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科全书-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墒Ч氪鹭菟俸庸龋霞疤焐侥掀轮畛牵止莼鹬荩ń裥陆侣撤庇幸捕氖由嫌沃兀砸晾绾佑氪鹭菟俸恿饔蛭行模晌醒堑囊淮笫屏ΑK拇嬖冢栽尉滦问频姆⒄埂⒃胛鞣街詈构牧怠⒅形鹘煌ǖ耐吹确矫娑即淳薮笥跋臁V醒恰⒚晒诺哪承┑厍惨蛑獠衅疲斐纱罅苛髅衲卺恪4蟮挛迥辏1301),海都犯元境,在与元军战斗中受伤,回师途中死去,子察八儿继立。窝阔台后裔为争夺汗位发生矛盾和分裂,汗国力量削弱。七年,笃哇与察八儿等遣使入元,“请命罢兵,通一家之好”,元朝许和。次年,笃哇起而与察八儿争战,大掠其国西部诸城。元朝海山的军队也同时逾阿尔泰山,大破察八儿军。察八儿穷无所依,投往笃哇。窝阔台汗国所属的诸大藩部一部分归附元朝,大部分降于笃哇。至大二年(1309),察八儿因参与察合台汗国的一次内争,失败,逃归元朝,元封他为汝宁王。他的领地大半为新即位的察合台汗也先不花所有,窝阔台汗国亡。
参考书目
J。A。Boyle,TheSuccessors of Genghis…khan,trans。from Rashīd al…Dīn:the Jāmii‘al…Tawārīkh,NewYork,1971。
(周良霄)
渥巴锡
渥巴锡
(1743~1774) 清代厄鲁特蒙古诸部中土尔扈特部首领,阿玉奇汗曾孙。土尔扈特部自17世纪30年代迁至伏尔加河下游以后,不断遭受沙皇俄国的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乾隆二十六年(1761)渥巴锡继承汗位,为摆脱沙俄压迫,维护民族生存,三十五年冬,经过周密准备之后发动武装起义,率所部十六万余众,历尽艰险,长途跋涉,于三十六年复返归祖国。渥巴锡谒见伊犁将军时,向清政府献出其先世所受明永乐八年(1410)汉篆封爵玉印一颗。清政府对渥巴锡率部返归祖国的爱国行动极为重视。乾隆帝于热河行宫(即避暑山庄)多次接见渥巴锡,封他为卓哩克图汗,命其统领旧土尔扈特部。三十九年,渥巴锡病逝。
(马汝珩)
斡道冲
斡道冲
(?~1183) 西夏仁宗李仁孝时重臣。字宗圣。先世灵武(今宁夏灵武)人,从夏主迁居兴庆府(今宁夏银川),世代掌修夏国史。年八岁时以《尚书》中童子举。精通五经,译《论语注》,作《论语小义》二十卷,又作《周易卜筮断》,用蕃字(西夏文)写成,流行夏境。天盛三年(1151)为蕃汉教授。在朝刚介直言,与御史中丞热辣公济、翰林学士兼枢密都承旨焦景颜共同抵制外戚任得敬的专权和分国活动。任得敬被诛后,乾祐二年(1171)擢为中书令。辅佐仁宗稳定政局,发展文化,很多重要典籍即在此时刊印。乾祐十四年死,为相十数年,家无私蓄,藏书甚多,死后,仁宗图画其像,从祀于孔庙。
(史金波)
斡耳朵
斡耳朵
(ordo) 见斡鲁朵。
斡鲁朵
斡鲁朵
突厥—蒙古语ordo的音译,意为宫帐或宫殿。此语最早见于唐代古突厥文碑铭。辽、金元时有斡耳朵、斡里朵、兀鲁朵、窝里陀等不同译写。《辽史·营卫志上》谓:“宫曰斡鲁朵。”契丹是游牧民族,其君长习于帐居野处,车马为家,转徙随时,无城廓沟池宫室之固。故其宫帐之组成、管理、警卫与供给都有与之适应的特有制度。遥辇氏的累代统治者置有宫或帐,共为九宫分或九帐,也便是九斡鲁朵。《辽史·营卫志·宫卫》说“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分州县,析部族,设官府,籍户口,备兵马。崩则扈从后妃宫帐,以奉陵寝。有调发,则丁壮从戎事,老弱居守”。斡鲁朵既是其宫廷,又是其私产;既有特别组织的禁卫军,又有其领地、属民,单独设官分领。《辽史》中保存有历代皇帝及部分皇后、皇子的十二个斡鲁朵和相当于斡鲁朵的一个王府的记录。它们是:
算(义为心腹)斡鲁朵,汉言弘义宫,辽太祖耶律亿所置;
蒲速盌(义为兴隆)斡鲁朵,汉言长宁宫,辽太祖皇后述律平所置;
国阿辇(义为收国)斡鲁朵,汉言永兴宫,辽太宗耶律德光所置;
耶鲁盌(义为兴盛)斡鲁朵,汉言积庆宫,辽世宗耶律阮所置;
夺里本(义为讨平)斡鲁朵,汉言延昌宫,辽穆宗耶律璟所置;监母(义为遗留)斡鲁朵,汉言彰愍宫,辽景宗耶律贤所置;
孤稳(义为玉)斡鲁朵,汉言崇德宫,辽景宗皇后(即承天皇太后)萧绰所置;
女古(义为金)斡鲁朵,汉言兴圣宫,辽圣宗耶律隆绪所置;
窝笃盌(义为孳息)斡鲁朵,汉言延庆宫,辽兴宗耶律宗真所置;
阿思(义为宽大)斡鲁朵,汉言太和宫,辽道宗耶律洪基所置;
阿鲁盌(义为辅佑)斡鲁朵,汉言永昌宫,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所置;
赤寔得本(义为孝)斡鲁朵,汉言敦睦宫,辽圣宗之弟耶律隆庆所置;
文忠王府,韩德让(即耶律隆运)死,葬乾陵(景宗陵)侧,拟诸宫例,建文忠王府。
此外,辽太宗耶律德光之长兄耶律图欲亦曾置行宫,后废。
斡鲁朵之主要构成与职任是宫帐的禁卫。《辽史·兵卫志·宫卫骑军》说:“太祖以迭剌部受禅,分本部为五院、六院,统以皇族,而亲卫缺然。乃立斡鲁朵法,裂州县,割户丁,以强干弱支,诒谋嗣续,世建宫卫,入则居守,出则扈从,葬则因以守陵。”阿保机即皇帝位后,立即选取了诸部豪健之人两千(或作一千)人,组成宿卫亲军,号为“算”,义即腹心部,成为一支直属于他本人的宫帐(斡鲁朵)禁卫队伍,领以左、右皮室(义为精兵,或言义为金刚)详稳。这支部队平时任斡鲁朵的警卫,有战事则随皇帝亲征,有时也分派外出参与征伐。掌领宿卫者都是皇帝的腹心功臣,宿卫人员多因受知于皇帝而超擢为重臣显宦。
宫分所属人户,除充当心腹的宿卫外,又以所得俘户、加上从政府或前朝皇帝宫分中所拨出的州县、部族。组成一个独立的官署。分置契丹诸行宫都部署等北面宫官,管领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汉人诸行宫都部署等南面宫官,管领汉人和渤海人。下辖州、县、提辖司、石烈(相当于县)、瓦里(拘收宫室、外戚、大臣之犯罪者家属的机构)、抹里(相当于乡)、得里等组织。总计有辽十二宫一府所属,计州三十八,县十,提辖司四十一,石烈二十三,瓦里七十四,抹里九十八,得里二,闸撒十九。共有正户(契丹人)八万,蕃汉转户(汉人或其他民族分子)十二万四千,丁四十万零八千。他们除了向本宫分提供租税、劳役外,大致每四丁还要提供骑兵一名,成丁的男子也根据需要应征为兵。据《辽史·营卫志》所列诸宫、府总计可征发骑兵十万零一千。诸宫典兵官称提辖司。与诸宫府所领属州县多在上京、中京、东京三道的情况相反,提辖司则集中设在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奉圣州(今河北涿鹿)、平州(今河北卢龙)等军事要地,利于平时镇守,有战事则各集所属的军丁从征。
宫户世隶宫籍,不能脱离。即使官至大丞相、封晋王的勋臣韩德让,也只有经承天皇太后明令他出离宫籍后,才能跻列横帐皇族之列。斡鲁朵制对加强皇权,维护耶律氏的统治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对后来蒙古人的斡耳朵、怯薛制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蒙古的斡耳朵与辽没有实质上的差别。成吉思汗有四大斡耳朵,分别属于四个皇后,帝、后死后,大斡耳朵由幼子拖雷的家族继承。元朝建立后,为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先后设置了四所总管府和一所都总管府,下辖提举司、长官司和各种造作匠局等二十几个机构,私属工匠、打捕户遍布大都、上都、保定、东平、彰德、泰安、河间等地。这四大斡耳朵向腹里(中书省所辖的今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部分地区)九万人户征收五户丝;并向赣州路几万人户征收江南户钞。每年还从朝廷得到大批银两、罗绢缎绒等岁赐,敛聚和耗费巨额则富。元廷历封宗王甘麻剌和他的子孙为晋王,镇守漠北,兼领四大斡耳朵,称为“守宫”。元世祖忽必烈也有四大斡耳朵,同样占有大量财富和私属人口。其他皇帝都各有斡耳朵,死后都由后妃继承守宫,也领有私属人户,有五户丝、江南户钞、岁赐的收入。元成宗铁穆耳、武宗、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元英宗硕德八刺、明宗、宁宗死后,元朝分别设长庆寺、长秋寺、承徽寺、长宁寺、宁徽寺、延徽寺等三品官衙,管理他们的斡耳朵。
参考书目
杨若薇:《辽代斡鲁朵所在地探讨》,《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5期。
(张正明 周良霄 亦邻真)
斡脱
斡脱
(ortoq) 蒙古语ortoq(突厥语ortaq,意为合伙)的音译,蒙古和元朝经营高利贷商业的官商。徐元瑞《习吏幼学指南》说:“斡脱,谓转运官钱,散本求利之名也。”又称斡脱为“见赍圣旨、令旨,随处做买卖之人”。从成吉思汗时期起,蒙古贵族就提供本银,委托中亚木速蛮商人经营商业,发放高利贷,从中坐收高额息银。当时这种官商有“黄金绳缆”(altan
获取巨利。斡脱经营的商品中很大一部分是金银珠宝、名贵皮毛、金锦罗缎等供皇室和贵族享用的奢侈品。蒙古初期,高利贷的年息是百分之百,次年息转为本,又复生息,一锭银十年之店竟能本利共合一千零二十四锭。这种掠夺性盘剥当时称为“羊羔息”。蒙古汗廷曾经规定,斡脱被偷盗或抢劫而一年之内不能破案,由当地居民代偿,如不及时赔偿,就作为债务,迫令纳“羊羔息”。斡脱钱债使许多民户甚至一些地方官吏破产,陷入典卖妻孥还不足以偿债的境地,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1240年,窝阔台汗不得不下诏以官府钱物代还民户和官吏欠下的斡脱钱债,总值达七万六千锭。同时取消各地官民代偿斡脱失盗损失的规定。根据耶律楚材的建议,规定钱债“子母相侔,更不生息”,即不论欠债多久,全部利息最终不得超过本银的百分之百。蒙哥汗时期,曾令孛阑合剌孙专掌斡脱。
入元以后,皇室、妃主、诸王的斡脱不断发展。政府为持有圣旨、令旨的官商专立户籍,称为斡脱户。元世祖时,前后曾设诸位斡脱总管府(至元四年,1267)、斡脱所(至元九年)、斡脱总管府(至元二十年)等机构,掌管斡脱事务。尽管由于某些朝臣一再陈述斡脱扰民害政,曾经暂时废止斡脱机构,但斡脱高利贷商业是元朝官府、皇室和诸王妃主剥削收入的重要来源,不久便恢复,而且扩大了经营范围和权限。斡脱贸易还发展到远洋海外。在地方,元政府也前后设有斡脱局、斡脱府等官衙。
斡脱商人向元廷和诸王不断贡献奇珍异宝和大批钱物,从而得到特殊庇护。元政府为斡脱提供了种种特权。这些官商手持圣旨、令旨,可以使用驿站铺马(见站赤),官给饮食。他们或携带军器,或有官军护卫。货物可以减免课税。行船鸣锣击鼓,不依河道开闸时间,强行通过,动辄殴打守闸人员。办买盐引,欺侮仓官。斡脱商人还假公济私,夹带私人资金,营运牟利,发额外横财。斡脱户常常不当差役,与僧、道、也里可温、答失蛮等神职人员享受同等或类似的优待。
追征斡脱钱债,对居民为害很大。如果负债人无力偿还,便籍没财产,甚至断没妻子儿女。大德六年(1302),札忽儿真妃子、念不列大王派人在杭州路追征钱债,并无负债人花名和欠债钱数,只指出三个债务人的名字,这三人转而把一百四十余户人家都说成债户,空口无凭,强行追索,造成很大骚扰。这类事屡次发生,以致元政府不得不下令制止。由于斡脱钱债导致许多人户破产,危及元朝统治秩序,元廷也曾下令免除某些居民的债务。但在有元一代,斡脱高利赁商业的盘剥始终是官府、皇室和诸王榨取人民膏血的手段之一,也是造成元代尖锐社会矛盾的根源之一。
由于译音无定字,斡耳朵也间或译写成“斡脱”,突厥—蒙古语中敬酒套语ö;tö;k(请用),也译写为“斡脱”。
参考书目
翁独健:《斡脱杂考》,《燕京学报》第29期,1941。
村上正二:《元朝■於■■泉府司■斡脱》,《东方学报》(东京)第13册,1942。
(翁独健 亦邻真)
乌第河
乌第河
清代外兴安岭东部河流名。亦作兀的河、乌地河、乌达河、乌特河。发源于外兴安岭,东流入鄂霍次克海。金代为兀的改人聚居地。乌第河即因兀的改人而得名。明代曾于此地区置兀的河卫,归奴尔干都司管辖。17世纪中叶,沙俄哥萨克侵略黑龙江流域。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两国订立《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惟界于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诸川流及土地,应如何分划,今尚未决。此事须待两国使臣各归本国,详细查明之后,或遣专使,或用文牍,始能定之。”此处成为“待议地区”。雍正五年(1727),中俄两国订立的《恰克图条约》第七条重申《尼布楚条约》“暂行存放”之规定,强调俄国人不得占据“待议地区”。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俄国乘英法联军侵略中国之机,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割去了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大片领土,乌第河地区遂成为俄国属地。
(孟宪章)
乌古
乌古
辽、金时期游牧在蒙古东部地区的民族。有乌古里、于厥、羽厥、妪厥律诸译。主要以游牧为业。东邻室韦,西面是它的姊妹民族敌烈、南接契丹。在海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