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的诡计(1)-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送来送去.直到节日终了——最后一个收到蛋糕的人就不得不吃了它,或
者悄悄地扔掉。
在人们天天只能吃大白菜的时代里,月饼是一种有意义的礼品,会带来
某种受欢迎的改善。令人困惑的是,人们为什么要在收到月饼之后回赠月饼,
而不是消费自己买的或者傲的月饼?答案在于,月饼赠与是人们传递给朋友、
亲属、同事的信号,以此表明自己是良好的合作者。像其他非货币赠与一样,
月饼一方面对赠与人来说是成本高昂的,另一方面对受赠人来说叉价值不大
——它湮没在了源自人际关系的合作收益之中。
为什么赠送月饼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成为了一种信号·
答案是.人们今年相互赠送月饼,是因为他们去年就相互赠送月饼。在
任何时间,人们的行为必须符合摹于此前一段时间的预期。如果他们不这样
做的话,那么其他人就会开始怀疑他是否想延续某一关系。
除了这些显性的惯例,还有一些隐性的,但是心照不宣的惯例,同样在
支配着各个领域的社会生活。著名作家吴思将其称为“潜规则”.事实上,这
三个字也是他的一本流传很广的书的名字。在《潜规则》一书中,吴思指出,
支配官僚集团行为的东西,“经常与他们宣称遵循的那些原则相去甚远。例如
仁义道德.忠君爱民,清正廉明等等。真正支配这个集团行为的东西,在更
大的程度上是非常现实的利害计算。这种利害计算的结果和趋利避害的抉择,
柳l
博彝论蝻z学胪
这种结果和抉择的反复出现和长期稳定性,分明构成了一套潜在的规矩.形
成了许多本集团内部和各集团之阃在打交道的时候长期遵循的潜规则。”
成名发财都要趁早
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布赖恩·阿瑟是将数学工具加以发展运用于研究路
径依赣效应的先驱者之一。他这样描述我们选中汽油驱动汽车的缘由。
在1890年.有三种方法给汽车提供动力:蒸汽、汽油和电力,其中有一
种显然比另外两种都更差,这就是汽油。但是历史性的转折点出现了,1895
年,芝加哥《时代先驱报》主办了一场不用马匹的客车比赛。这次比赛的获
胜者是一辆汽油驱动的杜耶尔.它是全部6辆参赛车辆当中仅有的2辆完成
比赛的车辆之一.据说是它很可能激发了R·E…奥兹的灵感,使他在1896
年申请了一种汽油动力来源的专利,后来又把这项专利用于大规模生产“曲
线快车奥兹”。汽油因此后来居上。
蒸汽作为一种汽车动力来源一直用到1914年。当时在北美地区爆发了口
蹄疫,导致马匹饮水槽退出历史舞台,而饮水槽恰恰是蒸汽汽车加水的地方。
斯坦利兄弟花了三年时间发明了一种冷凝器和锅炉系统.从而使蒸汽汽车不
必每走三四十英里就得加一次水。可惜那时已经太晚了。蒸汽引摹再也没能
重振雄风。
毫无疑问,今天的汽油技术远远胜过蒸汽。不过,这个比较并不公平。
假如蒸汽技术授有被废弃,而是得到了以后75年的研究和开发,现在会变成
什么样呢,虽然我们已经永远不会知道答案,但一些工程师相信蒸汽获胜的
机会还是比较大的。
之所以选择汽油引擎而非蒸汽引擎.选择轻永核反应堆而非气冷核反应
堆,原因与其说是前者更胜一筹,倒不如说是历史上的偶然事故。
研究路径依赖,对于我们个人的一个重要启迪在于,早日发现自己的潜
力并发挥出来,可以为明天取得成功获得更多的优势。这是因为,一旦我们
取得了足够大的先行优势,其他人哪怕更胜一筹,恐怕也难以赶上。
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1228
鹰鹊博弈:进化中的路径依赖
“对已经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
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他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
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一种让人心理不太平衡的社会现象:名人与无名者干出同样
的成绩,前者往往得到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
种桂冠也纷至沓来;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实际上,这也反
映当今杜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富人享有更多资源——金钱、
荣誉以及地位,穷人却变得一无所有。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朋友
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结交更多的朋友。而缺少朋友的人则往往一直孤
独;名声在外的人会有更多抛头露面的机会,因此更加出名;一个人受的教
育越高,就越可能在高学历的环境里得到发展。
马太效应,似乎可以看做是在路径依赖的作用机制下形成的一种现象。
它的启示在于:成功是成功之母。人们喜欢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听起
来有一定道理.但如果一个人屡屡失败.从未品尝过成功的甜头.还会有必
胜的信心吗’还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吗?
一本名为《超越性思维》的书曾经提出过“优势富集效应”的概念:起
点上的微小优势经过关键过程的级效放大会产生更大级别的优势累积。起点
对于整件事物的发展,往往超过了终点的意义。这就像在100米赛跑的时候,
当发令枪响起的时候,如果你比别人的反应快几毫秒,那么你就可能夺得冠
军。
事实上,马太效应使成功有倍增效应,你越成功,就会越自信,越自信
就会使你越容易成功。成功像无影灯一样,不会给人心灵上投下阴影,反而
会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成为不断进取的加油站。
另一方面,如果发现某项方案一旦占据支配地位,可能会带来潜在的问
题,那么就必须在全力以赴地投人之前。预留更多的空间.寻找更加多样化
的方案。也就是说,在研究什么样的方案能适应今天的需要的同时.花更多
时间考虑什么方案最能适应未来发展,那么未来就可能获得更大的收获,也
能避免更多的遗憾。
跎。I
第1 6章
脏脸博弈:共同知识的车轱辘
想爱就要爱到让你忘不了
我的热情拥抱
相信你都知道
——《只要我做得到》歌词
他们为什么会脸红
约翰和杰克去清扫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面的钢筋踏梯才能上
去,杰克在前面.约翰在后面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爬上去了。下来时,杰克
依旧走在前面。于是,钻出烟囱时杰克的脸上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
约翰脸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约翰看见杰克的模样.心想自己一定和他一样脏.于是就到附近的小河
里去洗了叉洗。而杰克看见约翰干干净净,就以为自己也一样干净,只草草
地洗了洗手就上街了。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杰克是个疯子呢。
杰克后来对儿子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
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这个故事读来妙趣横生.发人深省。故事的最后一段话.固然可以说明
自我观照的重要,但是我们难道真的不能把别人当自己的镜子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博弈论中一个著名模型:脏脸博弈。
假定在一个房间里有三个人,三个人的脸都很脏,但是他们只能看到别人而
脏脸博奔t麸同知识的车轱辘
无法看到自己。这时,有一个美女走进来,委婉地告诉他们说:“你们三个人
中至少有一个人的脸是脏的。”这句话说完以后,三个人各自看了一眼,没有
反应。
美女又问了一句:“你们知道吗?”当他们再彼此打量第二眼的时候.突
然意识到自己的脸是脏的,因而三张脸一下子都红了。为什么7
当只有一张脸是脏的时候,一旦美女宣布至少有一张脏脸,那么脸脏的那
个参与人看到两张干净的脸,他马上就会脸红。而且所有的参与人都知道,
如果仅有一张脏脸,脸脏的那个人一定会脸红。
在美女第一次宣布时,三个人中没人脸红,那么每个人就知道至少有两张
脏脸。如果只有两张脏脸,两个脏脸的人各自看到一张干净的脸,这两个脏
脸的人就会脸红。而此时如果没有人脸红,那么所有人都知道三张脸就是脏
的,因此在打量第二眼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脸红。
即便没有美女的宣布,参与者也知道至少有~个人的脸是脏的。为什么美
女的一句看似无用的废话,三个人就都知道自己的脸是脏的呢,
过就是共同知识的作用。共同知识的概念最初是由逻辑学家李维斯提出
的。对一个事件来说,如果所有博奔当事人对该事件都有了解,并且所有当
事人都知道其他当事人也知道这一事件,并且所有当事人都知道所有当事人
都知道这一事件,那么该事件就是共同知识。
假定一个人群由A、B两个人构成,A、B均知道一件事实f,f是A、B
各自的知识,而不是他们的共同知识。当A、B双方均知道对方知道f,并且
他们各自都知道对方知道自己知道f¨·
这就相当于动态博弈中的倒推法,是获得决策信息的方式。但是它与一条
线性的推理链不同,这是一个循环,即“假如我认为对方认为我认为….1l’。也
就是说.当“知道”变成一个可以循环绕动的车轱辘时,我们就说f成了A、B
间的共同知识。因此,共同知识涉及一个群体对某个事实“知道”的结构。在
上面的博奔中.美女的“废话”所引起的唯一改变,是使一个所有参与人事先
都知道的事实成为共同知识。
在静态博弈里,没有一个博弈者可以在自己行动之前得知另一方的整个
计划。在这种情况下.互动推理不是通过观察对方的策略进行的,而是必须
通过看穿对手的策略才能展开。
∞。I
要想做到这一点,单单假设自己处于对手的位置会怎么做还不够。即便
你那样做了.休会发现,你的对手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即他也在假设自己处
于你的位置会怎么做。每一个人不得不同时担任两个角色,一个是自己,一
个是对手,从而找出双方的最佳行动方式。
为了对这一点加深了解,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据说来自微软的试题。
有3顶黑帽子.2顶白帽子。让三个人从前到后站成一排。给他们每个人
头上戴一顶帽子。每个人都看不见自己戴的帽子的颜色.只能看见站在前面
那些人的帽子颜色。最后那个人可以看见前面两个人头上帽子的颜色,中间
那个人看得见前面那个人的帽子颜色但看不见在他后面那个人的帽子颜色.
而最前面那个人谁的帽子都看不见。从最后那个人开始,问他是不是知道自
己戴的帽子的颜色,如果他回答说不知道.就继续问他前面那个人。现在最
后面一个人说他不知道,中间那个人也说不知道,当问到排在最前面的人的
时候.他却说已经知道。为什么?
这是共同知识的机制在发生作用。最前面的那个人听见后面两个人都说
了“不知道”.他假设自己戴的是白帽子,那么中间那个人看见他戴的白帽子
就会做如下推理:“假设我戴了白帽子.那么最后那个人就会看见前面两顶白
帽子,因总共只有两顶白帽子,他就应该明白他自己戴的是黑帽子。但现在
他说不知道,就说明我戴了白帽子这个假定是错的,所以我戴了黑帽子。”问
题是中间那人也说不知道.所以晟前面那个人知道自己戴白帽子的假定是错
的,所以推断出自己戴了黑帽子。
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通过三个回合的描摩,每个人才能知道其他人眼里
看到的帽子颜色,从而判断自己头上的帽子颜色。
别人的信封更诱人
古时候,盒陵有个姓张的药贩子。他卖药的方法很特别,在桌子上放一
个泥胎佛像.有人来看病买药.他就取些药丸放在盘子里,端到佛像的手掌跟
前,只见有些药片自动跳起来.粘到佛手上,另外一些则纹丝不动。于是张药
贩就把佛手上的药丸取下来,说:“佛给你们挑出的良药,准保能把病治好!”
r
要想做到这一点,单单假设自己处于对手的位置会怎么做还不够。即便
你那样做了.休会发现,你的对手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即他也在假设自己处
于你的位置会怎么做。每一个人不得不同时担任两个角色,一个是自己,一
个是对手,从而找出双方的最佳行动方式。
为了对这一点加深了解,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据说来自微软的试题。
有3顶黑帽子.2顶白帽子。让三个人从前到后站成一排。给他们每个人
头上戴一顶帽子。每个人都看不见自己戴的帽子的颜色.只能看见站在前面
那些人的帽子颜色。最后那个人可以看见前面两个人头上帽子的颜色,中间
那个人看得见前面那个人的帽子颜色但看不见在他后面那个人的帽子颜色.
而最前面那个人谁的帽子都看不见。从最后那个人开始,问他是不是知道自
己戴的帽子的颜色,如果他回答说不知道.就继续问他前面那个人。现在最
后面一个人说他不知道,中间那个人也说不知道,当问到排在最前面的人的
时候.他却说已经知道。为什么?
这是共同知识的机制在发生作用。最前面的那个人听见后面两个人都说
了“不知道”.他假设自己戴的是白帽子,那么中间那个人看见他戴的白帽子
就会做如下推理:“假设我戴了白帽子.那么最后那个人就会看见前面两顶白
帽子,因总共只有两顶白帽子,他就应该明白他自己戴的是黑帽子。但现在
他说不知道,就说明我戴了白帽子这个假定是错的,所以我戴了黑帽子。”问
题是中间那人也说不知道.所以晟前面那个人知道自己戴白帽子的假定是错
的,所以推断出自己戴了黑帽子。
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通过三个回合的描摩,每个人才能知道其他人眼里
看到的帽子颜色,从而判断自己头上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