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

第32部分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第32部分

小说: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及可以勉强算上的满洲,袁才能够单方面地任命重要官员。
多数省政府不仅不受北京的控制,而且还能积聚足够的力量阻止下级行
政单位分裂出去。在几个省内,巩固省的权力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扩大革命
地区的方式之一,是建立省以下的、往往是府一级的革命政府。它们之隶属
于省政府,经常不是迅速地或彻底地完成的。但是,同北京在先前闹革命的
省里所拥有的权力相比较,1912年年底省政府在自己辖区内的财政权和人事
任免权是很广泛的。这种状况部分地是由革命环境造成的,因为革命的第一
个行动就是破坏中央的权力,采用的形式就是内部分权。这种状况的出现,
在很大程度上还因为有这么一种主张在起作用,这种主张是,面对僵硬的中
央集权——它被认为是清朝统治,特别是清朝最后几年统治的特征——各省
坚持自治最符合中国的利益。
在省自治情况的诸多描述中,有上海年轻记者戴季陶1912年写的下面一
段话:“省之地位,对于地方则为最高之行政区域,对于中央则为最大之自
治范围。盖欲达共和之目的,非求民权之发达不可,而求民权之发达,则非
扩充自治之范围不可也”。戴指出,中央集权的拥护者辩解说:“中国之所
以不发达者,一般人士每论为地方之见太深,故此省与彼省隔,此府与彼府
隔……”但戴要把这一论点颠倒过来。中国太大,人口太多,不能通过中央
集权的机构来统治,中央集权的机构在帝国时期经常造成衰败和崩溃。“由
此言之,中国之所以不发达者,正以中央集权思想过深,地方自治观念甚微”。
戴认为,省自治以及民选省长,是国家政治进步和安定的关键。①
这种情绪,完全同包括国家总统在内的北京官僚的情绪相反。戴的分析
也意味着,需要制止省级以下的地区试图避开省的权力。
各省的省政府在各自省内扩大权力方面所取得的实际成果大不相同。清
朝末年,已经开始在县和县以下的级别上建立自治的咨议局和议会。革命后
这类团体的影响迅速增加。按照清朝的计划,这些地方代表机关应该在中央
任命的官吏指导下,处理和资助一系列地方改革,特别是教育方面的改革。
革命了,许多地方议会政治上就放肆起来,擅自挑选他们的行政长官,包括
县知事。这种过分的自信心,同一个持续了几世纪的政治思想流派相协调,
这个政治思想流派竭力促进地方名流和行政长官之间更密切的、更有机的联
系。作为1912年和1913年的一个实际问题,这不仅违背了北京的中央集权
主义分子在中国政治组织问题上所持的观点,而且也是对省当局的蔑视。一
般说来是省当局胜利了。但从这几年各省的预算来判断,他们的胜利常常只
是部分的胜利,因为同清朝统治下多数省的情况相比较,被县里截留的税收
似乎更加增多了。
同时,革命后扩大了的军队向各省征收的税款大大增加。尽管在清帝退
位以前就裁减了一些军队,参加了革命的各省在多数情况下仍然保留了各种
各样的军队,有的是清朝遗留下来的,有的是在革命过程中招募的。不付清
长期拖欠的军饷,遣散士兵是不容易办到的;但保留他们的时间越长,拖欠
他们的军饷就越多,他们就越有可能发动骚乱,从事抢劫。例如在江苏,据
一位日本领事估计,清朝统治末年该省有44000名军人,到革命时数目就增
加到180000人,经过一番大力裁撤遣散之后,1912年8月各种军事单位还
有100000人。①全国性的精确数字只不过是一种估计。北京政府同外国银行
谈判贷款,以便用其一部分去支付裁减军队所需的费用,关于全国武装人员
的人数,它使用了800000这个数字。在保留这种地方供养的部队期间,它们
既加强了又削弱了省。它们对防范北京当局提供了准备;但它们耗尽了省预
算的资金,不然这些资金就可用来资助改革,为省自治注入活力。1912年和
1913年继续进行裁军。因此,到了1913年春,在相当现代化的或正规的部
队中大约有50万军队。①但是,在大多数过去闹过革命的省中,军队经费的
筹措和指挥仍然是省的责任,直到1913年夏袁向省自治发起武装进攻为止。
① 戴季陶:《戴天仇文集》(台北重印版,1962年),第187—195页。
① 驻南京领事船津致外相内田的密报,38号(1912年8月23日),日本外务省缩微胶卷,MT5。1。10。5—1。
① 日本参谋本部《革命后中国各省军事力量变化表》,1913年3月10日,日本外务省缩微胶卷,
MT5。1。10。5—1,463卷,第420—421页。
尽管发生过以反对实际上已经拖欠了军饷或有兆头要欠军饷为特征的多
次兵变,但军队并不反对社会秩序,也没有向当时名流集团的支配地位挑战。
农村也不是长期处于骚动状态。关于盗匪活动的报道已经习以为常,时而会
有村庄起来暴乱,反对苛捐杂税和贪官污吏。但是,经常都遭到镇压,农村
的动乱在二次革命前没有达到值得全国重视的规模。来自下面的威胁,即使
是分散的、无组织的,也引起了当地社会政治领导的全神贯注。当国家的领
导在试行自由主义政治的时候,来自下面的威胁被顺利地控制住了。
政党和立宪政府
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一些集团是否能在政府外适当地联合在一起以达
到影响政治结局的目的,一直就是一个实际问题。在帝国时期,正统意见强
调的是,这类政党、派系和集团对政府的正常工作是有害的,而且它们本身
就是邪恶的。这种批判性的观点大都集中在“党”这个词上。当清朝覆灭、
党禁取消时,几世纪的否定好像起了一种对政党或政团的不可遏制的渴望。
新共和国建立后的最初几个月里就出现了几十个政治团体,这些政治团体至
少在名义上是在为通过代议制取得政权而进行竞争。
政治组织的激增,是革命后政治风气的重要表现,但它也是建筑在革命
前的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建党的领导人大都在日本度过一段时期,在那里政
党已经发展了30多年,并且在辛亥革命时,在日本的政治生活中进入了一个
新的重要阶段。自从孙逸仙1894年和1895年在檀香山和香港建立兴中会的
组织以来,中国的政党是以秘密团体、密谋活动的形式出现的。在清朝末年
建立的各省咨议局和全国的资政院,对公开成立政治团体是一个鼓舞,这些
政治团体都毫不隐讳地以党的面目出现。流亡日本的卓越政论家、老练的活
动家梁启超,在他被广泛阅读的论文中,和以务实的顾问身份,鼓励这种事
态发展。当革命到来时,中国受过教育的精英,特别是吸收了西方政治组织
概念的那部分人,以高度的积极性投入了政治斗争。
人们的兴趣自然首先集中在最主要的革命团体身上,孙逸仙、黄兴和宋
教仁是这个团体的最著名的人物。这些全国性的领导人,手中不掌握能有效
地影响地方舞台的有纪律的组织。因此,即使对地方上最具有献身精神的革
命积极分子的行为,他们也不能真正控制。学术研究的新近成果强调辛亥革
命后各省政治上的自治。但是国家统一仍然是最终的目标,诸如国会、总统
府这类新的全国性机构正在形成并取得合法性。在这种形势下,全国性领导
人取得成就或遭受失败,对所有革命者来说仍然是重要的,并对整个政治风
气有影响。
革命爆发后的第一年,最主要的革命党人相继扮演了三种政治角色:作
为反对清王朝的密谋者,作为革命过程中和革命后行政当局的官员,作为争
取在全国选举中获胜的公开政党的组织者。
革命在共和的旗帜下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同盟会和各联合团
体的宣传和广泛的密谋网。革命的成功大大提高了同盟会有经验的领导人的
威信。但是,正如已经指出的那样,在大多数情况下省革命政府因绅士政客
和军官的迅速参加而陷于困境。成功的密谋给地方上带来的好处,并没有被
杰出的密谋者所垄断——远远不是这样。但无论如何,有经验的革命党人在
许多省里确实以当权者的面目出现,因而可以搞到资金和军队,使这些人在
同盟会阵营内占有特殊的份量。
全国性的领导人(以区别于省领导人)从密谋者转变为行政官员,首先
发生在1912年1月光复各省的首都南京。例如,孙逸仙当了南京临时革命政
府的总统,从1月直到4月政府解散。后来,他同少数几个杰出的革命家一
样,在北京袁世凯新的共和政府中接受了一个职务。就孙而言,他当了发展
铁路的督办,这是一个没有多少份量的职务,但明显符合他要集中精力于社
会关切的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的意向。黄兴是南京政府的陆军总长,后来留
下被袁世凯任命为南方军队的留守。他忠实地在南京地区裁减军队,裁减到
拨给他的经费所允许的程度,后来在1912年6月辞职。宋教仁在南京时起草
了治理新秩序的宪法,1912年春他与同盟会其他几个老会员一起,在北京参
加了新的共和内阁。
不论是密谋者的角色,或者是行政官员的角色,都没有为革命党人提供
持久的、显要的地位。除少数几个省他们还在管事或者还有强大影响外,民
国元年时的趋势是,在革命党人手中的那部分行政权力越来越削弱。唐绍仪
在1912年6月底由于与袁的冲突辞去内阁总理时,来自南京的内阁阁员也追
随唐退出政府。袁在北京对民政、军政的控制,使辞职成为唯一可行的道路。
因此,有经验的革命家要指望通过和平的方式恢复其全国性的政治影响,就
得组织政党,而不能靠官僚机构的特权。
同盟会在1912年3月正式将自己从革命团体改造成为公开的政党。被袁
世凯挑选担任总理的唐绍仪,作为北京方面和革命党人之间商定的安排的一
部分,参加了这个党。但它在临时参议院中是一个少数党,尽管它同其他同
情它的集团联合在一起能调动多数。1912年8月在宋教仁领导下,一个以同
盟会为核心的新党建立了。它吸收了四个较小的党,并采用了新的名称:国
民党。
这次改组不仅是形式上的。新党是妥协的结果。它的政策看来明显不如
同盟会激进。孙逸仙关于地租和地权的政策不提了,这些政策尽管温和,仍
然使出身于上层社会的人坐立不安。从党的纲领中删除了“男女平权”的主
张。“力谋国际平等”的提法因提出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问题而被软化为“维
持国际和平”。同盟会纲领中“行政统一”的号召,被更加含糊的鼓励“政
治统一”所取代,而支持“地方自治”的提法却仍然保留。这些改动是保守
的,但具有独特的、完全不同于袁世凯的社会政治倾向性。宋教仁违背了一
些老革命党人的愿望,把基础放在拉拢在社会方面保守的士绅阶层的选民
上,而这部分选民早已把赌注押在地方自治和参政上了。革命党人为了使革
命具有政治上激进而社会方面保守的性质,调整了自己的立场。党经过这样
一番彻底改造之后,在1912—1913年冬的国会选举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在革命领导人的眼中看来,民国元年可以被认为是一连串的退却。就在
革命本身的过程中,力量也没有被利用到最大限度以谋求全面胜利。(很多
革命力量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首先响应革命党的领导人。)重组当局时,
权力似乎越来越多地从革命党人手中滑掉了。直到1912—1913年冬的选举,
这种趋势才得到改变。甚至在那时,有些革命党人还对通过选举道路取得政
权有怀疑,怀疑选举道路会冲淡对革命的信仰。①但是,当我们用另外的眼光
看这一年时,同盟会却显得更加强大些。
在民国的最初几个月里,一些主要的非同盟会党团纷纷试图合并,但没
有取得多大成功。政团之一是民社,它是以湖北都督、新的民国副总统黎元
洪为中心组织起来的。这个政团出现于1912年1月,它表明了湖北省的领导
脱离了同盟会。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黎元洪作为第一个革命政府的首脑有
威信,作为一支相当大的军队的统帅有力量。
另一重要集团是统一党,其支配人物是学者章炳麟,他成为共和主义者
已有10年,曾经一度是同盟会的领导成员。他于1910年同该组织决裂,并
① 回过头来看,至少孙逸仙就是一个。李守孔:《民初之国会》,第61—62页。同盟会在广东的一个重要
部分,因有批判性的意见而在一段时间内不愿加入新党。
与上海的革命组织光复会的几个同志联合。辛亥革命后,他又同在江、浙事
务中起重要作用的人士联合,这些人士虽然有当过官僚、拥护过君主政体的
经历,但随着革命的发展,他们都支持革命。他们中间有改良主义学者张謇,
他曾在孙逸仙南京内阁任总长;他们中间还有前清江苏巡抚、当时任民国江
苏都督的程德全。统一党成了那些希望在章炳麟的帮助下过渡到新秩序的前
官员和重要士绅的工具。②它的纲领正如它的名称一样强调统一,提出全国各
地区实行行政改组以达到国家领土统一的目的。它与同盟会和国民党相反,
没有指明地方自治的重要性。
此外,还有人建立了一个听从梁启超领导的党,这些人曾经为在君主政
体下通过省的和全国的议会组织代议制政府,起过重要作用。1912年秋,这
个党的名称改为民主党。这个集团在革命前曾经建立过一些类似党的组织,
该集团的成员在许多事业中,特别是在1909年和1910年争取召开国会的请
愿运动中一起共过事。以革命后的形态出现的这个党,不久就主张实际上取
消省的行政单位,作为统一全国行政、建立单一的强大政府的一个步骤。①
上面仅仅列举了在同盟会力量面前感到自己势单力弱的那些党中间的几
个。1912年5月,它们合并为共和党,其目的正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