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科全书-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蒙的权益换取了日本的出兵干涉,得以转危为安。事后与吴佩孚弃嫌修好,又联合阎锡山、张宗昌等,合力对冯玉祥国民军作战,重占天津、北京。
当吴佩孚、孙传芳遭到北伐军沉重打击,势颓力衰之时,张作霖在北方拥兵自重,于1926年12月任安国军总司令,宣言“反共讨赤”,镇压革命运动,封闭进步报馆,袭击苏联大使馆,杀害李大钊等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1927年6月在北京成立安国军政府,自称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企图分化南方阵营,以黄河为界南北分治。
1928年初,蒋介石统率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各路军北上,在各条战线上对奉军展开了强大攻势,直逼京、津。张作霖眼看大势已去,于5月30日下总退却令。由于张慑于东北人民维护民族权益的反日浪潮,对于日本帝国主义图谋侵占满蒙权益、控制东北局势的种种要求,未予全部承诺;同时又同美国势力勾结,招致日本方面恼恨。6月4日清晨,张乘车由北京回奉天经过沈阳西郊皇姑屯车站附近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当日逝世。
(严如平)
章炳麟
章炳麟
(1869~1936) 近代民主革命思想家、学者。又名绛,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
1869年1月12日(清同治七年十一月三十)出生于书香门第。早年曾受过严格的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化教育,在杭州西湖“诂经精舍”从朴学大师俞樾受业。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为挽救民族危机,投身变法运动,并参加强学会,又到上海任《时务报》撰述。其政治思想倾向虽与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主义思想相似,但他不同意康有为神化孔子、建立孔教的言论,对时人称康为“教主”、“南海圣人”尤其不满;再加上在学术上他是古文经学派,康、梁是今文经学派,门户之见,有如冰炭,不久就分道扬镳。
1898年戊戌政变后,章炳麟遭通缉,避地台湾,任《台北日报》记者。1899年春,他把自己有关经学、史学、哲学、文学和音韵等方面的散论辑成《訄书》,成为近代文化思想的名著。同年夏,东渡日本,同孙中山相识。继而返回上海,参与《东亚日报》编务。1900年7月,在上海参加唐才常发起的“张园国会”,因反对既“排满”又“勤王”的宗旨,当场“宣言脱社,割辫与绝”,从此脱离改良派,走上推翻清王朝的革命道路。
1902年再次逃亡日本,与孙中山正式结交,讨论中国的土地、赋税以及革命成功以后的政治和建都等问题,受到很大鼓舞。为了宣传“排满”民族革命思想,和秦力山等人在东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号召留日学生“雪涕来会,以志亡国”。1903年3月,重至上海,任教于蔡元培创办的爱国学社。同年6月在《苏报》上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对康有为的言论逐条批驳,直斥光绪皇帝为“载湉小丑,未辨菽麦”,对革命则大加赞颂,从而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的大论战拉开了序幕。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邹容的《革命军》发表后,清朝统治者和上海租界的工部局相勾结,查封《苏报》,逮捕章炳麟。章函告邹容,邹容不愿让章独遭迫害,亲到巡捕房投案,结果邹容被判监禁两年,章炳麟被判监禁三年。1904年章与狱外蔡元培等人联络,1904年在上海发起成立光复会。邹容在狱中病逝。1906年章刑满出狱,由孙中山派人接到日本东京,加入同盟会,并被委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主编,积极参加与改良派论战。1908年,《民报》被日本政府查禁,他严词抗议无效,乃专事讲学和著书。随着革命运动的不断发展,章炳麟和孙中山在思想上的分歧日益明显。他同意孙中山提出的民族主义政纲,但对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都有不同看法,很快就和孙中山发生了分裂。1910年他和陶成章在东京重组光复会,并担任会长,从此在组织上和同盟会脱离关系。
武昌起义爆发后归国,他与黎元洪及立宪官僚广通声气,其言论行动大都对革命不利。公然鼓吹“革命军起,革命党消”,要求解散同盟会,并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出任会长。1912年3月,中华民国联合会改为统一党,他任理事,表示拥护袁世凯当大总统,建都北京。他先后被袁世凯任命为总统府高等顾问、东三省筹边使。直到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的案件发生后才南返,宣布辞职,参与筹划讨袁。从1913年8月起,章被袁世凯软禁在北京。1917年7月随孙中山南下护法,任护法军政府秘书长。他往来于香港、广州、云南、贵州等地,想争取西南军阀的支持。旋因护法军内部矛盾重重,失去信心,于1918年10月退隐上海,后迁苏州设国学讲习所。此时,章炳麟的思想日趋保守,他反对新文化运动,鼓吹“尊孔读经有千利而无一弊”;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更为一些军阀歌功颂德。章毕竟是个爱国主义者,“九·一八”事变后,他主张坚决抵抗日本侵略,强烈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同时,他还拖着老病之躯,努力著书讲学,以肩荷民族文化为己任。1936年6月14日病逝于苏州。章炳麟一生著述甚丰,被尊为经学大师,著作版本繁多,后辑为《章太炎全集》,现已陆续出版。
(陈旭麓)
章惇
章惇
(1035~1105) 北宋改革家。字子厚。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举进士第,为商洛(今陕西丹凤西北)县令。神宗熙宁初,王安石变法,章惇任编修三司条例官,后历任知制诰、直学士院、判军器监等职。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为荆湖路察访,开梅山,经制南、北江,籍户搜田,贷给牛种,设立郡县,妥善地调整了宋廷与该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熙宁七年至八年,任三司使,是新法派中的一名重要人物。元丰三年(1080),任参知政事,后又出任地方官。五年,拜门下侍郎。
哲宗即位,章惇任知枢密院事。时高太后垂帘听政,以司马光为门下侍郎、宰相,全部罢废新法,举朝无敢言者。章惇独自上疏,逐条分析免役、差役二法的利弊,驳斥司马光对免役法的攻击,并同司马光在帘前争论。守旧派在辩论失败后,利用台谏官对章惇进行攻击,章惇被贬官知汝州(今河南临汝)。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章惇以“绍述”为己任,恢复青苗、免役诸法,并起用新法派的蔡卞、曾布等人,对守旧派进行打击,使部分新法得以继续推行。他力主对西夏作战,筑堡开边,取得胜利。章惇任相期间,“不肯以官爵私所亲”,为世所称。哲宗死后,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向太后主张立端王(即宋徽宗赵佶),章惇提出异议,认为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因此,在赵佶即位后,章惇被贬知越州(今浙江绍兴),接着又连遭贬逐,最后死于睦州(今浙江建德东)。
(周宝珠)
章嘉呼图克图
章嘉呼图克图
清代掌管内蒙古地区喇嘛教的大活佛。原出于青海廓隆寺,第一世名扎巴悦色,生于青海省互助县红崖子张家村,由此而得名“张家活佛”。后改“张家”为“章嘉”。第二世名阿旺罗桑曲丹,入藏学经,师事达赖五世,曾任哲蚌寺果莽扎仓堪布,著有全集。康熙三十二年(1693)受封为札萨克(jasak,旗主)喇嘛,四十四年封为呼图克图(长生不老之人)、大国师,颁金印,并委以总管内蒙古佛教事务,深得朝廷信用。第三世名茄贝多吉,八岁入京,驻梅■寺,移嵩祝寺,与诸王子同学。十八岁精通汉、满、蒙、藏文字,著有全集。清世宗封为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奉旨护送七世达赖返藏,后冬住北京,夏往多伦。其辖下有多伦汇宗、善因等寺,北京嵩祝、法渊等寺,西宁廓隆、广济等寺,五台镇海、普乐等寺。乾隆元年(1736)授以“管理京师寺庙喇嘛札萨克达喇嘛振兴黄教大慈大国师”名号,遂成定制。五十七年,清政府规定其转世须经清廷主持的金瓶掣签决定。四世名益西丹贝监参,五世名益西丹贝尼玛,六世名罗桑丹贝嘉错。七世名益西多吉,均以内蒙古喇嘛寺院为主要宣化对象,驻牧有年。
(王尧)
章开沅
章开沅
(1926~ )中国历史学家。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1926年7月8日生于芜湖。
1946年10月入金陵大学历史系。后于该校肄业。1948年12月赴中原解放区,在中原大学政治研究室当研究生。1949年7月随校南下武汉,在教育学院历史系任助教、教员。1951年9月入华中大学(即今华中师范大学),在历史系先后任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1984年3月任该校长兼历史学研究所所长。
1954年以来,他主要从事辛亥革命研究,兼及中国资产阶级、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近年则致力于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在研究中注意社会环境的剖析并形成自己的风格。主要著作有《辛亥革命史》(三卷本,与林增平共同主编)、《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并主编《辛亥革命史丛刊》、《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丛书》等。在从事科研及著述的同时,他亦致力于教学及各种社会活动。1980年参与创建中南地区辛亥革命研究会,任理事长。1984年任孙中山研究学会理事。1986年任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
(黄怀玉)
章学诚
章学诚
(1738~1801) 清代史学家。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字实斋。早年博涉史书,中年入京,遍览群籍。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国子监典籍。后去职,历主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讲席。五十三岁入湖广总督毕沅幕府,主修《湖北通志》。晚年目盲,著述不辍。身处乾嘉汉学鼎盛之世,力倡史学,独树一帜。
以“六经皆史”说纠正重经轻史偏失,反对“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的学风。主张“史学所以经世”,“作史贵知其意”。阐发史学义例,表彰通史撰述,重视方志编纂,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思想,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历史学和目录学理论。因其说与一时学术界好尚不合,直至晚清始得传播。所编和州、永清、亳州诸志,深受后世推重。代表作品为《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学术价值甚高。另有《方志略例》、《实斋文集》等。后人辑为《章氏遗书》刊行。曾辑《史籍考》,志愿宏大,惜未成书,稿亦散失。
(陈祖武)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
(?~659) 唐太宗和唐高宗时宰相。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其祖出自鲜卑拓跋部贵族。父晟,隋时名将;妹为太宗皇后。无忌虽出于军事世家,却好学,善于谋划。他从小就和李世民亲善,太原起兵后,常从世民征伐,参预机密。唐武德九年(626),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他是策划和组织者之一。贞观中,历任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封赵国公,与房玄龄等同为宰相。太宗图画功臣像二十四人于凌烟阁,以无忌为首。贞观十一年(637),他谏止功臣世袭刺史的错误措施。十七年,太宗废太子承乾,但在魏王泰、晋王治、吴王恪之间立谁为太子问题上犹豫未定,无忌以母舅和元勋的地位决策立晋王。二十三年,太宗病危,他和褚遂良受遗命辅政。高宗李治即位后,他以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为朝廷首相,掌握大权。永徽四年(653),发生了房遗爱(太宗婿、房玄龄子)谋反案,无忌主持审案,他藉此杀死和流配诸王、公主、主婿等亲贵十余人,进一步巩固了高宗的统治。永徽六年他和褚遂良反对立武昭仪(见武则天)为皇后,未果。显庆四年(659),许敬宗迎合武后意旨,使人诬告无忌谋反,无忌被流放到黔州(今四川彭水),被迫自缢死。
贞观中,他和房玄龄主修《唐律》和《律疏》。永徽四年,《律疏》三十卷成,即现存的《唐律疏议》,由无忌领衔奏上,为东亚著称的封建法典。
(乌廷玉)
招讨使
招讨使
唐代开始设置的军事长官。唐贞元末,置招讨使,以大臣、将帅或地方行政长官兼任,兵罢即撤。五代时亦设有招讨使之职。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灭北汉时,潘美任北路都招讨制置使。康定元年(1040),前知枢密院事、武将夏守赟出任陕西马步军都部署、经略使、安抚使,后兼沿边招讨使,以对抗西夏;前执政、文臣夏竦继任,亦兼招讨使,武将夏随为招讨副使。后陕西四路、河东路帅臣亦都兼招讨使。庆历五年(1045),宋、西夏议和,乃罢陕西、河东诸路招讨使。熙宁八年(1075),赵卨任招讨使,宦官李宪为招讨副使;次年改任郭逵为招讨使,赵卨为副使以抗击交阯的内侵。建炎四年(1130),张俊为江南招讨使,讨伐李成。同时规定招讨使位在宣抚使之下,制置使之上,军中急事可以便宜行事。绍兴五年(1135),岳飞被任命为荆湖南北、襄阳府路招讨使时,还有任免州、县官之权。此后,南宋统兵官员在对金作战时期,常兼河南、河北、河东、陕西、京东等被金占领地区的招讨使,以示恢复之意。
辽代置西南路、西北路招讨司和西路招讨使司,以招讨使负责北部、西部边防及周边部族事务。金亦设西北、西南、东北三路招讨司,以招讨使领之,职掌与辽代同。元代招讨司多设于吐蕃及朵甘思,以招讨使统领地方军民事务。明代,招讨司只设于西南民族地区,由当地土官任招讨使。
(陈振)
昭莫多之战
昭莫多之战
见平定准噶尔。
昭武九姓
昭武九姓
南北朝、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