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考博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复习笔记 >

第17部分

考博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复习笔记-第17部分

小说: 考博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复习笔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8。 Ca2+可以形成具较大半径的不对称的复合物,Mg2+偏向于形成小的对称的壳状复合物。
209。 抑制CaM使细胞生长阻断在G1…S期转换上。
210。 Ca2+…CaM通过活化NAD激酶,触发受精卵分裂。
211。 肾上腺皮质、性腺及胎盘分泌的激素都是甾醇类激素。
212。 胆甾醇(27碳)转变为孕酮(即黄体酮,21碳)后转变为其他的激素。
213。 7种皮质激素都含有21个碳原子。
214。 皮质激素按生理功能分为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前者包括皮质酮、可的松,后者包括醛甾酮、脱氧皮质酮。
215。 糖皮质激素能抑制糖的氧化,促进蛋白转化为糖,调节糖代谢,升高血糖,并能利尿。大剂量也能减轻炎症及过敏反应。
216。 盐皮质激素促使体内保留钠及排除钾,调节水盐代谢。
217。 胎盘是妊娠后期体内孕酮的主要来源。
218。 体内孕酮、雌二醇联合作用,是月经及妊娠过程能正常完成。
219。 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均由胆甾醇转化而成,可以相互转变。
220。 雄性激素在机体内可变为雌性激素,由尿排出。雌性激素在机体内可变为雄性激素,由尿排出。
221。 在雄体中,平衡偏向雄性激素,雄体中排出较多的雌酮。
222。 由于环戊烷上的不饱和链的位置或取代基团不同,可将已知的前列腺素分为E、F、A、B四类。
223。 前列腺素对全身系统如生殖、心血管、呼吸、消化几神经等都有作用。能使子宫及输卵管收缩,可用于引产;能溶解黄体可治疗持久性黄体,提高怀孕率;能使血管扩张或收缩;支气管平滑肌解痉;抑制胃酸分泌;调节各种特殊器官血流量,控制离子及对某些膜的穿透以及突触传递,抑制脂质分解。
224。 前列腺素在体内并不作为激素起作用,而是通过对激素的调节起作用。
225。 外围激素对下丘脑或垂体的调节称长(负)反馈;激素对下丘脑或的调节称短(负)反馈;下丘脑本身产生的激素对下丘脑的调节称为超短(负)反馈。
226。 激素相互的制约、依赖而受到的调控称多元调控。
227。 昆虫从卵到成虫的几个阶段,都受到返幼激素、蜕皮激素的协调作用而控制。
228。 多肽激素的分子特征有:①无游离的N…端或C…端;②具有二硫键的二十元环;③活性多肽两侧有成对的碱新法氨基酸。
229。 动物细胞的胆固醇含量较植物细胞高,质膜的胆固醇含量较细胞器膜多。
230。 糖脂仅分布在细胞外侧的单分子层中,暴露在膜的表面。
231。 细菌、植物细胞质膜的糖脂几乎都是甘油的衍生物,动物细胞质膜的糖脂几乎都是神经鞘氨醇的衍生物。
232。 叶绿体、嗜盐菌膜上有含硫的脂质。
233。 磷脂分子在水溶液中,以微团还是以双层微囊的形式存在,取绝于磷脂的组成。天然磷脂分子倾向于后一种形式。
234。 磷脂酰胆碱、鞘磷脂等一般形成稳定的脂双层结构,而不饱和脂肪酰链的磷脂酰乙醇胺(PE)、单葡萄糖甘油二脂、单半乳糖甘油二脂则易形成六角形相Ⅱ(HⅡ)结构。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甘油在中性与低温时,以脂双层结构存在,在酸性和高温时转变为六角形相Ⅱ(HⅡ)结构。
235。 细胞的胞吞外排、细胞融合、脂质分子的翻转运动、蛋白质的跨膜运动等均可能出现非脂双层结构。
236。 光合作用:6CO2+12NADPH+12H++18ATP—1己糖(hexose)+18ADP+18Pi+12NAD+
237。 Franz knoop用苯甲酸苯乙酸示踪,产马尿酸、苯乙尿酸,提出脂肪酸的β…氧化学说。
238。 ΔG与反应速度无关。
239。 高能化合物水解放能大于5千卡(20。92KJ)。
240。 易兴奋组织的磷酸肌酸、无脊椎动物肌肉中的磷酸精氨酸通过磷酸基团的转移而作为贮能物质,称为磷酸原(phosphagens)。
241。 ATP=AMP+Ppi  参与“虫荧光腺苷酸” 的形成,参与脂肪酸同CoA的反应。
242。 在腺苷酸激酶的作用下,2ADP=ATP+AMP,可以维持细胞内ATP含量的动态平衡。
243。 平衡态的能量变化为0,而稳定态消耗量着能量和物质。
244。 主动运输的特点有:①专一性;②饱和性;③方向性;④选择性抑制;⑤消耗能量;
245。 肌质网是肌细胞含有的一种特化的内质网膜系统,在肌细胞中形成一种由许多精细通道构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的Ca2+库之一。
246。 钙调蛋白(CaM)参与调节神经突触膜、脂肪细胞膜、小肠基底细胞膜、红细胞膜Ca2+运送,存在于所有脊椎动物组织中。
247。 基团转移:PEP+糖(外侧) 糖…磷酸(内侧)+丙酮酸 
248。 ATP/ADP交换体以二聚体存在,在内负外正电势时,输出ATP,输入ADP。其机制为两态闸门…孔道机制。
249。 并非所有跨膜运送的线粒体蛋白都以前体形式存在,如细胞色素C。
250。 移动性离子载体:缬氨霉素,K+;A23187,Ca2+,Mg2+;尼日利亚菌素(多环醚羧酸),H+/K+交换体。通道性离子载体:短菌杆肽A,使一价阳离子顺势流动。
251。 呼吸链组成有:FMN、CoQ、及一些铁硫蛋白,不同的电子载体和蛋白结合而存在。
252。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以NADP+为脱氢辅酶,谷氨酸脱氢酶以NADP+、NAD+为脱氢辅酶,一般以NAD+为脱氢辅酶。
253。 NADPH上的氢由吡啶核苷酸转氢酶作用转到NAD+上。
254。 CoQ是含长的异戊二烯侧链的醌类化合物。
255。 细胞色素类含铁,参与内质网羟基化作用。
256。 Cytb、Cytc1、Cyta、Cyta3整合在一起aa3含两个必须的Cu2+。
257。 细胞色素C是唯一可溶的细胞色素,用于绘制系统发生树。
258。 鱼藤酮、安密妥、杀粉蝶菌素抑制NADH…CoQ;抗霉素A(链霉素)抑制Cytb…Cytc1;CN—、硫化氢、叠氮化物、CO抑制aa3…O2。
259。 不同种类细胞的线粒体所含有的细胞色素、黄素酶、铁硫中心的比例不一致,但内膜单位面积的Cyta分子数一致,称呼吸功能数。
260。 ADP作为关键物质对氧化磷酸化的调节作用,称呼吸控制。其定量表达为ADP存在时(Ⅲ)的氧气利用速度与无ADP存在时(Ⅳ)的氧气利用速度的比值。是鉴定分离线粒体完整状况的指标,比值高的较完整。
261。 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寡霉素。离子载体抑制剂:缬氨霉素。
262。 Na离子介导的葡萄糖运输受根本苷的抑制,不需钠的葡萄糖运输受细胞松弛素的抑制。
263。 凡是连接两个羟基化合物(如醛与酮)形成醛醇化合物的反应即醛缩反应。该反应的同工酶在肌肉中为A型,在肝中为B型,在脑中为C型,不需金属及辅助因子。酵母、细菌来源的需要Fe2+、Cu2+、Zn2+。
264。 凡是催化分子内功能基团移动的酶为变位酶,Mg2+为必需。
265。 乙醇脱氢酶含Zn2+,由2个Cys的S、His的N螯合。
266。 丙酮酸脱氢酶系含:丙酮酸脱羧酶E1(24)、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E2(24)、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12)、TPP、硫辛酸、FAD、NAD+、CoA、Mg2+。其中,酰基转移酶的Lys与硫辛酸形成反应长臂。其调节有:产物抑制、核苷酸反馈调节(GTP抑制,AMP活化)、可逆磷酸化作用共价调节。
267。 氟乙酰CoA与柠檬酸合成酶反应形成氟柠檬酸,可抑制下一步反应的酶,称致死合成。
268。 顺乌头酸酶含4 Fe、4无机硫、4Cys的S结合的铁硫中心簇,参与底物的去水加水反应。是含铁的非铁卟啉蛋白。
269。 异柠檬酸脱氢酶分2类,Ⅰ类以NAD为电子受体,为Mg2+、Mn2+活化,仅存在于线粒体。Ⅱ类以NADP+为电子受体,存在线粒体中,也存在胞质中。
270。 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含有:α…酮戊二酸脱羧酶E1、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E2、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TPP、硫辛酸、FAD、NAD+、CoA、Mg2+。
271。 Cori循环:乳酸氧化为丙酮酸参加糖异生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运输至肌肉中。
272。 糖原降解:由糖原磷酸化酶催化从糖原还原性末端葡萄糖的α…1,4糖苷键断裂。
273。 糖原磷酸化酶亚基中特殊的氨酸的远端氨基与磷酸吡哆醛(PLP)以Schiff碱形式结合,参与糖原裂解为C1α构型的糖原和G…1…P的反应。
274。 催化G…1…P—→G…1…P的酶是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其活性中心有磷酸化丝氨酸。
275。 新的葡萄糖残基加在糖原引物(大于4G)非还原末端G的C4…OH上,糖原合成需糖原起始合成酶及引发蛋白质。
276。 UDP…己糖胺以F…6…P为底物由Gln提供NH3,乙酰辅酶A提供乙酰合成。
277。 唾液酸由PEP与6…P…N…乙酰氨基甘露糖缩合而成。
278。 解酵调节酶:己糖激酶、二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279。 因一个Ser上的磷酸基转移而活性不同的酶称为前后酶或双功能酶。
280。 三羧酸循环调控酶有: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
281。 酵解与糖异生的控制点在F…6…P 、F…1,6…P的转化。糖异生的关键调控酶为果糖…1,6…二磷酸酶,而酵解的关键调控酶为F…1,6…P激酶。
282。 无效循环:由不同的酶催化两个相反代谢,反应条件不一样,一个方面需要消耗ATP,另一方面则自动水解,结果ATP水解,消耗了能量,反应物没有变化,只产生能量供身体所需。酵解、糖异生中有3个位点可能产生无效循环。
283。 肾上腺素、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可调节糖原磷酸化酶及糖原合成酶的活性与非活性形式的比例,除胰岛素促糖原合成增加外,均降解糖原。
284。 磷酸化酶作用需Ca2+、磷酸化激酶、ATP、Mg2+。
285。 大脑下部、下丘脑接受神经信号,分泌皮质释放因子,通过血液运到靶腺体。
286。 肾上腺皮质,使糖译剩加强,血糖增多
287。 3羧酸物质:柠檬酸、顺乌头酸、异柠檬酸、草酰琥珀酸。
288。 红降:光合效率在680nm以上是急剧下降。在700nm、600nm光照射下,光合速度比分别在700nm、600nm光照射下的光合总和要高称增效现象。
289。 质蓝素为水溶性蛋白,氧化还原中心有Cu2+,与Cys、Met、2His螯合。
290。 磷酸乙醇酸可转化为甘氨酸或乙醛酸途径中放出CO2,植物消耗氧气二磷酸核酮糖转化为CO2的过程称光呼吸。
291。 四碳循环的初始反应为:PEP +CO2→草酰乙酸+Pi。
292。 脂肪和氨基酸可刺激十二指肠分泌肠促胰酶素和胆囊收缩素释放。
293。 游离脂肪酸、胆固醇、甘油2…单酯等脂解产物在光面内质网重新酯化形成含有三酯酰甘油的前乳糜微粒。
294。 脂蛋白由疏水脂类为核心围绕着极性脂类及载脂蛋白(apoprotein,APO)组成。载脂蛋白在小肠、肝中合成,有APOAⅠ、APOAⅡ、APOAⅣ、APOB48、APOB100、APOC、APOE等七类。
295。 对激素敏感的脂肪酶是限制脂解速度的限速酶。
296。 ω氧化涉及末端甲基的羟基化,形成一级醇,继而氧化成醛转化为羧酸。
297。 酮体是指:乙酰乙酸、丙酮、D…β…羟丁酸。
298。 在形成软脂酸的过程中,8个乙酰辅酶A仅有一个以乙酰辅酶A的形式反应,其余均以丙二酸单酰辅酶A的形式反应。至形成16C的脂肪酸。
299。 哺乳动物组织的脂肪酸合成酶体系为同二聚体,每个亚基中肽链折叠成三个结构域,中间由可变区连接。结构域Ⅰ为底物进入酶系进行缩合反应的单元,含有乙酰转移酶(AT)、丙二酸单酰转移酶(MT)、缩合酶(CE)。结构域Ⅱ为进行还原反应的单元,含载脂蛋白、β酮脂酰还原酶(KR)、脱水酶(DH)、烯脂酰还原酶(ER)。结构域Ⅲ为释放软脂酸(棕榈酸)的单元,含硫脂酶。
300。 真核细胞的多酶体系是多功能蛋白,不同的酶共价连接成单一多肽链。
301。 肝、脂肪组织的不饱和酶系由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细胞色素b5、去饱和酶组成。
302。 哺乳动物多烯脂肪酸依据前体、双键的数目分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
303。 花生四烯酸是含量最丰富的多烯脂酸。
304。 甘油三酯的前体是:L…α…磷脂甘油、脂酰辅酶A。
305。 胞嘧啶核苷酸在磷脂酸合成磷脂中作载体,可以是醇基的载体,也可以是磷脂酸的载体。
306。 心磷脂的前体是CDP甘油二酯和磷脂酰甘油。鞘磷脂的前体是神酰胺即胆碱。
307。 鞘糖脂的基本结构是鞘氨醇、脂肪酸和糖。
308。 神经节苷脂在动物脑组织、神经组织细胞中含量相当高,特别是神经末梢与神经递质接触的受体部位,含有N…乙酰神经氨糖酸(即唾液酸)。
309。 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场所。
310。 HMG…CoA(β…羟…β…甲基戊二酰辅酶A)在哺乳动物体内是脂肪酸代谢和胆固醇合成的分支点。
311。 鲨烯合成后,底物产物都不溶于水,酶存在于内质网的微粒体中,由固醇载体蛋白(SCP)将胞液中的鲨烯转运到微粒体中,在其中环化为羊毛脂固醇。
312。 7α羟化为7α…胆固醇胆汁酸合成的限速步骤。7α…羧化酶是单加氧酶,存在于微粒体中,需要NADP+、O2。
313。 维生素D由类固醇转化而来,麦角固醇是其直接前体。
314。 前列腺素(PG)、凝血噁烷酸、白三烯总称为类二十烷,是二十四碳四烯酸(花生四烯酸)的衍生代谢物。
315。 前列腺素的释放速度取决于其合成速度(不贮存),其合成经历氧化、环化、异构化、还原等作用。参与作用的酶是与膜结合的多酶体系。
316。 cAMP磷酸二酯酶降解cAMP,甲基黄嘌呤(茶碱、咖啡碱)可抑制它。
317。 磷脂酸与CTP反应形成胞嘧啶核苷二磷酸二脂腺甘油酯,是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酸、心磷脂的前体。
318。 机体获取的蛋白质量和排出的蛋白质量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平衡状态,称氮平衡。
319。 氧化脱氨基作用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体中,动物的脱氨基作用在肝脏中进行。非氧化脱氨基作用出现在微生物体内。
320。 转氨酶催化的反应都是可逆的,平衡常数为1左右。
321。 胞内不同部分转氨酶的功能相同,但结构性质不同。
322。 哺乳动物细胞中氨基酸氨基的集合作用在胞液中进行,由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