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科全书-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镣ㄖ葜比肼核⒑印V谜⒁越诟吡己印琢叮ń癖本┗叮杪邓睢5虻厥聘呔鹂诤铀曰胱遣荒苁ぶ鄱砸月酵臁L┖退哪辏1204)韩玉建言开通州潞水漕渠,建闸节水,减缓坡降,终于使御河漕船行至都下。贞祐四年(1216)右丞侯挚又开沁水入御河以便馈运。金朝于御河沿线诸县分别置河仓,设纲船,分春(冰消行,暑雨毕)、秋(八月行,冰凝毕)两次起运,至通州和中都城通济、丰备、丰赡、广济等仓存储,岁运近百万石。
金代还曾于中都东北郊开漕渠通温榆河(即今北京东郊坝河);开长直沟穿万安湖于今安徽省灵璧县境,连通汴、泗,皆欲通漕粟。金代运河使用的时间都不太长,但是经过金朝的治理,一些行将淤废的运河得以复生,其金中都漕运线路的规划设计尤为元、明、清建设通惠河——大运河系统所借鉴。
(李孝聪)
元 元代修凿完成北起大都、南达杭州,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流域的大运河。
元代大运河全长三千多里,可分为下列各部分:从北京至通州的通惠河;从通州南入大沽河,西南接御河的通州运粮河;从天津南至临清,接会通河的御河(即卫河);从临清至东平路须城的安山,接济州河的会通河;从须城的安山到济州,接泗水入黄河的济州河;从黄河到扬州入长江的杨州运河;从镇江经苏州、嘉兴达杭州的江南运河。
元朝灭南宋后,仍依靠旧运河进行水陆转运,其路线是:由长江辗转入淮河,逆黄河而上达中滦旱站(今河南封丘西南、黄河北岸),陆运一百八十里至淇门(今河南浚县西南),入御河(今卫河),再船运至大都。这条隋唐以来的运河旧道,因历经变迁,久不通畅,漕运诸多不便,所以元朝政府着手陆续修凿大运河。
①开通济州河。始凿于至元十三年(1276)一月。至元十八至二十年,由奥鲁赤主持引汶水、泗水,从济州(今山东济宁)西北到须城安山(今山东东平西南)开凿一条一百五十乡里的济州河。漕路由淮河入泗水(今中运河),经济州河北达安山,出大清河(即今黄河下游),经东阿(在今山东东阿南)、利津入海,然后由海运入直沽(今天津大沽口)达大都。此后因海口淤沙壅塞,运道不通,又改由东阿陆运至临清(在今山东临清南)入御河。至此,元代南北航运已大致沟通,所不通者,仅东阿和临清之间一二百里的旱路。会通河开成后,济州河也通称会通河。二十四年实行大规模海运前后,元朝主要是实行海运、水陆和海河转运并重的办法以解决漕运问题。
②开辟会通河。至元二十六年采用寿张县(今山东梁山西北)县尹韩仲晖等人的建议,派李处巽主持开凿会通河,从安山的西南起,分梁山泺(即梁山泊,在今山东梁山、郓城等县间)的水源北流。经寿张西北到东昌(今山东聊城),又西北到临清入御河。全长二百五十里,历时六个月完成。中建坝闸三十一处。至此南北航运已全线沟通。而黄河在宋、金之际夺淮入海后,北面的一条故道久已减弱,会通河开凿后,黄河的一部分水流便可由此流入御河,北流入海,御河因此有“北黄河”之称。
③开辟通惠河。早在中统二年(1261),郭守敬即上水利条陈六条,其中之一是建议引水通金代中都(今北京),东至通州的旧漕河,南向开河至杨村(今天津武清),但通州至大都五十里之间,水源缺乏,仍然需要陆路运输。因此,至元二十八年郭守敬又建议疏导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过双塔、榆河,引一亩、玉泉诸水(在今北京昌平境)至大都西门入城内,汇为积水潭(亦名海子),再东南出文明门(今崇文门)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全长一百六十四里,置坝闸二十一座。隔年河成,赐名“通惠”,这样,漕船即可一直开进大都城。
④整治通州运粮河。通州南下至白河北运河北段一段,上接通惠河,下通大沽河,是南北航行的要道,但是,它所依赖的潞河(由在、榆、浑三水合流而成)水源不足,
元代大运河图
河道浅涩。至元三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采纳漕运使司的建议,另引小渠水入榆河,增加流量,便利行舟。
⑤疏浚扬州运河与镇江运河。扬州运河相当于旧邗沟,灭宋后,此河逐渐壅塞。至元末年曾加疏治,但成效不大。延祐四年(1317)始疏浚畅通。镇江运河属江南运河,从镇江至常州武进县吕城坝(今江苏丹阳东南),长一百三十一里。至治年间(1321~1323)疏凿,河面加阔至五丈,底阔三丈,深六尺。同时又开浚了镇江运河的重要水源练湖(今江苏丹阳北)。
漕运的管理机构,几经调整,至元十九年改立京畿都漕运使司。二十四年,内外分立两运司:内司即京畿都漕运司,立于大都,管领在京诸仓出纳粮斛及运输等项事宜,下设新运粮提举司(置于至元十六年)和通惠河运粮千户所(置于至元三十一年);外司即都漕运使司,置于河西务(今天津武漕西北北运河西岸),分司临清,掌御河上下至直沽、河西务、李二寺、通州等处运粮等事,下辖有三十一纲(每纲船三十只),船九百余只,船户八千余户。
元代大运河的沟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及中外贸易的发展,也为明、清运河的畅通和现代大运河奠定了基础。
(高荣盛)
明清 元代开京杭大运河使运河贯通南北。但会通河所经山东地段地势较高,河道较窄,加以水源不足常苦水浅胶舟,不任重载。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派平江伯陈瑄疏浚江淮运河。又命工部尚书宋礼修治会通河(包括济州河在内),京杭大运河始畅通。清代继承明代遗制,继续疏浚和整治。
清代修治大运河,河道除人工开凿者外,还利用若干段不同水系的天然河道。天然河道,不时变迁,其中,黄河每次泛滥或者改道,必然严重破坏大运河。且天然河道概属东西走向,而大运河横贯南北,河床起伏地降差很大,因此河道工程极为浩繁。每段河道各有特点,除河名外,各有漕名。清代沿明旧,大致可分为七段:①北京至通州段称通惠河,漕称“里漕河”;②通州至天津段称北运河,也称白河、路河或外河,漕称“白漕”、“路漕”或“外漕河”;③天津至临清段称南运河,也称卫河或御河,漕称“卫漕”;④临清至台儿庄段称会通河,也称山东运河,共设节制闸四十余座,故漕称“闸漕”;⑤台儿庄至淮阴段是利用黄河,漕称“河漕”;⑥淮阴至扬州段称里运河,也称淮扬运河、南河或高宝运河。中经宝应、高邮、邵伯等诸湖,故漕称“湖漕”;⑦镇汪至杭州段总称江南运河或转运河。又以苏州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其北段称丹徒运河,漕称“江漕”;其南段称浙江运河,漕称“浙漕”。
清代治理运河重点有二:一山东境内会通河,一为江苏境内里运河。会通河地处鲁中山地,南旺号称“水脊”,地势高耸,水源缺乏。明代在戴村筑坝,导汶南旺,分水济运,以解决水源问题,又置水柜陡(牛)门,以调节水源,节制水流,才保证了会通河的顺利通航。但到了清代,水源诸泉多被填塞,会通河淤浅,安山、南旺、马踏、徽山等湖,逐渐淤淀,或被豪户侵占,辟田耕种,以致湖水日少,加以民田灌溉与漕运争夺用水,更影响蓄水济运。清代治理惠通河,除遵循明代旧例,修筑戴村坝,疏浚河道,培护堤岸,引水蓄湖,严闸启闭外,采取了如下措施:①申饬地方疏通泉源;②树立湖塘封界,禁止侵占;③将山东诸湖开浚筑堤,或增高培厚原有堤岸,蓄积湖水;④严禁百姓截流灌溉,违看治罪严惩。经康、雍、乾三朝连续治理,会通河百余年畅通无阻。
里运河治理更为艰巨。里运河北端的淮安与清口,为黄、淮、运交汇之处,上有洪泽湖,下有宝应、高邮、邵伯诸湖,南通长江,东连大海,河道纵横交错,地形和水系都很复杂。黄河泛滥,运河必坏。明末清初,河工年久失修,黄河年年泛滥,决口频繁,以致改道,夺淮入江,河水逆入清口,倒灌洪泽湖,合淮水并力东冲运堤。而江北里运河一线,黄、淮、湖、运联成一片,变为泽国,以致运堤崩溃,漕运阻塞。从顺治初年至康熙十五年(1676),治河修运,均乏成效。自康熙十六年,靳辅担任河道总督,在《河道敝坏已极疏》中,提出“将河道运道一体,彻首尾而合治之”,筹审治河全局,制定了大修黄、运两河方案。在黄、淮、运三条河干上同时兴工,大规模治河修运。在整治黄、淮河同时,清除山阳、清河、宝应、高邮、江都五州县运河河道淤浅,一律开挖深通,修筑河岸堤工,堵塞运堤决口三十四处,修建闸坝二十六座及涵洞五十四座,筑成清水潭决口东、西堤各一道,开绕西越河即永安河一道。此外,又开烂泥浅引河二道:一自新庄闸西南至太平坝,一自文华寺永济河头,南经七里闸转而西南也至太平坝,并把南运口移至七里闸,两渠并行,互为月河,俱达烂泥浅,分水十之二佐运,十之八射黄刷沙。以上各项,三年中次第告竣。二十二年,黄、淮两河尽复故道。里运河各项大工完成。于是,运艘及商民船只往来通行,安全无险。
康熙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初,以黄河风涛险恶,漕运不便,于宿迁、桃源、清河三县黄河北岸遥、缕二堤内,挑开三百里中河一道,再改由仲家庄出口,并建双金闸一座。漕船一出清口,即可截流径渡北岸,由仲家庄运口进入中河(又称中运河),历皂河、泇河北上。自此,中河代替了明代以来的“河漕”,使黄、运分离,避免了黄河一百八十里风涛之险。后来,新任河督于成龙因中河逼近黄河堤岸,不便筑堤,又自桃源盛家道口至清河,弃中河下段,改凿六十里新河一道,是为新中河。康熙晚期,河督张鹏翮以新中河河头弯曲窄浅,漕船行驶不顺,故截用旧中河上段和新中河下段合为一河,重新疏浚,仍名中河,并移中河运口于张家庄。至是,中运河才告最后完成。
乾隆晚期,河工日渐松弛。黄河多次决口,淤塞运道,清廷不及时修复,而开始借黄济运,勉强维持漕运。嘉庆时期,河患日深,几乎无岁不决,运道淤塞严重。道光初年,大运河已处处淤塞难通,几乎仅存一线河形而已。至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河南铜瓦廂决口,改道北徙,穿运挟汶而东,径东阿、历城,由山东利津入海。大运河长江以北运道,大部被黄河淤塞冲毁,京杭运道断绝。
(王永谦)
目录
押租制
鸦片贸易
鸦片战争
牙行
牙军
雅克萨之战
嚈哒
《烟台条约》
焉耆
阉党
鄢陵之战
燕
延祐经理
严复
严耕望
严嵩
沿海贸易权
沿纳
盐法
盐商
盐税
《盐铁论》
盐铁使
盐铁之议
盐铁转运使
阎立本
阎若璩
阎锡山
颜佩韦
《颜氏家训》
颜元
奄蔡
衍圣公府明清档案
《弇山堂别集》
郾城之战
《晏子春秋》
燕铁木儿
杨州
羊祜
杨国忠
杨靖宇
杨涟
杨溥
杨荣
杨赛因不花
杨慎
杨士奇
杨嗣昌
杨素
杨秀清
杨玄感
杨炎
杨业
杨一清
杨遇春
杨增新
洋钱
洋务运动
妖书案
尧
姚苌
姚崇
姚从吾
姚广孝
姚枢
耶律楚材
耶律斜轸
耶律休哥
耶律乙辛
耶稣会士
也里可温
也先
野利仁荣
野史
叶什勒库勒
叶适
叶挺
叶宗留起义
邺
夜郎
“一·二八”事变
“一二·九”运动
一条鞭法
一行
伊本·拔图塔
伊犁
伊利汗国
伊利可汗
伊斯兰教
伊尹
伊州
衣食客
《仪礼》
夷
夷陵之战
移宫案
移剌窝斡起义
颐和园
义和团运动
义净
义役
议政王大臣会议
亦力把里
异姓诸侯王
邑
驿传
奕劻
奕䜣
益兰州
《逸周书》
殷
殷浩
殷墟发掘
银锭
银两
银元
尹
英美烟公司
《瀛涯胜览》
应昌
佣作
庸
永佃权
《永乐大典》
永乐迁都
《涌幢小品》
幽蓟十六州
幽州
邮电
于谦
于阗
余玠
鱼鳞图册
虞集
虞洽卿
虞允文
《舆地纪胜》
宇文护
宇文化及
宇文恺
宇文泰
禹
庾亮
玉昔帖木儿
预备立宪
预租制
御史大夫
御史台
豫湘桂战役
元
《元朝秘史》
《元朝名臣事略》
元成宗铁穆耳
元代海运
《元典章》
元丰改制
《元丰九域志》
元好问
《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姓纂》
元曲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元史》
元世祖忽必烈
元顺帝妥欢贴睦尔
《元文类》
元文宗图帖睦尔
元英宗硕德八剌
元祐更化
元稹
身毒
爰田
袁晁
袁崇焕
袁绍
袁世凯
袁枢
袁术
圆明园
圆仁
月赤察儿
乐毅
岳飞
岳钟琪
越
越
云梦秦律
云南回民起义
云南铜矿
运河
杂泛差役
杂泛差役
元、明时期与正役相区别的徭役制度。杂泛主要是征发人夫从事造作官舍、治理河渠、修建城池、递运官物等项力役。差役源于宋代的职役制度,有里正、主首、隅正、坊正、仓官、库子以及弓手等项职役。元代前期,杂泛差役的承担者是汉人和南人中的民户,还有一部分色目人民户。因为享有免役特权的户较多,不少民户亦设法避役。因此元政府于大德七年(1303)发布诏令:原来不当役的军户、站户、匠户、打捕鹰房户和投下户,也要一律当役。这种扩大应役范围的做法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实施时也变化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