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思维科学探索 >

第19部分

思维科学探索-第19部分

小说: 思维科学探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他们运用了正确的研究方法。
由此深入研究下去,终于获得了科学
再次,学会辩证思维。在科学研究中,许多著名科学家
或多产的科学家之所以能发现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除
了其他原因以外,在很大程度就上在于他们能够自觉地或不
自觉地辩证地思考问题。例如,法拉第从电流能产生磁,想
到磁能不能产生电流
新发现。同样,斯佩里从分离脑动物研究中发现两半球各有
独立的意识领域,由此想到在人脑两半球中是否也存在这种
状况,人脑两半球在功能上有独特性被证明后,又想到人脑
由于他能够辩证地思考问
题,并一步步以实验来验证,终于初步揭开了大脑的奥秘。
可见,能否学会辩证地思维,也是关系到创造才能是否能够
充分发挥,科学研究是否能够突破的关键所在。
如果说科学方法是科学发现的钥匙,那么,我们能否从
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中,找出科学方法这把“万能钥匙”,
在各个领域中打开通向四个现代化的大门呢?回答当然是肯
定的
第 150 页
思维与信息
查  有梁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什么叫思维武德沃斯认为,问题
题解决的模式归结为:刺激反应,简
皮亚杰把这个公式修改为:
解决的重要条件,即当且仅当有问题解决时才发生思维。
认知心理学把问题解决的模式归结为:条件
。称为产生式。解决问题
动作。简
单地表为: 需要一系列产生
式,形成产生式系统,不仅条件决定动作,而且动作又要改
变条件,条件与动作应当是交互作用的。所以,上述公式应
当修改为:
维纳等人认为可以把“目的”这个概念赋予机器。图灵
等人认为可以把“思维”这个概念赋予机器。我们认为,把
“目的”这个概念赋予机器,就意味着可以把“思维
机器。
这个
概念赋予机器;把“思维”这个概念赋予机器,就意味着可
以把“智能”这个概念赋
决即思维。他把问
单地表为:
鲁利亚把思维视为问题
第 151 页
应用感知的信息和储存在
如果我们承认机器能够思维,都么,关于思维的一般定
义,应当有所修改。什么叫思维
大脑(或电脑)内的信息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是思维。解
决问题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习知识、形成概念、发现规律、
作出决策、创作文艺,等等。
思维的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接收、储存、加工的过
程。信息是生命系统、机器系统等,适应外部世界,同外部
世界进行交换的过程中,所特有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的传
递,用消除不确定性的量度来表征。信息的储存,用系统有
序化的量度来表征。
信息的传递和储存都是可以量度的,而思维的过程、信
息的传递和信息的储存密切相关,因而,从信息论的观点去
研究思维,可以得到一些定量的规律。
讯;也有人脑(或电脑)与外界环境交换
思维的过程既有人脑(或电脑)里交换信息的微观过
程,且称为脑内
信息的宏观过程,且称为脑外通讯。思维尽管是一种很复杂
的过程,但总是以感觉、知觉、记忆等心理过程为基础的。
思维的规律可以从感知水平与认知水平两个水平上进行探
讨。当然感知水平与认知水平是密切联系的。
感知水平,是研究外界各种信息传递到人(或机器人)
的感官后引起各种反应的规律。主要公式是信息的
单位是比特。这是通过形成条件反射,用以解决简单问题。
认知水平,是研究通过感知得到的信息,如何以组块形
式储存在人脑(或电脑)里,以及如何以产生式系统的方式
去解决问题。主要公式是。信息的单位是组块。它解
决的问题往往比感知水平能解决的问题复杂得多。
第 152 页
韦伯
刺激
得到
不明确
分贝与比特
感知水平上的定量规律,是实验心理学上著名的韦伯
费希纳定律,表为:
表示为人的感觉的大小, 表示信号刺激强度, 表
示最小阈限(下阈限)的刺激强度,
的试验次数中能引起
为一常数。当外界刺
激(声波、光波等等)的强度小于最小阈限,人不能感知外界信
息。同理,存在一个最大阈限(上阈限)的刺激强度。当外界
激刺的强度大于最大阈限时,人的感官不能忍受这一强度,
也不能感知外界信息。阈限都是反复进行测量求其平均值
而得到的。通常把最小阈限定义为
)时,常取
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对于声信号和电讯号,在应用公式
的单位是分贝。
对于人脑和电脑内的通讯,也能应用公式。但
是,我们根据量纲分析和对韦伯
的分析,发现应当而且能够应用信息论中著名的香农
费希纳定律的几何解释

纳公式来修改韦伯费希纳定律。
时,得出负感觉;其二,当
费希纳定律,有以下几点困难:其一,当外界
小于最小阈值时,
,这与实际不合其三,比例常数的物理意义
其四,只考虑到最小阈值, 忽视了总是存在“噪
声”背景。
我们建议将韦伯费希纳定律的公式修改为:
第 153 页
为传递信号的平均功率,
可得传
为传递信号的频带宽, 的单位比特/秒。
公式)告诉了我们,单位时间内传递的信息量,取
决于传递信号的频带宽和信噪比。频带宽愈大,信噪比愈
高,则单位时间传递的信息量愈多。
考虑到吸收和传递信息的时,由公式(
递最大理想信息量的公式为:
为刺激信号
时,
时,把
为比特/秒。公式(
致。香农
其中
的单位应

( )
小时,由公式( 可得:
小是吸收信息需要的最小反应时间的平均值,当
息不可能连续(在数学意义上进入人脑( 或电脑) 。设
人脑(或电脑)在接收信息时,总是存在反应时间,信
时间的单位为秒,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
为噪声的平均功率,
维纳公式,给出了传递最大理想信息率为:
改为噪声的平均功率,则与香农维纳公式一
给出了的物理意义。当考虑“噪声”
中,当时,得不出负感觉
声、光等)的频带宽。这时
第 154 页
组块与产生式系统
在感知水平上,应用香农维纳公式,测得息量的
单位是比特。但是,心理学的实验得知,比特并不是测量人
的记忆的基本单位。米勒在年,通过实验发现,
显然,如果在小于△ 小的时间间隔内不断向人传递信
息。反应跟不上,人的感官和大脑是不能分辨和吸收信息
的。
从韦伯费希纳定律到香农维纳公式。可以作为

测量感觉所吸收的信息量的公式。知觉是各类感觉的相互联
系和综合的结果。应用公式可表为:
? ?
感知水平上的定量规律在十九世纪初就开始了研究,二
十世纪信息论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进一步的探索,但仍有许
多问题有待解决。
测量人的短时记忆的最小单位是组块( 。组块是
信息量的一个新的单位,米勒测量出人的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个组块,人记忆的信息量,不能仅用比特数来说明,更
。一个索引项可
重要的是要看信息如何编码的,如何组合的。信息不仅可以
传递和储存,而且也可以扩展和压缩,这因为信息是以组块
形式储存在记忆中。西蒙指出:能够迅速接通长时记忆中的
信息的索引项通常称之为组块
年,西蒙测得短时记忆为
以展开许多内容。多大是一个组块,这不是固定的不变的。
个组块,并测出需要
秒,一个组块才能从短时记忆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
他提出两个基本假设:其一,人的短时记忆,其组块数是一

第 155 页
生式系统
新的产生式系统才能使问题获得解决。
以牛顿、莱布尼兹发明的微积分为例,他们两人各自分
别理解了许多数学、力学问题解决的程序和方法:阿几米德
计算面积、体积的穷竭法;牛顿的老师巴罗的求曲线的切线
的方法;开普勒对一些极值问题的解法;费尔马、笛卡尔创
立的解析几何方法;伽利略关于落体运动、抛体运动中,求
速度、求路程、求极值等的方法。上述问题的求解,包括了
许多组块和产生式系统。牛顿、莱布尼兹经过长期思维,作
出的新贡献是:提出微分、积分的概念认识到微分和积分
是互为逆运算;用一般化、普遍化的方法,统一地解决了上
述各类问题。得到了牛顿莱布尼兹公式。提出了新的产
微积分方法。
由此可见,解决复杂问题,必须在认知水平上,应用组
块和产生式系统。专家解决问题之所以迅速、准确,是因为
专家储存有足够多的有关专业的组块和产生式系统,遇到专
业问题时,能通过直觉,迅速找出所需组块和产生式系统,
因而解决问题比生手、新手快得多。
根据大量的统计,要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大约要掌握

定的其二,总的学习时间与组块集合的总数成正比
要在认知水平上进行思维,仅仅在大脑里储存有一定数
量的组块(信息)是不够的,要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必
须用组块在大脑里建立若干产生式系统,即要有把组块组织
起来的若干程序。产生式系统提供了控制思维顺序的灵活方
法。
要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必须储存许多组块和产生式系
统,要在认识水平上进行长期艰苦的思维活动,形成新的组
块、
第 156 页
有效学习小
万一万个组块, 万个产生式,需要十年的努力。如果以
年工作学习个月, 月工作学习日,
时,则可求得,要成为一个专家,平均每小时要掌握
个组块, 个产生式。这些数据,对于在认知水平上研究学习
理论是有启发性的。
在人工智能这门新兴科学中,正是把若干组块和产生式
系统储存在电脑里,电脑即可解决有关的问题,这称为专家
系统。专家系统已应用于医学、化学、气象、军事、教育、
工程等多方面。通过把人的思维赋予机器,将有利于进一步
探索感知水平和认知水平上思维的定量规律。
第 157 页
感觉过程是选择和建构的统一

李  伯聪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早在年,列宁便指出:“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
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唯物主义和
经验批判主义》第
页)
页)列宁又说:“对于那种看来完全没
有感觉的物质如何跟那种由同样原子(或电子)构成但却具
有明显的感觉能力的物质发生联系的问题,我们还需要研究
再研究。唯物主义明确地把这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从
而促进了这一问题的解决,推动人们去作进一步的实验研
究。”(同上书,第
回顾数十年间哲学界和自然科学界的历史足迹,我们看
到了一些乍看来似乎是自相矛盾的,出人意料的情况:
一方面某些哲学家,自称为唯物主义者,他们是熟知列
宁著作文句的,可是,他们只知机械地重复“机器不能思
这个命题,把这个命题绝对化
需要研
他们把唯物主义者早已
提出的“那个”问题一笔勾销了,把列宁明确指出
究再研究”的问题一笔勾销了,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在解决这
个问题方面能有所作为了。
另一方面一些自然科学家,特别是神经生理学家、仿
第 158 页
念,
理之一。
初步地分析和研究使我们相信:从感觉到思维(乃至个
性)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选择和建构的统一,不但从系统发
生和个体发育的角度看是如此,而且从整体的角度看也是如
建构”的作用。
生学家,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于列宁的那些文句大概是一无所
知的,可是,他们实际上却正是按照列宁所指出的方向前进
的,他们实际上是按照列宁指出的方向进行“研究再研究”
的。
现在,我们再不能让这种状况继续下去了,辩证唯物主
义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需要并且能够结成紧密的联盟,携手
并肩地从事这项“需要研究再研究”的工作了。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特别强调和重视“选择”的作用,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特别强调和重视
我们认为:选择和建构是两个不可分割、可以互相补充
的概念和过程。选择离不开建构,建构也离不开选择。建构:
作用和过程必须以选择为前提是显而易见的,而选择作用和
过程离开了建构也便无从发挥其创造作用了。
过程
真实的生物进化过程并不是单纯的“自然选择”的过程,
而是“选择与建构统一” 同样地,真实的心理和认识
发生过程也不是单纯的建构过程。而是“选择与建构统一”
的过程。单用选择概念或单用建构概念是既无法真正阐明生
物进化过程,也无法真正阐明心理和认识发生过程的。
我们认为:选择和建构是心理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本概
择和建构的统一”是心理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本原
第 159 页

统一
这不是偶然的它体现了思维的历史和思维的逻辑的
由于这项研究工作刚刚开始,本文以下将把论述的范围
限定为简要地阐明“成人的视觉过程是选择和建构的统一”。
又由于成人从外界接受的信息有以上来自视觉,每只眼
的视神经纤维便达
本文
万条之多,不但其数量大大超过了听、
嗅、味、触这些纤维的总和,而且视觉过程的复杂性也大大
超过了其它的感觉,所以我们认为如果能阐明“视觉过程是
选择和建构的统一”,那么在依据这个原理分析和阐明其它
感觉过程时便不大可能有很大的困难了。为醒目起见,
的标题也就径直为《感觉过程是选择和建构的统一》。
过程)组成的: )神经生
我们认为,人的视觉感受过程是由三个阶段(或者三个
)物理过程(光学过程),
理过程, 视觉心理过程。这是三个互相联系但其性质
上又不大相同的过程。要搞清楚全部的视觉感受过程,我们
不但需要分别地研究这三个性质不同的过程,而且必须十分
深入地研究视觉过程中的两个“转换过程”:
过程向神经生理过程的转换,
)从物理
)从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