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明-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什么陆战能力的郑家,在山东取得个良港的意义极为重大,郑家人自然准备了许多优厚的条件,李孟沉吟着开口问道:
“每艘船只停靠,须由我胶州营武装士兵上船检查。”
郑芝豹知道,这就是因为前面的安插耳目,自己一点反驳的理由也没有,只能是笑着回答道:
“大人的地盘,大人不这么安排,郑家也要主动要求的。”
“商船利大,这税费如何收取呢?“大人笑话了,若是收税,郑家那里会有今天的基业,这件事我大哥也有计较,郑家送与李大人五艘八百料的海船,跟着我们郑家行走商路,赚来的银钱郑家一分不要,大人等着坐地收钱就是了。”
外洋海贸乃是暴利,郑家给李孟这五条船,并且带着一起行商,这其中银钱流转恐怕不比这税费要少,但双方关系却可以结合的更加紧密,免了收税缴税的紧张关系。
李孟沉吟不语,郑芝豹有些着急,自家为了得北方这港口,下了大本钱,可对方处处压自己一头,不能用强,只能是不断的用好条件引诱,这太被动了,若是对方狮子大张口怎么办……
正文 第二百一十九章 模仿
更新时间:2009…2…21 11:52:03 本章字数:3466
“货船我不要,卖我三艘战船如何?”
郑芝豹本就是端着茶杯盯着李孟,却没有想到对方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来,稍微一顿,脸色顿时是变得非常的难看,心想你一个陆上的大豪,要战船作甚,难道还要在海上捞取些银子。
郑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在亚洲东面的海上几乎没有敌人,已经是把这片海域看作了自家地盘,有人要在自家地盘上插手,他怎么能愿意。
不过这郑芝豹也是个反应快的,把茶碗放在身边的茶几上平复下情绪,笑着回答说道:
“李大人说笑了,海上的博命勾当和陆上不一样,那弓箭火器一概无用,只是两艘船靠近了朝那敌船跳就是,这战船也就是商船,到时候不装货,装人就是。”
李孟哈哈大笑,郑芝豹这话要是唬人的话,怕是这陆上的兵马指挥能被他唬住绝大部分,可他的知识却是异常丰富,当即扬声喊道:
“去把费师傅的那个册子拿来!”
外面的有下人连忙答应了,急忙去拿,李孟侧身严肃的和郑芝豹说道:
“郑三兄肯定以为李某准备把手伸到海上,这个放心,本官还是知道分寸,买了战船,我出一半人手,统领支配全由贵方进行,本官绝不插手,若是再不放心,可让这战船只在南洋活动,一年回我这胶州一次就行。”
郑芝豹越发捉摸不透对方到底要干什么,也不敢说任何一句承诺的话语,按说李孟这做法完全不像是要在海上插手的样子,倒像是让郑家帮忙训练水师,但这么李孟这个山东的参将,莫名其妙的要搞战船,实在是说不通,他只是打着哈哈的应承道:
“五艘货船,李大人不装货。装上战士不就是战船了吗,呵呵?”
下人已经把册子快步的送了上来,李孟接过之后,翻检几页,递给了郑芝豹,笑着问道:
“郑三兄先不要打哈哈。这船贵方可能造得!”
郑芝豹嘿嘿笑着接过那册子,看到册子上的图样,脸上的笑容立刻是消失无踪,浑身打了个突,仔细地盯了半天,才涩声的说道:
“大人,怪不得知道的这么多,这胶州也养着些番鬼吧!”
这册子是李孟安排专门的画师。按照神甫费德勒还有那位教授斧枪的邓格拉斯的指点画出来地册子,上面有剑、矛、火铳、火炮,舰船甚至还有马车的图案,李孟给郑芝豹看的图形,正是一艘多层的炮舰。
看到李孟也是门清,郑芝豹不在嬉笑,仔细想了想。方才郑重的说道:
“既然大人什么都知道,在下也就给大人说几句实话,这炮舰郑家去年五月才开始造,十一月下水,不过西洋人的那种大炮这便是造不得的,郑家也就是造的双层地炮舰,一艘船四五十门炮,大人方才的意思,在下也听明白了,只是这事。要我大哥拿主意才行,急切不得,不如先用这五艘货船先做了数,给大人赚着钱,我回去问问才给大人答复如何。
李孟点点头,直接说道:
“海上的钱,本官不去赚,只是你也看到,我这基业,几面环海。若没有炮船护着,怕是被人抄了后路,本官也说句难听的话,郑家海上捞金,本官在盐里出钱。各有各的路子。这盐上的利润就吃不完,不去掺合你那里的买卖。”
这言辞地确是直接了些。但听在郑芝豹这种草莽大豪耳中效果却是不错,当即是笑着点点头,开口说道:
“大人说的是,咱们先商议这港口的选址吧!”
即墨、胶州、灵山卫所三个点形成的三角,那港口的位置差不多就在灵山卫所正对着即墨的地点,附近就是胶州营的一个营盘,地点倒是正好合适,对这个私港,李孟没有太多的担心,以郑家的实力根本翻不起天去,随他们做,只要是港口修起来,自己这边还有不少的好处可以拿。
郑芝豹在胶州城带到了正月十三,一切事情商定,把那些师傅之类地匠人留下来,八闽商行也在胶州城中开设了一家商铺,那几个探子略有些尴尬的也被安置在这里,不过既然做到了明处,胶州营反倒是宽容了些。
在莱州府大部分的平民百姓,过完这个年之后,不管是聪明的还是糊涂的,都是看到了其他州府的惨象,都知道自家能有顺利过年,到底是因为谁,如果不是李孟大兴土木,给大家一个活计,一份赖以为生的收入,临近州府的那些人的遭遇,肯定会发生自己的身上。
青州府,登州府,济南府,东昌府,兖州府则没有莱州府那么好地运气了,大批的流民饥民,能成为这些流民饥民还是好事,很多人则是在这种大灾中无声无息的死去,严格来说,这种大灾荒对李孟和胶州营的好处远远大于坏处。
比如说从去年八月起,郭栋就很少来找李孟抱怨人手不够的问题了,李孟这边给工钱管饭,而且能保证平安,各个府县地铁匠和其他地手艺人过来的越来越多,兵器火铳和各项物品地制造修理保养,都有足够的人。
这些铁匠们对这王法很少关心,也不管自己打的是什么,只知道外面大批的人饿死,自己在这里卖力气,养活全家,这就足够幸福了。
新婚燕尔,颜若然和李孟又是几年的地下通信,在一起好像是有无限的话要说,实际上双方对各自的详细情况并不了解,此时成为一家人了,这才发现对方身上有许多的东西等待自己去挖掘。
尽管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可李孟白天几乎不会在内宅,在各处军营巡视。或者是在内宅接待客人,自从婚礼过后,上门拜访的客人数量一下子翻了几番,沟通关系,求人,做生意的,许多人实际上是通过刘泽清覆灭的隐约传闻和婚礼上宾客的层次,才意识到李孟这个人物的重要。
这年头要向交结贵人,那就不能讲什么矜持,总归是要抓紧冲上,也不管李孟是不是新婚蜜月,直接就登门了。
不过这些宾客里面极少有文官或者相关的人,大多是地方上的豪强大族,或者是从前兖州府一代和私盐有牵扯的人物,至于武官,都是刘泽清的残部军马,虽然李孟没有去碰他们,可他们各个都是担惊受怕,不停的来示好。
这天是崇祯十一年的正月十六,这次在书房接待的客人却不是外地的,而是本地的熟人,胶州城地方上的才子…………举人周扬。
双方那是熟人了,没有那么多的客套,先前周举人说了那迁居荆襄一带的建议,但李孟却没有什么反应,周举人一直是有些心结,不过眼见这李孟地位窜起,天下虽然纷乱,这莱州府却好比太平世界,越发证明了李孟的杰出,周举人这才是放下了心结,全心全意的为李孟做事。
李孟的手下中,无论文武,虽然权力不小,可出身学识都不能算是太高,周举人这举人当真是鹤立鸡群,官样文章,衙门手续都是精熟,很快就被李孟重视起来。每次周举人来拜访都是颇高的规格接待,周举人也渐渐的放开,谈笑风生。
“好叫大人知道,昨日在胶州城西的李庄处,看见营中的士兵看管着几十个人在那里平整土地,却有了个想法。“
那几十人自然就是被抓来的探子,犯不着杀人,不过只是在那里圈着,干活赚钱吃饭,定时在黄平手下的监视下给他们的主子写信报告打探的情况,只是李孟也不说破,笑着抬手给周举人倒了一杯茶,虽然亲近人都知道李参将有这个习惯,可而今能享受到这习惯的人可越来越少。
周举人微微起身致谢,兴致勃勃的说道:
“而今山东大灾,流民无数,虽说惨了些,却是大人的好机会。”
这话被人听到,恐怕马上就要按上个大逆的罪名,但李孟只是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那边的周举人继续兴奋的说道:
“大人手下兵多将广,可真正控制的地盘,无非是胶州、即墨两地而已,对如今的兵马,格局未免局促,可向外去发展,却并不方便,毕竟各处的眼睛盯得紧,光有兵无地,那就是无根不稳,不如趁着这次的机会弥补过来。”
“如何做。”
“建立田庄,招募流民,正如督师卢九台在北直隶所做。”
卢九台,李孟迟疑了下才琢磨对方是在说总理天下兵马的督师卢象升,古人不称名,称字号的习惯始终是让他不习惯,卢象升在北直隶屯田,极有成效,崇祯皇帝专门下旨褒奖过的。
“你是说,叫我屯田,这田地那里来?“
正文 第二百二十章 屯田
更新时间:2009…2…21 11:52:03 本章字数:3415
流民对于官府来说是一个极为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因为灾荒破产流离失所的贫民,稍有煽动就会暴乱破坏,而且是白莲教,闻香教还有闯军的兵源。
出现流民之后,土地无法耕种,官府收上来的赋税变得更少,兵源也是同样萎缩,每一次大灾,都会让官府和闯军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目前对于李孟来说,他虽然有钱有兵,但没有固定的募兵来源,每次只是面向山东招募兵勇,靠着十足十的粮饷待遇,军人的荣誉感来吸引年轻人来加入,可几年连环大灾下来,这样的兵源也是越来越少。
依靠眼下的一万士卒,几千盐丁,控制青州府和莱州府以及盐道都有些吃力,更不用说整个山东了。
如果不尽快的扩展自己的力量,打下刘泽清之后,拓展开来的空间很快就被其他人占领去了,李孟这几天也是一直在打算这件事情,婚礼仪式上,山东各地的豪绅或者亲身前来,或者是派人前往,李孟还是考虑每户抽丁编成一军,镇守在兖州府一带,在他的心中,家境越好的兵卒在胶州营的训练体系之中,就越容易成为强兵,不管对战争技术的理解,还是身体素质上都要比贫苦家庭强出不少,但用豪绅子弟成军,控制上总是有隐患,比如说在莱州府和登州府抽调的那些豪族子弟,至今也只能是做辅军和武装盐丁。
还有一个在眼前的好法子,就是招募卫所内的青壮子弟,这些人虽说也是农民,可多少也是在军营体质中长大,还有些受过一定的军事技能训练,而且因为李孟自己的军户出身背景,忠诚度也是最高。
不过对李孟这边却有个问题,灵山卫和鳌山卫愿意参加的年轻人差不多都被他招收一空,在登州的大嵩卫、靖海卫、方山卫、成山卫因为孔有德作乱残破不堪。大部分最多保持着千户所的规模。
在青州府临近南直隶的安东卫,则是两淮盐商地忠实走狗,虽说卫所在山东境内,十几年前就已经是缩到了南直隶境内,这些卫所或者是没有价值,或者是动起来有很多的模范。剩下的则都是各地军将招募来的战兵。
而今这些战兵,等同于各家军将的私兵,那些亲兵对军将死心塌地,招募不来,剩余的那些有如土匪流寇,战力丝毫没有,作风极为地败坏,也是没有丝毫的用处。这也是李孟突袭曹州之后,对刘泽清的直属部队打散了之后再也不理会,按照这时代的规矩,可是应该吞并的。
军队不扩大,财发的如何大也就是个富家翁,只有控制越来越多的地盘,兵将越来越多才是。
琢磨来琢磨去。也就是周举人今日提出的意见,屯田,通过田地把流民饥民固定在土地上,几千年来,华夏地农民是最大破坏力的根源,也是最能忍耐和温顺的阶层,大凡有个活命的机会,都不会去铤而走险。
有了田地,就有粮食,固定在土地上的农民就是最好的兵源。大明朝廷的有识之士都是在呼吁如此作,卢象升等精英人士更是亲力亲为,说来可笑地是,即便是大灾,只要是屯田得法,居然收成不错。
可见明末之乱世,天灾固然是一方面,由屯田有效能看出来,闯军啸聚几十万,纵横大明腹地。更多的还是人祸。
法子是好法子,可对于李孟来说,有些为难的是,田地从哪里来,山东连续两年大旱大灾。许多平民百姓。甚至是小地主都纷纷破产,只能是流浪就食。但另外的,许多大地主借着这个机会用低廉的价钱买进大批良田,反倒是愈发膨胀起来。
在莱州府和青州府如果不是有李孟这个怪物压着,早就有所谓的豪强大族冒头,要挟官府,横行不法了。
山东适合耕种的田地不多,这些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的豪族手中,李孟琢磨着也就是登州府还有些荒田,可那地方是山东总兵丘磊的直属之地,山东总兵丘磊名义上是总镇山东兵马的大将,还是自己地上级,目前虽然双方冷淡,可还没有太多的冲突,也不能贸然启衅。
周举人说出屯田两个字之后,李孟确实是动心,可想到田地这方面之后,又有些为难,不知道那里去搞田地。
“那里去寻田地?”
听到李孟这么问,周举人呵呵的笑了起来,双方处的颇为随便,周扬倒是不在乎什么礼节了,他身体朝前凑了凑,开口说道“
“大人,这事情简单的很啊,无田买就是了,胶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