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谚语-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雨。而锋面雷雨是存在于锋面之中,因而其下雨范围强度都比较大,维持时间也比较长.所以说雷轰天边,大水连天。
这个谚语的另外一层含义是相当雷轰天顶时.说明积雨云中心部分已移到天顶,随后本地处于积雨云后部云势减弱,未来雨将逐渐减小,不会比先前更大。雷打天边说明积雨云中心部分尚未移来,随着积雨云逐渐移来,雨势将逐渐增大,当积雨云中心部分移来时雨势更大,大雨滂沱。所以说雷打天边大水连天。
先雷后雨,有雨必少。未雨先雷,船去步回。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先打雷后下雨,当不得一场大露水。先雨后雷,其雨必大。
雷雨根据其生成方式,有热雷雨、锋面雷雨、地形雷雨、平流雷雨等等。先雷后雨一般都是发生在热雷雨与地形雷雨中。
为什么热雷雨与地形雷雨会先有雷后有雨的感觉呢
前面讲了热雷雨、地形雷雨一般产生于单一气团内部,由局部热力作用与地形作用而产生的。其实产生热雷雨与地形雷雨在积雨云中雷鸣电闪降水的发生时间不会相差许多。如果人处于雷雨云底部先雷后雨感觉很可能不会很明显(有感觉)。
热雷雨与地形雷雨产生先雷后雨的情况,可能有两种:第一种是产生热雷雨与地形雷雨的积雨云底部空气层比较干燥,积雨云中降水在还未落到地面时已经蒸发掉了,而雷声却照样传到地面。这样就产生了雷公先唱歌的情况。以后积雨云继续发
展,雨滴大到落到地面前还不致完全蒸发完时才形成降水。第二种情况是由于热雷雨是带有很强的局部性的,范围很小,当它远离本地时,闪电雷声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过来为我们所听到。但由于雷雨云远离本地,降水当然不会落到头上,而后随着积雨云移来才会发生降水,这也是先雷后雨。
由于热雷雨、地形雷雨是在单一气团内发展起来的局部性雷雨,所以范围小,雨量也不会很大,而且下雨时间也短,不可能下很大的雨。如果积雨云远离本地有可能在它尚未移来之前已经消亡,根本不会下雨。
而锋面雷雨情况就不一样,它是在锋面云系中发展起来的。在锋面中原来天气情况就比较恶劣,多为阴雨天气。因此在它还没有发生强烈扰动发展成积雨云之前就已经可能是阴雨天气,而后随着冷暖气流剧烈的相对运动发生强烈扰动,从锋
面云系中发展成积雨云产生打雷现象。这就势必形成先雨后雷情况。这种情况降水时间和雨势势必都比较大些。所以农谚有说:先雨后雷,其雨必大,正是指的这种情况。
可见先雷后雨,有雨必小;未雨先雷,船去步回等谚语在一般情况下还是比较符合科学道理的。但由于锋面雷雨有时也有先雷后雨情况,所以利用这些谚语作预报时,最好根据当时天气形势配合考虑互相订正,把握性更大些。
黄昏上云半夜消,黄昏云消半夜浇。
这个谚语在初春,初秋时候(农历二。八月)较为适用,因为此时低气压移动较为频繁,来去较快,给局部天气带来时晴时雨变化多端的天气状况,黄昏上云半夜消,黄昏云消半夜浇正是深刻地反映了这个多变的天气情况。
傍晚起云夜半开,夜半不开风雨来。黄昏起云半夜开,半夜起云雨就来。
这是说如果傍晚时候起云,半夜前云就消散,那么依然是好天气,如果到了半夜云还没有消散,那就有可能转化为阴雨天气。
傍晚时候空气逐渐趋于稳定,按理说云应该消散。如果傍晚起云一般说来是由于系统天气影响所造成的。由系统所造成的云,夜里还会发展不会消散,随着系统移来天气要转为阴雨天气。但是傍晚起云也不能排除这种云是别处正处于消散阶段
的云随着高空风移来的可能性。如果是这样,那么随着夜间空气越来越稳定,这种云半夜前肯定要消散的。傍晚起云夜半开,夜半不开风雨来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整个天气情况,因此还是比较全面的。
日落云连天,必有大雨来;日落云里来,风雨在夜半;日落乌云遮半,风雨在夜半;反日暮乌云接,风雨不可说。
这几条谚语与“乌云接日”一样,说明西边有系统性阴雨天气将会移来影响本地造成阴雨天气。详细见前面解释。
云布满山底,连宵雨乱飞。。
云布满山底指的是雨层云底部的碎雨云、碎层云。雨层云底高度本来就不高只有几百米至1000多米,其底部的碎雨去、碎层云是因为雨层云中降水在未到达地面时被蒸发,水汽在云底部重新被凝结而生成的,因此它的云底更低,在山区大多数只好在半山腰漂浮移动。
雨层云多数是生成于暖锋前部,它是由于暖湿空气沿冷空气斜面爬升后水汽凝结而生成的,因此具有范围广、厚度厚、水汽充沛这些特点,它是一种最能下大雨、下久雨的云,而暖锋一般移动又很慢,因而阴雨时间也就更长一些。云布满山底,连宵雨乱飞就是这个意思。
天上倒踩云,天下驶倒船;天上云像梨,地上雨淋泥; 悬球云,雷雨不停。
在夏季有时黑压压的乌云铺天盖地压过来,在乌云底部像滚开了水似的出现倒挂的梨子似的云层,这就是农谚中所说悬球云,云像梨或倒踩云。这种云大多生成于积雨云底部。调雨云中既有非常强烈的上升气流,因为没有强烈的上升气流对不足以维持积雨云生存与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下沉气流,下沉气流也是跟随积雨云发展而同时发展起来的。形成下沉气流其中原因之一,是由于上升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一部分随高空风一起变成水平风向,另一部分则转变为下沉气流。还一个原因就是积雨云中有大量降水发生,大量下降的雨滴、冰粒会连同它周围空气一起往下带形成下沉气流,同时它也将高空风往下带也形成下沉气流。在上升气流和下沉流气流共同作用下,原来平坦的积云底部到积雨云时再也不平坦了,而是像翻滚的海洋浪涛一样,形成一个个倒悬梨子似的云层。所以看到倒踩云、悬球云等可以知道积雨云底部已经移来,立即就有打雷下雨天气发生。
云行东,车马通;云行西,雨凄凄;云行南, 水连天;云行北,好晒谷。
云行东,车马通;云行西,雨凄凄;云行南,
水连天;云行北,好晒谷。
云朝东,一场空;云朝南,水满塘;云朝西,
披蓑衣;云朝北、黑一黑。
云跑东,一场空;云跑南,雨成团;云跑西,披蓑衣;云跑北,雨没得。
云往东,一阵风;云往南,水连天;云往西,放牛娃披蓑衣;云往北,一阵黑。
云彩南,水涟涟;云彩北,干研墨。
云彩往东越走越空,云彩往西骑马披蓑衣,云彩往南搬到水塘,云彩往北越走越黑。
云行西,马溅泥。
北云吹南大水成潭,南云吹北没水磨墨
南云撑到北,无水来磨墨,东云撑到西,平地打成溪;北云撑到南,平地冲成潭;西云撑到东,太阳红彤彤。
云向南,落满坛;云向北,有雨落不得;云向东,红彤彤;云向西,雨凄凄。
这些谚语含意大致相同。当云向南、向西移动时,天气会变坏下雨;而当云向东向北移动时天气将转好,不会下雨。
它主要是指低压系统中低云云系移动方向。我们知道在低压系统中风是沿反时针方向吹的。对于我国大型天气系统来说大多是从西向东移动的(受高空西风环流引导)。低压系统也是如此,因而在低系统前部吹西风或南风,在低压系统的后部吹东风或北风。而云的移向其实就是同层气流移动方向,即与云同高层次风向。这样在低压系统前部吹西风或南风云的移向自然是向东或向北。当我们看到云向东或向北时说明已处于低压系统前部,与别的天气系统交界面已经移过,天气将逐渐转为本系统内部。这时天气就逐渐转为单一气团控制的天气。它比起锋面天气自然要好上许多。地面低压区内由于上升气流作用云彩会多些,但是要产生大范围大雨天气尚是不可能的(台风除外),特别当云行东时,盛行的是西风,西风是由大陆吹来水汽很少,即使上升由于水汽太少也很难凝结成云。所以说云行东太阳红彤彤。云行北吹的是南风,水汽就比较多可以产生较多的云彩。因此有云行北黑一黑之说。总之在单一气团内部天气总是相对说来会好些。当我们看到云往西与云往南现象就说明本地已经处于低压系统后部,低压即将移走,新的天气系统即将移来,在这新旧系统交替时刻即锋面区域内那是要发生大范围的降水天气的。特别是云行西说明上空盛行东风,风从东面吹来。我国东面是浩翰无垠的太平洋,因此可以带来充分的水汽为降水准备好充裕条件。可见云行西、云行南是要下雨的。
早阴阴、午阴晴,半夜阴天不过明。
大气的稳定度就其日变化来说,早晨太阳出来前应当是一天中稳定度最大的时刻,因此早上一般不容易生成云而造成阴天。如果早上起来看到满天云层密布,天气阴暗,那么说明低气压系统已经移来,并且控制本地。在低气压内,由于福合作
用盛行上升气流,空气上升的结果造成强烈绝热冷却而生成大范围的云层。这种作用不论白天晚上都照样进行。白天由于空气层不稳定更容易造成对流上升而生成云,所以说早上阴天还要一直阴下去,天气一时不会好转。如果早上天气是好的,天空无云,中午变成阴天那是由于白天热力作用而产生对流生成淡积云后发展为浓积云、积雨云,一时铺天盖地甚至下雨刮风,但是这些现象都是局部的、暂时的,而且范围很小、时间很短,积雨云要么很快消散,要么很快移走,天气仍然晴好,
到了傍晚太阳下山热力作用消失空气又重新趋于稳定,对流云更无法发展,最后只好消散。因此说午阴晴。半夜阴天不过明与早阴阴原理相同,也就是说半夜里阴天不到早上就要下雨。
乌云挡坝,来朝雨下。黑猪过河,大雨滂沱。乌云串天河,洪水穿田过。黑云在骑马,雨点滴穿沙。
这些谚语中所说的黑猪、乌云、黑云骑马都是指雨层云底部的碎雨云。雨层云底部支离破碎的一块块碎雨云是一种移动很快的云,而且漫天飘浮,在乌云横穿天河这就是农谚中所说的黑猪过河、乌云串天河、乌云挡坝的意思,在白天看上去因
其移动快亦似黑云骑马。
两层云是一种宽广、深厚的云幕,也是最能下大雨的一种云。在雨层云中水汽水滴都很充沛,当它下面出现碎雨云时,说明在雨层中已经有雨滴开始降落。这些雨滴在降落过程中,被蒸发成水汽后上升到两层云底部重新凝结成支离破碎的雨层
云。这些雨层云有时可以连成黑糊糊的一片与雨层云底部混在一起,因此在雨层云底部出现碎雨云之后马上就有可能立即下起大雨。
看到黑猪过河等现象,说明离本地不远的地方有雨层云存在,而且高空气流是向本地吹来,那么这个雨层云在高空气流引导下势必也会慢慢地移来,使本地产生降水现象。
由于雨层云范围大,厚度深,所以降水量也较大。洪水穿过田,雨点滴穿沙正是形象地说明这个特征。
行云逆风天易变。
行云逆风天易变说的是如果云的移动方向正好与地面风吹的方向相反,天气就将变坏。
云因其离地面有段距离,它的移动方向是受云所在高度上风(即气流)的方向所支配。如果云移动方向与地面风向正好相反,说明高空风与地面风风向正好相反,有一风向切变存在。这种情况一般发生于两种气团交汇地方,两种气团互相都要向对方所在方向移去,于是产生暖湿空气在干冷空气上面向冷空气所在方向移升,而且冷空气却像楔子一样在暖湿空气下方向暖湿空气所在方向移动。因此上层的暖湿空气与下层的干冷空气移动方向正好相反,风也正好相反。所以看到行云逆风时,可以想像锋面离本地已经不会很远,随着锋面移来,天气当然也要有一个转坏过程。
久雨见星光,明朝雨更狂;明星照湿地,天亮依旧雨。
在连阴雨的天气里,晚上有时会云层展开,露出蓝天看见星星,这到底是天气转好的象征还是继续下雨的预兆呢农谚告诉我们见星光只是暂时现象,雨仍然是要继续下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春秋季节,连阴雨天气多数是静止锋造成的。一则静止锋上的云层不是完全一样的厚薄均匀的,是有时厚有时薄,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云层厚水汽充沛移来时会下雨,等到薄的云移来时,可能雨就会稍歇一会儿。连阴雨天气雨总是下下停停,也正是这个原因。晚上当薄薄云层移来时,透过云层也有可能会看见星光,因此不能说它就意味着天气要好转。另一方面在久雨的天气里,空气非常潮湿也很不稳定。晚上地面开始散热,尽管天上有厚厚的云层盖住,妨碍辐射冷却的正常进行,起着一定的保暖作用。但是近地层空气还是要降温变冷的,只不过比晴朗无云的时候变冷得慢一些,温度也下降不了许多。这时候(云层以下)情况正好相反,它由于得到地面辐射上来热量的补充,温度下降很慢,甚至不下降,于是空气就变得上暖下冷,头轻脚重,空气就渐趋稳定,出现了暂时的稳定现象。挨近地面的空气就不再继续上升给上层云里补充水汽,供其蒸发消耗发展之用。这们在云层较薄的地方就可能再现破绽,露出青天,看见星光造成暂时好天气。但是这只不过是夜里暂时现象,第二天太阳出来地面继续增温,空气又变得上凉下暖,头重脚轻空气又重新归于不稳定,低层空气又开始上升补充云里水汽,原来空气就很潮湿,云里水汽含量本来就比较多,再一补充给继续下雨又造成一个良好条件,连阴雨就有可能继续下去,所以说“明星照湿地,下雨不歇气”基本上还是可以信赖的。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说晚上确实因锋面移过本地,云层开始变薄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