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西方哲学的故事 >

第51部分

西方哲学的故事-第51部分

小说: 西方哲学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但如此,他还认为,那经验实际上都是来自于空间与时间呢。关于空间,他说:
439 
空间不是一个从外部经验得来的经验概念。因为为着使某些感觉与在我以外的某些东西(也就是,与不同于我所在的空间另一空间里的某些东西)发生关系,以及同样地为着能把那些感觉表象为互相在外、互相靠近,从而不只是彼此不同,并且是彼此在不同的地方,这样就一定要以空间观念作为前提。所以,空间观念不能从外部现象的关系里根据经验获得。正相反,这外部经验本身只是通过我们所设想的空间观念才有可能。
这句话的结论当然是明白的,康德认为经验是要以空间为条件的。但他的那些解释却有些像朦胧诗,我们得仔细看看才能明白。他的意思是说,经验的形成还得有一个过程。因为经验并不等于就是一个原始的感觉,它得与这单个的原始感觉以外的某个或某些东西结合在一起,如此才可能形成完整的经验。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这个“以外”是关键词:首先,如引文中所言,感觉必须与“在我以外”的某些东西结合;其次,当这些原始的感觉与它之外的感觉彼此发生关系时,即“表象为互相在外、互相靠近,从而不只是彼此不同,并且是彼此在不同的地方”时,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概念― “以外”,这个“以外”就是空间概念。
这就说明,如果人要形成经验,那么就必须先有空间概念,这是经验形成的前提。
我想进一步地说明一句,在这里关键的一点是要理解康德这样一个思想:单独的一个感觉并不是经验,要形成经验,感觉必须与它之外的某些东西结合在一起。这就说明,感觉要成为经验,必须先有“以外”这个概念,而这就意味着空间。可以举个例440 
子来说明吧,比如有一个原始感觉― 看,请问,这单单独独的一个“看”算得上是一个经验么?算不上,甚至于我们连想象都想象不出它是什么味道来呢。我们总得看一个什么东西,这东西当然也不就是这个看,例如看一枝红花或者一堆黑炭。也许有人会说,我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睁开眼来,什么也没有看见,但我觉得那也是一种经验哩。那么我要说,您哪里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你分明看见了一片漆黑啊!
同空间相似,时间也是这样。我们先来看康德的另一段话:
时间不是从任何经验得来的经验概念。因为如果时间观念不是作为一种前提先天地成为同时或继续的基础,那么同时或继续就不会进入我们的知觉里来。只有在时间这个前提之下,我们才能表象许多东西在同一时间存在(同时地)或在不同时间存在(继续地)。
这段话比上面那段话还要复杂一些。康德的意思是说:时间观念当然包括同时或者前后相继两种关系,而我们的经验也如上所言,不能是一个单纯的原始感觉,而必须是许多东西“在同一时间存在(同时地)或在不同时间存在(继续地)”。这实际上同上面作为经验前提的空间是一致的,因为既然经验是某个原始感觉同它之外的某个东西发生关系时才形成了经验,那么在它们发生关系时,必须存在着一个时间关系,要么是同时的,要么是有先后,这是不可避免的。就像前面那个看到红花,是“看”这个感觉同它之外的“红花”结合而成的,在这里有“之外”这个空间关系,那么同时必然还藏着一个时间关系,例如我们睁开眼睛,然后看到红花,这里就有一个前后相继的时间关系:先有看,441 
然后有红花。
如果没有这个时间关系,我们可以想象可能有经验吗?或者说,我们可以想象脱离了时间关系的经验吗?因此可以说,一切经验都是要以时间这个概念为前提的。
证明了上面的空间与时间乃是经验的基础并且有了这个基础后,康德说,我们就可以得到知识了。这个知识我们前面已经说了,就是数学知识,又叫做感性直观知识,这个感性直观知识就是由经验同作为感性直观的纯形式的时间与空间结合而成的。
我想到这里大家会同我当初一样,陷入了迷惘之中,认为康德在这里有些主观臆断,他凭什么说数学是什么感性直观知识呢?
那么我要告诉大家,康德老人家这样说自有他的道理,我们既然是学习他的理论,当然要学会站在他的立场上去理解问题,这才能有真正的理解。
康德在这里的主要结论有两点。我们知道,数学主要有两大分支:代数与几何。他认为先天的时间观念同经验结合形成了代数知识,而先天的空间观念同经验结合就形成了几何知识。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看看康德为什么这么认为。
我们先来看代数,算术无疑是最简单的代数知识。我们拿最简单的算术命题1 + 1 ? 2 来说吧,看看它为什么是由后天经验同先天时间观念相结合而形成的。
我们之所以认为1 + 1 一2 ,当然是因为我们在经验之中经常看到1 根棍子旁边再加另1 根棍子,或1 个人旁边再站另1 个人,我们其实是把这“2 ”用来描述气根棍子旁边再加另1 根棍子”,或者勺个人旁边再站另1 个人”而形成的状态,这实际442 
上是对同一种情形进行另一种形式的描述,也是一种更为简化的描述。由于它们描述的其实是同一种情形,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二者之间当然没什么不同了,这“没什么不同”人们便用“一”来描述。这样合起来就是1 十1 一2 了。我们也可以看到,这里面的过程只是一种简单的经验过程,其实完全用不着什么数学术语,找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来看他也会立马就懂,因为他可以轻易地凭经验而发觉这1 + 1 一2 。
但这里是不是只有经验在做主呢?不,如果我们更仔细地看看,就会发现还有另一个东西也在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呢。
这另一个角色就是时间。
可以看到,当我们在1 根棍子旁边再加l 根棍子,或1 个人旁边再站上1 个人时,这里总有一个东西在起作用:时间。我们是先有了1 个,然后再加另1 个,这样才形成了2 的经验。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时间,具体而言,就是前后相继的时间关系。
而且我们只要稍加思索就会发现,这时的时间概念是不可或缺的。
也正因如此,康德才说算术是人们的经验加上先夭的时间观念而形成的。
我们还不难看到,这个1 十1 一2 只动用了最简单的经验,然后再加上同样简单的时间观念就构成了,即使用我们现在的常规标准来看,它们也是很感性的,用不着多少理论分析,同样是很直观的,用不着拐弯抹角就看得出来,因而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感性”、“直观”知识― 我相信当康德将之命名为感性直观知识时八成也是这个意思哩!
443 
这时也许有人问:这里难道不也需要空间么?为什么康德只说要时间呢?为什么不说代数是由时间、空间与经验三合一而只说是时间与经验二合一呢?
这正是因为当我们合成代数知识时并不需要空间而只需要时间。大家可以想想吧,当1 十1 ? 2 这个数学知识形成之后,它还需要像1 个人或者1 根棍子那样需要空间吗?当然不需要,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思维形式,并非一种物质形式的东西,所以不再需要空间。
至于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几何是经验加上先天的空间观念而形成的,大家想想与上边的道理差不了几分,不过我们还是休要图省事,也来说说吧。
我们也拿一个最简单的几何学命题,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作例子,这个命题也是从经验而来的。例如我前面不远处的地上有一只乱扔的可乐纸杯,我想将它捡起来丢进不远处的一个垃圾桶,我怎样才能最快地走到那只可乐杯旁边呢?当然是直直地走过去,捡起来后也只有直直地走到垃圾桶才能以最短的路线完成这件事。把这个简单经验数学化后就变成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几何命题。
但在这里只有经验在起作用么?当然不是。因为那“两点”― 我与可乐杯、我与垃圾桶― 都是在空间中的并且占有一定空间的呢。还有,其间的距离,不管多短,总是有一点儿的啦,这些都是空间,而其它几何定理,不管是平面几何的还是立体儿何的,当然都可以如此地同空间关联起来。
这祥,再联系上面算术是后天经验同先天的时间观念相结合而成,我们便可以理解康德为什么说数学知识是后天经验同先天的空间与时间观念相结合而形成的了。
444 
至此另一个问题,即数学知识为什么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这是因为既然它们是后天经验同先天的空间与时间观念相结合而形成的,而这先天的空间与时间观念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所以数学知识当然同样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了。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当然还可以明白,对于数学知识而言,后天的经验与先天的空间与时间观念是缺一不可的;还有,这个先夭的空间与时间观念如果想要继续保持它的普遍性与必然性之位,当然不要妄想去结合彼岸世界及其物自体,因为这样的话它就不可能得出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的知识。
些旦登到型逛巫到
婉从荷嵌飞
讲完了康德的感性以及
与之相关的数学知识的来源,我们该讲康德的人类第二种先天的认识能力― 知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之起源了。如同感性一样,知性同样可以说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能够与经验结合成为自然科学知识,就像感性与经验结合而形成数学知识一样。如我们所知,经验是相当散乱而无系统的,它自己无法成为知识,顶多只是一些知识的原料,只有通过感性与知性的整合与改造才能成为知识。感性与知性在这里起了建筑师的作用,它们将零散的建筑原料― 经验― 建筑成为一座座精巧的知识之屋。
什么是感性我们已经知道了,它就是时间与空间这种先天的感性直观形式,那么现在知性又是一种什么东西呢?康德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我们能将知性的一切作用归之于判断,因此知性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判断能力。又因此,如上所述,则知性即445 
思维能力。”
这段话的意思是简明的,是说康德的知性正是一种思维能力。
我们知道,经验这东西就是感官同外在对象的结合,它就像一个花心大少一样,既可以同这个小姐结合,也可以同那个小姐结合,前面他同感性小姐结合了,在这里他将同知性小姐结合。前面生下来的孩子是数学知识,而现在第二次结合生下来的就是自然科学知识了。
前面我们也已经知道,作为一种能和经验相结合成为数学知识的感性具体来说乃是空间与时间这两种感性直观的纯形式,那么,作为能和经验相结合成为自然科学知识的知性具体来说又是什么呢?
康德当然也为它找到了具体的形态,而且一找就不是两种,而是足足有十二种哩!这就是康德的十二范畴,它们分别有四大类:量、质、关系、样式。其中每一类又各包括三种范畴:量包括统一性、多样性与全体性三种范畴;质包括实在性、否定性与限制性三种范畴;关系包括个性与偶性、原因与结果及交互性(即主动与被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样式则包括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存在性与不存在性、偶然隆与必黔陕三对。
大家不难看出来,这十二个范畴其实只是十二种思维的模式,或者是十二种事物可能的性状,这两种说法其实是一致的,因为我们头脑的思维模式当然是依据事物本身而来的。例如所谓的样式,它指的是一个事物的几种可能性:它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也许是必然的,也许是偶然的;要么是可能的,要么是不可能的。如果再加上其它九个范畴,将会发现当我们在思考一个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时,不可能超出这十二个范畴所规定446 
的内容。不信的话大家可以试试看。我们也许可以找到某些貌似不存在于这些范畴中的东西,但实际上它仍存在于其中。例如说某物是美的或者丑的,它就是事物质的规定性。
更进一步地还可以看出来,这十二范畴实际上又是一些句式的内在结构,当我们用一个句子做出某个判断时,实际上就隐含着这些范畴,而且如果缺少了这些范畴,句子就无法成立,只能是一些散乱不堪的经验,这也正如如果没有空间与时间,数学公理与定理也只是一些零乱的经验而已。举例说明:我现在说这样一句话:“我渴了,想喝水。”这句话里头就包含着关系范畴中的第二种:原因与结果。
实际上,康德对于这些范畴的界定就是根据人们在说话,在做出一个判断时所用的句式特征而得来的。大家知道,如果我们想要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做出一个完整的判断,就必须至少有两个句子成份:主语和谓语。这主语与谓语联结的方式,也就是判断的方式,便构成了不同的范畴,就像上面例子中所说的一样,“我”是主语,“渴了”则是谓语,而“我渴了”则构成了一个实在性范畴。当然许多情况下不会这么简单,即主语与谓语是以隐含的形式而存在的,而范畴也同样隐含于其中,必须经过仔细寻找,甚至花很大力气才看得见。虽然如此,这默默无闻地存在着的范畴却仍是我们之所以能做出判断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它们,那么我们所能够有的永远只会是一些乱七八糟的感性经验,而不可能形成完整的、有内容的判断。
可以打个这样的比方:一栋大厦,它看上去高耸入云,外面装饰着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蓝天和白云,既美丽且壮观,令人心醉。但实际上使得这座大厦屹立不倒的是什么呢?难道是外面的玻璃幕墙么?当然不是J 是存在于那“幕后”的钢筋水泥结447 
构,如果没有它们,整座大厦便会立时玩儿完,成为一堆玻璃渣儿。更准确地说,它当初根本不可能立起来,成为一座大厦。在任何一个判断之中,范畴的作用便有如这玻璃幕墙大厦中的钢筋水泥结构。
康德还给这些范畴取了另一个名字:纯概念。他的意思就是说,这些范畴乃是与经验无关的东西,用他的话来说,是“先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