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57622名。②欧洲列强由于集中注意力于战时生产以及运输船只短缺,减少
了对中国的出口,从而为华资工业的扩大提供了一个机会。尽管及早发出了
设备的订单——生产资料仍主要来自国外——但大多数新工厂的开业不得不
等到战争结束和订购的机器实际到达。
在民国的头十年中,外资和中外合资的企业也有增加,但在1914至1918
年间,直接投资很少。最大的增长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后,当时,
举例来说,1918和1922年中国修订关税,提高日本向中国出口的细纱的进
口税,诱导日本在中国开办新纱厂。
同清末中国人开办的和外国人开办的工厂一样,20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开
办的工厂(和矿场)大都集中在上海、天津,以及江苏、辽宁、河北、广东、
山东和湖北的一些地方,就是说,主要在沿海和长江流域各省。①
中华民国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工业普查,是1933年经济统计研究所的
调查者们在刘大钧的领导下进行的。它根据的是直接从工厂经理收集来的统
计资料,除了不包括外资公司以及满洲、甘肃、新疆、云南、贵州、宁夏、
青海、西藏和蒙古(除了满州,现代工厂的数目都不值一提)外,被认为相
当可靠。刘大钧1937年发表的调查,记录了2435家华资工厂,资本406926634
元,总产值1113974413元,雇用工人493257名。②这些工厂集中在沿海省份,
特别是上海,在被调查的工厂中占1186家。在1933年,华资工厂80%以上
设置在东部和东南沿海各省,以及满洲的辽宁;如果把外资企业也算进来(它
们当然限于条约口岸),这个比例还要高。
巫宝三在其对中国1933年的国民收入的研究中,对刘大钧的调查作了补
充,即增加了对在中国本土的外资工厂、满洲和其他被略去的省份的工厂的
估计。他的修订过的估计,工厂总数为3841家(华资3167家;外资674家),
总产值2186159000元(中国:1415459000元;外国:770700000元),雇用
工人738029名。③
① 费惟恺:《晚清帝国的经济趋向:1870—1911年》,《剑桥中国史》,第11卷第1章。
② 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1,第55—56页。
① 南开经济研究所:《南开统计周刊》,4。33(1931年8月17日),第157—158页。
② 刘大钧:《中国工业调查报告》。“工厂”,按照1929年的“工厂法”规定为采用机械动力、雇用工人
30名以上的企业。
③ 巫宝三:《中国国民所得,一九三三年》,卷1,表1—2,在第64页后;表5,第70—71页;增加的
资料在《中国国民所得,一九三三修正》,《社会科学杂志》,9。2(1947年12月),第130—136、144—147
表4 现代工业的产量与就业,1933年
总产值(1933年,百万元) 工人数(1000)
中国本土中国本土
华资外资满洲总计华资外资满洲总计
生产资料
木材4。45。611。621。61。21。52。35。0
机器,包括运输设备55。49。927。292。545。75。214。465。3
黑色金属和金属制品29。41。418。148。915。50。411。827。7
小电气设备1。30。8—2。10。70。3—1。0
石头、粘土和玻璃制品44。51。69。755。834。71。18。944。7
化学药品和化学制品58。510。019。187。65。62。44。212。2
纺织品15。3—1。616。94。3—0。44。7
革制品37。08。11。046。14。50。90。76。1
纸、纸制品、印刷品72。010。73。486。142。03。60。846。4
硬币41。0——41。00。2——0。2
总计358。048。191。7498。5154。415。443。5213。3
生活资料
木制品1。20。50。92。60。50。20。81。5
金属制品12。61。41。615。64。40。50。75。6
小电气设备11。97。20。119。25。92。7*8。6
瓷器和陶器1。50。20。72。21。3—1。93。2
续表
总产值(1933年,百万元) 工人数(1000)
中国本土中国本土
华资外资满洲总计华资外资满洲总计
化学药品和化学制品65。317。24。486。938。47。34。950。6
纺织品605。4257。870。6933。8380。1104。738。8523。6
被服101。14。63。4109。1101。72。03。5107。2
皮革和橡胶制品36。22。2—38。415。10。7—15。8
食品436。339。1158。7634。151。28。621。681。4
烟草制品、果酒、酒124。9117。336。0278。220。319。08。447。7
纸制品2。90。57。911。31。80。24。76。7
杂品13。51。30。715。58。11。80。710。6
总计1412。6449。3285。02146。9628。8147。786。0862。5
合计1771。4497。4376。72645。4783。2163。1129。51075。8
页,它结合了汪馥荪的估计:《战前中国工业生产中外厂生产的比重问题》,《中央银行月报》,2。3(1947
年3月),第1—19页。
*100名工人以下
资料来源:刘大中和叶孔嘉:《中国大陆的经济》,第142—143、426
—428页。
刘大中和叶孔嘉在表4中对刘大钧的调查作了进一步修订,它列出1933
年中国现代工业部门几个分支的总产值和工人数目。在中国本土和满洲的运
用机械动力从事制造业的企业,不计每家企业的工人数目,在1933年创总产
值2645400000元,雇用工人共1075800名。与刘大钧和巫宝三对照,刘大中、
叶孔嘉的估计尽管不包括公用事业,但总数实际上较高。产生这个结果的部
分原因是他们对工厂下的定义较为宽泛,对满洲有更多的报道,以及他们利
用资料,而不像刘大钧那样为棉纱、棉布、水泥、生铁和钢铁的数据作调查。
对于1949年之前剩下的年份,得不到可以精确地比较的数据,特别是没
有关于总产值的数据。国民政府经济部在1937年报告,当年有3935家工厂
(不包括矿场,但包括公用事业和兵工厂)根据工厂法在该部注册。它们雇
用工人457063名,有创业资本共计377938000元。①在3935家工厂中,有
1235家(30%)设在上海,2063家(52%)设在沿海省份,637家(17%)
设在内地。纺织和食品业占注册工厂总资本的55%。不清楚在1933—1936
年间,世界性的萧条在什么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相当大的战争破坏、生产下
降,以及1937年后在日本占领下的上海、天津、武汉这样一些制造业中心新
投资不景气,这些情况从地方的和部分定性的证据中可以推知。同样,对国
民政府努力在后方发展一个制造基地——主要是与战争有关的工业——有广
泛但不完全的报道。
1938—1940年期间,448家“工厂”和12182名“技术人员”和撤退的
国民政府与军队一起搬迁到内地的四川、湖南、广西和陕西。1943年初,重
庆的经济部发表了一份工业报告,虽然缺少产量数字,但对中国未被占领地
区战时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情况。
国民党统治区若干种工业产品、电力
和煤的相对产量,1933、1938—1946(1933=100)
表5
①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4,第92页。
1933193819391940194119421943194419451946
煤1004755576063665552182
铁10015318213018427820211614090
铜10034571023456152
电力1001417212425272937683
水泥100511116989965
碱1001123359593
硫酸100328101312155138
盐酸10086121032293226233
酒精100902411362160523402289218048143673
汽油100—11235316537675718842
棉纱1002227777495
面粉10023577743117
*一方面,在地理范围上1933年与1946年差别很大,另一方面,中间几
年也有差别;从1938年至1945年每年都略有差别。
资料来源: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100—101。
报告提到的3758家工厂和241662名工人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
有3168家是1938—1942年期间创办的。它们的总资本,考虑到物价指数涨
了10倍,大约等于上海1933年华资工厂的资本,工人数目也大致相同。这
些工厂中的大多数设置在四川(1654)、湖南(501)、陕西(385)和广西
(292),其余的分散在整个国民党统治区。与战前工业的着重消费品生产对
照,新的战时工业约有50%(根据资本衡量)制造军用品和生产资料。另一
个与战前工业的对照是,在战时工业化中,国有企业起着主导作用。尽管在
登记的工厂中只有656家(17%)是“公营”的,却相当于69%的总资本,
与私营工厂比较,它们更大,利用的机械动力更多,并控制了生产资料部门
(特别是化学制品、金属制品和机器)。①
国民党统治区战时工业化的模式,特别是把重点放在与军事有关的生产
资料如化学制品上,这从表5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1942年以后,内地的工
业活动开始放慢,新公司的数目急剧下降,产量不仅停止上升,在一些生产
资料行业还有下降。所以这样,除原料短缺和运输设施不足外,主要原因是
这些内地企业(每一家都做好了回上海的准备)对战后的命运心中无数,尤
其是通货膨胀。商品的囤积和投机变得比生产它们更有利可图。
在1937—1945年期间,沦陷区的工业产量很可能停滞或下降。但没有确
凿证据。在1937—1939年间,生产明显地普遍下降。在华北,从1939或1940
到1943或1944年,煤、铁和钢、水泥、电力和化学制品的产量有增长,但
有些消费品工业如棉、毛织品和面粉,实际上仍低于战前水平。华北的工厂
产品总值的指数(按1939年物价)在一个急剧的下降之后,到1942年已经
①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1,第89—97页;4,第93—96页,摘自经济部统处编:《后方工业概况统
计》,1943年5月。
恢复到1933年的水平。①不过,中国最重要的工业企业上海的纱厂在战争时
期很不好过。华资纱厂的棉纱和棉布产量从1937年起都急剧下降,在1939
—1941年间略有回升,那以后就奄奄一息了。②现在仍然不清楚日本人控制
的公司是否好一点。
与此同时,日本人控制下的满洲工业从1936年起迅速增长,至少到1941
年为止。在30年代中期以前,满洲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农业开垦地的扩展。
华资小型工厂固然引人注意,但主要的现代工业是日本人控制下的生产资料
企业网,它为日本经济提供原料和半成品。鞍山、本溪钢铁厂和抚顺煤矿,
这些垂直统一管理的大型企业,是其中最突出的单位。满洲傀儡国巩固后,
日本权益集团支持建立一个生产资料联合部门的重大计划。固定资本主要由
日本进口资本提供,总投资率1924年为9%,1934年达到17%,1939年达到
23%。(中国全国1933年的相应投资率为5%,这个数字在1949年之前很可
能没有被超过。)广义的工业(矿业、制造业、公用事业、小型工业和建筑
业)在1936—1941年之间每年以9。9%的比率扩大,与此相比,在1924—1936
年间为4。4%。工厂工业的增长甚至更快,结果是,占中国总人口8—9%的满
洲,工厂生产额几乎占1949年以前全国总生产额的1/3。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显然是以牺牲小型工业为代价,也就是说,伴随这种发展的是工业部门的“现
代化”,这个部门的扩大速度与满洲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扩大速度相同,因而
没有提高相对的重要性。这看来和中国本土形成一个重要的对比。1941年
后,由于从日本来的设备、资金和某些关键性原料的流入减少,满洲工业的
增长和多种经营都停止了。1945至1946年严重的战争破坏和苏军搬走最现
代化的工厂和设备(损失合计10亿美元或更多),大大地降低了对战后中国
有用的满洲的工业能力。①
1946—1949年是混乱的年代,很快就被扩大的内战和失去约束的通货膨
胀所笼罩。到1947年,消费品的产量可能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但是,满洲的
重工业和矿业生产能力被削弱,国民政府回到南京后实际上抛弃了战时内地
“温室”式的生产资料工厂(它们一直依靠军事和其他政府订货),两者合
起来导致这个部门的产量和相对重要性实际下降。换句话说,又回到战前着
重消费品生产的工业结构模式。
日本投降在中国到处引起工业生产的部分破坏。在从前的沦陷区,日本
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撤走后,生产暂时停顿。对接管日本的产业和恢复工业
生产没有适当的计划。收回的工厂被当成战利品,派系不论文武,都抢着要
分一杯羹。在内地,战争时期建立的工厂任其毁坏。从前日本人控制的工厂
和矿场,为一个正在扩大的国有工业部门提供了基础。在资源委员会的主持
下,生产资料生产的重要部分,电力和矿业划归政府控制。②1947年底,资
源委员会监督291家工厂和矿场,总就业人数223770人。在消费品部门,1945
① 严中平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147—150页;汪馥荪:《战时华北工业资本就业与生
产》,《社会科学杂志》,9。2(1947年12月),第48页。
② 王季深:《战时上海经济》,第192、194页。为这份参考资料我要感谢托马斯〓罗斯基教授。
① 亚力山大〓埃克斯坦、赵冈和约翰〓张:《满洲的经济发展:边疆经济的兴起》,《经济史杂志》,34。1
(1974年3月),第251—260页。
② 关于1938—1948年国有和私有矿场和生产资料企业的相对处境的实际数据,可以查看《中国近代工业史
资料》,3,第1439—1443、873—879、882—887页。
年有69家日本和敌伪纺织厂(38家纱厂、6家毛纺厂和25家有关企业)被
没收,转入新建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一家由政府投资控制的股份公
司,在经济部的指导下经营。1947年,中纺公司控制中国纱锭的36。1%和织
布机的59。4%。它所属的工厂生产43。7%的纱和72。6%的棉布。中纺公司的纱
厂由中国政府提供充分的营运资金,并为购买原棉在外汇的分配上受到优
待,它们与私营纱厂相比,占有明显的优势——地位与日本在中国的纱厂相
似,它们是这些纱厂的继承者;不同的是日本人更有效率。中纺公司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