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中国思想通史 第一卷 >

第74部分

中国思想通史 第一卷-第74部分

小说: 中国思想通史 第一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子扩大了礼的范围,在他看来,礼不但包括法的因素,甚至包举天地
日月等自然现象,礼成为社会和自然的共同准则: 
“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 
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物)变(而)不乱(按: 
物、而两字衍),贰(按:当作貣,忒也)之则丧也,礼岂不至矣哉!。。 
故。。礼者,人道之极也。”(礼论) 
这样地无所不包的“礼”,不就等于宋、尹的“道”吗?这显然和他在
天论篇严辨“天人之分”的思想是不调和的。在他或许为了挽救礼的已经失
坠的威信,而不自觉地夸大了礼的作用。然而,对于当时新兴的统治阶级说
来,西周以来的所谓天命,已不足以维系人心,自须乞灵于另一权威,如像
天尊地卑的自然现象之类,拿社会的不平等来附会物性的不齐,所以他在另
一方面有等级制的“维齐非齐”的说法。这是儒家思想的限界,同时在客观
上也适合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所以,汉人编纂礼记,就大量地采用了他
的理论。自此以后,儒家的礼论,只能做些注疏的工作,再没有新的发展了。
荀子的教育思想,注重“习俗注错”而“终乎读礼”。这在他的学说体
系中是不调和的。由前者而言,人人是平等的,由后者而言,人和人又是不
平等的,因此,他的礼的理论最后扩展成为“法之大分,类之纲纪”。这就
是他受他的阶级观点限制的地方,请看他对于当时初期法家所给的批判吧: 
“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势而不知智。。。由法谓之,道尽数
矣。由势谓之,道尽便矣。”(解蔽)

“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老子有见于诎(屈)无见于信(伸)。墨子
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有后而无先则群众无门。有诎
而无信则贵贱不分。有齐而无畸则政令不施。有少而无多则群众不化。”(天
论)
从荀子对于初期法家慎、申二子的批判看来(天论篇于批判慎子之后, 
也批判老子、墨子、宋子,虽指出他们的“偏”,连类而及;但也都侧重政
治的观点),可见他是站在儒家亲亲和尊贤的立场上,建立了治人者阶级的
政治思想。但由于他有卓越的天论和人性论,故其政治理想,又截然不同于
孟子的“仁政”,而接近于重智的法术思想。性恶篇说: 
“人之性恶。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 
故为之立君上之执(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政)以治之,重
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而合于善也。是圣王之治而礼义之化也。今当
(尝)试去君上之执(势),无礼义之化,去法正(政)之治,无刑罚之禁, 
倚而观天下之民之相与也,若是,则夫强者害弱而夺之,众者暴寡而哗之(俞
樾谓“哗”当作华;华,分裂之也),天下之悖乱而相亡,不待顷矣。” 
在他看来,法律上的赏罚,是由于人之性恶,由于生而有“好利而恶害” 
之性。这种为统治阶级辩护的赏罚理论,其基础正是他的性恶论。性恶论是
他的法术论的基础,同时也是一般法家理论的基础。他的弟子韩非,便把它
发展到极端,成为反对“德治”的理论了。
为了说明荀子的法术思想,此处先对成相篇作一题解。荀子晚年废居兰
陵,曾经利用了民歌的形式写这一篇长诗——成相篇。在这诗篇中,荀子把
他的思想做了一个纲要式的总结。这篇东西,包含五十六章歌辞,分为三部
分,前两部分各二十二章,后一部分只有十二章。从第四十四章歌辞——“观
往事,以自戒,治乱是非亦可识,□□□□、託于‘成相’以喻意”看来, 
本篇文字已准备结束,但又增加了十二章,可见这一部分是后作的。而这后
一部分的内容,集中地表现着他的法术思想,在全书中处处可以发见和它们
平行的思想。由于成相篇的内证可以确定此篇是荀子的著作,因此,我们可
以放心来引用他散见于各篇的表达他的这一思想的语句。
荀子在政治方面主张“法后王”。他认为“礼莫大于圣王”,但“文久
而息”,故“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欲知上世, 
则审周道”(非相)。这一思想在成相篇中则表现为:“至治之极复后王” 
(第十四章)。其实,他所谓的“后王”,就是孟子所谓的“先王”,不过
因为文献可徵的关系,他侧重周道,这也是孔子“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
语)的意思。所以荀子说:“道过三代谓之荡,法贰后王谓之不雅”(王制)。
所谓“后王”,指文、武而言,所以他说:“文、武之道同伏羲”(成相第
十三章)。这是针对着当时道家提倡伏羲、黄帝来讲的,故称文、武为“后
王”,然而文、武在儒家,原称先王,因而无意中透露了一个“复”字(至
治之极复后王)。在这一点上,荀子完全保持着儒家的固有的立场,主张“贵
贱有等、明君 臣”(成相第四章),而他的所谓“贤”者,就是“上能尊
君、下爱民”者(同上第五章)。由此,他非难墨翟、宋钘“大俭约而僈差
等,曾不足以容辨异、县君臣”(非十二子)。于是他在人性论上所承认的
人类的先天平等(性恶:“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
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遂被他在社会思想上所区别的人类的后天差等
所取消。例如王制篇说,“分齐则不偏(遍),执(势)齐则不壹,众齐则

不使。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书曰、‘维齐非齐’,此之谓也。”这是
儒家阶级思想的本质,也是荀子的思想的局限。
成相篇第四十六和第四十七两章,讲了些“足国之道”: 
“臣下职,莫游食,务本节用财无极,事业听上,莫得相使一民力。” 
(第四十六章) 
“守其职,足衣食,厚薄有等明爵服,利往(唯)卬(仰)上,莫得擅
与孰私得。”(第四十七章) 
富国篇又有一段约略和这段平行的文字:“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
(藏)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上以法取焉,而下以礼节用之,。。 
夫君子奚患乎无余!。。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
也。。。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
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量地而立国,计利而畜民,度人力而授事。使民必胜
事,事必出力,利足以生民,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拼,必时臧(藏)馀,谓
之称数。故自天子通于庶人,事无大小多少,由是推之。故曰,‘朝无幸位, 
民无幸生,’此之谓也。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 
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夫是之谓以政裕民。” 
“上以法取焉”,表示上下须有法的关系存在,“朝无幸位,民无幸生”, 
也含有法家循名责实的倾向。所谓“务本”,所谓“轻田野之税,省商贾之
数,无夺农时”云云,已含有封建制社会重农思想的意味。但所谓“礼者, 
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所谓“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
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云云,犹是儒家原有的“礼不下庶人,刑
不上大夫”的旧思想。我们前面已指出,荀子学说的体系是不调和的。仅从
一点而言,他和霍布士有类似之处:在世界观上是唯物的、进步的,在政治
思想的结论上是唯心的、反动的。
然而他又和霍布士不十分相似,因为他的法律思想已有新的因素。例如
在成相篇第四十八、第四十九、第五十及第五十五章,法家的思想,就浓厚
起来:
“君法明,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进退有律,莫得贵贱孰私王。” 
(第四十八章) 
“君法仪(义),禁不为,莫不说(悦)教名不移,修(循)之者荣, 
离之者辱,孰它师(师它)。”(第四十九章) 
“刑称陈(按:陈,道也),守其银(垠),下不得用轻私门,罪祸有
律,莫得轻重威不分。”(第五十章) 
“君教出,行有律,吏谨将之无铍滑,下不私请,各以口宜舍巧拙。” 
(第五十五章) 
这四章,在其他各篇中也可看到平行的文句。分开来说,第四十八章, 
言用人之法。“表仪既设民知方”,即君道篇所谓“尚贤使能则民知方”, 
这虽然还是儒家尊贤的思想,但“尚贤使能”是墨家的用语,而且“论有常”、
“进退有律,莫得贵贱孰私王”(即君道篇所谓“稽之以成”,“校之以功”, 
“明主有私人以金玉珠宝,无私人以官职事业”),则已很类似法家的思想
了。这里又含有反对氏族贵族政治的思想。第四十九章言法禁的道理。“君
法义”之“义”,即王制篇所谓“分,义”之“义”,也即“物之度量分界” 
(礼论)。这样的“法”,谓之“义法”(王制),这样的法,“禁”则“不
为”,“循之则荣,离之者辱,孰师它”。这是法行禁止使民莫不以法为师

的意思。(君子篇也有和这平行的文字。)第五十章言刑罚的道理:“下不
得用轻私门,罪祸有律,莫得轻重威不分”,即王制篇所谓“无功不赏,无
罪不罚”,“刑罚不过”;君子篇所谓“古者刑不过罚,赏不逾德,。。是
以为善者劝,为不善者沮,刑罚綦省而威行如流,政令致明而化易如神”。
这确是法家“信赏必罚”的思想,“轻私门”尤为法家所致意,是“为政不
难,不得罪于巨室”(孟子)的时代所没有的。第五十五章言教令的道理, 
其大意是:官吏传达君的教令,必须谨慎将事,毋敢因“私请”而上下其手, 
只看合不合于教令,除此之外,无所谓巧拙。——这几章,总起来说,其要
旨是这样的一套:君权要尊,君法要明,教要行,禁必止,庆赏不逾功,刑
罚不过罪,臣守职,民悦教,尚贤使能,信赏必罚,私请不行,进退有律, 
借以完成一个君主集权的专制政治和以法为准则的官僚制度。(所谓律,虽
不必即指法律的律,但指赏罚进退须有一种客观的准则,那是无疑的。)这
种思想,与其说是儒家的,毋宁说是法家的。
荀子也常言“术”,但不很重“势”。故他批判“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 
却忽略了他的论“势”;批判“申子蔽于势而不知智”,而不及于他的论“术”。
关于荀子怎样言术,现在从君道篇钞出两段为例: 
“故古之人。。其取人有道,其用人有法。。。校之以礼,而观其能安
敬也,与之举措迁移,而观其能应变也,与之安燕,而观其能无流淫(原作
慆)也,接之以声色权利忿怒患险,而观其能无离守也。彼诚有之者与诚无
之者,若白黑然,可诎邪哉?故伯乐不可欺以马,而君子不可欺以人,此明
王之道也。” 用人而至于要“接之以声色权利忿怒患险,而观其能无离守
也”,那就已经超出了考绩的范围而涉及用术(手段)了。另外一段是说人
主有利用“便嬖左右”去窥察臣下的必要: 
“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之守司,远者天下, 
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天下之变,境内之事,有弛易钫咭樱酥
无由知之,则是拘胁蔽塞之端也。耳目之明,如是其狭也,人主之守司,如
是其广也,其中不可以不知也,如是其危也。然则人主将何以知之?曰:便
嬖左右者,人主之所以窥远收众之门户牖向(向)也,不可不早具也。故人
主必将有便嬖左右足信者然后可;其知惠(智慧)足以规(窥)物、其端诚
足使定物然后可,夫是之谓国具。。。故人主无便嬖左右足信者谓之暗,无
卿相辅佐足任者谓之独,所使于四邻诸侯者非其人谓之孤,孤独而晻(暗) 
谓之危。国虽若存,古之人曰:‘亡矣!’” 
这样,把“便嬖左右”和“卿相辅佐”及“使”臣,等量齐观地视为“国
具”,即“不可不早具”的官僚机构,可见荀子是怎样重视用“术”了。成
相篇第五十二至五十三章的歌辞,正是和君道篇这些文字相平行的。不过荀
子在解蔽篇说过,“周而成,泄而败,明君无之有也;宣而成,隐而败,暗
君无之有也”;反对人君故意“周隐”,不露辞色,这是他和申、韩不同的
地方。
荀子对于“势”,确不重视。他虽也说过,“大儒者善调一天下者也, 
无百里则无以见其功”(儒效);虽也承认“人主者天下之利势也”;但认
为势之为物,若“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
綦也,索为匹夫而不可得也”(王霸)。在强国篇也说,“处胜人之埶(势), 
行胜人之道,天下莫忿,汤、武是也。处胜人之埶(势),不以胜人之道, 
厚于有天下之埶,索为匹夫而不可得也,桀、纣是也。然则得胜人之埶者,

其不如胜人之道远矣”;所以又说,“明主急得其人,暗主急得其埶”(君
道)。这些思想也表现于成相篇:“治之志,后富埶”。这是他的尊贤主义
的结果,因为他认为“君子者法之原也”(君道),“礼义法度者,是圣人
之所生也”。荀子之所以未成为纯粹的法家,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第七节 荀子对诸子的批判
我们在第一节里,说荀子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综合者,并指出他的诸子批
判往往是恰当的。因为没有批判就不能综合,没有批判也就没有发展。但没
有到一定的时代也就没有综合的可能。战国末叶,已是奴隶制社会的结束阶
段,故学术思想也到了可以总结的时候。荀子识力超拔,态度谨严,足以负
担这一总的批判的任务;也正因为他实践了这一任务,所以他才能贯彻其积
习的主张,充实了自己,建立起那样规模宏大的学说体系。
批判并总结先秦诸子的这一活动,在战国末叶,几乎是各家共同的一种
思潮倾向,例如庄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篇以及韩非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