兵威慑服齐人,在齐国南面为王。〃
但是燕昭王非常信任乐毅。他说:〃乐毅立了大功,就算是他真的做了齐王,也是应该的,你们怎么能说他的坏话!〃于是杀了这个间谍,而且他还派使者去见乐毅,要封乐毅为齐王。乐毅死也不接受燕昭王的册封。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逝世,太子即位,是为燕惠王。燕惠王做太子时曾受到骑劫的怂恿,在昭王面前说乐毅的坏话,被昭王处以笞刑,他从此耿耿于怀。田单再次派间谍入燕传布流言说:〃齐人最怕的就是换别的将领来攻即墨,那样即墨必破无疑。〃谣言传到燕惠王那里,他信以为真,就派骑劫代替了乐毅。乐毅怕回国被燕惠王杀头,就跑到了赵国。
骑劫领兵打仗的水平远不如乐毅,齐国的间谍把这一情报密告给田单,田单知惠王已中了离间计,就再次派出间谍四处传播说,田单最怕燕军割掉齐国俘虏的鼻子,再把他们推到阵前,那样即墨就要被攻破了。燕军听说后,果真这样做了。守城军民看到被俘齐军被割掉了鼻子,都愤怒无比,死守不屈。这之后,田单又派间谍传播说,田单最怕燕军挖掘城郊齐人的坟墓,那样城中就会人人寒心,失去斗志。燕将骑劫听说后就派人挖了城外齐人的坟墓,还焚烧了骸骨,威逼齐人投降。城中军民见状都悲愤无比,誓与燕军决一死战。这时田单用火牛阵打败骑劫,一举收复了被燕国占去的七十多座城池,骑劫也在乱军中阵亡。燕惠王这时才如梦初醒,想重新起用乐毅,可乐毅已被赵王封于观津,号望诸君,燕惠王悔之莫及。
田单两次离间乐毅与燕王的关系,燕昭王不信,而燕惠王相信了,撤换了乐毅,导致丢失了好不容易攻下的城池。可见国君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不然有能力的将帅都将离散而去。
【智谋故事三】策反吴元济左右
公元816年,唐宪宗任命有谋略、善骑射、屡有政绩的李愬出兵淮西,讨伐藩镇吴元济。
李愬是用间高手,他采用的计谋是策反吴元济左右的文才武将,为己所用,有效地瓦解、粉碎了吴氏的藩镇。李愬第一个离间的便是吴元济的骁将丁士良,当时他被唐军所俘,唐军将领都主张把他杀掉,而李愬却在行刑前为其松绑,还命他为捉生将军,丁士良深受感动,并表示将以死报答李愬的大恩大德。丁士良为李愬攻打吴元济出谋划策。由于丁士良深知吴元济的内部情况,按他的计谋打仗,简直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李愬在攻打吴的下属吴秀琳时,采用了丁士良的计策,很快就活捉了吴秀琳和他的手下谋士陈士洽。李愬用同样的方法礼待吴秀琳,于是吴秀琳也归顺了朝廷。吴秀琳归顺后,多次向李愬献计,李愬采用吴秀琳的计谋收买了吴元济手下又一名智勇双全的大将李宪,并为其更名为李忠义。攻打蔡州之前,吴秀琳又向李愬献计,说想要攻下蔡州,除非先降服李佑。李佑是淮西骑将,李愬用吴秀琳的计谋
抓住了李佑,同样待之以礼。李佑表示愿意归降,于是李愬便任李佑为六院兵马使。
李愬还善待吴元济手下投降过来的兵士,根据他们的意愿给予安置,家中有老父母者还赠送钱粮,让他们回家。每攻下一处,李愬便亲自询问降卒虚实。由于李愬的宽厚仁慈,降卒都愿意尽其所知告诉李愬,这使得李愬对吴元济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
第48节:第二章用间之要在于用心(29)
李愬依靠这些策反过来的丁士良、吴秀琳、陈士洽、李忠义、李佑等将领施行反间,利用投降的士卒搜集情报,使自己在讨伐吴元济藩镇的过程中游刃有余。最后生擒吴元济,成功地完成了朝廷交给他的任务。
【趣味故事链接】李林甫设计扳倒张九龄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代英主,他在位的前一阶段能励精图治,虚心纳谏,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整顿吏治,发展生产,使得唐朝国力蒸蒸日上,创造了历史上有名的〃开元盛世〃。
张九龄也是唐玄宗时期的贤相,他从小聪慧能文,二十岁时即考取进士,曾上书唐玄宗,主张重视地方官人选,纠正重内轻外风气;认为选官应重贤能,不应论资排辈。唐朝开元十一年(723年),张九龄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后升任中书侍郎,直至成为宰相。他曾建议于河南屯田,引水种稻,发展生产。张九龄性格耿直,敢于犯颜直谏。
李林甫是唐朝开元、天宝年间著名的奸臣。此人〃不学有术〃,尽管学识鄙陋,毫无文才,但玩弄权术却很有一套。因为他想要整倒某人时,常常故意结交示好,极尽恭维阿谀之能事,但暗地里却使用阴险的手段,所以人人称他〃口有蜜,腹有剑〃。欧阳修等人重编《新唐书》时,毫不客气地把李林甫放在奸臣榜的榜首。
晚年的唐玄宗越来越自负,逐渐被小人利用,李林甫就是通过巴结、迎奉而逐渐走上高位的。当年李林甫先是和御史中丞宇交融联合弹劾宰相张说,张说被迫罢相。后来他又通过巴结权贵、阿谀奉承,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位列朝中三宰相之一。当时另两位宰相分别是贤相张九龄、裴耀卿,他们均敢于面诤直谏。张九龄素来鄙视李林甫这等无德小人,屡屡当面痛斥他,并对唐玄宗说:〃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有庙社之忧。〃李林甫因此对张九龄恨忌交加,但他却并不急于出手,而是故意曲意迎奉张九龄等人,以等待时机。
有一次,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谋废太子李瑛而立己子,派出宫中的官奴去游说张九龄,张九龄斥退使者。李林甫则乘机巴结武惠妃,共同对付张九龄。后来,唐玄宗想要以范阳(今北京)节度使张守珪为相,以朔方(今宁夏灵武)节度使牛仙客为尚书,张九龄感到玄宗用人不得其法,所以都反对,这引起了日益骄纵的唐玄宗的不悦,李林甫乘机大进谗言。不久,唐玄宗让张九龄改任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
一个不错的机会来了。当时中书侍郎严挺之的前妻改嫁王元琰,后来王元琰被告贪污入狱。严挺之详察此案,发现证据不足,将他保释了出来。李林甫知道,严挺之和丞相张九龄、裴耀卿都是清流人士,而严挺之是张九龄举荐的,所以这是一个打击张九龄的好机会。于是他托内侍在唐玄宗面前密告严挺之私放贪污重犯,徇私枉法。玄宗找来张九龄,问他怎样看此案,张九龄说严挺之历来公私分明,王元琰的夫人固然是他离异的前妻,其中并无私情。玄宗平时早就对张九龄的面诤直谏不满,所以故意讽刺说,严挺之是你举荐的,恐怕你是袒护他吧?于是玄宗下令把王元琰重新拘禁严查,同时罢去了张、裴的相位,并将严挺之贬官千里。后来,张九龄又因他荐举的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牛仙客,触怒了唐玄宗,玄宗以〃举非其人〃为借口,把张九龄贬为荆州长史。
就这样李林甫设计把张九龄排挤掉了,唐玄宗失去了左臂右膀,听不到正确意见,变得越来越骄纵,最后到天宝年间时发生安史之乱,大唐帝国走向了衰落。
(六)间腹心
《李卫公兵法》云:若敌有宠嬖任以腹心者,我当使间遗其珍玩,恣其所欲,固而诱之。
按:敌之宠嬖、腹心,旁诱以间;敌之失势,利啖以间之;夸诞者,尊奉以间之;稽留者,潜听以间之。
《李卫公兵法》说:〃如果敌人有非常宠爱的人,我们就应当派间谍给他送去奇珍异宝,听任他支配,以此来引诱他。〃
第49节:第二章用间之要在于用心(30)
注:敌人所宠爱的人、心腹之人,可以用身外之物来引诱他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