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现代中国(三卷合集)-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鎔基試圖推行的政策,明顯與現今鄧小平對經濟成長的樂觀主義基眨嘧蟆嵐苤臁⑧噧扇丝桃獗苊饷艿墓_化,但鄧小平的新口號「發展得太慢就不是社會主義」,尤其再加上已屆九十歲高齡的鄧小平於一九九四年最後一次造訪上海,這種種動作明顯不利於對經濟成長熱度的壓縮。即使是通過全國電視網讓鄧小平老態龍鍾、口齒不清的模樣一樱o遺,但只要鄧小平本人在上海露臉就足以促成再一次的經濟成長。在短期之內,大城市的通貨膨脹率攀升至百分之三十的危險臨界點,而全國的通貨膨脹率亦高達百分之二十二。同一時期,外資源源不絕流入中國大陸,合資企業的數目成長迅速,其地緣分佈的範圍也益發廣泛;像美國這類並未對中國大陸設置關稅壁壘的國家,亦開始出現龐大的貿易赤字。已公佈的一九九一年數據顯示,中國的貿易盈餘達一百二十儯涝腥f七千二百一十五家外資企業活躍於中國大陸,單是九一年就有三千三百萬人曾經造訪過中國大陸。
*譯裕В辉谝痪虐硕曛贫ǖ膽椃ㄖ校泄彩荚鲈O「國家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機制,從此處的行文看來,作者並未區分「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黨)與「國家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政)。根據楊中美著《江澤民傳》(臺北:時報出版公司,一九九六年)一書,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中共召開十三屆五中全會,江澤民獲推選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繼之,在一九九○年三月中旬召開的七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江澤民又接任國家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之職。一九九三年,於八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國家主席。
歷經波瀾壯闊的示威邉雍桶司拍晏彀查T事件的血腥鎮壓之後,中國政府成功鎮撫了社會的動盪,這無疑強化了中國政府的自信心。儘管就能否接迹嘣髁x、包容意識與信仰自由,或實行法律保障的意義而言,中國仍不是一個現代化的國家,不過在大城市、建築形態、自動咻斚到y、商店展示櫥窗、商品廣告和服裝款式方面,處處展現出劇烈變革的風貌,而使中國大陸的外表塗上了現代感的粉彩。
中國在國際的能見度提高,與國外的交流也日益頻仍的情形下,試圖尋求以充滿戲劇性的方式,以新興強權之姿來建構新的自我認同。一九九三年中,中國領導人宣佈將爭取北京舉辦公元二○○○年奧林匹克邉哟髸臋C會;在象徵上和字面意義上,公元二○○○年是中國邁入新的千禧年的契機。為求達到此一目標,政府卯足全力,積極撸дf在遴選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分量的各國奧委會代表,俾使北京能在強敵環伺中脫穎而出。在多項邉痈傎惙矫妫袊嘀驳倪動選手已是世界級的佼佼者,特別是在跳水、徑賽和田賽、體操等項目。況且,隨著於一九九二年成功舉辦亞邥幔袊严蚴廊苏宫F其建構頂級邉釉O施、提供足夠住房和交通咻斄康哪芰Α5搅艘痪啪湃甑祝本┖椭袊鞔蟪鞘屑娂娯Q立起各型看版,宣稱中國是舉辦奧林匹克邉哟髸淖罴堰x擇,配有中文字樣的奧林匹克邉哟髸䴓苏I隨處可見。
當國際奧委會的外國代表團抵達中國,政府特別下令北京附近的工廠暫時歇業,以控制嚴重的空氣污染;同時禁止廉價的計程車和私人汽車奔馳於街道之上。學生被指派清洗交通號誌,商店店員接受有關儀態、待人接物的訓練課程。基於相同的考量,攤販、窮苦的流動工人、乞丐一一被驅逐出視野之外,解放軍和公安警察不辭辛勞,為即將來訪的邉訂T和各國代表,展現出維持高品伲舶踩哪芰Α
為了對外營造中國新一波改革開放的總體形象,〈第五個現代化〉一文作者、自一九七九年起即遭拘禁、下放勞改營的知名異議分子魏京生,突然於十五年刑期即將屆滿的前夕、亦即一九九三年九月十四日獲得假釋。公佈釋放魏京生消息的時機,恰好選在中國代表團正向即將於九月二十三日在摩迹纾∕onaco)進行投票的國際奧委會各國代表作最後撸дf的時刻。隨後幾個可能雀屏中選的城市在投票過程中一一敗北:伊斯坦堡(Istanbul )、曼徹斯特(Manchester )、柏林等角逐者一個接著一個被擊敗,北京則仍在第四輪,也是最後一輪的投票競賽中進行搏鬥。北京雖然動員龐大的人情壓力,挹注鉅額資金期使求得圓滿的結果,但最終卻以兩票之差(四十五票反對、四十三票贊成、一票棄權)飲恨於澳洲雪梨手中,這樣的結局著實傷害到中國人的顏面。
魏京生立刻成為這場競賽的代罪羔羊,投票失利之後,魏京生再次被逮捕,遭秘密羈押,罪名是陰诸嵏矅摇J聦嵣希壕┥讷@假釋之後曾與七八、八九年的異議分子會面,也曾與外國記者談話。更有甚者,儘管於國際奧委會投票前夕,魏京生在面對記者詢問他的假釋是否與奧林匹克邉訒嘘P的問睿龝r曾虛與委蛇,但俟投票結束後,魏京生還是寫了一篇激昂高亢的文章談論中國、美國和人權議睿_@篇文章的睿渴恰蠢桥c羊〉,魏京生解釋說,中國領導階層斷難接受其他國家真心關切人權;他們亦相信柯林頓總統關注這個議睿钢徊贿^是在裝模作樣。」華盛頓當局所犯的錯铡壕┥鷮懙溃驮陟墩J為「共產黨集合了一群文化落後、智窮才竭的領導階層,中國無法理解斲斷人權是邪惡的」。事實上,中國領導階層十分明瞭他們的所作所為,他們是故意「剝奪了人民的自由。」魏京生指稱,美國人的作法猶如伊索( Aesop )寓言故事中的羊:「在狼責備羊弄髒了他的飲用水之後,就駁斥道:『我不可能弄髒你的水,因為我是住在你的下游。』不過,最終狼還是把羊吃掉了。」(裕澹
魏京生的文章是登載在一九九三年十一月《紐約時報》的「論牘版」(Op Ed )上,他並與柯林頓政府主管人權議睿母敝韲鴦涨鋾睢T跔幦W林匹克邉訒鬓k權失利的背景下,這兩樁事件導致了魏京生再次遭逮捕,並受到嚴厲的指控。歷經了長期的秘密監禁之後,魏京生復又如一九七九年般受到不公平的審判,不過這次魏的友人已無法再偷偷夾帶錄音機進入法庭。魏京生無從申辯而被判處了十四年的徒刑。黨一方面在國際舞臺上凸出民族的尊榮感,另一方面又處心積懀У夭粩啻驌魣远ǖ漠愖h分子,這兩者之間的扞格不入在魏京生的案子上表露無遺。到了一九九七年鄧小平殻手幔壕┥庞肢@釋放,並允許他定居美國。
經濟小龍
儘管政府對像魏京生這類試圖公開呼籲民主的人士採取彈性因應的手段,不過中國內部跡象顯示,激發漸進式變革的因子可能緣起於內部而非由外力形塑。譬如,工程浩大、論辯不斷的長江三崳▔斡嫯嫞词故艿娇偫砝铢i和黨內老幹部的大力支持,但於一九九二年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拍版定案之前,始終爭論不休,有關安全因素以及建壩所造成的環境和社會衝擊等議睿艿綇V泛討論。最後投票結果揭曉,雖然有高達一千七百六十七位代表投票贊成,但亦有一百七十七人公然投下反對票,六百四十四人投廢票,數人並未出席投票。在全體橡皮圖章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代表反對政府所推動的重大施政計畫,這是中共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趨勢。隨後的歲月裡,中國內部的批判聲音,針對大壩計畫的各個側面持續公開表達反對的立場,訪問可能因建壩工程而蒙受不利影響的百姓,散播反對這項工程計畫之工程人員、官僚的負面報告。同樣地,過去習於自動接受黨規劃之候選人的村級選舉,現在已有許多案例顯示黨所提名的人選紛紛中箭落馬,取而代之的是在地方上更受村民歡迎的候選人。
然而這類場景在中國大陸境內仍然極不尋常,且往往取決於少數傑出人士的個人執著。華人社會朝民主方向轉折的重要模式,是發生於鄧小平呼籲國人要在經濟方面加以仿效之「四小龍」當中的兩條小龍:即臺灣與香港。
這兩小龍之中,又以臺灣的變化最為劇烈。促成臺灣內部變革的重要事件是,蔣介石之子、臺灣的總統蔣經國銳意讓島內的兩大議會「立法院」(其席次每三年改選一次)、「國民大會」(其中多數席位仍被一九四七年在中國大陸選出的老國民黨員佔據)進行全面的民主選舉。蔣經國又推動了全面民主化的發展:真正競爭的政黨政治,公開、公平的選舉規則和程序,黨與黨之間的合作,所有成年公民參與的公開、基礎廣泛的選舉。通過終結臺灣的戒嚴法,合法化反對黨的存在,解除出版禁令和修改煽動內亂罪條例,蔣經國於一九八七年踏出關鍵的一步。隨著蔣經國於一九八八年溘逝,過去由外省籍黨級大老把持國民黨主導政局的局面為之丕變。對臺灣而言,最關鍵性的轉變是李登輝繼承總統職權。嗣後臺灣的「大法官會議」於一九九一年作出釋憲解釋,明言國民大會內原係一九四七年在大陸地區選出的代表應在同年悉數退職,遺缺由新選出的代表接替以重組新的代議機制,臺灣的民主化進程於焉邁入新的階段。接踵而來的改革是,以臺灣公民直接選出總統、副總統的公開選舉,取代過去由國民大會代表推選總統、副總統的辦法。另一方面,為了彌補舊時代的傷痕,國民黨不僅同意全面、公開研究一九四七年二月戰後國民黨佔領勢力屠殺臺灣人的事件,同時還為這場悲劇表達論吹那敢狻#ㄔ'六)
國民黨的主要競爭對手、公開宣揚臺灣獨立理念的「民主進步黨」,於一九九一年的國民大會代表選舉中贏得百分之二十的席次,一九九二年的立法委員選舉中贏得百分之三十一的席次。一九九三年,由國民黨內分裂出來的第三大黨「新黨」,使得選舉的競賽更形激烈。一九九四年,民進黨推出的候選人,在具有政治象徵意義的臺北市長選舉中擊敗國民黨的競爭對手。而臺灣民主選舉過程的高潮,來自一九九六年首次舉行的臺灣總統大選,其中臺灣的主要政黨均推出候選人角逐總統的寶座。在這場選戰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有百分之七十六合格的臺灣選民去投票,李登輝獲得了百分之五十四選民的多數支持。在臺灣總統大選過程中,中共因意圖透過於臺灣鄰近水域進行飛彈試射和艦隊演習等手段威嚇尋求臺灣獨立的潛在支持者而大失民心,中共此舉幾乎使兩岸貿易往來趨於停滯。隨著這場選舉的展開,我們可以理有所據地說,孫逸仙所設想「訓政時期」作為過渡到民主政治的重要中介階段,至少對地處中國大陸邊陲的這個華人社會而言,業已結束了。
臺灣成就的社會模式,或許是鄧小平心目中所期待中國大陸的未來榜樣:迄至一九九○年代中期,臺灣的總人口數是二千一百萬,每人平均所得一萬零五百五十六美元,每天消耗三千卡路里的熱量,預期壽命值男性是七十一歲、女性是七十七歲,每年人口增長率低於百分之一。百分之五十七的臺灣人接受中學以上的教育程度,而臺灣的官僚和議會代表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遠超過其他社會的同一群體。在總數九百萬的勞動力之中,失業人口僅佔百分之零點九。
相較於臺灣,在「中英聯合聲明」(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 )確立了一九九七年香港主權回歸中國大陸之後的「一國兩制」架構的陰影下,香港在朝向民主的道路上就顯得既遲滯又顛簸。一九九一年夏天,英國放鬆殖民統治,首度允許香港立法局(Legislative Council)六十席代表中的十八席開放直選產生。其餘四十二席中的半數由政府遴選,半數則由醫生、律師、教師、貿易公會、商業團體之「功能組別」(constituency groups )間接選舉。至少有來自親北京、親商業團體、親民主派人士和個人等各類屬性的九十五名候選人競逐立法局議員席位。這次選舉造就了名為「香港民主同盟」( United Democrats of Hong Kong )的多數黨團體,這一團體係由思路清晰、善於說理的律師李柱銘(Martin Lee )領導,他曾公開批判中共對人權的錢踏以及對香港事務的干涉。而親中方的候選人在這次選舉中幾乎全軍覆洠А
一九九二年十月,甫獲英國任命的總督彭定康(Christopher Patten )宣佈港英政府計畫將功能組別的席次開放選舉,同時增加這類席次的數目,並降低由總督直接任命的議席。彭定康聲稱,之後將由十八歲以上(含十八歲)的香港全體居民,以全面而公開的選舉方式選出立法局議員,這項方案預計在一九九五年實施。彭定康宣稱這些革新作法並未摺骋痪虐怂哪甑幕驹瓌t,但中共方面伲膳矶ǹ档恼囊鈭D。而且政府遴選的議席(現在縮減為十席)同樣由更具廣泛基礎的選舉委員會(即由區議會民選議員組成)選舉產生。中方怒不可抑,宣稱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共產黨掌權之後,將解散這個通過公開選舉的立法局,並另起爐灶,成立諮詢機構聽取有關過渡階段事宜的意見,而這個組織的成員將由中方所提名。一九九四年九月舉行的議會選舉(即香港區議會的選舉),民主同盟贏得的席次是親中方政黨的兩倍。一九九五年所舉行最後一次、眾人期待的立法局選舉,民主同盟再次人獲全勝,親中方的政黨則近乎潰敗。不過令人沮喪的是,在這次選舉中,前往投票的選民僅佔合格選民總數的百分之三十五。中國政府反覆重申,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當香港主權回歸中國之後,將解散這屆的立法局。
由是觀之,中國政府的態度相當程度反映了鄧小平所傳達的觀念:香港、臺灣兩地華人的經濟成就是全體中國人的驕傲,而奠定其經濟成就的貿易投資策略和獨立自主的管理制度,是值得中國學習的。然而一旦這些地區的華人在達到某種繁榮程度之後,意欲進一步尋求可行的民主改革方案,那麼就該予以壓制——無論是用威茫⑽鋰槪虻鹊街袊伯a黨政府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