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围城里的天空:婚姻心理现象透视 >

第7部分

围城里的天空:婚姻心理现象透视-第7部分

小说: 围城里的天空:婚姻心理现象透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恋并不只是在一个人的童年期产生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内在的机制,它贯穿于个体一生的发展过程。通过早期社会和亲子经历中所发展的内部机制,童年的依恋模式会被带入成年生活,并影响与他人的关系建立与发展,影响着人际关系的质量。尽管依恋行为在童年早期特别显著,但是在人类“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体验中都存在依恋。在发展过程中,个体依恋序列的结构会发生变化:新的人物会加进来,而有些人会被放弃。

一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的建立会受到个人历史和经历的影响,个体的婚姻关系会受到成人依恋类型的影响。

巴塞洛缪提出成人依恋有四种类型:

(1) 安全型:认为自己是值得爱的,他人也是值得爱和信任的。

(2) 多虑型:认为自己是不值得爱的和没有价值的,但是他人是可接受的,这种类型的个体总是努力赢得他人的接纳,并以此支持消极的自我形象。

(3) 恐惧型: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都是消极的,这种类型的成人可能处于害怕他人的拒绝而避免与他人发生联系。

(4) 超脱型:对个人的看法相对积极,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但是认为他人会拒绝自己,这种类型的成人会以避免与他人发生联系来作为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手段。

依恋类型可以看作是关系的倾向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习得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对新关系的预期和认识部分产生于我们与以前伙伴的经历。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性质和价值的整体看法是由与之有关的经历塑造而成的,无论是好运还是厄运,我们最早的关于自己人际价值和他人可信性的理念来自我们与我们最主要的养护人之间的交往。

研究者们邀请《洛杉矶新闻报》的读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描述,这些描述实质上是测验他们的依恋类型的。结果,大多数人的报告显示的是安全型的,但也有近40%的人认为他们属于焦虑型或回避型的;安全型的人对自己和他人有较高的评价,回想起父母也是仁爱和支持之人;不稳定的人对他人不信任或不确定,回想起父母也是冷漠的。当这种引人注目的结果出来之后,依恋类型研究很快就成为关系科学的热点之一。大规模的调查发现60%的人是安全型的,25%是回避型的,10%是矛盾焦虑型。

哈赞等提出成人婚恋关系中的情感联结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依恋关系。婚恋关系与母婴依恋的情绪及行为动力为同一生物系统所控制,是自然选择的产物,以提高生存的几率及安全性。他们观察到婚恋关系中所表现出的个体差异与母婴关系中的个体差异颇为一致,因而推论婚恋关系中的个体差异源于早期依恋经验中形成的对亲密关系的期望和信念的差异。换言之,即在早期依恋经验中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型是相对稳定的。正是他们这一启发性的研究激发了以后十几年里对婚恋依恋的研究。

考勃等对172对新婚夫妇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对情侣依恋安全性的积极感知可以预测婚恋关系中的支持行为和满意度。但是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满意度与对情侣的积极幻想即理想化有关,而非对依恋类型的精确感知。

成人的主要依恋对象是其恋人或配偶,随着个体步入成年期开始恋爱进而组建家庭,恋人或配偶逐渐取代父母成为其主要依恋对象。另外,依恋安全性也可以对婚恋关系的稳定性提供一些预测,例如回避型依恋的人比焦虑型依恋的人经历多次婚姻的可能性更大。

测测你的依恋类型
以下的描述哪些最符合你的感受?
A 我感情上很容易和人亲近。依赖他人或别人依赖我,我都会感觉适意,独自一人或别人不接受我的时候我不会担心。

B 我想与别人感情上是完全亲密的,但我常发现别人不情愿如我所想的那样变得亲近。没有亲密的关系我会不舒服,但我又担心别人不像我珍惜他们那样地珍惜我。

C 与别人亲近我会不自在。我想要感情亲近的关系,但完全相信或依赖别人是很困难的。我担心如果让自己与别人太亲近会受到伤害。

D 没有亲近的感情关系我也很自在。对我来说独立和自给自足很重要,我宁愿不依赖别人或别人不依赖我。
注:A为安全型,B为多虑型,C为恐惧型,D为超脱型

研究发现,安全型的依恋类型与爱情的三个成分有着正面的联系:安全型的人能体验到高度的亲密、激情和承诺,安全型的依恋也与较高程度的性爱和自发之爱,以及较低程度的游戏之爱相联系。相比之下,不安全型的人对亲密、激情和承诺的体验较低。安全型的人会拥有更为满足、更加相互依赖和更加亲密的浪漫关系。应特别指出的是,依赖类型与人们处理不愉快情绪的方式是密切相关的。在苦恼的时候,安全型的人会转向别人寻求安慰和支持,他们也会保持相对平静。相比之下,回避型的人会躲开伴侣,变得有敌意;焦虑型的人则会变得过分焦虑和不安。

如果伴侣一方是不安全型的,双方会对关系不满意。安全型的人比不安全型的人有着更多的自信和适应性,他们会更容易与人相爱。一般地,对亲近的自在性似乎是与人们对伴侣的自我暴露及对伴侣的支持程度,以及对关系的依赖和承诺程度相联系的。相比较之下,对遭到抛弃的忧虑与嫉妒、高水平的冲突、低水平的妥协及缺乏自信相关联。较高程度的对遭到抛弃的忧虑似乎使已婚男性更容易发生婚外情。总体而言,安全型的人比不安全型的人会体验到更浓烈的浪漫和友伴的爱恋。

在少不更事的童年时期,曾经受过伤害的人有很多,许多人会在亲密关系中尤其是婚姻关系中,将自己童年没有被满足的期待,投射在配偶身上,期盼在自己所创建的新家庭里拥有小时候没有得到的爱。

能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圆梦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但是如果硬逼着配偶为自己付出加倍的甚至是无数倍的爱,来填补自己内在的伤痕,或是对子女、配偶造成伤害,这是不现实的。你不能指望你的配偶永远扮演你期望的角色,成为你的出气筒、你的垃圾筒,这样你的配偶也许短时间可以忍受,长期的话会给配偶带来压力,结果是避之不及、逃之夭夭。

正确地认识你自己的依恋风格,知道有些事情是你经历的一部分,你是无法改变的。

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原则是:改变你能改变的,适应你无法改变的!

七年之痒与十年之痛

许多婚姻在发展到第七年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有“七年之痒”的说法。因为这时情感的“疲惫”或厌倦使婚姻进入了“瓶颈”。这一时期,双方的工作、子女、家庭等都在稳步发展,没有太大的起伏跌宕,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淡而无味的感觉,大部分的婚外情和夫妻感情危机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新加坡家事及少年司法中心最近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夫妻离婚,丈夫年龄平均在40岁,妻子在37岁,这时大约是夫妻结婚的第十年,所以被称为“十年之痛”。

婚姻到了10年以后,夫妻双方彼此熟悉、习惯得如同自己的左手和右手,亲情取代了爱情,夫妻之间往往会忽视彼此的感受。“十年之痛”也成为了彼此间隔阂的代名词。十年婚姻生活中所积攒下来的个性差异一览无遗,争执、吵闹不断涌现,成为了彼此伤害的利器,甚至会令婚姻瘫痪。所以这一时期离婚的可能性增大,即使不离婚也会发现婚姻失去了往日的甜蜜,平淡得如一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

无论“七年之痒”还是“十年之痛”,实质上指的都是婚姻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一些矛盾,对婚姻的影响很大,如果处理得不好,有可能会导致婚姻破裂。

从人的成长角度来讲,大多数人是在婚姻中实现人自身的成长。恋爱的时候对自己的认识和把握还不清楚,更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配偶。随着婚龄的增加,尤其是许多家庭抚育幼儿之后,育儿任务的繁重和教育理念的差距,使婚姻中长期积累的矛盾慢慢凸显。加之双方人生发展轨迹的不同,造成实力的悬殊和共同语言的减少。婚姻专家指出,最大的离婚理由,不是婚外情,而是夫妇二人不能配合,不能再生活在一起。

一般的夫妻,不论当年谈恋爱是多么的轰轰烈烈、缠绵悱恻,在经过十几年的柴米油盐之后,彼此的关系不是“清清如水”,便是相敬如“冰”,至多不过是“和平共处”。在今天这个彰显个性的时代,谁都不愿再委屈自己,不会在像过去老一辈人那样,为了子女、为了脸面而凑合一辈子。现代的人一旦发现自己的婚姻这双鞋子不合脚,就会马上去脱掉鞋子,换一双新鞋,丝毫没有耐心等待将鞋子穿旧——穿到合脚为止。

一般分析认为,导致这个年龄段出现婚姻问题的原因如下:

忙于事业或孩子而冷淡配偶

有句俗话叫“熟人不讲理”,夫妻间的关系太熟了,往往忽略彼此的需要,不再选择表达的方式,在表露自己情感的时候不加掩饰,很多情况下会伤及对方。孩子出生之后,母亲的情感往往全部迁移到孩子身上,冷漠成了双方情感的症结,彼此的负性情绪相互渲染,使家庭氛围紧张。

在一家跨国公司工作的吴先生在刚结婚的那几年还经常与妻子散步谈心,随着自己职位的升迁和应酬的增多,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也越来越晚。家对于他来说更像是一个旅馆,每日打拼回来,只想倒头大睡。他和妻子沟通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有时妻子想跟他说点什么事情,但两人还没说上两句就因观点不一致开始争吵。时间一长,夫妻双方都觉得没话可说,彼此在工作上、感情上的事都不愿意向对方倾诉。

事业型的人很难静下来,总是忙个不停,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永远将工作放在第一位,令配偶和家人感到被冷落。这种人独立意识非常强,工作忙是他们最完美的借口,总是想等到工作告一段落再去陪家人,等到有一天真的想去了解对方、和对方沟通的时候,才发现对方不能理解自己的想法,沟通起来也比较困难。日子一久,彼此之间就提不起说话的兴趣,共同话题也逐渐减少了。于是婚姻犹如一潭死水,失去了生活的激情。这种人若不控制自己,多花些时间陪伴配偶,即使是为事业,也会导致婚姻关系破裂。

最新研究显示,婚姻不美满的男女,不论是在家庭或是在工作上,整天都会觉得压力大。婚姻问题会延伸至工作场所,工作中的问题也会迁延到家庭生活之中。这种紧张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就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如血压会增高,心脏病发作与中风的风险也会增加。

也许有人会觉得很委屈:我忙,还不都是为了这个家吗?确实如此,这个没人怀疑,也相信你确实在忙工作,但是,生活更重要的其实是它的过程,而不是以放弃现在为代价去换取将来。另一方面,如果你真是为了这个家,到头来家庭却破裂了,那么事业再成功也无法感到幸福。

孩子是夫妻爱情的结晶,是步入婚姻生活之后出现的一个新的家庭成员。在现代社会,这个结晶往往只能出现一次,而且出现的时间也比以前要晚。所以,当迟来的小生命终于睁开了眼睛,他仅仅是向父母们瞥了一眼,那一瞬间父母天性中的亲情立刻全部爆发出来,感动、负疚、哀怜抑或是疼爱?这份迟来的亲子感觉,会随着孩子的凝视与他肆无忌惮的啼哭,流进父母的心中,也让许许多多的母亲和父亲找到了一个情感的寄托点。

母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付出更多一些,从十月怀胎到哺养再到送幼儿园,稚嫩的孩子处处需要操心照顾,不知不觉,母亲的眼睛里似乎只有那个小宝贝了。

爱孩子本身没有错,有时候,作为新妈妈的妻子由于忙于照顾宝宝而忽略了丈夫,夫妻之间不再像新婚时那样关注对方;妻子照顾孩子太累,可能对性生活不感兴趣,对丈夫不再体贴,她的脾气也日益暴躁,丈夫觉得自己不受重视。

孩子暴露出夫妻矛盾的例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现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两人的注意力会过多地集中在小孩身上,对于孩子的教育、成长等诸多问题,两人有时也会产生很大的分歧。很多时候两人还会因为坚守自己的想法而伤了彼此的和气。

夫妻间的感情就像养花一样,需要双方不断地浇水施肥,用心照料才不至枯萎。彼此的关怀与照料,随时随地给予另一半爱心,才是夫妻生活快乐长久的根本。

日积月累的细小伤害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夫妻之间大的矛盾冲突一般不多,多的是细小的矛盾。这些毫不起眼的矛盾就像一把并不锋利的刀子,虽然不会迅速导致婚姻破裂,但每一次都在婚姻这块木板上刻下一道印痕,日积月累,痕迹越来越深,直到断裂。

夫妻朝夕相对,当然少不了磕磕碰碰,吵架是难免的。问题是吵架归吵架,不能伤害对方。吵架和伤害对方是有区别的。如果双方只是带着愤怒的表情发表不同观点,这是吵架;如果还要顺便侮辱一下对方的人格,践踏一下对方的自尊,甚至出现家庭暴力,这就是伤害。

婚姻中的吵架是有益于婚姻的,可以是一种沟通的形式,如果夫妻可以做到“床头吵架床尾和”,那么就是一种沟通手段。伤害却会留下阴影,对方也许不会说出来,心里面却可能一辈子都难以消除。搞不懂的是很多丈夫、妻子在外面总是那么文质彬彬,回到家里却经常把身边人伤得很深。也许他们认为:我在最亲近的人身上发泄一下不可以吗?而没想到对方的感受却是:连我最亲近的人都这么伤害我……当伤害一次次的累积,总有一天它会形成一种恨,而且是爱之愈深,恨之愈切。

夫妻之间,双方可以容忍缺点,但绝不可能容忍你的缺点对自己造成的伤害。

尽管永远也无法肯定地预测夫妻是否会分道扬镳,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细小的伤害,会给婚姻生活带来致命的打击,造成婚姻航船的沉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