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理疾病--异常表现-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人常作一些冲动性,无法预料之自我破坏性行为,如乱花钱、赌博、偷东西、乱来男女之关系、甚至伤害自己之身体。其基本人际关系不稳定,忽然交往深、忽然又不来往;且感情激烈而不稳定,忽然生气、大发脾气;自己常觉得焦虑、忧郁,但又忽然恢复;常觉得孤单,且因害怕孤单而常与人相处。心理总觉得无聊且空虚,徘徊不定。整个性格不稳定。
八、回避型人格异常
这类型的主要特点为很想与人来往,但又很怕被人拒绝、抛弃、羞辱,结果不敢与人来往,总是回避,心理上是很自卑。虽然很想得到别人的关心和体贴,但又害羞、又怕被人排斥;除非被人拖着且保护着,不感到公众地方与大多数人来往交际,总是躲而回避。
九、依赖型人格异常
这种类型的主要特点为极度缺乏自信心、无法独立,结果总是让别人替他作重要事情的决定,很是依赖他人。有这种个性的青少年,总是让父母指挥将什 样朋友、念什 学校、穿什 衣服、到哪里去玩。假如是已婚的成人的话,则让其配偶决定搬到哪里,交怎样的邻居,找什 工作等等,一点都没有自己的主张与看法。
十、强迫型人格异常
这类型的人主要特征为过分墨守成规、律己甚严,做事谨慎,责任心甚强,缺少随机应变及松弛一下的能力。因过分谨慎小心,常常顾虑小事而忽略大事;缺乏体贴柔软得感情,并缺乏幽默,常要求别人根据他的方式及规律来作事,妨害别人的自由;常过分注重工作,不善于享受人生;因顾虑太多,且怕错误,常难于作决定,迟迟难定心决定大事。
4.人格与健康
1931年,美国的Toms把医学生的性格特征分为甲、乙、丙三类:甲型稳定,自尊心强;乙型愉快,乐观、自在;丙型急躁、易怒、要求高。经随访追踪25年,发现患较重疾病(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症)的甲型中有25%,乙型中有27。6%,丙型中则达77。3%,而且丙型患者中有少数死亡。甲、乙两型别无死亡者。这一例子说明了性格与健康的关系。
人格,可谓广义的性格,它包含性格、素质、能力、气质、爱好、兴趣、理想、信念等。现代医学对人格与健康的关系已取得了很多成果,如忙碌、好争、急躁的人易患心脏病;好高骛远、忿怒被压抑、听话的人易患高血压病;依赖、敌意被压抑、感情受挫折、雄心勃勃、有魄力的易患溃疡病。。。。。。。
心理学家认为:先天的遗传素质是人格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而其发展的趋向和结果,则比较多地取决于后天的教育、训练或环境的影响,尤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影响较大。有的人性格孤僻、怕羞、胆怯等,往往是由于不适当的人际关系造成的,如家庭中的纠纷和工作。中同事之间关系不和等。同样,一个原来活泼、开朗的人,如受到某些强烈刺激,也可改变性格,从此意志消沉。而性格内向的人,习惯于〃万事不求人〃,在发生内心矛盾和内心紧张之时,往往会隐藏在心里,不愿向人诉说,结果很容易陷入压扔和思虑之中。
要保持健全的体魄,必须注重人格的完善,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青年后期,人格的基本特征已经大体形成并趋于稳定,虽然人格的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非不可改变,它随着生活的进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性格内向的人应经常找一些比较亲近的人谈谈心,把憋在心里的话讲出来,久而久之,性格会变得开朗起来。对大自然、公园、展览、文艺表演以及体育比赛,要适当抽暇欣赏和观摩,经常参加适当的友谊交往,培养自己对美感的体验和多方面的兴趣,这样对人格的完善大有裨益。
〃人格受意识的控制和影响,人格特征可以影响整个机体的健康状况;机体的健康状况对人格的完善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人格具有关键性意义。讲究心理卫生,培养乐观、开朗、健全的性格,调节愉快积极的情绪,对健康十分重要。
5.自恋型人格障碍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目前尚无完全一致的标准。一般认为其特征如下:
1.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
2.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3.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
4.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
5.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份的幻想。
6.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7.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8.缺乏同情心。
9.有很强的嫉妒心。
只要出现其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自恋型人格。
自恋型人格在许多方面与癔症型人格的表现相似,如情感戏剧化,有时还喜欢性挑逗等。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癔症型人格的人性格外向、热情,而自恋型人格的人性格内向、冷漠。
自恋型人格的自我中心特点大多表现为自我重视、夸大、缺乏同情心、对别人的评价过分敏感等等。他们一听到别人的赞美之辞,就沾沾自喜,反之,则会暴跳如雷。他们对别人的才智十分嫉妒,有一种〃我不好,也不让你好〃的心理。在和别人相处时,很少能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情感和需要。由于缺乏同情心,所以人际关系很糟,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的心情,加之他们有不切实际的高目标,往往易在各方面遭受失败。
如果一句誓言能让人感动一生,
这是否就意味这一种永恒?
如果一生守侯着一个不爱的人,
这到底是傻还是真?
如果脸上的笑容能掩饰心底的伤痕,
或许笑容能变成痛苦的本身,
如果付出与得到的爱不平衡,
谁又会成为生命中的那盏明灯?
治疗方法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
1.解除自我中心观。自恋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征是自我中心,而人生中最为自我中心的阶段是婴儿时期。由此可见,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实际上退化到了婴儿期。朱迪斯·维尔斯特在他的《必要的丧失》一书中说到:〃一个迷恋于摇篮的人不愿丧失童年,也就不能适应成人的世界〃。因此,要治疗自恋型人格,必须了解那些婴儿化的行为。你可把自己认为讨人厌嫌的人格特征和别人对你的批评罗列下来,看看有多少婴儿期的成份。例如:
①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一旦不被注意便采用偏激的行为。
②喜欢指使别人,把自己看成太上皇。
③对别人的好东西垂涎欲滴,对别人的成功无比嫉妒。
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你可发现以上人格特点在童年便有其原型。例如:
①总是渴望父母关注与赞美,每当父母忽视这一点时,便耍无赖、捣蛋或做些异想天开的动作以吸引父母的注意。
②童年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是仆人。
③总想占有一切,别的小朋友有的,自己也想有。
明白了自己的行为是童年幼稚行为的翻版后,你便要时常告诫自己:
①我必须努力工作,以取得成绩来吸引别人的关注与赞美。
②我不再是儿童了,许多事都要自己动手去做。
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好东西,我要争取我应得到的,但不嫉妒别人应得的。
还可以请一位和你亲近的人作为你的监督者,一旦你出现自我中心的行为,便给予警告和提示,督促你及时改正。通过这些努力,自我中心观是会慢慢消除的。
2.学会爱别人。对于自恋型的人来说,光抛弃自我中心观念还不够,还必须学会去爱别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会到放弃自我中心观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你要获得爱首先必须付出爱。弗洛姆在他的《爱的艺术》一书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幼儿的爱遵循〃我爱因为我被爱〃的原则;成熟的爱遵循〃我被爱因为我爱〃的原则;不成熟的爱认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认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维尔斯特认为,通过爱。我们可以超越人生。自恋型的爱就像是幼儿的爱,不成熟的爱,因此,要努力加以改正。
生活中最简单的爱的行为便是关心别人,尤其是当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当别人生病后及时送上一份问候,病人会真诚地感激你;当别人在经济上有困难时,你力所能及地解囊相助,便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只要你在生活中多一份对他人的爱心,你的自恋症便会自然减轻。
6.〃好人〃背后的人格障碍
生活中,我们总能遇到这样的〃好人〃:他们对你的提议和行为,总是一连串地说着〃OK〃和〃没问题〃,可一旦做起你交代的事情来却又总在消极拖延和找着借口,即使在你的一再催促下做了也总让你觉得什么地方别扭,有种想发火却又被噎着的感觉。专家提醒说,这类人严格来说是一种比较隐蔽的人格障碍,心理学将其称为被动攻击型人格。那么,面对这样的人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软刀子〃也是刀子
心理咨询师蔡劲林说,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是,习惯以被动的方式表现其强烈的攻击倾向,这类人外表总是表现得被动和服从,甚至于唯唯诺诺,背地里却不予合作,内心充满敌意和攻击性。例如: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故意迟到,故意不回电话,故意拆台使别人的工作无法进行;性格方面经常表现为顽固执拗、不听调动、拖延时间、暗地里破坏或阻挠他人的事情,仇视情感与攻击倾向十分强烈,经常牢骚满腹心里却又十分依赖权威。
这种被动攻击模式,往往会引得当事人勃然大怒,却会引起旁观者很多的同情。可以说,被动攻击也是一种〃生存智慧〃。不过这种〃智慧〃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此种性格倾向不但容易导致别人以压迫的方式和自己互动;还会由于这种行为给别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并将别人置于舆论声讨的位置。
〃好人〃伤人的背后
心理医师高新立说,被动攻击型人格其实也是一种心理问题,并且属于一种比较隐蔽的人格障碍。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患者不能用恰当的、有益的方式表达自己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明明有很多不满和怨恨的情绪,却又不愿坦坦荡荡、大大方方地表达出来,而是采取只有他自己才清楚的、将事情越弄越糟的〃宣泄〃方式获得某些心理平衡。
蔡劲林介绍,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主要基于以下一些原因:
1.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调查表明,家长教育方式不当是导致孩子产生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最重要原因。例如,在孩子童年时,家长过于严厉,使孩子不敢违背父母的意思,不敢说出心中想说的话,行动上不敢越雷池半步。长到少年时,孩子就很有可能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来与成年人的意志和社会规范对着干。
2.学习成绩差。有的少年学习成绩不好,老师、家长、同伴都瞧不起他,久而久之,他的心里便产生了一种抵抗情绪,表现在行动上就易出现不合作、破坏欲强、懒惰散漫等现象。
3.人际关系较差。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人容易形成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4.过分自卑。内心过分自卑、压力过大的人,容易由被动转向攻击,导致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须早治
蔡劲林提醒说,人格障碍一旦形成就很难矫正。但是,青少年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其人格特征还不是很固定,即使有人格障碍的表现,也是可以治疗矫正的。而人格障碍的预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当青春期的孩子出现被动攻击型人格的倾向时,家长应当如何处理和预防呢?高新立说,从心理层面上,要让有此种性格偏向的人认识到这种偏向会对整个人生道路造成负面的影响。从行为层面上,要让他们逐渐改变原来的行为模式。如果有条件的话,家长不妨找专业人士为孩子做些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系统的辅导。
蔡劲林也提醒广大家长,首先,一定不能将孩子的心理疾病当成道德问题来看待。如果家长将他们的反常行为视为道德不良,便会使他们内心更加不平衡,对家长更反感,从而产生更过激的行为。其次,要给孩子表达自我的机会,允许他们说出心中的想法。同时,要给孩子爱心并接受孩子的爱心。不能拒绝接受孩子亲昵、依恋的情感,甚至因此而训斥孩子,以免将孩子推向行为偏激的一端。再次,要摆正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与孩子平等相处,以免孩子产生对抗情绪,为发泄心中的积怨而和家长对着干。
7.10种异常人格
1。偏执型人格
不信任别人,妄想有人迫害自己,为了保护自己,有可能会以激烈行动攻击对方。
2。类分裂人格
外表现退缩,为人内向,与人情感疏离,专注与自己的情感世界内。
3。分裂型人格
与类分裂人格近似,但这类人通常会被人认为难以接触,思想行为古怪。
4。歇斯底里人格
常做一些引人注意的事情,喜欢操纵别人,表情过于丰富及夸张。
5。自恋性人格
自视高人一等,渴求别人的赞赏,但为人缺乏同情心,对失败及别人的批评特别敏感。
6。边缘型人格
情绪不稳、反覆、容易动怒、性格两极化,如对人和事分类简化,不是极好就是极坏。
7。反社会型人格
暴力倾向,为了个人利益忽视其他人感觉、财产、权力等。对自己造成的破坏并无罪恶感。
8。逃避型人格
在群体时感到紧张,对别人的拒绝过度敏感,避开任何冲突,无法建立人际关系。
9。依赖型人格
无法照顾自己,事事依赖别人。这是由于缺乏自信与安全感,难下决定。他们有一种特性,就是每当一段人际关系结束时,会立刻寻找下一个。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