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翔 >

第613部分

宋翔-第613部分

小说: 宋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握攻下中都,并能够应付其他意外事情发生。
    目前宋军共有战船四百二十多艘,除去水手和必备的水军士兵之外,一次全员大约可以运载士兵五到六万人,但渡海作战并不是把人送到岸上就完事了,除了运人之外,还有相应的马匹,粮食、帐蓬以及其他的军用物资,因此一次渡海,三万人是极限数字。那么达到杨炎估计的数字,至少需要三次运送。这还不包括塔车这样的大型攻城器具。
    而按照李公佐估计,从滨州的永湥Ш尤牒?谏洗龇ⅲ街卸妓诘拇笮烁:尤牒?谝淮前叮笤夹枰剿奶焓奔洌簿褪撬担谝慌职兜娜蛉寺肀匦枰崾匕说绞熳笥业氖奔洌拍芄坏玫较乱慌6鹊酱笮凸コ瞧骶咚偷剑峙戮鸵诘降谌蔚职恫拍苡小R虼司」苎钛椎募苹泻艽蟮某晒Π盐眨灿胁恍〉姆缦铡�
    杨炎当然知道,打仗是没有绝对把握,而且时间紧迫,也来不及制定严密的计划,有风险也要试一试。
    于是经这众人的一天商议之后,最终决定,暂时只定下三次渡海的计划。
    由杨炎、赵月如、刘复武为第一批渡海的主将,带领三万士兵和相应的马匹,其余尽量轻装出发,不带大型器具,只携带十五天的粮草,但要带足弓箭和火器,同时还有二十门火炮。蹬岸之后,可以视中都地区的情况而定,可攻则攻,如果不可攻,也就不要急于进军,而是立刻在蹬岸地忐附近占领一二个县城,建立固守阵地,等待下一批援军到达。
    而在第一批渡海的宋军渡海期间,留守的人马尽可能在沿海争收集渔船商船,好使后两批渡海尽可能多带一些人马物资。
    第二批渡海同样也是三万人,主将是曹勋和张师颜,将随船携带一部份蹬云梯,等两批人马合兵之后,就开始向中都发动进攻,先清除中都外围的地区,对于中都,也是可攻则攻,不可攻则驻兵于城下,等待后援人马。
    第三批渡海主将是郭振,登陆的人数将视中都的战况和收集的船只数量而定,如果一但战局有利于宋军,就将以运送大型攻城器俱为主,到岸之后,宋军就可以立刻对中都发动进攻了。
    同时也视当时的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第四批渡海。
    计划确定之后,宋军立刻开始实施,人马、粮草、器具、物资,都在向滨州转移。杨炎、赵月如、刘复武三人也率领着第一批渡海的宋军,登上战船,向大海中进发。
一一二遗命(上)
    中都,皇宫,崇政殿上。
    这时的崇政殿里只是完颜长之与完颜陈和尚相对而坐,再也没有第三人。只有火炉上烧着的水壶在“滋滋”作响。
    “陈和尚,我们好久没有这样两人单独相处,喝茶聊天了。”一边说着,完颜长之从火炉提起茶壶,将烧开的水倒入完颜陈和尚面前的茶碗里。
    “皇上……”完颜陈和尚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他本来想死守大名府,但收到了完颜长之的信,才知道完颜长之打算放弃河北燕京之地,退僻到上京地区,暂时保存实力,以图后谋。完颜陈和尚也是精通兵法的人,立刻明白了完颜长之的用意,在当前来说,这是大金唯一的办法,虽然放弃了大片土地,但却能够得到难得的喘息之机,至少还有一片立足之地,保存宗庙和卷土重来的希望。
    因此在接令之后,完颜陈和尚立刻安排逐步向中都撤退,并且尽可能把放弃的地方都让给叛军,使叛军和宋朝之间产生矛盾。
    但等完颜陈和尚回到中都之后,却发现气氛有些奇怪,因为完颜长之的表情非常平静,既不悲伤也不愤怒,更没有咬牙切齿,发誓要报仇的样子。仿佛像是一切平常,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也一样,完颜陈和尚和完颜长之虽然不是亲生兄弟,但自幼小时就生活在一起,后来又同在会宁寺学艺,出仕朝廷之后,又并肩作战十几年,可以说对完颜长之相当熟悉了,但从未见过他这个样子,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是那里不对来。
    这时完颜长之道:“陈和尚,我们虽不是亲生兄弟,但却胜似骨肉,现在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今天就不必拘泥于君臣之分,还是向过去一样,以兄弟相称吧。”
    完颜陈和尚也不禁吓了一跳,忙道:“皇上,微臣不敢。”
    完颜长之轻轻叹了一口气,道:“陈和尚,你过去可是从来没有拒绝过我的要求,难道说我最后一个要求你要拒绝吗?”
    完颜陈和尚心中一颤,道:“皇上何出此言,退守上京之地,不过是暂时避其锋芒,古以有之,昔曰汉高祖刘邦也曾退避汉中,仍有汉室四百余年的天下,就是当年宋室南渡,也有如今中兴之曰,虽然现在国事艰难,但自古一城一旅亦可成中兴,今上京、辽阳之地尚有数千余里,带甲之士二十余万,忠义死节之士,不计其数,若天不绝我大金,岂非一国?而皇上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未偿没有在光复中原之日。 ”
    完颜长之点点,道:“陈和尚能做此想,我就放心了。‘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只是这两句话说起来不难,做起来可就不易了。曰后我大金复兴,全靠陈和尚多多操持了。”
    完颜陈和尚心中一颤,似乎明白了几分,道:“皇上……。”
    完颜长之挥了挥手;道:“事不迟疑,陈和尚,你们明天就动身退回上京去。”
    完颜陈和尚忍不住道:“皇上,你……”
    完颜长之微微笑道:“大军撤退,岂是数日能够结束,怎么能没有断后之人,我就留守在中都,拦住宋军,为你们争取时间。何况在前面还会有蒙古军挡道。昨天我以收到禀报,蒙古军以取下临潢府和大定府,纥石列志宁现在己退守到锦州,你们要回上京,在路上一定会受到蒙古军的阻截,因此一定要小心。”
    完颜陈和尚猛然离座,跪伏于地,道:“皇上,就让微臣留守中都,为皇上断后,请皇上率军退回上京,然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曰后挥师南下,复收中原,臣纵战死于沙场,亦无怨言。”说着以头杵地,长跪不起。
    过了多久,完颜长之才道:“陈和尚,我们相识了四十年,你难到还不明白我吗?大金到了现在这般田地,必然要有人付责,我是大金皇帝,自然是责无旁贷。自古天子死社稷,礼也。昔日项羽兵败于垓下,亦无颜面见江东父求,当年我大金南征,攻破临安,南宋的孝宗尚能以身殉国,古人尚且如此,我难道还有颜面返回上京去吗?”
    完颜陈和尚身体发颤,忍不住抬头道:“长之,你……”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完颜长之以大笑道:“好,陈和尚,你果然又这样称呼我了,我就知道,你从来都不会拒绝我的要求。”
    完颜陈和尚顿时明白过来,知道完颜长之是不会改变主意了,也禁不住泪流满面,说不出话来。
    这时完颜长之起身,将他扶了起来,又重新坐下,道:“太子和皇后,还有你和伯逸的妻儿,我都以经送到了上京,你们尽管放心,等一会儿,我会马上招集众臣下诏,传位于太子,立皇后为太后。你们到了上京之后,就立承麟为帝,现在承麟年幼,可以由瑞仙先暂时垂帘听政,由太师辅政,伯逸协助,由你主管军务,待承麟成年之后,再交于大权。”
    顿了一顿,他又道:“等你们退守上京之后,依我看来,南宋、蒙古、叛军之间必然会起争斗,然而南宋国力雄厚,又有杨炎坐镇,蒙古、叛军必然都不是他的对手,而且只要杨炎尚在,你们就不可再与南宋为敌。应当遣使讲和,那怕是割地纳币称臣,也在所不惜,必须忍一时之辱。而南宋收复了回失地,我死之后也算报了当年两君被掠之仇,而且为与叛军、蒙古相争,定会答应我们的求和。大金曰后,就全靠你们扶持了。”然后又轻轻叹了一囗气,道:“我到是一死了之,却把这千斤重担交给了你们,还要你们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实在是太为难你们了。”
    完颜陈和尚又一次跪倒于地,道:“长之请放心,我完颜陈和尚必当尽心竭力,扶保太子登基,保住大金的基业。”
    ※※支持原创※《宋翔》首发于※支持正版※※
    随后,完颜长之立刻下旨升殿,不一会儿,文武大臣都到了。完颜长之当殿下旨,宣布大金退回上京,以会宁府为都,并由传位于太子完颜承麟,立完颜瑞仙为太后。封完颜福寿为尚书令、太师辅政,张鹄为尚书左丞相,纥石列志宁为尚书右丞相,完颜陈和尚为都元帅,郭虾蟆与杨沃衍为左右副帅,石抹燕山、蒲察定住、蒲阿统、石定越匀为元帅监军,其余官员也都各有晋级。明天就开始出发。
    但众官员听说完颜长之要亲自留守中都,为众人断后,实际上也就是打算战死在中都,以身殉国,也不禁都大吃一惊,因为这时中都也以经人心涣散,文武官员也差不多散了一半。
    不过完颜长之虽然只做了一年多的皇帝,但也组建了一个自己的班底,因此在这时使,能够留下来的,基本都是忠于完颜长之的官员,这时一起跪倒在地,齐声道:“臣等肯请皇上,收回成命。”
    完颜长之一挥手,道:“朕意己定,卿等不必多言。”随后又道:“伯逸。”
    张鹄急忙出列,道:“臣在。”
    完颜长之道:“朕与卿相识于微时,然而相从于至今,未见分离,朕知卿有治国安邦之材,原本想与卿齐心合力,统一天下,开创万世基业。奈何朕才智渐薄,出兵大败,以致国势不振,从此将与卿作永别,愿卿可念在与朕为故交,尽心辅佐太子成*人,以完成朕未尽之愿,当勿负朕言。”
    张鹄想起与完颜长之的相遇相知,也不禁悲从心生,哭拜于地,道:“朕下于臣有知遇之恩,臣本是一介庸材,如果没有陛下破格提用,那有臣今日的地位,因此臣虽肝脑涂地,亦无以为报朕下的知遇,曰后安敢不效犬马之劳,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辅佐新君,中兴我大金,以报陛下之恩,继之以死乎?
    完颜长之点点头,道:“卿能如此,朕当安心了。”
    随后又叫出石抹燕山、蒲察定住、蒲阿统、石定越四人,道:“朕与卿等,同门学艺十余载,情若手足,本当与卿等一道扫平天下之后,同享太平富贵,然而不料中道将别,愿卿等不忘前情,尽心辅佐朕子,朕纵身死,也当无憾了。”
    四人也跪地大哭,道:“我等众人必为大金中兴,竭尽所能,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完颜长之又对其他官员道:“卿等众官,朕不能一一分嘱,愿皆自爱。卿等且散,各自回去准备,明日启程撤回上京。”
    就在这时,突然进来了一个殿前值且官,道:“禀陛下,皇后回京来了。”
    众官员也都一怔,现在大家都知道,当初完颜长之借为普风办理丧事为名,把太子、皇后都送到会宁府,就是为了事先做好准备,只是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皇后怎么又回到了中都。不过众人也都非常知趣,立刻纷纷告退,让他们夫妻有时间作告别。
    同时也有的官员忽然想到,皇帝和皇后的感情一向甚好,不知道这一次皇后是否能够劝得住皇上,回心转意呢?
一一四小插曲
    得知宋军现在只是在沿海一带建立前沿驻点,并没有去追击撤退金军的意图,完颜长之也放了心,不过为了给撤退的金军多争取一些时间,不刺激宋军,完颜长之也并没有向宋军发动进攻,双方暂时还都相安无事。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却传来了一个令宋金两方都有些哭笑不得的消息。
    这时蒙古军以经攻下了蔚州,而毕再遇接到杨炎的命令之后,立刻派遣杨昌鹏出兵,抢占了易州,又在进攻涿州,终于挡住了蒙古军继续南下的路线。蒙古军只能转头攻取大兴府东北的地区。
    而金军的防区也进一步缩小,只是以中都大兴府为核心,包括周边的涿州、雄州、霸州、清州、顺州、通州、蓟州等七八个州郡的范围内,兵马总数约右八万左右,其他的地方以经全部彻底放弃。
    但由于金军的巧妙安排,宋军只占领了大名府至河间府一线以东,以及河东南路的一小片地区。其余基本上都被叛军占去,因此叛军的地域一下孑扩张了两倍有余,包括了整个鄜延路、河东北路、河北西路,大部份河东南路和小部份河北东路的地区。
    同时也有相当一部份金国的官员,将领和军队,由其是一些不愿退回上京去的官员,将领都投奔到了叛军的阵营中,而叛军也是善开山门,来者不拒,管他士农工商,三教九流都尽数收纳。因此叛军的势力也迅速膨胀了起来,现在以经拥有兵力十三四万人。和刚开始举事时的窘迫相比,不亚于天地之别。
    然而随着叛军势力、地盘、军队、人员的迅速扩大,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摆在了叛军的两位首领,完颜宗政和孛撒面前。那就是叛军是靠反抗完颜长之起家的,现在也应该奉立自己的皇帝了。因为有了自己的皇帝之后,才能在大名份上占得住脚,同时在与大宋交涉的时候,也能够名正言顺。
    由于在前期叛军没有自己拥立的皇帝,因此在与大宋交涉的时候,是没有资格直接与宋朝的皇帝商议,只能和杨炎这样的前线指挥官来协商连盟的事宜。尽管杨炎在大宋的地方也不底,但也没有资格和叛军签定任何条约,以前所达成的协议也只是口头上一说,洠в惺抵市缘奶蹩睢R虼肆⒖谭盍⒆约旱幕实郏跃晌丫牡蔽裰薄�
    但在皇帝的人选上,叛军的两位首领,完颜宗政和孛撒却产生了严重的分岐。
    在叛军起事的时候,曾有三位金世宗的儿子参与,是鄗王完颜允中、郑王完颜允蹈、绍王完颜允济。而鄗王完颜允中以经死于战乱之中,因此新的皇帝,只能在郑王完颜允蹈和绍王完颜允济之间产生。
    但分岐就在于,完颜宗政主张拥立绍王完颜允济,而孛撒主张拥立郑王完颜允蹈。
    完颜宗政和孛撒是叛军最重要的两位首领,是完颜宗政暗中发起并组织了反对完颜长之统治的势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