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文化中的艳欲主义:爱欲正见-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茸诮桃捕加懈@堵波建筑,所以也有一说认为窣堵波是出自印度教徒或耆那教徒所崇拜的男人性具,包括黑格尔在内的的一些西方学者都认为,普遍盛行于东方国家的塔代表着男根,塔多是依山傍水而建,塔象征着男根,水象征着女阴,湖光塔影不仅是一种美景,而且寓含着性爱的意义。
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都是大兴土木,建造了不少富丽壮观的佛教窣堵波,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位于巴尔胡特、山奇和阿姆拉瓦蒂的窣堵波。现存的巴尔胡特窣堵波建造于公元前2世纪中叶,现在,这里的窣堵波已经残破不堪了,只有其中的雕塑还保存得比较好。而山奇的窣堵波保存得则比较完好。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在原有的基础上,山奇窣堵波被扩建了2倍,直径达120米,是当时印度境内最大的佛教建筑物。其正面以砖石结构建筑而成,有2条供膜拜致敬用的巡回的人行道,下面的一道建在地面,上面的一道建在16米高的平台上,周围的木质栅栏也被9米高的石墙代替。公元前1世纪末,在环绕窣堵波四周的四个大门又加了四个大柱。在窣堵波的四周还建有小一点的窣堵波和寺庙。
窣堵波的建造后来变得越来越富于装饰性。现在的阿姆拉瓦蒂窣堵波建造于公元2世纪,它比山奇窣堵波的规模还大,它的墙壁上镶嵌着讲述佛陀生平故事的画面。与此同时,北部印度的窣堵波的建造也变得越来越高,鹿野苑和那烂陀的窣堵波也非常有名。鹿野苑窣堵波建造于笈多王朝,是为了纪念佛陀第一次说法而建造的,曾经是华贵而精美的建筑,但现在仅残存其中心部分。那烂陀窣堵波是一个高大的建筑,周围有寺院、讲经堂、客舍和一些小型的窣堵波等成群的建筑,我国唐代高僧玄臧到印度〃取经〃时,就曾长期在那烂陀寺院学习。
第52节:性爱与艺术(3)
窣堵波作为佛教祭仪的中心,随着佛教的传播而盛行于印度以外的国家,而且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在缅甸出现了尖顶的塔,在西藏形成多种的塔刹,在中国则有角楼式的高塔,而在印尼更形成下方上圆的大窣堵波。
3.山奇药叉女
随着窣堵波的建造,印度古代较为重要的雕塑也出现了。巴尔胡特、菩提迦耶和山奇窣堵波的围栏和门廊上都有非常精美的装饰性雕塑。巴尔胡特窣堵波的围墙上雕刻着很多美丽的半人半神的药叉和药叉女形象,横栏上的雕塑大多取自佛本生故事,但比起迦耶和山奇的雕塑来,巴尔胡特的雕塑显得比较平板,出现得年代可能稍早一些,而山奇窣堵波门廊上的雕塑技巧最为成熟,可能出现得较晚(约为公元前1世纪),迦耶的雕塑介于两者之间。菩提迦耶窣堵波是在佛陀悟道后的地方建成的,其围栏性的建筑深雕细凿,人物形象显得更为丰润也更有活力,它不像巴尔胡特雕塑那样平铺。
山奇窣堵波的围墙没有什么装饰,但它的门廊上的雕塑却显得生龙活现。山奇窣堵波的四座门廊极其有名,因为这些门廊的建造比山奇窣堵波本身的工程更为精巧。雕刻在这些门廊横梁下的女药叉是山奇雕刻中最为美妙的女神造型。就时间上说,这些女神比巴尔胡特的女神晚了大约只有一百年,但在技巧和观念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药叉女面带微笑,一条腿微微弯曲着,四肢显得自由舒展,其身躯呈印度传统的三曲线状态,肌骨显得更为柔和,臂部微微翘起,其姿态既妩媚妖娆又柔和优美,整个雕塑显得圆润丰满,而不像巴尔胡特雕塑那样呈几何形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不是宗教象征性的表达,而是有血有肉的少女形象。
山奇窣堵波东门廊上的药叉女。公元前2…1世纪。
山奇的雕塑主要表现佛陀时代的生活和佛本生故事,它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将现实与想象化为一体:城市里,骑马骑象的人成群结对,男人和女人们在膜拜着神龛,装饰用的花环随处可见;自然中,大象在丛林里游荡,这里不仅活动着狮子、孔雀,而且充满了夜叉、那伽等精灵和神话传说中的各种动物。自然与城市生活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印度古代令人眼花缭乱的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富于神话般的色彩。
在巴尔胡特、菩提迦耶和山奇以及这时期其他的佛教艺术中,从来没有佛陀本人的雕像出现,只是以轮子、宝座、足迹或是菩提树来象征佛陀,可能是遵照佛陀反对偶像崇拜的意愿而不对佛陀进行雕像刻画;也可能是因为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佛陀的形象过于崇高伟大,任何雕像的形式都不足以用来表现佛陀的品质和精神。佛陀塑像产生于贵霜王朝时期的健陀罗和秣菟罗雕刻之中。
最初佛陀形象的产生可能受到耆那教的影响,是耆那教首先刻画出双腿盘坐、赤身裸体的祖师打坐形象,佛教艺术可能是从中吸取了灵感,也出现了类似的双盘打坐的佛陀形象。佛陀和菩萨的早期雕像侧重于人性而非神性,并且充满了欢乐的情调,这与早期佛教雕塑的精神是一致的。
与佛教窣堵波的建造相呼应,耆那教也建造了不少窣堵波,像佛教窣堵波一样,耆那教窣堵波的围墙上也有类似的雕塑:药叉女(女精灵)丰臂细腰,姿态优雅,令人想起更为古老的印度河流域出土的舞女形象。在苦行主义的宗教文化氛围中,她们却坦荡直率地表露出性欲本能的色彩,这充分证明印度古代苦行与艳欲对立并存的生活观。
第53节:性爱与艺术(4)
4.曹衣出水
茉菟罗位于德里南方85英哩处的朱木纳河畔。早期盛行耆那教,到了贵霜和笈多时代,耆那教与佛教并行发展,其后又接受了印度教性力教派的思想。
在茉菟罗的雕刻中,最令人着迷的是那些充满幻想的药叉女形象,药叉女形象是茉菟罗艺术的典型代表。比起早期佛教窣堵波建筑物中的药叉女,茉菟罗雕刻艺术中的药叉女显得更为生动也更富有挑逗性。她们裸露的身躯充满了肉感的色彩,娇俏的脸孔也充满了艳欲的神情,她们的乳房被夸张地表现为球的形状,本身便像是窣堵波,腰肢如蜂,恰与肥美的臀部形成对照的效果,显得极其妖魅。全身只有颈部、手臂、脚踝和臀部挂着珠宝和环饰,其余部分皆予以裸露。
醉酒的药叉女,茉菟罗雕刻,贵霜王朝,公元2世纪,存新德里国家博物馆。女药叉也被看作是生殖神的象征,这个雕塑主要表现的生殖题材,对于一般来祈求多子多孙的信徒来说,这些雕像似乎具有某种法术的效力。这幅雕像也被认为是春军醉酒图,春军是印度古代著名的高等妓女,梵语戏剧《小泥车》刻画的重要形象便是春军。
茉菟罗位于德里南方85英哩处的朱木纳河畔。早期盛行耆那教,到了贵霜和笈多时代,耆那教与佛教并行发展,其后又接受了印度教的克里希纳教派的思想。
茉菟罗的雕刻技术已发展得相当纯熟,人物形象的塑造有如真人般富于生命力和动感。此派特别喜爱女性三曲线式(Tribhanga,又叫〃三道弯式〃)的身体姿势,即头向右侧倾斜、胸部对应着转向左方形成一弯、臀部向旁耸出、略微上翘形成第二弯、两腿再转向左方形成第三弯的姿式。
笈多时代印度文化的发展是全面的,迦梨陀娑、婆罗多都出现在这个时代,史称印度历史的黄金时代。这时期,佛教艺术也达到非常完美的地步。细匀而富有韵律感的衣纹,透明的丝质袈裟,既单纯又圣洁的形象,显示出佛教艺术极端理想化的艺术思想,这些造型表现出佛教的理想人格,如柔和、宁静、内省、完美、高贵、典雅。一方面是美得无懈可击,另一方面则由于过于完美而显得缺乏生命的活力,似乎脱离了现实的境界,去除了世人的体臭。
这是一种很奇特的艺术现象。在此之前,印度艺术家对人物的刻划基本上是以写实为基础,虽然也有象征性的内容出现,但基本上不脱离对客体的直接思考,很注重人体自身的特征。但到了笈多王朝,艺术家对人体的思考中介入了植物和动物的格调化色彩,因此,对客体尤其是人体的认识融入了新的内容。在对人体的刻划和造型中,思考的不仅是人体特征,而且将宗教教义普泛化,他们企图模仿动物和植物的曲线和动感,塑造出美的典型,使观者从神像和人像中感到动植物的生命力。因此,一件艺术品里,神性、人性、动物性、植物性等因素被融为一体。
笈多王朝的雕刻在衣纹方面保留早期茉菟罗贴身细纹的风格,但更为优美,传入中国之后,中国画家曹仲达曾加以模仿,时人称为〃曹衣出水〃,因为细纹紧贴皮肤,看起来像是刚从水里出来的样子。但在古代印度,〃出水式〃的雕刻指的则是另一种风格的佛像,如藏于美国克里夫兰博物馆的一件砂岩佛像:它身上的衣纹完全被省略了,雕像本身显得更加单纯化和透明化。
第54节:性爱与艺术(5)
立佛,笈多王朝朝代,约公元5世纪。砂岩佛像,藏于美国克里夫兰博物馆。这里的佛像采用了早期女药叉常有的三曲线姿势,显得更加女性化,佛教女性化是印度和西藏密宗的典型特征,笈多王朝时代的佛教已有密教的倾向。
同时,我们也会注意到,这里的佛像采用了早期女药叉常有的三曲线姿势,三曲线式一般是用来刻划女性优美身姿的,但由于印度人特别喜欢这种姿势,所以在男像的刻划中也可以见到三曲线的身体姿势,不过与女人的三曲线不同,男性是头向左侧倾斜等,正好与女性三曲线形成对照。佛陀塑像以三曲线的形式出现也表明,这时期的佛教在精神上已经出现女性化的倾向,佛教女性化是印度和西藏密教的典型特征,显然,这种倾向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与三曲线的姿势相适应,曹衣出水式的身体特征也充满了女性的柔和之美。茉菟罗艺术的这种独特风格可能受到希腊、罗马和波斯艺术的影响,是外来艺术与印度婆罗门教、佛教艺术传统结合的产物。
5.非男非女:健陀罗艺术
犍陀罗位于印度河上游,居中西交通的要道,为东西方贸易必经之地。在此形成许多重要城市,如白沙瓦、塔克希拉、哈达,稍西则有贝格兰姆和巴米杨。在这些以商业为主的城市中,佛教和佛教艺术都依靠商人的财富来维持,对于不愿意放弃世俗荣华而又渴望死后得救的人来说,菩萨的神格特别受欢迎。在大乘佛教中,菩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谓菩萨是指未成佛但即将成佛的神格,当此神格附于某一个人时,这个人便是菩萨。其存在大致分为三种:法身、应身和化身。法身是抽象的,属哲学意义上的实体;应身是以神的方式出现,诞生于偶像崇拜心理;化身是以人身出现,源于人的为善念头,实属伦理范畴。菩萨化身的观念最深入人心,统治者和商人往往扮演菩萨化身的角色,他们资助佛僧、佛寺,吸引了很多远道而来的教徒和艺术家,使佛教建筑艺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犍陀罗艺术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影响,在题材与风格上可谓五花八门。早在公元初,由中国新疆经阿富汉到波斯之间的大沙漠和草原已经是各游牧民族竞逐之地,来自中国、印度、波斯诸大国的文化在此交汇,商人在其中扮演中间人的角色,佛教徒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大约在公元五世纪末、六世纪初,在当时靠近中国的库车、龟兹、旦旦乌克立等地的艺术开始受到中国绘画的影响,展现出一些具有优美线条的白描式壁画。这时期的印度艺术家,向东吸取了中国画家的白描笔法,向西则大量吸收希腊、罗马雕刻技法以及人物造型方面的特征,尤其是后期健陀罗艺术,更为明显地受到了希腊、罗马艺术的影响,它的一些建造者可能来自西方。
从健陀罗西行不远,便是哈达城,哈达位于基伯山隘(Khyber Pass)的西端,传说是释伽牟尼头骨珍藏的圣地。再往西便走到了冯都基斯坦。哈达和冯都基斯坦都曾以美丽的泥塑艺术而闻名遐迩,其中尤以冯都基斯坦的泥塑菩萨最为有名。
《菩萨》,局部,冯都基斯坦出土,后期犍陀罗风格,约公元七世纪,泥塑加彩,巴黎吉美尔博物馆。
上图是冯都基斯坦一座寺庙的佛龛中供奉的一个泥塑菩萨像,其优美姿态和细长柔媚的手相具有明显的〃风格主义〃的作派。丰满圆浑的脸庞上,眼睛如树叶一般,且有点微微翘起,细长的双眉高高扬起犹如弯弓。看来好像过分完美的双唇露出某种神秘的微笑。眉、眼和嘴唇的棱角与光滑的脸庞构成有趣的对照。过分细长的手指看来好像没有骨节,而且与那丰厚的肩臂形成不大对称的比例。从种种特征我们可以辨认出雕像表现的是一位少女,但裸露的胸部却平坦得像是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这种非男非女的佛教造像是如此的奇特,似乎能将人引入一个非现实的梦幻世界。
第55节:性爱与艺术(6)
这些佛像造型大多产生于公元七世纪,正是佛教密宗在印度盛行的时期,其怪异风格的形成,一方面与密教在印度的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佛教的女性化倾向有关。这时期及后来的印度本土的建筑和雕刻艺术受佛教密宗和印度教性力教派的影响,多直露地表现性爱的场面;而在佛教密宗中,佛教中的菩萨多呈金刚怒目的怪诞特征,这是健陀罗艺术风格出现的内部因素;从外来影响上说,希腊、罗马艺术的雕刻技法和思想也为印度艺术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可以说,健陀罗艺术是印度文化与东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向西吸收了波斯和希腊艺术的风格,同时又向东传播,流行于新疆,并顺着丝绸之路进入甘肃的敦煌。
印度艺术的的形式和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东南亚、中国、朝鲜、蒙古、西藏和日本的艺术。尽管印度教也传入了东南亚,但主要是佛教──一种典型的商人宗教──充当了传播这种艺术影响的主要工具。
6.宗教与艳情:阿旃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