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法语-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月廿一日
某五个因素使一个人的礼物达到尽善尽美。那五种?赠送者以恭敬之心赠送、以关切之心赠送、亲手赠送、以善好之物赠送、赠送时有考虑到後果。
八月廿二日
阿难尊者来到屋前,依靠在门柱上哭泣,说道:「我还只是一个学习者,还必须致力以臻完美,可是对我那麽慈悲的老师却要入寂了。」
此刻,世尊正在问众僧:「阿难在那里?」
众僧把实情说出来,世尊听了,说道:「去吧!比丘,去告诉阿难说:『阿难友,世尊叫你。』」
当阿难到来时,世尊说道:「够了!阿难,别哭了!我过去不是有教导你们吗?所爱的必定有散失的时候,有生、有形成、有会合,必定有别离与瓦解,这又怎麽可能有例外的呢?长久以来,你和蔼亲切、全心全意地服侍如来,你以慈爱的身、口、意服侍如来,你已积了大善德。你现在应该全力精进,不久之後,你也能摆脱烦恼的束缚。」
八月廿三日
「若有人批评我、佛法或僧众时,你们不能因此生气、愤恨与烦乱。因为生气、愤恨与烦乱会妨碍你,使你无法分辨他们的言论是否正确、你们能分得清吗?」
「不能,世尊。」
「那麽,当别人批评我、佛法或僧众时,你们应向他们解释何者是不正确的,说道:『那是不正确的,不是我们的道路,我们不这麽做。』同样的,若有人赞美我、佛法或僧众时,你们也不能因此而欣喜、欢乐或自负。因为欣喜、欢乐或自负会妨碍你辨明真相。因此,当他们称赞我、佛法或僧众时,你们应向他们解释何者是正确的,说道:『这是正确的,是我们的道路,是我们的作为。』」
八月廿四日
人若有所不满,苦恼便随之而来,使你不论在行走、站立、坐著或躺著,都不会感到快乐或喜悦,不论你去到森林里、树根下、孤独处、旷野中或僧众之中,也找不到快乐或喜悦。
人若能知足,不论你在行走、站立、坐著或躺著,都会感到快乐与喜悦;不论你去到森林里、树根下、孤独处、旷野中或僧众之中,都能找到快乐与喜悦。
八月廿五日
释迦族的摩诃南摩(Mah〃n〃ma)来见世尊,说道:「迦毗罗城非常富裕、繁荣、人口众多又稠密。傍晚时分,我供奉了世尊或众僧之後,便入城,一定会遇到象队、马群、战车、货车与人群,浩浩荡荡地川行街上。在这时候,我原本念住佛、法、僧的心完全溃散迷失了。於是,我想:『如果我在此刻死去,我的命运将如何?我将往生何处呢?』」
「不必畏惧!摩诃南摩,不必畏惧!你将得善终。对於一个长期修习信心、德行、学识、舍弃与智慧的人,纵使由四大会合之身,被飞禽走兽所吞食,但是长久修习信心、德行、学识、舍弃与智慧的心会展翅高飞,会证得那至上的。有如一个人把一壶酥油倒入深渊之中,假设那壶破了,碎片因而沉入渊底,然而酥油依然浮於水面。同样的,摩诃南摩,你的心已长久修习信心、德行、学识、舍弃与智慧,因此,不必畏惧,你将得善终,你将得善终!」
八月廿六日
一只★必定会在身上涂满解药之後,才去接近与捕捉毒蛇。同样的,积极修习禅定的人,在面对这个充满愤怒、憎恨、敌意、争吵、争辩与纠纷的世间之时,必需先在身上敷搽慈爱的良药。
八月廿七日
世间上有四种人。那四种?第一种人只有浅薄的学识,但又不能从中得利。另一种人有浅薄的学识,又能从中得利。再有一种人有渊博的学识,却不能从中得利,还有一种人则不但有渊博的学识,还能从中得利。
为甚麽那种学识浅博的人,不能从所学中得利呢?因为这种人所学的经文很少,又不能理解其中的文句与字义,也不能依法修习。为甚麽另一种学识浅薄的人又能从所学之中得利呢?因为这种人对经文的学习虽少,却能理解所学部份的文句与字义,并且能依法修习。为甚麽那种学识渊博的人,不能从所学之中得利呢?因为这种人对经文的学习虽很广博,但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文句与字义,也不能依法修习。最後,为甚麽另一种学识渊博的人能从所学之中得利呢?因为这种人对经文的学习很广博,又能理解其中的文句与字义,并且依法修习。
八月廿八日
喇乏惹(Bharadvaja)问世尊:「至善的乔达摩,甚麽事物对证悟真理大有帮助?我们要向您询问有关对证悟真理大有帮助的事物。」
「 喇乏惹,勤奋对证悟真理大有帮助。一个人如果不勤奋,便不能证悟真理,如果勤奋,则一定能证悟真理。」
「甚麽东西对勤奋大有帮助呢?」
「衡量事物的轻重对勤奋大有帮助。一个人如果没有衡量事物的轻重,便不会勤奋;如果有衡量事物的轻重,他便会勤奋。」
「甚麽东西对衡量事物大有帮助?」
「尽力对衡量事物大有帮助。一个人如果不尽力,便不会衡量事物的轻重;如果肯尽力,便能衡量事物的轻重。」
「甚麽东西对尽力大有帮助?」
「欲望对尽力大有帮助。一个人如果没有欲望,便不会尽力;如果有欲望,便会尽力。」
「甚麽东西对激发欲望大有帮助?」
「赞成某件事物对激发欲望大有帮助。一个人如果不赞成某件事物,便不会对它产生欲望;如果赞成某件事物,便会对它产生欲望。」
「甚麽东西对赞成某事物大有帮助?」
「测量事物的意义对赞成某事物大有帮助。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测量某事物的意义,就不会赞同该事物;如果有测量某事物的意义,就会赞同该事物。」
「甚麽东西对测量事物的意义大有帮助?」
「牢记佛法对测量事物的意义大有帮助。因为一个人如果不能牢记佛法,便不能测量事物的意义;如果能牢记佛法,便能测量事物的意义。」
「甚麽东西对牢记佛法大有帮助?」
「听闻佛法对牢记佛法大有帮助。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听闻佛法,便不能牢记佛法;如果有听闻佛法,便能牢记佛法。」
「甚麽东西对听闻佛法大有帮助?」
「张开耳朵对听闻佛法大有帮助。因为一个人如果不张开耳朵,便不能听闻佛法;如果有张开耳朵便能听闻佛法。」
「甚麽东西对张开耳朵大有帮助呢?」
「接近对张开耳朵大有帮助。因为一个人如果不接近,便不能张大耳朵去听闻佛法,如果接近,便能张大耳朵去听闻佛法。」
「甚麽东西对接近大有帮助?」
「拜访对接近大有帮助。因为一个人如果不去拜访,他便不能接近;如果有去拜访,便能接近。」
「甚麽东西对拜访大有帮助?」
「信心对拜访大有帮助。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信心,他便不会去拜访;如果有信心,便会去拜访。」
八月廿九日
世尊问罗希可(Lohicca):「你是不是做如此分析:『如果一个沙门或婆罗门发现了某一妙法,他不应将此法传授给别人,因为一个人怎麽可能造福他人呢?这样做有如一个人刚断除了旧的束缚,又被新的束缚所困。这是置根在执著的恶业,因为一个人能替他人做些甚麽呢?』」
「是的,尊敬的乔达摩,我的确如此分析。」
「罗希可,你住在莎拉 地卡(Salavatika)城中,如果有人说:『婆罗门罗希可应享得莎拉 地卡城的全部的收入与产物,不必与他人分享。』说这话的人对你的租户而言是不是一种威胁?你认为如何?」
「是的,尊敬的乔达摩。」
「他如此做,有没有替其他人的福利著想呢?」
「他没有。」
「既然不为他们的福利著想,那他的心里对他们是充满慈爱或瞠恨呢?」
「充满瞠恨,尊敬的乔达摩。」
「一个心里充满著瞠恨的人持的是邪见或正见?」
「是邪见。」
「一个人如果持著邪见,依我说,他的果报只有两个│往生在地狱或投生为畜生。」
八月三十日
翅舍· 答弥(Kisa Gotami)怀了孕并於十个月後产下一子。可是这个孩子在刚学会走路时就夭折了。翅舍· 达弥未曾体验过死亡的真相,当众人要把孩子的尸体移去焚化时,她加以阻止,自言自语道:「我一定要去为孩子找救药。」
於是她抱著孩子沿问挨户地哀求:「你知道治疗我孩子的方法吗?」
每个人都对她说:「妇人,你必是想救孩子想疯了!」
她并不放弃,想著:「我一定能找到懂得解救我的孩子的人。」
有一个智者看见这情况,心里想:「我一定要帮助她。」於是对她说:「妇人呀!我不知道是否有解药可救你的孩子。不过,我认识一个懂得解救之人。」
「长者,他是谁?」
「妇人,世尊知道,去问他吧!」
听後,妇人来找世尊,向他敬礼,并站在一旁问道:「世尊,人人都说您知道治疗我孩子的方法,是真的吗?」
「是,我知道。」
「那我需要甚麽呢?」
「一些芥子。」
「我能找到它。但是,世尊,我要到谁的家去找呢?」
「去向一个未曾有子女或任何人过世的家庭要几粒吧!」
「太好了!长者。」翅舍· 答弥回答。她向世尊敬礼,然後抱著孩子到村子里沿门挨户地询问。她停在第一间屋子前,问道:
「你有芥子吗?他们说芥子能治疗我的孩子。」
屋主进去拿了一些芥子给她。翅舍· 答弥接著又问:「朋友,您家里曾有儿子、女儿死去吗?」
「妇人,你在问甚麽?这家中死去的人比活著的人多。」
「那请您拿回这芥子吧,它们并不能治好我的孩子。」
她说著便把芥子退还。她就这样沿门挨户地询问,始终找不到所要的芥子。她想著:「噢!这的确是一件难办之事呀,我以为只有我丧失了孩子,却原来每个村子中,死亡的人比活著的人多呀!」当她这样思考时,本来颤抖的心也就平静了。
八月卅一日
即使被卑鄙的罪犯们用一把有两个手柄的锯子,把你的肢体锯断时,你若心里怀著瞠恨,就不能算是在修习我的教诲了。
九月
九月一日
念住慈心就能断除瞠恨;念住悲心就不会为害众生;念住喜心就能断除厌恶;念住舍心就能断除感官反应;念住不净就能断除执著;念住无常就能断除自高自大的『我是』。
九月二日
争吵时,话必定说得多;话说得多时,必定十分激动,因而不能自制。而不能自制时,心就不能专注。
九月三日
酗酒的人面对六种危害:丧失财富、增加争吵、伤害健康、败坏名誉、暴露丑态、影响智力。
九月四日
放弃了对世间世事的欲望,一个人的心念就不为欲望所束缚,因而被净化了。放弃瞠恶念,一个人就会洋溢著慈爱与悲悯,就会为众生谋福利,因而净化了瞠恨与敌意。放弃懒散,一个人就会见到光明、心念专注、理解透彻,因而净化了懒散与怠惰。放弃不安与忧虑一个人就能保持内心平静,因而净化了不安与忧虑之心。放弃疑惑,一个人就会度过怀疑的阶段,对於善好不再犹疑不决,因而净化了疑惑之心。
有如一个借钱来发展生意的人,後来生意兴隆,不但能偿还债务,还有盈余来赡养妻子,他会想著『从前我负了债,如今我已还清。』并因此觉得很高兴快乐。
有如一个曾因患病而痛苦、没有胃口与虚弱的人,在一段时日之後康复了,他会想著:『从前我生病,如今我已复原。』并因此觉得很高兴快乐。
有如一个被囚禁的人,在一段时日之後重获自由,他会想著:『从前我被囚禁,如今获得释放了。』并因此觉得很高兴快乐。
有如一个被迫当奴隶,身不由己、受他人控制,不能为所欲为的人,在一段时日之後获得解放,他会想著:『从前我是一名奴隶,如今我被解放了。』并因此觉得很高兴快乐。
有如一个携带著物品与钱财的旅人,来到了荒野之处,面对粮食短缺与多重危险,在一段时日之後,安全抵达一个村口,他会想著:『前些日子,我陷入险境,如今我已安全。』并因此觉得很高兴、快乐。
同样的,在放弃五障之前,一个人感到负了债、患病、被囚禁、被奴役、迷失在荒野之处。但是放弃了五障之後,一个人觉得无债一身轻、觉得健康、自由、被解放与安全。当自知五障已摒弃後,愉快之感油然而生,并且从愉快引出喜悦。因为喜悦,身体就会平静。有了平静的身体,一个人就会感到快乐,心念也由於快乐而能够专注集中。
九月五日
在今世中具备某两种东西能使你生活安逸与快乐,并且能稳定地朝断除烦恼之道路前进。那两种?即在兴奋时乐於兴奋、付出坚定稳固的努力。
九月六日
何谓与善人结交?即经常跟随、结交、接触那些秉持正念、有德行、有学识、慷慨、有智慧的人,向他们求教、和他为伍、真诚对待他们、敬佩他们、和他们团结在一起。
九月七日
在脱离了感官之欲和不纯正之心念後,一个人便进入与安住在初禅。在这阶段,他仍然有逻辑性及游动不定的心念,也充满著因脱离了欲望与执著而产生的喜悦与快乐。他以这禅定所带来的喜悦与快乐盖满、充塞及渗透全身,以至全身无处不被这喜悦与快乐所沾染。
有如一个技巧高明的助浴员或他的学徒,把洒透了水的按摩沐浴粉放入一个金属碗内,再捏搓成一粒球。而其中的水份不曾丧失。同样的,进入初禅者被喜悦与快乐盖满、充塞及渗透,以至全身无处不被它沾染。
九月八日
拉巴加·婆罗门(Bharadvaja Brahmin)族的阿稣琳达(Asurinda)听说族长跟随沙门乔达摩的僧团出家修行,感到很气愤与不满。他跑到世尊跟前,以无理的与刻薄的言语辱骂、咒骂世尊。他骂完後,世尊依然保持沉默。於是,阿稣琳达又说:「你被击败了!沙门,你被击败了!」
世尊回答:
愚者以粗言暴语威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