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中国思想通史 第一卷 >

第22部分

中国思想通史 第一卷-第22部分

小说: 中国思想通史 第一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标志,因此,在他的著作中,时而智者在世界上,时而智者又不在世界上。
孔子所讲的智者有时和圣人、贤者等概念相混,因为智者寻常是从道德评价
上来规定的。这样的智者的条件很严,其一是本来可能而难于实现;其二是
本来就不可能实现。关于第一项,他说: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上
即“上达”、“义以为上”之上)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
见有恒者斯可矣。”(述而)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
学者也!”(雍也)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
路)
孔子在这一点,和黑格尔的理性运动之返原为黑格尔自己的理性是相似
的,好像斯文只在孔子一人身上。
关于第二项,孔子指的是一种特别的智能,他说: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

民斯为下矣。”(季氏)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雍也)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 
这样看来,民与小人本来就不可能做智能者,因此必然不能做智能者, 
智者是君子的资格,不是小人的资格: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卫灵公)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 
孔子的智者论,后来又被墨子所反对,他否定“别”的人类,大倡“贱
人之学”。
孔子的知识论中的矛盾体系也影响了他的学与诲的二元论,学虽难能可
“贵”,但诲则“有教无类”,后者便是破天荒的西周观念的反对物,他说: 
“虽鄙夫(民、小人,即当时的奴隶生产者)问于我,。。我叩其两端
而竭焉。”(子罕)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 
“诲人不倦”是孔、墨相同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有价值的
传统。孔子主张有来学而无往教,墨子则主张来者固可教,而不来者也往教。

第五节 前期儒家的知识起源论和知识方法论
在前节叙述孔子的智者论时,我们曾引用过这样的文句:“生而知之者
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现
在,我们要特别指明,这寥寥的三十一字实即前期儒家关于知识起源问题的
看法。
就其以“生知”为“上”、“学知”与“困知”为“次”来看,知识起
源的观点是二元论。从孔子所提出的问题来看,所谓“生而知之”客观上在
前期儒家的思想中并不占重要的位置。例如: 
“吾十有五而志(志、识)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不动心), 
五十而知天命(天生德于予),六十而耳顺(闻言即解),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为政)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 
据此可证,孔子并不以“生知”自命。此外,他还说: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 
“吾不试,故艺。”(同上) 
旧注都以上二例为“论孔子多技艺之由”(稽古楼版论语卷五)。前一
例文义自明,不需解说。第二例的“试”字则有古今两解:郑注以“不试” 
为“不见用”,郭沫若以“不试”为“不浅尝辄止”(孔墨的批判,见十批
判书)。两解相较,我们同意郑注。因为论语共有两“试”字,除了上举一
条以外,卫灵公篇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 
与?”这两个“试”字的解释依理应该一致,若然,以“浅尝辄止”训“试” 
似乎不大切合。反之,如依郑解训“试”为“见用”则无此弊。兹更举证如
下:
一、尔雅释言:“试,用也。”郝懿行尔雅义疏:“用者,说文云:‘可
施行也。’方言云:‘行也。’行与由同,由亦用也。。。苍颉篇云:‘用, 
以也。’以亦用也。。。试者,说文云:‘用也。’。。又‘尝也’、‘验
也’,其义亦皆为用。” 
二、论语述而篇:“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刘宝楠论语正义卷八:“孟
子云:‘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即此义。。孟子称孔子‘可以仕则仕’,谓用之即可以仕
也;‘可以止则止’,谓舍之即可以止也。” 
依此,“贱”与“不试”为同义语,“故多能”与“故艺”也为同义语, 
实甚明显。且“试”字此一后天的经验主义的性质,在韩非子里有着更明确
的发展: 
“夫视锻锡而察青黄,区冶不能以必剑;水击鹄雁,陆断驹马,则臧获
不疑钝利。发齿吻形容,伯乐不能以必马;授车就驾,而观其末涂,则臧获
不疑驽良。观容服,听辞言,仲尼不能以必士;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
人不疑于愚智。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显学) 
韩非此论,显系通过荀、墨二家而上承论语。于此,我们不但看出了先
秦思想传统的发展线索,看出了论语在先秦诸子思想流变中的始基地位,而
且也看出了前期儒家关于知识起源问题看法的经验主义本质。论语全书中出
现的人物,与孔门问答或为孔门所称述或批评者,共有一百六十七名,从传
说中当作圣君贤相的宇宙创造者(如尧、舜、禹、稷等)及并世的显主名臣,

以至及门弟子,孔子对之多有各种赞语,而却从来未许任何人为“生知”。
可知“不待学而能知”(刘宝楠语)的“生知”,在孔子只是虚悬一格,好
像神在五行说中是一句空话一样。依此而言,这一种虚悬一格的“生知”的
确是落后的因素,给孟子的先验主义“良知良能”说预开门户,但“学知” 
在认识起源上的客观的意义,究竟与孟子有原则性的区别。从王船山以来, 
早已驳倒了宋儒所强调的孔子的“生知”说,而把这一问题提得清楚明白了。
正惟如此,所以论语言知言智之处凡七十有二章,共“知”字一百又十
一个,凡“知”本字皆作动词使用,其作名词使用者,则不读“知”而读“智”。
“知”与“智”形同而义异,“知”的行动是克服愚昧、求得认识的方法, 
而“智”的境界则是认识过程的完成,二者虽相异而又相连。 所以论语中绝
无一处离“知”言“智”,凡言“知”必归结于“智”,凡言“智”必导源
于“知”。例如: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为
政)
“樊迟问知(智),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智) 
矣。’”(雍也) 
“知(智)者乐水,。。知(智)者动,。。知(智)者乐。”(同上) 
“知(智)者不惑。”(子罕、宪问) 
“樊迟问知(智),子曰:‘知人。’”(子路) 
“好知(智)不好学,其蔽也荡。”(阳货)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尧曰) 
观上举七例,可见“智”非虚生,而生于“知”;“知”不空有,而必
成“智”,“知”和“智”的关系是明显的。
知识起源于经验,这是孔子的新命题,在客观上就否定了先验的“生知” 
观念。于是,“学”、“习”等后天的认识行为就成为去固解蔽的不二法门。
例如:
“学则不固。”(学而) 
按此句,孔注“固,蔽也”,为论语本义,而所谓“不能坚固,识其义
理”,似非论语本意。此“固”字与“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的“固”,其训不应有异。礼记曲礼注:“固谓不达于理也”,祭义注:“固
犹质陋也”,都是蔽塞执着不通之义,依此,“学则不固”即是说学可以去
固解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阳货)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上二例所讲的是致知在格物,而不以知能为固有,荀子劝学解蔽两篇之
义正从此出,而以继承孔子自命的孟子,其“学求放心”之说,却是夸大了
论语言“思”的唯心主义成分。
清儒顾亭林强调知识的经验成分,故使用此条教义,把他的传世之作叫
做日知录。
从这里出发,论语言“学”(四十有三章,共六十一个“学”字),从
字义考察,或作动词,或作名词, 并不十分固定;但有一点则与后世所说“学”

字■然有别。 例如我们常见“二氏之学”、“老、庄之学”的说法,此“学” 
字即指一种“思想体系”或“学说”而言,在论语中“学”字尚无如此用法, 
它只指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所作的一种特定的精神劳动;至于指称一种认识成
果的“学说”或“思想体系”,则不用“学”字,通常皆用“道”字。孔子
说的知行,虽仍从古礼为限,虽有时说到“九思”的先验形式,然其强调不
以冥思为致知的方法,不以诵读为求学的功夫,在方法论上,却是优点。例
如: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
以学文。”(学而)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
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同上)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雍也、先进)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 
我们除开“学”的范围和“学”的资格不讲,论语言“学”还有实践之
义,所以“学”字又可与“为”字“事”字互训。例如: 
“学而不厌”与“为之不厌”(均见述而)同义。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同上),“为”字即应解为“学”字。
“女(汝)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
与?”(阳货篇)此二“为”字与“学”字同训。
颜渊问仁,请问其目,孔子答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
礼勿动”(颜渊)。这是以“视”、“听”、“言”三者与“动”为同类概
念的。颜渊所谓“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同上),此“事”字与“学” 
字同义。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同
上)此“事”字也和“学”字同义。
从上所述的论语中的“学”字看来,孔子已经提出了哲学中的感觉或经
验,它与实践或力行是一体相连的范畴,它具有由行而致知的意义。尽管这
种感觉或经验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在孔门认识论中却占据着认识过程的最初
环节或重要地位,它被孔门哲人赋予重大性的评价。这相当于列宁指的古代
“有思想的经验论”。
有人或者要说孔子的知识论不一定是那样,因为:卫灵公篇记载着“子
曰:‘赐也,女(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 
‘非也,予一以贯之。’”可见作为感觉或经验的“学”,在孔门知识起源
论中,并无若何重要,至少也在“一以贯之”之次。
对于此说,我们以为,“一贯”的理解,不是朱子训贯通之义。尔雅说
“贯,事也”,又说“贯,习也”;因此“贯”有“习行”之义。“多学而
识”,义即止于记闻,轻视实践;而“一以贯之”,义即不只止于记闻,壹
是皆以实践为本。贯即习,习即贯,同兼知行二义。关于“贯”字,清儒阮
元在论语一贯说中已有详说,现在我们只讲“习”字。
论语有三“习”字,分录如下:(一)“学而时习之。”(学而篇)(二) 
“传不习乎?”(同上)(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篇)此三
“习”字,均有“行事”之义。然则“习”与“学”有何分别?我们以为, 
“习”后于“学”而出现,亦即“学”在于由行而致知,“习”在于因知以

进行。换言之,“学”是由实践所得的经验或感觉,“习”是在知识指导下
的实践或力行。“学”的阶段,是知识之所由生,而“习”的阶段,则是证
验知识之大用。在“学而时习”、“传而必习”的要求中,孔门虽强调实践
对于知识的根源性,同样也强调了知识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
但是,由“学”到“习”,由“习”再到“学”,并非无所增益的纯粹
过程,而是由不知到知,由不完全的知识到达更完全的知识的人智的生长过
程。 更具体言之,“学”是“知”的起源,“习”是“知”的运用,“好学”、
“时习”是完成“知”的发展的过程,“不学”、“不习”即不能有知。论
语在知识起源论方面所表现的经验主义倾向,或其感觉主义倾向,由此可以
概见。
正因为“学”是感觉或经验的同义语,“学”在形式上被肯定而为知识
的起源,所以论语中言及“闻”、“见”者七十六章,内分言“见”知者七
十一处,言“闻”知者五十七处,共一百二十八处,处处以“闻见”为最可
信赖的知识源泉,而无一处表示怀疑。例如: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为政) 
此种对于感觉或经验的信任态度,与后儒以“闻见之知非真知”、“德
性之知不假闻见”的唯理主义观点实有原则性的差别。在儒家文献中,唯理
观点以孟子“耳目之官不思”之说为最古,论语中尚无此主张。
上述的前期儒家的知识起源论,无疑地都是从贵族君子立场上出发的思
想。如前所述,这一立场的进步性既然有限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