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国当代电影史-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导、理论家来说,从来没有这样大范围地、深入地讨论娱乐片的话题,这是一次没有偏见的检阅,是具有长远意义的。
会议上,大家围绕着一些议题展开了讨论:关于娱乐片热的背景和意义、关于娱乐片的概念和语义、关于娱乐片的功能,更多的话题集中在如何提高娱乐片的质量、如何吸引观众上面。应该说,在这此讨论会以前,很多人对娱乐片的认识是模糊的,拍摄娱乐片的导演因为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而对自己拍摄的影片也缺乏足够的信心,而现在的研讨会,无疑使那些还羞羞答答的导演变得理直气壮,这次为期七天的讨论,也确实对以后娱乐片质量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时任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局长滕进贤在1989年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也呼吁:坚强各类片种的观赏性、娱乐性,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娱乐和审美需求,实现电影的多元化功能而努力。而此时,电影局不但不回避这个问题,而是态度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在当时是冒一定风险的,滕进贤的前任就因为和他持相同的观点而遭非议。
作为国家主管电影的机构,电影局提出了对拍摄娱乐性教强的影片的态度:一是热情支持。二是认真研究娱乐片的创作规律,三是积极引导努力提高此类影片的艺术质量,以赢得更多的观众。
陈昊苏在会上做了一次极具导向性、在后来又引起广泛争议的发言,电影界的最高行政领导陈昊苏公开为娱乐片正名,他指出:“我们的生活缺乏娱乐,这不是社会文明发达的表现,娱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过去人民生活中娱乐的地位低是由政治的动乱和经济的穷困两方面原因造成的,现在到了转变这一现象的时候。电影可以教育人民,可以给人民灌输忧患意识,但没有必要将此作为艺术的唯一责任。只有宣传教育或只有艺术会导致对娱乐和对娱乐片的轻视。因此他提倡艺术家树立一种娱乐人生的观念,提倡拍高水平的娱乐片。他认为观众借娱乐片升华情感,宣泄情感都是可以的。要确立娱乐片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新的单一。”,同时他认为电影的三大功能中“娱乐功能是本源,是基础,而艺术(审美)功能和教育(认识)功能是延伸,是发展”因此,他明确主张“恢复电影艺术的本原,即尊重它作为大众娱乐的基础的特性”,(《当代电影》1989年第一期)但不久,他的“娱乐片主体论”受到了许多质疑和批评,他也很快从部长的职位上退了下来。
此后,《当代电影》几乎在每期都刊发关于娱乐片讨论的文章,1989年第二期上发表了邵牧君的《中国当代娱乐片问题驳议》、贾磊磊的《皈依与禁忌:娱乐片的双重选择》、张立新的《惊险电影叙事结构分析》,而新时期以来,在电影界历次争鸣中都表现得非常活跃的邵牧君先生,连续发表了“电影完整本性论”、“电影类别两分论”、“反媚雅论”、“新中国电影三阶段论”等一系列不同于众的论点。在第三期上发表了江浩 、张卫的《关于娱乐片的通信》、杨海波的《性与电影的娱乐功能》、许建海的《试论观众和电影创作》;第四期发表了汪天云、 祭光的《娱乐片的性格组合》、花建的《游戏中的生存和选择》;第五期发表了王云缦的《娱乐片的主体创造和接受心理》、杨剑明的《论电影的商品性》,这些文章从各个角度,从理论上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娱乐片的本质、类型及其审美规律。
1992年10月7日至13日,一向注重艺术影片研究的北京电影学院却和青年电影制片厂联合举办了一次“把娱乐片拍得更艺术”的研讨会。这次会议的特点是有很多当红的娱乐片导演参加了会议,大家的讨论不再停留在“务虚”的阶段,而是试图解决创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讨论会的组织者,时任青年电影制片厂厂长、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主任的郑洞天认为:目前,对于娱乐片艺术规律系统的科学研究还未成行,既不能像在新时期那样,对当时电影创作从宏观上给予理论阐释和引导,更难于适应学生走出校门后首先要从事娱乐片创作的社会需要。希望这次研讨会,在学院师生中推进认真研讨娱乐片艺术规律的学术空气,并给予当前电影创作生产实际的沟通,把目前散兵游勇、自生自灭的娱乐片探索上升到群体和自觉的新高度。本次研讨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
娱乐片的功能:游戏不仅是单纯的本能,而是在工业社会里,抵御巨大的外部竞争压力,保持内心平衡,完整的有效武器,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它对社会群体所起的独特的心理抚慰作用。
中国电影基本上没有形成类型电影为主体的生产机制,而娱乐片最大的艺术特性应该在于它的类型规律。李一鸣在他的论文《娱乐片的定位》中提出:娱乐片和非娱乐片都讲同一个故事,娱乐片是非现实概念,虽然来自现实,却不是现实,不能按现实的观念来要求。它既要给观众表层视听上的愉悦感,又要满足深层的窥视欲。娱乐片关键在过程的表现上,娱乐片就是模式化的电影,模式清楚了,你怎么拍,观众都会跟你走,只要有了模式,手法也容易确定,模式是对导演和观众的导向,应该自觉、清醒地运用和把握。显然好莱坞类型电影是最成熟的,但如果我们照搬他们的创作规律,并不是一条现实的道路。尹鸿反对好莱坞模式,认为我们的本土电影明显受两个因素制约,一是意识形态,中国既有悠久的伦理本位传统,又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主义是中国主流文化和政治的核心,而好莱坞主要是被掩饰过的性和暴力,二是经济和科技因素。电影学院的章明认为:我们还没进入后工业社会,不可能通过高科技来卖座,像好莱坞的高科技影片《金刚》、《星球大战》,起码20年内我们达不到,我们更应该借鉴的是《漂亮女人》这样的影片。
观念的更新:拍娱乐片,创作人员要换脑子,首先,要把电影看作商品,电影要进入商品交换才能生存;其二,以前只要是武打片就能赚,现在不行了,题材决定论要改;其三是分配问题,要花大钱买好本子,找好导演,好演员,用小农经济意识来拍片,不可能有好效益。王云缦从观众接受审美心理的角度提出了对娱乐片的四点要求:1:新奇性和亲切性的统一,2:通俗性和艺术性的统一,3:单纯性和丰富性的统一,4:既要尊重类型规律又要有创作个性。郑洞天认为娱乐片的三个层次: 一是纯娱乐层面,二是有人物,三是涉及到浅显的社会性和人道主义主题。在强调加强影片的观赏性、娱乐性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注重提高电影的文化品格和审美情趣,反对粗制滥造,反对庸俗媚俗,反对千变一律的雷同化倾向,以保证给人以健康、向上和积极的娱乐享受。一直以来是以“题材”分类的,政治文化的普泛化和单一性,使得中国电影在塑造人物,多以政治倾向和立场出发,不善于从日常生活和情感着手。大众娱乐文化是从象牙塔走向民主化的标志,也是提供精神抚慰的。
娱乐片的拍摄技巧: 四年中拍了九部娱乐片,并都有很高票房的北京电影制片厂李文化导演认为:拍摄娱乐片,首先要解决给谁看的问题,要潜心了解电影市场,现在全国观众,20到30岁的青年人,初、高中文化的占大多数,选材上要雅俗共赏,要走向大众。在电影第一本(前10分钟)就要抓住观众。现在不像过去,一个剧本只要有二、三个冲突就行了,现在必须跌宕起伏,要不断抓住观众,文武戏穿插进行,每一本都有好看的东西。
《别无选择》的导演穆德远认为:娱乐片必须把冷静、理智打入到造型、电影美学中,在中国拍摄娱乐片必须在夹缝中生存,拿有限的经济条件做一件很大的事。娱乐片承受不了过多的容量,要单一,创作者的激情部分集中在切入点,要选择别人没有用过的切入点。创作者要对娱乐片的套路做细致的分析,比如主人公陷入绝境,如何起死回生,好莱坞一般有四个套路:一是利用环境条件摆脱困境,二是利用本人的智慧,三是第三者帮助,四是主人公拖延时间,利用对方疏忽,一招制胜。
《血战天狮号》的导演之一王瑞认为:拍娱乐片,首先要明确,我要玩什么招,要明白观众现在要看什么,我又能拍到什么份上,现在有几条路:
一是找到一伙比较绝的人,动作武打和别人不一样
二是能找到一个很绝的环境,像穆德远拍的《黑楼孤魂》,那你就往环境里走
三是我有最 先进的手段、技术,那我就往镜头上走。另外,我不赞成动作片里分文武戏,这绝对是第一代导演的观念,我比较赞成,动作片应该拍到一拳头把观众的眼泪打下来。
本次研讨会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对娱乐片的规律和各种元素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总结,具有了一种可操作性,鉴于中国的娱乐片起步较晚,创作人员无论在研究、把握观众心理和认识、掌握特定的技巧等方面尚有欠缺,这样的研讨会无疑给创作者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对娱乐片的讨论应该是肯定的,无论从观念,思想,还是实际效果上看,都是有价值的,过去的电影不但虚假,甚至是政治宣传课,需要靠“红头文件”等附加手段来赢得票房收入,当时八十年代中期,对电影功能提出疑问,事实上是对电影传统功能的反拨,原先影视文化的认知功能、审美功能甚至教育功能都受到了抑制;而強化了它的感官刺激功能、游戏功能。影视文化正从一种政治、启蒙文化向一种娱乐文化转型。著名电影理论家邵牧君先生接连在《戏剧电影报》上发表了《中国入世后的电影战略》(《戏剧电影报》99年12月10日)和《世纪回眸说电影》(《戏剧电影报》1999年12月17日)两篇文章, 邵牧君从分析电影的本性入手,认为中国在入世后首先要进行电影战略的转变,他认为电影首先是一门现代工业,其次才是一门艺术,一门大大不同于其他传统艺术的消费艺术,而在和好莱坞电影的竞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影片的娱乐质量,因此他希望主管部门应该在产业化和市场化方面应该有新的举措,其实,邵牧君对电影娱乐功能的倡导是有原因的,从他的年龄、经历,尤其是历史记忆来看,他一定会对文化专制主义保持警惕,对电影娱乐功能的强调从客观上具有消解政治文化与正统意识形态的作用,从这一层面上看,邵牧君的主张是有价值的,我们要避免物质对精神的挤压,防范商业逻辑无限地侵入电影领域,但把这种防范变成对世俗生活幸福与感官刺激的追求全面排斥,也是有害的。如果没有前面几次关于娱乐片的讨论,现在还要补上这一课,现在面对市场化,面对经济一体化,面对海外大片的进入,中国电影的抵抗力就更弱了。在创作上,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也是积极的,有建设意义的,它呈现出中国电影风格样式的多样化,电影类型也逐渐丰富,这是建国以来很长时间没有的,应该说,电影人跨越了这个断裂,把二、三十年代的传统延续下来了。大众化的另一个含意就是从审美文化到文化工业的转型。这意味着“艺术不再是个性化创作的产物,而是一种工业化生产的结果。从策划、投资、制作到宣传发行,再到消费,都被作为一种批量生产的产品而投入市场。艺术创作成了一个工业生产流水线上的环节。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不再把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作为理想,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成了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这种变化的结果就是影视文化从深度文化向平面文化转化”。(尹鸿:《转型期的中国影视文化》)
第三节:娱乐片的 创作得失
为了开拓海外市场,根据廖承志的建议,拍摄了影片《少林寺》,影片由香港著名武侠片导演张鑫炎导演,香港在保持影片的娱乐性上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经验,影片拍得很认真,因为李连杰等专业武术运动员的加盟,一改以前武打片中花拳绣腿的伪功夫,使中国银幕上出现了真正的中国功夫,另外,叙事上的清新流畅,风格上的明快、简洁,影片一公演,旋即在 大陆掀起了武打片的热潮。
新时期娱乐片创作的第一个高潮,是从1980年张华勋导演的《神秘的大佛》开始的,影片虽然遭到嗤声,但他开启了中国武打片的“牢门”,一些生活在惯性中的“电影人”就感觉到“令人不安的苗头”,把这些电影归纳为“拳头加枕头”,确实,在我国电影初创时期,也有过不少武侠片,下三流的、以感官刺激为招徕的影片也不在少数,于是,当他们看到这些类型电影出现时,就产生高度的警觉,自觉不自觉地扮演起“牧师”的 角色,希望给中国电影加一层窗纱,以避免流沙和灰尘的进入。在这样的心态下,1980年拍摄的《红牡丹》、《黄英姑》、《蓝色档案》、《白莲花》、《黑面人》以及《神秘的大佛》等影片的出现,想当然地被看成是艺术的堕落,是电影人的堕落,绝大多数人对它们是持批判态度的。
一直以来,文化事业国家化,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建构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娱乐功能往往被忽视了。但随着中国的经济文化开始转型,在电影界,大量的娱乐片取代了越来越失去了观众的探索片,掀起了一股娱乐片热潮,出现了一批观赏性很强的作品,各厂一拥而上,于是大量故事落套,情节平庸的娱乐片出现了,但也有一些作品拍得很有味道,如北京电影制片厂张华勋导演拍摄的《武林志》(1983)、孙沙导演的《武当》(1983)、张子恩导演1988年拍摄的《神鞭》,将特定的历史内容和文化意蕴融入侠义的故事中,形成了武侠电影的新类型。1987年拍摄的《金镖黄天霸》、《最后的疯狂》、《黄河大侠》等影片就相对成熟一点。《玩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轮回》、《大喘气》等电影,利用大众对极左思潮的反感,联合大众对极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