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陈健民上师-佛教禅定(一至七章) >

第13部分

陈健民上师-佛教禅定(一至七章)-第13部分

小说: 陈健民上师-佛教禅定(一至七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脱成熟。(十、解脱成熟。一切惑业,不能扰乱,行之既久,则无碍解脱,自然圆熟。)
  宗喀巴大师在他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也列举了禅定的七种利益: 
  现法乐:所经验的一切都成乐受。 
  身心轻安、愉悦。 
  随愿圆成一切善行。 
  破一切恶。 
  神通开发。 
  开启佛慧。 
  断绝生死轮回之根本。 
  陈先生很诚恳地说: 
  禅定很重要,所以我们也应让别人明了它的重要性。我们应竭力藉由我们的实修,来引导所有的人们也成为禅修者。 
  法身是遍及一切的真理,而且万法的本质是无我的。虽然我们提及“中心”、“外在条件”,又画了图来说明,其实并非如此。任何一处皆是中心,边际是寻不着的。任何主题都可以是中心。如果你要我谈出离,那么它便成为我用以说明它的种种要点的主题。这里的“中心”并非指的是两极端的中点;此处的中心是圆融,或指两极端的调和者。 
  陈先生由凳子上站起身来,开始在屋内玩“跳房子”(译按:一种跳格子的游戏),他轻巧地跳着,一边还要维持手中放着的一个罐子的平衡。他说:“中国小男生们在玩这个游戏时都怎么喊的?‘平衡、平衡’,他们得在不低头看地面的情形下跳在每一个方格子的中间,并且不能踩到粉笔画的线─他们必得一直集中注意力。他们不能失去平衡以致使罐子掉落。这就是中道,这就是中心,这就是佛的游戏三昧,就是禅(译按:此指禅宗的“禅”)。” 
  禅,或法身,是无边际的,虽然为了说明上的方便,我们在图里画了一个圆圈代表之。实际上,是没有这么一个圆存在的,没有圆周,既没有离心力,也没有向心力。但是为了方便说明禅以外的禅定,在这无圈之圆内,我们画的线条只用来表示种种的因素。因此,(禅宗的)“禅”并没有被涵括在内!!

 
第六章 
作者:陈健民口述 


敬礼 小、大、密三乘珍贵教法
第六章 为何强调三乘一体的整个习定系统 
  久雨乍歇后,今日阳光普照,气候温煦,似乎为这个重要的主题预兆吉祥。因为我们的主人很乐于讲述佛法的一致性这个主题,我们便先快速地把前几讲中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厘清。然后尊者手持念珠坐下来以便聆听,同时笔者已经握好笔,准备去捕捉陈先生的意思,并在纸上牢记不失;这是对于这么难以捉摸又崇高的教法所唯一能做的事。 
  今日的讲演是要回应标题的问题,不过,在此之先,我们应该解释一下我们礼敬的义涵以及其与本章的关联。 

  A。 供献赞词 
  佛陀曾亲自说过,法在他之前便已存在(过去诸佛也都曾开示此古道),在这个意义下,佛是由法而生的。法是三宝之中的中心宝,并且根据藏传佛教,法比佛更珍贵。强调法宝的重要性在藏传佛教中有许多的例证。比如:不可以把佛像摆在佛书之上,这表示佛的位置绝不可以高过于法。佛龛的安排依此原则而行,三藏经典不可以置于佛、菩萨圣像的下方,只能放在圣像的上方或是左右侧。此外,在藏文的教典中,佛像通常不印在一页的正中,而是经文在中间,佛像安置在两侧。 
  因此在三乘教法中,无始无终的法宝是最重要的。 

  法(dharma)是指什么? 
  法有五种定义,而对于每一种定义,我们都应该给予真挚的敬意。 
  一切现象,内在或外在,心理的或物理的,都统称为“法”。除了这些“法”,我们再也找不到别的东西,因为没有一物或一件事情是属于此系统之外。禅定的主体、客体以及习定的条件全包含在内。对于这个意义的法没有了解,不可能修习佛教的禅定。在五种定义中,这一项并非最主要的,但它的意涵在范围上却是最广泛的。 
  世俗的律法以及有关世俗的佛教规则都称为“法”。因此法指的是律藏的许多规则及戒条,以及佛所传的种种不同的戒律;这些是禅定的预备和真正的基础。多半这些都是小乘的教义。我们应该深深地尊敬这些教法,并感激佛陀为教法而建立了这么稳固的基础,然而这个定义仍不是最主要的。 
  “法”的主要意义是指三乘中的教法。此处涵盖了三藏经典中佛所开示的一切小乘及大乘的教法。在后面几章里我们会谈及三乘中所修习的种种禅定。我们应当以谦下、诚恳的虔敬心来尊重这些类别众多的教法。 
  实相,或真如。藉由深邃的禅观,法被视为法性,即指一切事物的真性。这是这个辞汇的一个狭隘的定义,但我们一切的禅修目的都是指向证入此法性。我们也应致以最深切的崇敬。 
  佛智,或圆满觉悟。这是我们深深礼敬并且竭诚精进以达的最终目标。 
  陈先生停顿了一会儿,继续说道: 
  现在我们要进入第二大部分,在这里边,我们要对三乘一贯的体系以及它们与禅定的关联做一番概述。 

  B。 三乘一体的原因及理由 
  瑜伽士向笔录者说道:“一个多月前,您及僧格罗吉塔要求我讲述三乘佛法禅定这个主题。佛陀住世时惯常向他的徒众们提出问题,虽然他自身已经是正遍知;其目的是为了要教导当时的徒众以及利益未来世的众生。因此,虽然您们二位比丘对三乘佛法的内涵已知之甚详,(译附:为了利益其他众生,您们仍不耻下问),我唯有应您们的要求而讲述之。在座的尊者已把他的寺院命名为‘三乘法轮寺’,我依之推想他的见解应是与我们这章中所谈的‘三乘一体’是相同的。” 
  我们必须把三乘当成一个系统来看,而不可以单独与其他二者分离。在《妙法莲华经》中确曾提及三乘,但本书中所提的三乘一体与前经所提的三乘却大不相同。佛陀的本怀是要将此三乘融为一体,而不是个别隔离。佛陀曾说无三乘可得,唯有一乘。以此之故,为了使我们的概念清晰,我们常避免“三乘”这个辞汇,而以“三乘一体”来取代。“三乘一体”强调的是此三乘之间的连续性,它们其实是同一道路的三个阶段。就实相而言,不但没有个别独立的三乘,也没有唯一的一乘。若把任何一乘当成是圆满自足的教法,就是把佛法的一体性截成部分了;说成唯一的一乘可能蕴含了宣称该宗的教义是超越其余的。这点我们在后面再细讲。 
  依我们的立论来看,我们说“三合一”,似乎此三者是分开的。为何如此?因为必须对不同层次的禅修者依其修行程度而给予不同的法门。有些是善巧者,有些不是;有些是初修行人,有些是专修行者;佛陀悉知他们的根性,便相应地给予教法:教导他们先修习小乘,再进修大乘,而后再进入密乘。 
  为何此三乘是统一的?因为佛陀经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教授了许多教法,这些教法被统称为三乘教法。若没有真正了解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很容易为之而困惑。这三乘并非是二种或三种修途,而是同一道途的不同阶次,依特定的次第环环相扣。由是之故,我们应试著去了解三者的一贯性,并在吾人的修行中把这三乘一体真正统合起来。 
  或许有人会不赞成这种说法,而质问:“为何不说五乘?”对于这个质疑,我们要先指出,在第四、五章中已曾提及五乘,然后再加以详细的说明。 
  五乘中的前二者是准备,是禅定的皮和肉,而非主要部分或心脏。五乘中的三、四者,皆属于小乘,故应被视为一乘。 
  (五乘中)最后一项与菩萨道有关,但仅限于显教的教法。故应加入金刚乘。 
  因此,三乘的体系在数目上虽少于五乘,范围却更广泛。 
  接下来,我们要对章首的问题:“为何我们提出三乘一体为一完整系统的说法?”进行抽丝剥茧的回答。 

  “乘”与“派”之间的争论
   首先为了要去除各种不同乘以及派之间荒谬的争论,我们应该思惟一些例子。 
  小乘对大乘 
  一般的小乘教派(虽然现今仅存南传佛教的上座部为一独立的宗派。)不承认大乘经典为佛说;让我们在这方面检视一些观点。 
  有些小乘说大乘的经典并非佛陀亲口宣说,而是龙树或马鸣所造。但是持这种看法的人应该知道,即使这些大乘经典是由这些圣者所宣示的,这些经典仍有充分的理由受到敬信。佛有许多身,其中之一称为“应化身”(中文内我们称之为“等流”。)此身是无偏私地流布,佛陀法流无远弗届,上达天庭,下至地狱。以人形相而化现的佛陀驱使这些人依其愿力而行,因此不受任何时空的限制而应化于六道之中;如生于龙界。
  根据记载,起初龙树是非常聪明但也高傲,他因为不能满足于佛陀的小乘教法,所以原来打算要建立自己的宗教。他的傲慢驱使他产生建立超胜于佛教的另一宗教的想法。 
  后来龙王邀请他到龙宫去,他在那儿读到了佛陀遗留下的广详教法,他读了《华严经》,也从而皈依了大乘。《华严经》就是他由龙宫带回人间来的。 
  如果大乘的所有经典不是经由佛陀的加被而著成的,当时龙树菩萨为何不按其初衷建立自己的教派呢? 
  不只是这些古来的大师曾发现佛陀的教示,我本人也曾在定中闻到天语,嘱我应持诵《佛说海龙王经》。尽管我已阅藏四次,我从未见过此经的单行本,也从没注意要去研读它。我便把这部经找出来,仔细研读,在其中发现了许多殊胜的法义及神圣的开示。在此经中,佛陀众弟子中智慧第一,也是在《心经》里接受深奥的空性教授的主要弟子──舍利弗尊者跟随佛陀到龙宫去,闻佛说法。听完法后,他发觉在人间他没有听佛说过这么殊胜的开示。他便启白佛陀,为何佛陀不曾向人类开示此等最高的真理。佛陀便提醒他不要轻视或厌恶这些龙族众生。佛陀说有许多的菩萨、比丘、优婆塞因为犯了戒,才堕为龙族。这些龙族已具备相当程度的前行条件,所以佛陀能教授给他们远多于对人类开示。 
  此外,我们不该忘记佛在《楞伽经》中已授记了龙树菩萨的示现。经中说八百年后,有这么一位伟大的圣者会降生。佛陀派他来人间使佛法广为流传。在《金刚正智经》中也记载说龙树菩萨往昔已成佛,名“妙云相佛”;马鸣菩萨也早已成佛,号“大光明佛”。 
  因为小乘的信众可能怀疑是龙树菩萨自己造这些经典的,因此这些经典不能用以证明他没有这样做。佛教只是真理的宗教,而绝非盲目信仰及迷信的宗教。佛教的善知识们总是鼓励他们的弟子去找出哪些经论把绝对真理阐述的最明晰。佛教徒可以把小乘教法和大乘教法做一番比较,在一番彻底的检视后,便可能发觉大乘的教法是比小乘教法更完整些,也会发觉小乘教法所及的教理并不是最极致的,因此便决定选择大乘。佛教的显教传统中一向主张“依法不依人”,最重要的是真理本身,而非说法者。设若龙树菩萨真的建立了一个宗教,并且他的教法比佛陀在小乘里所开示的更深入的话,那么我们应该要相信龙树菩萨而非佛陀,因为前者开示了更接近实相的教导。 
  在《大般涅槃经》中,提到所谓的“四依止”: 
  第一、依法不依人;
  第二、依义不依语;
  第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第四、依智不依识。 
  聪明的学人应该要透过彻底及无偏颇的比较,自己去发现大乘的教示的确是佛陀所宣讲的。 
  大乘里,从来没有听说过“小乘非佛说”的讲法。尽管大乘的教法已经那么完备了,可是大乘中一般的看法都是认为佛陀宣讲了小乘法,以做为大乘的基础。大乘愿意承认小乘为佛说,且也尊重小乘教法,为何换成了上座部,却一定要抱持著那么狭隘的成见呢? 
  若我们仔细披读《四阿含》,我们的确可以看到有些地方提到了菩萨、三乘(声闻、辟支佛、圆满佛陀)、古佛以及其他一般认为只在大乘里才会提到的题材。《阿含》虽然主要是和声闻有关,但却不只是他们的教法。 
  在上座部盛行之地,有一个向释迦牟尼佛祈祷的咒文,非常有名,它的巴利文是“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asambuddhassa”,其中包含了三个佛的名号。第一个是“薄伽梵”(世尊):此名号属于因位,代表化身在人间,却超胜于一切人。第二个名号是“阿罗汉”(应供);这属道位,因为佛示现比丘相修证阿罗汉,身教达到无上正觉之道。第三个名号是“三藐三佛陀”(正遍知):这是菩萨的目标,属于果位。 
  虽然《阿含》的教法中没有明确地提到六度,但仍可以找到一些与六度相关的要素。例如,在一部小乘的经典《法句经》中,对布施有如下的阐述: 
  “在此世间,奉养母亲是善行,
  奉养父亲也是。
  供养僧众是善行,
  布施给圣者也是善行”。 
  “悭吝者去不了天界,
  愚人也不会赞叹慷慨,
  但智者乐于布施,
  并且只因布施便得来生之快乐”。 

  在《法句经》中也有许多偈颂提到戒律,以示其重要性: 
  “快快行善,制心离于邪恶,行善缓延的人,其心会耽著于邪恶”。 
  “人们不应寻伺别人的过错,或是去挑剔他们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人们应该反观自身做了什么,什么还没做”。 
  “不要对人说刻薄的话, 这样子对方一定会反驳。愤怒的言词的确会伤人,小心以免别人报复”。 
    “在此世间杀生、妄语、偷盗、邪淫或酗酒的人,都正在挖出自己的人天善根”。 
  “智者会管束他的身、口、意,在各方面都善于节制”。 
  在此经中也赞叹了忍辱:
  “如果你像一个破锣一样地不出任何怨言,那么你可说是达到涅槃了,因为你已不知愤怒为何物”。 
  “宽容和忍耐是最高的忏悔,佛陀说:‘涅槃至上’,若伤害他人,就不是僧众;欺压他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