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西方哲学的故事 >

第3部分

西方哲学的故事-第3部分

小说: 西方哲学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旁谝黄穑嘧闪搜抢锸慷嗟轮骷G懊嬉徊糠治泄刈匀唤绲闹鳎竺嬉徊糠治泄仄渌侍獾穆凼觥6哉庑┪侍獾姆治鲋钡浇裉旎褂行矶啾蝗衔怯泄匦味涎Ъ涮獾穆凼觥!靶味涎А闭庖缓河锎适嵌浴癿etaPhysics ”的意译。古汉语中就有“形而上”与“形而下”之说。“形而上”指没有形象的规律,就像老子的“道”: “道可道,非常道。,; u 形而下”指有形之物,即与道相对之“器”。《 易? 系辞上》 中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12 
谓之器。”唐人崔憬以“形而上”谓“用”; “形而下”为“体”。他说:“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体,则是道也。其体比用,若器之于物,则是体为形之下,谓之为器也。”这与《 易》 大致是同一个意思,也与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有神似之处。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在大规模翻译西方各思想经典时,便将“meta … ph 邓ics ”这个词译为了“形而上学”。
从上可见,汉语中“形而上学”的意思就是研究那些超越自然万物的东西,像灵魂、本质、理念等等,当我们去想这些问题时,就是在搞形而上学了。例如您想问:我是一个人,那么人是什么?什么是人的本质?这就是典型的形而上学问题了。但这个超越自然万物并不是说这些东西是与万物无关的。实际上相反,它们与万物不但相关,甚至就存在于万物之内。如灵魂,虽然与我们所见之万物不一般,但谁都知道它就存在于我们的身体内,虽然有时人也可以魂游太虚,像贾宝玉一样去见见警幻仙子,但一般情况下还是与我们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身子在一块儿同甘共苦的。本质与理念也一样,它们与所见万物虽然完全不一样,或者大大超越了万物,但它们并不是别的什么天外来客,而只是万物自身的本质。
这里我提几个最常用的形而上学问题,大家可以试着对之进行沉思与分析:
(一)世间万物是怎样起源的?是自然进化的结果还是某个神创造的?有没有一种元素,一切万物都是由它组成的?(二)人有没有灵魂?
(三)什么是人的本质?是肉体,还是思想、情感抑或灵魂?(四)人可否自由?
13 
最后说几句形而上学这个哲学老大的“悲惨遭遇,' o 形而上学的日子本来是好过得很的,在很长一段日子里惟有它才被称为真正的哲学,是哲学领域里的独裁者。但后来渐渐地变成林家铺子― 一天不如一天了。原因就是很多人开始骂它,认为它尸位素餐,占了茅坑不拉屎。这也是实在话,形而上学的那些间题虽然提出都几千年了,但从来没有个结果,不就像一棵光开花不结果的树,或者一个占了茅坑不拉屎的人么?人家当然不满意了,就开始批判它,甚至认为它根本就不能成其为哲学,甚至根本不是个东西,像那位挺不错的哲学家卡尔纳普所说:形而上学固然不对,连错也算不上,根本就是个“语言的谬误”。卡尔纳普是维也纳学派的主将,而维也纳学派是20 世纪前五十年西方最兴盛的哲学流派,也是反形而上学反得最厉害的,本人对这个问题有点儿研究,还在北京大学上学时写过一篇博士论文,名字叫《 维也纳学派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您若有兴趣,欢迎来与我“华山论剑”。
善与恶的彼岸哲学桃园三结义里的老二是伦理学。大家都很清楚什么是伦理学,或者伦理学研究的是什么。我们常说的“伦理道德”这个词儿就标明了伦理学的含义。它是研究与道德相关的问题的学问。
什么是道德,大家也清楚,我们常听到人说:“你做事要讲道德。”或者说:“这人道德高尚。”所谓“五讲四美三热爱”中的“五讲”之一,似乎就是“讲道德”。这些日常用语都告诉了我们何谓道德。
这些词也就是道德的真实内含。从上面这些例子里大家不难感觉,伦理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就这点儿而言,它似乎比老一本正经的形而上学要亲切得14 
多。
但以上这些都只是每个不懂哲学的人都懂点儿的日常道德。如果伦理学停留在这点上,那么它也就不成其为哲学的一分子了。
那么,作为哲学一分子的伦理学又是如何的呢?与日常道德中的伦理有何不同呢?
这个作为哲学一分子的伦理学另有一个更能标识其家学渊源的名字― 道德哲学(moral philosophy )。从这个名字不难看出:伦理学也就是“以哲学的眼光来看待道德的学间”。在这“哲学之眼”的注视下,伦理与道德这两个我们所熟悉的名字又沾上了怎样的色彩呢?
― 沾上了五彩缤纷的色彩,也就是说,当哲学家们用他们的慧眼看伦理与道德时,就像咱们用万花筒看纸片儿一样,简简单单的几个小纸片儿一下子变幻莫测起来,成了万千朵绚丽多姿的花。那些我们看来很简单的,每天都切身体味着的种种道德现象,一到哲学家那儿一下子像万花筒中的纸片儿一样变幻莫测起来,化出了各式各样的哲学之花,它们像前面的形而上学问题一样,跟我们大玩儿起深沉来。
于是便有了许多种类的伦理学,例如相对主义伦理学、自然主义伦理学、直觉主义伦理学、非认识主义的伦理学,等等。顾名思义,这些名字下的种种伦理学也就是用相对主义、自然主义、直觉主义等观点来看待伦理学问题。例如直觉主义者们,最有名的是罗素的朋友穆尔,认为道德是事物一种独特性质的表达,这种性质就存在于事物之内,然而却是我们难以把握的,也就是说不可能用一种科学的、严谨有逻辑的词语表达出来,而只能凭直觉去领悟,用一句我们熟悉的话来说,道德或者15 
说善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怎么样?挺神秘吧?我觉得大家或许可以将穆尔先生的这善与爱情相比。大家想必都是有过恋爱经历的人,要是暂时没有将来也会有,这时,也就是说当你爱上某个女孩子或被某个女孩子爱上时,一定要你明明白白地告诉她或她明明白白地告诉你说“我爱你”时,她与你才会明白么?当然不用!有时,你与她的一个? 眼神就胜过干言万语了,甚或当你们处在一个二人世界时,即使一言不发,也等于无数次说“1 fove you ”了,正砂行胃“此时无声胜有声”。大家还可以想想杨过与小龙女之间那种爱,在整部《 神雕侠侣》 里,你能找出他们两人彼此说过“我爱你洲你爱我”之类的话么?然而他们又是何等刻骨铭心地相爱!
这些都说明:爱,真正的爱,常常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就像穆尔的善一样。
自然主义者们眼中的善可没有这样的浪漫了。他们眼中的善简而言之就是“好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东西对另一个东西有好处,那么对于这个得了好处的东西而言,那给其好处的东西便是善。例如一堆干草之于一头驴,一只烧鸡之于一个叫化子,都是善。也可以把这称为一种“经验主义”的观点。因为什么东西有好处或没有好处当然只能从通过实践的经验中得来。就像一头驴为什么知道干草是“善”呢?这是因为它从吃干草的经验中得到了这个观念;叫化子为什么说烧鸡是“善”呢?这也是从啃烧鸡的经验中得来的。
我们当然可以看到,在自然主义者们眼中,所谓善并非是事物固有的神秘属性,而是一种关系,具体地说是事物之间的利用关系,当一个事物可以利用另一事物并得到利益时便产生了善。非认识主义的伦理学则是一种新兴的伦理学观念。它的观16 
念比自然主义更“新潮”。与自然主义者认为善就是好处相对,他们认为善就是“喜欢”,这样实际上就是排除了同客观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而成为了一种主观隆的东西。
鲁迅先生《 阿Q 正传》 的《 革命》 一章中有这样一个场景,阿Q 喝了两碗酒后,飘飘然起来,像六月里喝了雪水,不由得边走边喊道:“好,… … 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我欢喜谁就是谁”这句话正恰如其分地描述了非认识主义者们眼中的道德与善。他们认为,所谓道德与善乃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具体而言,它是一种对主观情感的记叙,例如喜欢、讨厌、赞美、诅咒,如此等等,这些就构成了善与道德的真义。例如当我讨厌一个人时,我就说他是恶的,当我喜欢一个人时,就说他是善的。也许这好像类似于上面自然主义的观念,因为我们在一般情况下总是喜欢那些有好处而讨厌那些有坏处的东西。但这其中实有重大之差别,因为在好处与喜欢之间、坏处与讨厌之间有着本质性的差异。
还是鲁迅先生,他在《 拿破仑与隋那》 一文中议论了拿破仑与隋那。隋那现在通常译为琴纳,发明种牛痘以防天花者。鲁迅深刻地指出:
拿破仑的战绩,和我们什么相干呢,我们却总敬服他的英雄。甚而至于自己的祖宗做了蒙古人的奴隶,我们却还恭维成吉思汗;从现在的字眼看来,黄人已经是劣种人了,我们却还夸耀希特拉。
这话读来不能不令人掩卷深思,其含义之深广足可以用一本书来分析,但我们这里只说一句:它说明了人们往往喜欢甚至17 
崇拜那些并不给他们以好处,甚至给他们以坏处的东西,而对那些给他们以好处的则往往可能忽视甚至蔑视。这后一个的典型例子就是琴纳了,他用种牛痘的方法每年救活了多少个婴儿?可以肯定绝不少于拿破仑或成吉思汗所屠杀的生命,可我们又有谁记得他?
以上这些相对主义伦理学、自然主义伦理学、直觉主义伦理学、匀卜认识主义伦理学等皆可以用一个名词来一言以括之一元伦理学。
通过上面的分析大家想必可以猜出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了:元伦理学就是研究何谓善、恶与道德等的学问,更具体地说,它所研究的就是善、恶与道德等的本质。
“元”这个词的内在含义就是“本质”,如果大家以后见到什么学科前面冠上“元”这个字眼儿时,大家就会知道它所研究的就是这门学科中那些最本质的问题。例如“元心理学”研究的当然就是心理学中一些最本质的问题了。
与元伦理学相对,伦理学中的另一大块是“规范伦理学”。何谓规范伦理学?同样顾名思义,就是替伦理制定规范的学问,而这个规范当然也就是一些标准,人们就用这些标准来判断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道德,等等。如果说元伦理学研究的是善与恶的本质的话,那么规范伦理学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研究具体的善事与恶事,并且分析它们到底为何是善是恶。不言而喻,哲学不能只停留于天马行空般地研究什么是善与恶的本质,它迟早必须回到大地,也就是说,必须研究那些具体的事实,判断它们是善是恶,并且分析为什么如此判断。人们在生活中常碰到这样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人说它是善,而有人说它是恶,有的人说这事当做,有的人却认为它万万18 
不能做。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应不应该堕胎?为什么乱伦是罪恶?婚前性行为是合适的吗?是否应该立即销毁所有核武器?等等等等。
面对这些问题人们到底听谁的意见呢?为什么总好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呢?到底是公有理,还是婆有理呢?对诸如此类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规范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或者说整个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还可以用另一个词来说,就是所谓的“价值问题”。
大家可千万不要把这里的“价值”与“钞票”联系起来,它们之间如果深究的话当然也有某些联系,但大家大可以不做这样无意义的深究,而要坚决地将二者分离开来,甚至不妨将之看成风马牛之间那种关系。
同钞票貌似相干实则不相干的价值同另一个东西却是貌似不相干实则相干,这就是事实。
什么是事实?我们套用维特根斯坦的《 逻辑哲学论》 第一句话来说:事实就是一切发生的事情。其实不用我解释大家也明白,例如我是人不是鬼,布鲁托斯杀死了凯撒,天上太阳亮堂堂。这些都是事实。
当我们陈述这些事实时,我们描述了一些过去和现在发生的事情,甚至一些将来的事情也可以说它是事实,例如太阳明天还会升起,我早晚会死。
我们的这些描述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简而言之,这特点就是它只是一种纯粹的描述,也就是说它不涉及主观的判断与评价,就像司马迁写《 史记》 一样,“不掩瑜,不虚美”。
我们现在来看价值。总的来说,价值也是与事实相关的,但19 
当它与事实相关时,它不再是一种对事实的纯粹描述,而是一种判断,或者说价值判断,这判断回答的不是事实的有无,而是判断其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是对还是错,应该还是不应该。例如“布鲁托斯杀死了凯撒”是一个事实,但“布鲁托斯是不是应当杀死凯撒”则是一个价值判断。
这个价值判断,加上类似的无数价值判断及其分析就构成了规范伦理学。
元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伦理学。我们能知道什么形而上学与伦理学之后,我们来讲哲学的桃园三结义中的最后一个― 张飞。
这个张飞本名认识论。
什么是认识论?认识论就是有关认识的理论。
那么什么是认识呢?认识当然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例如对星星月亮、动物植物的认识,这些认识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词就是― 知识。例如我们对星星月亮、动物植物的认识当然也就是有关星星月亮、动物植物的知识,就是天文学、动物学与植物学知识。
这样,我们就知道何谓认识论了,认识论就是有关知识的理论。
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别把有关知识的理论与具体的知识混淆起来。其实从“有关知识的理论”中也可以看出它不是具体的知识,例如动物学或者植物学知识,而是有关所有这些知识本身的理论― 它是将所有这些知识都当做自己的研究对象,犹如动物学将动物、植物学将植物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一般,认识论则将知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