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雨满天维摩说法-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禅师答:「照天照地。」这答案听起来很好啊,可是居士立刻摈斥禅师。你看这回答哪有错呢?这就是禅宗。禅师吃了棒子,现在话是说他吃瘪了,不是用香板打人。他回去用功,三年后又来了,居士就再问他这两句话,他答:未磨时是「此去汉阳不远」,既磨后是「黄鹤楼前鹦鹉洲」。好!居士立刻供养他。这是什么话呢?你懂也好,不懂也好,这就是禅。
这三段公案与天花着身都有关系。还有件事,相传是禅宗的起源,有一天释迦牟尼佛拈起一枝花,望向弟子们,众人皆不明白佛是什么意思,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破颜是讲原本严肃的面孔化成微笑。佛就宣布把正法交付给迦叶尊者。所以禅宗的起源是一朵花,这个花和天女所散的花是不是同样的花?这是个很重要的关键。注意啊!这些公案我可没有说答案啊!不要说我为你们作了结论,那我是会去法院告你的。可是你们诸位要去找答案。
天女说解脱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舍利弗挨了天女的训,就转了个话题,他问天女,来到维摩居士的房间有多久了。
「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脱。」这是禅宗式的答案。耆年是年高德劭的人,就是老前辈之意。我们要知道,舍利弗虽然皈依佛,他年纪比佛大,佛三十二岁出世弘法时,舍利弗已五六十岁了。他早就出家在外面当人家的老师了,在印度称沙门,是对离家修道者的通称。佛教出家称比丘,本来不混用的,但是后来翻译成中文却不分了。舍利弗皈依佛之后,就带了自己的弟子一起过来。迦叶尊者、目连尊者也是同样情形。这些在经典上少有提及,但是在律宗部分就有详载。
天女在此尊称舍利弗为前辈,舍利弗问她在这边多久了,她回答说,同您老前辈得道的年龄是一样的。舍利弗究竟解脱了没有?在本经看起来还是个问题。天女答得很巧妙,您得道有多久了,我就在这儿有多久了。
「舍利弗言:止此久耶?」舍利弗就再问,那么天女你在这儿有很久了吧!
「天曰:耆年解脱,亦何如久?」天女又刮他一次胡子,请问前辈得道也很久了吧?
「舍利弗默然不答。」舍利弗没办法接下去了。
「天曰:如何耆旧,大智而默?」,天女就差点没把舍利弗连眉毛都剃了,问舍利弗,前辈是有大智慧的人,为什么不说话呢?
「答曰:解脱者,无所言说,故吾于是不知所云。」这句话说明舍利弗只是在「理」上解脱,而「事」上的解脱,至少在当时还没有做到。为什么这么讲?这从经典上很难看出来,研究戒律才知道,舍利弗虽然得道了,晚年身体很不好,这就成问题了。中国近百年来,研究佛学的人不大管经典,而钻研戒律,因为这上面很实际。舍利弗的答话是说,得了道的人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无话可讲,佛说「不可说」,所以他没话讲。这「不知所云」成语也是源出自《维摩诘经》,又是鸠摩罗什法师所创作的中国佛教文学的名句,现在成了骂人的话,指人说话没有中心,不知道在讲些什么。
「天曰:言说文字,皆解脱相。」天女的回应刚刚和舍利弗的观念相反。不说话就解脱了吗?说话同样是解脱啊!再进一步,说与不说都是解脱,为什么落入一边去了?落入一边的人,在禅宗祖师来讲是「担板汉」,背了块板走路,只看到空,没有看到有。舍利弗的答话犯了逻辑上的错误,马上被天女抓个正着。
「言语」就是「文字」,心中的念头经过嘴巴表现出来就是言语,其实和思想是一个东西,如果用文学表现出来,就叫做文字。
「所以者何?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天女自问自答,真得解脱了是既不在内,也不在外,也不在中间。明心见性得道了,心在哪里?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无所在,也无所不在。同样的,文字也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比如为一封信,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当写成白纸黑字了,这文字是你吗?不是你,那是文字,同你不相干。你说不相干,我读了你的信,你的感情你的思想就在纸上,不能说没有你。但是文字与你当下即空,信写完了,虽然有文字痕迹,你的念已空了,是不是?所以,舍利弗,你不要落入一边,认为说话就错了。说话就是解脱,言语本空,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一句话说了当下就没有了,不要你去空它的。你要去空它,就是妄想了。
「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是解脱相。」什么理由?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它当下本是解脱的,你想做功夫求解脱,就着相了,就不算解脱。上面这一段讲解脱,非常重要,是一切精要所在,自己用功不论修密宗还是显教,你记住,一切诸法是解脱相。
「舍利弗言:不复以离淫怒痴为解脱乎?」出家的同学们要更加注意了,佛涅盘后,佛弟子以戒为师。戒有好几种,例如比丘、比丘尼戒是规规矩矩的,称为「别解脱戒」。那么中国佛教用的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又有什么差别?这是佛的弟子们后来分了宗派,各个对戒律的不同见解。唐代的律宗,确定了中国的比丘比丘尼戒是依四分律。至于菩萨戒,中国用的是《梵网经》的菩萨戒,在西藏的菩萨戒,是依《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的传承为本。
这些学问研究起来很大,但是所有比丘戒的第一条是戒淫,菩萨戒第一条戒杀,中间差别意义大得很。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其它经典,都是贪嗔痴,唯有在《维摩诘经》中用「淫怒痴」,为什么?这是个大问题,牵涉到翻译的历史背景观点。
大家知道鸠摩罗什法师的故事,中国为了请他来,灭了两个国家,这是世界文化史上从来没发生过的。鸠摩罗什法师到中国时,已三十二岁,中国已经改朝换代,前秦亡了,姚兴立了后秦。当时曾有西域一位大阿罗汉,对鸠摩罗什法师的妈妈预言,鸠摩罗什法师有佛的相好,如果到三十六岁仍不婚,可即生成佛,若结了婚,也是佛门龙相。姚兴迎到了鸠摩罗什法师,就有了那种希特勒式的优生学想法,非要他留个种子下来不可,就硬派了十二个宫女陪侍他。
鸠摩罗什法师究竟有没有成婚,我们不知道,但是当时跟着他的和尚,有些也想有样学样,被鸠摩罗什法师看在眼里。一日,鸠摩罗什法师就请所有的和尚来吃面,但是面碗里盛的是针,没人敢吃,只有法师把碗端起来把针吃下去了。他显示要有这样的本事,才可以另当别论。这是有名的「罗什吞针」故事。
西藏第五代达赖喇嘛,是人王而兼法王,是转生的活佛。到了第六代达赖喇嘛,就有许多风流韵事,我们在前面也提过一些。他有首诗就说:「罗什吞针不讳淫,阿难戒体终无碍」,前一句就是引鸠摩罗什法师的典故,后一句出自《楞严经》开头,阿难受摩登伽女引诱的一段。
天女讲,一切诸法都是解脱相,舍利弗觉得诧异,就问:难到修行不用离开淫、怒、痴也可以得道解脱吗?换句话说,不用出家也能成佛吗?
「天曰: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这里很严重了,尤其年轻同学,千万不要曲解经典原意!不要拿这句话作招牌就去放肆,你没有吞针的本事的。贪嗔痴慢疑是我们生来就有的业习种性,贪嗔痴你们都了解,慢是我慢。现在都讲人要有自尊心,这是漂亮的名词,实际上就是我慢。不要说人,连动物都有我慢的,「螳臂挡车」讲的就是。自尊心的反面是自卑感,但是天下没有人有真正的自卑感,所谓自卑感是傲慢的反面心理。你们懂这个心理吗?因为很傲慢,格老子,我还怕你吗?暂时让让你罢了。看起来内向的人都是傲慢的,都有自卑感的。有自卑感的人都是很傲慢的,这逻辑就是这样。脾气大的人往往自卑感重,特别怕被人看不起,习气就如此。
我慢是众生的通病,我疑也是众生的通病。如果没有我疑的习气,一读《维摩诘经》就成佛了。凭「一切诸法是解脱相」这一句就成佛了。你读了《维摩诘经》,道理懂了,自己想这不过是理论,到底还没有证到,对自己就多疑。
再回来讲什么是增上慢,慢心是本有的,因为外缘而更加骄慢。学问好的人就觉得自己了不起,这是学问的增上慢。年龄大了看不起年轻人,就是年龄增上慢。有了钞票,就有了钞票增上慢。那么又穷又丑又孤苦的人,应该没有增上慢了吧?他有的。格老子,我穷到了极点,谁都不在乎!还是增上慢。
天女回答舍利弗,佛是为了增上慢的众生,说一个方便法门,要先处理了淫怒痴才能得解脱。但是对没有增上慢的众生,淫怒痴即是解脱。后面这句话对不对?你们点头的人慢一点,淫怒痴不是解脱,淫怒痴「性」,即是解脱。不要漏了这个性字。这是说淫怒痴的本体即是解脱,淫怒痴和慈悲喜舍都是一念的变化,淫怒痴这一念翻过来,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又翻过去就是淫怒痴,是一体的两面。比如说水泡了茶,汁就成了茶,水酿了酒就不是水了,但是茶和酒的自性还是水。所以淫怒痴是一种心理行为的变相,佛并不是说淫怒痴即是菩提。差一个性字就完全不同。这个字掉不得的,掉了这个字你就要掉下去很远喽!
天女说一乘佛法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为证?辩乃如是?」「善哉善哉」在佛经里常用,但不是鸠摩罗什法师的创作,首先出自《列子》。善哉就是「好的」,是赞叹之词。舍利弗对天女说,你究竟得到什么境界,可以如此辩才无碍?
「天曰:我无得无证,故辩如是。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证者,则于佛法为增上慢。」天女说:我什么都没有,因此能说。若是觉得自己得到了证到了什么,就是增上慢。你们今天打坐坐得不错,就觉得有功夫了,然后看不起别人,怎么半小时都坐不住?这就犯了增上慢,是犯菩萨戒,还不是比丘戒,很严重的。有任何一点看不起别人、批评别人的心理,早就犯成了。「自赞毁他」是菩萨戒第一条大戒。有的人只自赞而不毁他,这也是不行。真有学问的人,反而变得很平凡,「学问深时意气平」,不觉得自己了不起,如果不一切平,那就是半罐子水了。世法出世法都一样。真得道的人,决不会觉得自己有所得有所证。
「舍利弗问天:汝于三乘为何志求?」舍利弗再问天女,于声闻、缘觉、大乘三乘中,你想走哪个路线?
「天曰:以声闻法化众生故,我为声闻。以因缘法化众生故,我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众生故,我为大乘。」天女说她不一定是哪个路线。
「舍利弗,如人入瞻卜林,唯齅瞻卜,不齅余香。」瞻卜林是檀香林,一个人进了瞻卜林,只闻到瞻卜林的香。
「如是,若入此室,但闻佛功德之香,不乐闻声闻、辟支佛功德香也。」同样道理,到了维摩居士的丈室,就没有三乘大小的差别,只有一乘佛法。
「舍利弗,其有释、梵、四天王、诸天、龙、鬼、神等入此室者,闻斯上人讲说正法,皆乐佛功德之香,发心而出。」释不是指出家人,是帝释,欲界忉利天的天主,道家观念中的玉皇大帝。梵是清净的意思,此地是指色界大梵天的天王。四天王是欲界中最低层天的天王。诸天是二十八宿的天人。这等等的天人,能有此因缘、功德、智慧进入这个丈室,做了居士的入室弟子,都闻到佛的一乘正法功德之香,都发出了大乘心。换言之,没有小乘的众生,都是大乘根器。
「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闻说声闻、辟支佛法,但闻菩萨大慈大悲,不可思议诸佛之法。」天女告诉舍利弗,自己在此丈室十二年了,没听过维摩居士说过小乘法门,说的是佛法正统一乘道。《法华经》也是一乘道,没有三乘之分。
维摩丈室的八特点
「舍利弗,此室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天女现在告诉舍利弗,维摩居士的丈室有八个特点。这个八同唯识的八识、显教的八正道、净土宗《阿弥陀经》的八功德水,都有关联,要好好参究。
「何等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昼夜无异,不以日月所照为明,是为一未曾有难得之法。」这个房间中常发金色的光。我们来用世间法研究,但是也没有离开佛法。人脑中动什么念头,现代科学已经可以用光照得出来了。思想非常纯净的人,照出来是青蓝色带金色的光。《维摩诘经》尚未传到中国之前,中国不说方丈而说「方寸之地」,指的是心,比较一下这两个,就大概了解了。
维摩居士的丈室中,不分书夜都放金色的光,不是靠日月去照的,这是什么光?是自性的心光。在禅宗来讲,得了初关开悟的人,就应该有自性心光。到了这个境界,有三种现象一定出来的:第一,身轻如叶,不用修白骨观,一身的骨节都软了,妄想杂念习气也柔软了。第二,昼夜常明,白天夜里都没有昏沈,都在光明中。第三,夜睡无梦,因为醒梦一如。你修行到达什么程度,用这个测验一下就知道了。
「此室入者,不为诸垢之所恼也,是为二未曾有难得之法。」第二个特点,到了这个房间能够成为入室弟子,换言之,真正能证悟到(不是理解到)心地法门,就没有一切世间的染污烦恼。人到了这种境界,古人有名言形容:「烦恼无由更上心」,想故意造一个烦恼都不可能的,即使他在喜怒哀乐中,也都没有烦恼的。
「此室常有释、梵、四天王、他方菩萨来会不绝,是为三未曾有难得之法。」第三个特点,到了这个房间,随时与三界天人及其它国土菩萨息息相关,时通往来。
「此室常说六波罗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