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

第84部分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第84部分

小说: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决定,见第158—159页。文中有关于讲习所的大量详细情况。
② 《广东农民运动报告》,第124、53页。
① 韦慕庭、夏连荫合编:《共产主义、民族主义和在华苏联顾问文献集,1918—1927年》,第258、301
页。② T。C。张:《广东的农民运动》,第23页。
③ 数字根据在1927年12月的广州公社之后发现的一幅地图。见J。F。布雷南:《1927年12月14日在俄国领
事馆没收的俄文文件翻译结果的报告》。英国外交部,405/256,密件,《关于中国的进一步通讯》,13583
(1928年1—3月)。日期是我们推断的。
④ 同上。蔡和森:《本年五月一日的广东农民运动》,载《向导周报》,112(1925年五一特刊),第1030—1036
页。《广东农民运动报告》,第64—83和98—100页。《广宁农民减租运动的经验》,载《第一次国民革
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第139—147页。从《广东农民运动经过概况》(1927年1月)转载。
下。①
农村骚乱引起了镇压。农民协会试图保护其会员免受压迫,就动员他们
反对沉重的捐税,发动他们在减租运动中与地主斗争。有产业的人常常派雇
用打手、盗匪或民团去强行征收通常的款项。组织者被杀害,有的村庄被焚
毁。农民们进行回击,有时得到国民党军队的支持,在两个最有成就的地区
就是如此。②农村革命不可能轻而易举地加以限制;它危及了本质上是改良主
义的国民党与富于战斗精神的共产党之间的联合。
革命阵营内部和国民党根据地中的冲突
到1924年7月,上海和广州的国民党领袖已经了解共产党的渗透策略和
操纵党的活动的一切情况,这在两个城市的国民党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共情
绪。③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委员们就各种危险向孙逸仙上书请愿,并用在社会主
义青年团和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议中发现的文献证据与鲍罗廷对证,这些证
据证明共产党员是如何打算利用年长的党来为他们的革命目标服务的。他们
特别反对小批共产党员分散在国民党各级组织的制度,因为这种做法违反了
李大钊在国民党大会作出的保证,即共产党并非“党内之党”。请愿者为国
民党的未来担心。在与国民党的两个坚定分子张继和谢持的辩论中,鲍罗廷
明确指出,俄国的援助取决于共产党继续参加国民党。①
7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讨论了这一问题,并发表了声明,敦促党
员们不要互相怀疑。孙博士在鲍罗廷的建议下成立了一个特别机构——政治
会议——以处理重大政策问题:它由几名可靠的国民党领导人组成,他任命
鲍罗廷为该会议的顾问。鲍罗廷对国民党内日益高涨的反对浪潮感到不安:
他担心左派和右派正在联合反对共产党,尽管他们由于担心他们的党会完全
孤立而失去外界的(也就是俄国的)支持,还不敢采取断然行动。②
中共的领袖们也不肯屈服。中央委员会的陈独秀、蔡和森和毛泽东主张
与国民党决裂。中央委员会甚至发出一份告所有区党委会和基层组织的秘密
信,指示它们要准备决裂。③但是此时作为共产国际官方代表的鲍罗廷和吴廷
康,坚持这种有利的安排应继续下去。
由于8月份的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会批准的政治会议的决定,这
个问题暂时被平息下来。全会发表了关于容共问题的指示,认为共产党对无
产阶级有特殊的责任,承认它有保守秘密的需要,告诫同志们要互相合作以
① 蔡和森的《本年五月一日的广东农民运动》(第1031页)引了彭湃报告他受的凯旋式接待和组织工作的
信。关于其他细节,见卫藤沈吉:《海陆丰》,第149—181页;见151—152页。
② 同上。第159页,上面列有直至1926年5月的195名被杀害农民领袖的名单,材料根据阮啸仙:《关于
去年广东省农民斗争的简报》,载《中国农民》,6/7(1926年7月)。这个刊物报道了许多具体例子。
③ 肃清(化名):《共产党之阴谋大暴露》。这本书广泛地讲述了发现的情况和日益高涨的争吵。
① 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弹劾共产党两大要案》,转载于《革命文献》,9,第1278—1286页。弹劾
又见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台北版,第413—421页。《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谢持和张继的质询及鲍
罗廷的答复的记录》,载《弹劾共产党》,第25—30页和《革命文献》,9,第1286—1291页。
② V。I。格卢宁:《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形成(1920—1927年)》(俄文),载《共产国际和东
方;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为列宁主义战略和战术而进行的斗争》,第242—299页;见第271页。已故的莉迪
亚〓霍勒布内奇为我摘录了这篇根据俄国档案的文章。
③ 同上,第271—273页。
完成国民革命。④这对共产国际的政策和国民党中新形成的左派人士来说是一
个胜利。
另一个冲突起因于孙逸仙的军政府和贪得无厌的“客军”所征收的沉重
赋税,以及日益增多的激进主义和社会冲突的迹象。为了保护自己,商界领
袖们建立了商团作为对抗力量。当大元帅在1924年8月发现商人从欧洲进口
了大批武器时,他下令没收,这一行动由蒋介石的黄埔军校学生在广州海军
舰只的帮助下完成了。经过两个月无结果的讨价还价和一次流血冲突后,孙
博士命令他所能指挥的全部部队镇压商团。他们在10月15日照办,通过纵
火和掠夺,摧毁了广州的大部分商业区。这个行动在国内外严重地损害了孙
博士在广州商界的声誉。①但是在11月13日,这位上了年纪的领袖离广州前
往北京,由于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对其上级吴佩孚发动的政变,他争取
当总统的希望重新出现了。
当孙博士在北京死于癌症时,许崇智将军带领的粤军部队,会同由蒋介
石指挥并配备黄埔军校的军官与学生的两个党军的教导团,对陈炯明及其支
持者发动了一次征讨。这次行动现在称为第一次东征。在1925年2、3、4
月,只得到云南和广西“客军”牵制性援助的联合革命军,成功地一路打到
广东省东部边境,攻取了几个主要城市,缴获了大批装备,但是未能打垮陈
的军队。6月,东征军返师,放弃了大部分攻占的领土;这样做是为了对付
已经牢牢地控制广州的滇军和桂军。
东征的几个特征预示了后来的北伐。一个特征是党军下级军官和士兵的
良好的纪律和高昂的士气,他们受到充分的教义的灌输,并在蒋将军制定的
严厉的“连坐法”控制下作战。另一个特征是先行于革命军或随同革命军的
宣传队,它们分发传单和向民众作调子高昂的讲话以取得支持。结果,农民
提供给养,充当间谍、信使、向导和搬运工。如同后来的北伐,俄国军官担
任军事顾问,他们制订战略,帮助运输和补给军粮,指引大炮的火力。19名
俄国军官因在南方的实践而熟悉了中国战争的实际情况,从此他们生气勃勃
地进行工作,以使革命力量为更有效的战斗作好准备。最后一个特征是,敌
人方面存在对立和不团结,而革命阵营的指挥将领之间也出现了摩擦。甚至
在低级军官中,在青年军人联合会之内组织起来的共产党员和成立对立组织
——孙文主义学会——的其他国民党军官之间也存在冲突的隐患。①
1925年强化了的革命气氛
孙逸仙博士死于1925年3月12日,给他的追随者留下了一份汪精卫起
草、垂死的领袖在3月11日签名的遗嘱。下一个月,在中国所有大城市举行
了十分强调孙博士革命目标的纪念会。②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办的上海大学
④ 指示转载于《革命文献》,16,第2773—2776页。见《从容共到清党》,第324—331页;关于全会讨
论和辩论的情况,见《国父年谱》,2,第1ll7—1119页。
① 韦慕庭:《锻造武器:孙逸仙和国民党在广州,1924年》,第89—93、100—105页,书中有“商团事
件”的内容充实的记载。
① 第一次东征的材料来源如下:陈训正:《国民革命军战史初稿》,载《革命文献》,10和11,第1523—1677
页;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台北版,第406—463页。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防部:《北
伐战史》,第13—25页;切列帕诺夫:《一个在华军事顾问的手记》,第138—202页,译稿第183—263
页。② 韦慕庭的《孙逸仙》(第277—282页)对临终遗嘱、给苏俄领袖们的告别信以及纪念活动进行了讨论。
积极地进行革命宣传,并鼓励学生们投身于组织劳工的工作。共产党领袖们
恢复了他们具有强烈反帝色彩和矛头主要指向上海日资纺织厂的工人运动。5
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全国约280名工会代表聚集在广州召开大会,并组成了
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总工会。总工会的目的是把所有工会组织起来参加由富有
战斗精神的单一组织领导的国民革命,不过有许多反共的工会拒不参加。26
人的执行委员会由共产党员控制,同时它的所有主要工作人员都是党员。①
于是在上海,一个日本工厂的罢工点燃了导致五卅事件的导火线。
5月15日,日本卫兵向一批中国工人开枪,他们侵入了暂时关闭的工厂,
要求工作,并砸坏了机器。工人领袖之一(是共产党员)伤重而死。其他的
工人领袖和上海大学的学生们立刻开始了大规模反对帝国主义资本家的鼓
动,把那个被杀的共产党工人树为烈士,然后要求释放因示威而在公共租界
被捕的学生。一个在本城安全地活动的新近组织的工会的共产党领导们,用
了一切办法劝说那个日本工厂的工人们坚持罢工。示威者又提出了另一个问
题,6月2日外国纳税人将表决公共租界的四个章程,他们反对租界内外国
人为中国人制订规定。中国需要取消“不平等条约”,而不允许加以扩大。②
当5月30日星期六上海地区8个学院的学生在公共租界集会,进行反对
不平等条约和中国军阀的宣传并要求释放他们6名被捕的同学时,可能没有
人策划一场动乱,也没有人预料会开枪。租界的警察在他们上级的命令下,
企图阻止街头示威,逮捕了拒绝停止游行的学生,并立刻发生了与学生和示
威行动的中国旁观者的头破血流的冲突。当大批愤怒的群众涌向被捕学生拘
留地及储藏武器的老闸巡捕房时,根据后来对当时在那里负责的埃弗森巡官
的调查和听审时的证词,他担心群众会冲进巡捕房。为了阻止这个行动,他
命令中国和锡克的巡捕向被激怒的人群开枪。下午3时37分,枪击使4名中
① 关于大会的论述,见'罗'亦农:《中国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之始末》,载《向导周报》,115(1925年5
月17日),第1063—1064页;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新中国书店版,1949年),第116—138
页;陈达:《中国劳工问题》,第122—128和593页;中国劳工运动史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
2,第356—361页;张国焘:《中国共产党的崛起,1921—1927年》,第414—422页;琼〓切斯诺:《中
国的工人运动,1919—1927年》,第258—261页。
② 关于五卅事件的重要史料包括:《国闻周报》,2。21(1925年6月7日)和22(6月14日)以及延续至
9月份的以后几期;《东方杂志》,1925年7月份专刊;《向导周报》,117(1925年6月6日)至134
(10月30日);美国国务院:《关于中国国内事务的记录,1910—1929年》,缩微胶卷第329号第137
卷,关于美国国务院893。5041/112,美国上海总领事克银翰1925年6月10日发的快信,附件1:《5月16
至6月5日警察局报告摘录》;附件2:调查;附件5:《1925年6月2日星期二会审公廨记录摘录》(初
步听审);美国国务院893。5045/147:《1925年6月9日星期二会审公廨记录摘录》(审讯和盘问,然后
是九次出示证据,共175页)。审讯记录见《1925年5月30日骚乱时被捕华人的审讯记录》(我未见到
此文件);美国国务院893。5041/158,1925年7月3日北京代办费迪南德〓梅耶发的快信:外交使团派住
上海的一个代表团的调查报告,附件23份;美国国务院893。5045/274:10月12日起进行审问的英、美、
日三名法官组成的委员会的单独的发现。国际法官委员会首席法官E。芬利〓约翰逊致国务卿弗兰克〓B。凯
洛格的说明事件的信件的日期为上海,1925年11月14日。发表的审讯记录有:1925年国际法官委员会的
《国际法官委员会的诉讼报告》(我未见到此文件)。大量信件、剪报、中国刊物的译文、宣传招贴的照
片等证据的要点收入美国外交人员和领事馆的报告中,上述缩微胶卷第329号第43—45和136—138卷;
这些材料可在国务院的《关于美国外交关系的文件》,1925年,I,第647—721页见到。近期的一种优秀
的说明见尼古拉斯〓R。克利福特:《1925年的上海:城市民族主义和外国特权的捍卫》。
国人死于人行道上,还有多人受伤。8人后来死于枪伤。5名,可能是6名被
杀者是学生。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关系再也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
五卅事件给了国民革命巨大的推动力。上海的地方领袖和政治活动家立
刻组织全市抗议,在6月1日星期一早上,抗议进而发展成总罢工。遭到警
察镇压的进一步的动乱持续了几天,又有10名中国人丧失了生命。随着万国
商团和五强派出的约1300名海军陆战队在街上巡逻,公共租界成了一个武装
的兵营。中国新闻界公布了详细报道,学生团体分发了无数传单和漫画,并
向其他城市发送电报和信件,号召支持罢工者和反对帝国主义。至少在28
个城市发生了示威游行。排外的动乱在镇江的英租界爆发;在汉口的动乱中
有更多的中国人被杀和受伤,在九江的动乱中,日本和英国的领事馆被捣毁。
经费从全国各地、华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