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悬枢(打印)-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斑点不生,一汗而解矣。
青萍石膏汤
浮萍三钱石膏二钱,生,研杏仁二钱,泡去皮尖甘草一钱,炙生姜二钱大枣二枚
流水煎半杯,温服,覆衣。
治疫疹初起,太阳证之重者 ⑤。
烦热燥 ⑥渴
疹传阳明少阳,燥动火炎,则生烦渴。若方在太阳,而烦渴已见,此其三阳素旺,将来多
传阳明之腑。盖温疫之邪,受在少阳厥阴两经,足少阳从相火化气,足厥阴以风木主令。胃阳
旺而燥盛,则风火激烈而烦渴以生,脾阴旺而湿盛,则风火清宁而烦渴不作。如烦渴见于太阳
寒水之经,则火盛水负,湿亏燥盈,是其素秉如此矣。
火炎就燥,必传胃腑,此在大人,或有表解而病此者,小儿表密,必连经证。宜白虎加元
麦青萍汤,清金而发表,绝其传腑之源也。
白虎加元麦青萍汤
石膏二钱,生甘草一钱知母一钱粳米半杯元参一钱麦冬二钱,去心浮萍二钱
①逆行上窍……故生嗽嚏原脱,据蜀本、集成本补。
②卫为风袭原脱,据蜀本、集成本补。
③宜原脱,据蜀本、集成本补。
④治疫疹初起,太阳证之轻者原脱,据蜀本、集成本及前后文例补。
⑤治疫疹初起,太阳证之重者原脱,据蜀本、集成本及前后文例补。
⑥
燥原作“躁”,形近音同之误,据蜀本、集成本改。
44
流水煎至米熟,取半杯,热服,覆衣。
治疫疹初起,阳气素旺者 ①。
寒热胜负
太阳以寒水主令,病则令气遏郁,而见恶寒。凡太阳经病,表阳闭束,发热而恶寒者,其
常也。水旺则寒胜其热,火旺则热胜其寒。
君火胎于营血,相火者,君火之佐也。温疫营郁热发,动其君相之火,火必胜水。寒水未
至颓败,犹稍见恶寒,寒水败亡,则寒从热化,但热而无寒。疹家稍见恶寒者轻,但热无寒者
重。凡病不宜水旺,而寒水之在疹家,则贵若拱璧 ②,宜补不宜泻也。
阳明经证
鼻干口燥呕吐泄利
阳明经在太阳之次,太阳表邪不解,以次内传,二日则及阳明。其经挟口环唇,行身之前,
经气上壅,则鼻口干燥而胸膈胀满。戊土上逆,碍甲木降路,甲木郁遏,而贼戊土,胃不能容,
则作吐泄。温疫阳盛阴虚,但恐吐泄之亡阴,不虑吐泄之亡阳,吐泄亡阴,则入胃腑,吐泄者,
疹家传腑之根也。
青萍葛根汤
浮萍三钱葛根三钱石膏二钱元参一钱甘草一钱生姜二钱
流水煎半杯,热服。
治阳明经疹病,口燥鼻干,烦热不眠者。
青萍葛根芍药汤
浮萍三钱葛根三钱石膏二钱元参一钱甘草一钱生姜二钱芍药一钱
流水煎半杯,热服。
治疹病阳明经证备,而 ③泄利者。
青萍葛根半夏汤
浮萍三钱葛根三钱石膏二钱元参一钱甘草一钱芍药一钱生姜二钱半夏二钱,洗
流水煎半杯,热服。
治疹病阳明经证备,而 ④呕吐者。
经热传腑
阳明经病,此在大人,汗之太过,则津亡而入胃腑,汗之不及,则热郁而入胃腑。小儿表
密,不患 ⑤其多汗之亡津,只虑其无汗而热闭。小儿温疫,方在阳明之经,法宜透泻其表,以
散经热。汗出热散,自无入腑之虑。若表邪不解,阳旺之人,必传胃腑,传腑则不得不用承气
诸方矣。
阳明腑证
①治疫疹初起,阳气素旺者原脱,据蜀本、集成本补。
②拱璧《左传·襄二十八年》:“与我其拱璧。 ”《疏》:“拱,谓合两手也。此璧两手拱抱之,故为大璧。”在此作珍宝解。
③阳明经证备而原脱,据蜀本、集成本、疫病解第二此方方后语“治温疫阳明经证,泄利者”补。
④阳明经证备而原脱,据蜀本、集成本、疫病解第二此方方后语“治温疫阳明经证,呕吐者”补。
⑤
患原作“忠”,形近之误,据蜀本、集成本改。
45
潮热谵语腹痛便秘
伤寒中风,一传阳明之腑,腑热熏蒸,开其皮毛,则见大汗。汗愈泄而土愈燥,表病则以
汗解,而腑病则以汗增。疫邪固涩,汗出颇难,而小儿表密,更无自汗表解之理。虽传胃腑,
而表证自在,此与伤寒中风之腑证不同,即与大人温疫之腑证亦殊。然有汗无汗之间,长幼自
别,而潮热澹语,腹痛便结之条,亦不得迥相悬隔。盖汗亡而土燥,与无汗而火郁,皆成腑病,
殊途同归,无有二也。
腑阳旺而脏阴亏,营热内蒸,不得外发,此疹家殒命之原。相其轻重,泻以承气三汤,而
加养阴凉血之味,脏阴续复,经热不能内陷,自然外发矣。
调胃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大黄三钱,生甘草一钱,生芒硝一钱
①芍药二钱生地三钱
流水煎半杯,入芒硝,火化,温服。
治疹病阳明腑证,烦热谵语便秘者 ②。
小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大黄二钱厚朴二钱,炒枳实二钱,炒芍药二钱生地三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
治疹病烦热谵语,痛满便秘者 ③
大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大黄四钱芒硝二钱厚朴二钱枳实二钱芍药二钱生地四钱
流水煎半杯,入芒硝,火化,温服。
治疹病烦热谵语,痛满便秘而燥者 ④。
攻下缓急
温疫非必传胃腑,以其原无内热,只是外感,与温病之内热素积者不同。然营郁热盛,遇
胃家阳旺,则表里感发,传腑甚易。虽未必人人传腑,而腑证颇多。但用承气攻下,必在表解
之后。若表证未解,须以青萍、石膏、知母、生地清润肠胃,凉泻肺心,而透发其表,不可攻
下。如六日之外 ⑤,经尽腑郁,势不可待,乃用下法。腑热既清,营郁自发。第俟其自发,不
如承气之中,参以表药,使其腑热泻于魄门,经热泻于汗孔,一方而双解之,更为善也。
庸工不论经腑,逢人则下,固是错误,即腑病将成,经病未解,而遽下于六日之前,亦为
孟浪。小儿脆弱,那可肆意如此也。
白虎加青萍地黄汤
浮萍三钱生地三钱石膏二钱知母-钱甘草一钱,生粳米半杯
流水煎半杯,热服,覆衣。
调胃承气加白芍青萍汤 ⑥
①一钱其下原衍“生”,据蜀本、集成本删。
②治疹病……便秘者原脱,据蜀本、集成本及前后文例补。
③治疹病……便秘者原脱,据蜀本、集成本及前后文例补。
④治疹病……而燥者原脱,据蜀本、集成本及前后文例补。
⑤外原作“分”,据蜀本、集成本改。
⑥
调胃承气加白芍青萍汤原脱,据蜀本、集成本及本章正文“承气之中参以表药”补。
46
大黄三钱芒硝一钱甘草一钱芍药一钱浮萍三钱生姜二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
少阳经证
目眩耳聋口苦咽干胸痛胁痞呕吐泄利
少阳经在阳明之次,阳明表邪不解,以次内传,三日则及少阳。其经自頗下项,行身之侧,
由胸而走胁肋,归癸水而化相火。病则经气不降,逆克戊土,戊土被贼,不得下行,遂与少阳
之经,彼此缠迫,故有心胸痞塞,胁肋鞕满之证。相火上炎,浊气升突,故有口苦咽干,目眩
耳聋之条。胃腑被逼,不能容纳水谷,故作吐泄。少阳居表里之间,阴阳之介,阳盛则传于腑,
阴盛则传于脏。温疫营郁热旺,脏寒不作,但有阳盛而传腑者,未有阴盛而传脏者。缘温疫之
病,热在营血,而营血之热,全因相火之郁。伤寒中风,寒热往来之证,至此则第苦热来而不
病寒来,以其相火郁隆,寒不胜热也。
柴芩栝蒌芍药汤
柴胡三钱黄芩二钱半夏二钱甘草一钱,生生姜二钱大枣三枚栝蒌根三钱芍药三钱
流水煎半杯,热服,覆衣。
治少阳疹病,目眩耳聋,口苦咽干,胸痛胁痞者。
大柴胡加元参地黄汤
柴胡三钱黄芩二钱半夏二钱芍药二钱枳实一钱大黄二钱生姜二钱大枣二枚元参二钱生地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分二次。
治少阳疹病,半入阳明胃腑,呕吐泄利者。
三阳传胃
温疫三阳经病,营郁热盛,阳旺之人,则传胃腑。或自太阳,或自阳明,或自少阳,内传
之来路不一,视其腑热郁发之早晚也。
卫统于肺而实化于阳明,卫旺营虚,皮毛敛涩,腑热燔蒸而表无泄路,营郁莫达,此疹病
所由死也,若腑阳非盛,营热不能内传,经尽之后,自然外发。斑点一生,营郁解矣。
痘家营闭而卫不能发则死,疹家卫闭而营不能发则死。卫气之发,赖乎阳明,营气之发,
赖乎太阴,故痘家最忌阳明之虚,疹家惟恐阳明之旺。滋太阳之寒水,泻少阳之相火,助己土
之湿,而润庚金之燥,治阳明腑证之大凡也。
内外感伤,一切百病,悉由阳虚,不宜润药,其最宜滋润者,惟有此种,多服地黄、天冬,
愈善也。
太阴经证
腹满嗌干
太阴经在少阳之次,少阳表邪不解,以次相传,四日则及太阴。其经自足走胸,行身之前,
温疫营郁热盛,三阴之经,化气于三阳,故病传太阴,则腹满而嗌干。与温病略同,但内热之
新故虚实不同也。
47
卫化于阳明,营生于太阴,阳明旺而太阴衰,则卫闭而营不能发,太阴旺而阳明衰,则营
发而卫不能闭。营发则斑见而人生,卫闭则热亢 ①而人死。疹家斑点发生,全赖脾阴之旺,滋
益脾精,以泽燥土,疹家太阴之定法。
内外百病,悉缘太阴之湿,而惟疹病,则惟恐其燥。己土非燥,营热不至里蒸,终当外发
也。
青萍地黄汤
浮萍三钱生地三钱丹皮二钱芍药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二钱大枣三枚
流水煎半杯,热服。
治疹病太阴经证,腹满嗌干者 ②。
少阴经证
口燥舌干
少阴经在太阴之次,太阴表邪不解,以次相传,五日则及少阴。其经自足走腰,行身之后,
以癸水而化君火。少阴百病,皆水胜而火负,而惟温疫,则火胜而水负,故口燥舌干而渴。以
其营郁热发,君相燔蒸,一水不敌二火,而再值木生火长之时,则水亏火盈,必然之势。滋益
肾水,以清壮火,疹家少阴之良规也。
青萍天冬汤
浮萍三钱天冬三钱生地三钱元参二钱丹皮一钱生姜三钱栝蒌根三钱
流水煎半杯,热服。
治疹病少阴经证,口燥舌干者 ③。
厥阴经证
烦满发斑
厥阴经在少阴之次,少阴表邪不解,以次相传,六日则及厥阴,六经尽矣。其经自足走胸,
行身之侧,循阴器而上行,故烦满而囊缩。厥阴肝木,司营血而胎君火,又与少阳相火两相表
里,温疫之病,受在营血,营郁热发,君相之火俱炎,传至厥阴,热盛极矣。是时肝血不枯,
水土滋润。营热不能内传,外发皮毛,自见红斑。经传厥阴,法宜凉营血而滋风木,泻皮毛而
清相火也。
青萍当归汤
浮萍三钱当归二钱生地三钱丹皮二钱芍药二钱生姜二钱甘草一钱
流水煎半杯,热服。
治疹病厥阴经证,烦满囊缩,而使之发斑者 ④。
红白续发
红斑外发,则营郁泄越,但卫闭未能豁开,其发非一次可尽。凡欲发斑,则生烦躁,脉必
浮数。陆续出至二三日,继以白斑,则透发无遗矣,
①亢原作“见”,据蜀本、集成本改。
②治疹病太阴经证,腹满嗌干者原脱,据蜀本、集成本及疫病解第二此方方后语“治温疫太阴经证,腹满嗌干者”补。
③治疹病太阴经证,口燥舌干者原脱,据蜀本、集成本及疫病解第二此方方后语“治温疫太阴经证,口燥舌干而渴者”补。
④
治疹病……而使之发斑者原脱,据蜀本、集成本及疫病解第二此方方后语“治温疫厥阴经证,烦满”补。
48
白斑者,卫气之外泄也。白斑将发,人必烦郁昏晕,脉必浮大洪数,既发则脉静人安。别
无余虑。红斑易生,白斑难生,非郁极不能外发。将发之时,烦乱昏狂,困极欲死者,往往有
之也。
紫黑迟见
疹家斑点外发,愈早愈轻。卫旺而表密者,往往经尽乃发,甚有迟至数日之后者。大概已
过六日,便是斑发之期,愈迟愈险。
若营弱不能遽发,过时斑见,而色变紫黑,则多至殒命。以其经热郁蒸,营血腐败,后期
而发,遂难救药也。于其紫斑隐见,未能透发之时,速服清散之方,犹可挽转。是皆失于发表,
故至于此。
出没隐见
疹点透发皮肤之外,按阵续生,新者已出而旧者未没,此为顺证。若卫敛表固,营弱不能
透发,隐见皮里,顷刻即回,此为不救。其次则虽不立回,而终隐皮里,不能透露,此为隐疹。
隐疹之家,营郁热伏,未经表散,久而血肉腐溃,发生风癞之疾,数年之后,亦伤性命。若早
用发表,必无此祸也。
水停腹胀
疹家营热郁发,营藏于肝,其病自在厥阴。厥阴以风木主令,木郁风盛,津血耗伤,必生
消渴。渴而多饮,土燥木达者,下窍疏泄,则水不停留。若土湿木郁,疏泄不行,必有停水。
疹点出后,水停腹胀者,十之八九。此缘脏阴素旺,不能消水。若在痘家,便是三阴脏寒之证,
疹家脏阴不亏,则经热外发,反得其益。其经热隆盛,脏寒固不发作,而积水停瘀,必当泻之。
其后腹满胁胀,头目晕眩,咳喘气逆,干燥思饮,而水入即吐,不能容受,以猪苓泻其积水。
溲溺一通,浊气下达,则眩晕咳喘诸证俱瘳矣。
猪苓汤
猪苓三钱茯苓三钱泽泻二钱滑石一钱,研阿胶一钱,炒,研
流水煎半杯,入阿胶,消化,温服。
治疹后水停,胀满咳喘诸证者 ①。
呕吐蚘虫
《伤寒·厥阴》有蚘厥之证,缘木郁蠹化,故生蚘虫。脏寒不能安蚘,故四肢厥逆,而吐
蚘虫。非第伤寒,凡内外百病而见吐蚘,必是脏寒。惟温疫则是热证,缘其经热盛发,脏寒必
不内作。即其脏阴素旺,益以饮冷生寒,而疹家原不以脏寒败事,虽见吐蚘,不与伤寒、杂病
同论。未可温里,只宜凉营发表,但不当用寒泻耳。
疹后昏愦
斑发之后,轻者即起,重者余热未清,犹有烦郁谵妄之证,再服清散之剂,便可慧爽。而
皮毛已开,汗液当泄,纵不服药,余热自当渐除。不过三日之内,无不清白,静候亦可,莫须
多事也。
疹后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