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追寻现代中国(三卷合集) >

第26部分

追寻现代中国(三卷合集)-第26部分

小说: 追寻现代中国(三卷合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確的目標。攻陷武昌後,洪秀全錯失摚煴鄙现睋v京城的良機;佔領南京後,洪秀全亦未趁勢傳播太平天國的創新體制。他反而沉溺於官能逸樂與神秘主義的宮廷世界中;洪秀全的身旁妻妾成群,《拢洝分袕摹磩撌兰o〉到〈路加一福音〉,處處都有他的天啟與「天職」,洪秀全未能利用反清拢龖鹬胸P黎民百姓的潛在議睿怖藬S了他虔兆诮填I袖的名聲。
  洪秀全無法訴諸反清情緒正是太平天國陷入孤立無援的徵兆,縱使當權於南京時亦復如此。倘若太平天國政權能維持南京的繁榮,而洪秀全又能在此獲得民心,而締造穩固根基,太平天國或許還不至於灰飛煙滅。但南京城的漢人,發現太平天國佔領者(多數為客家人)奇特的裝扮與口音,大腳的女人,怪異的程度不下於洋人與滿人。南京城民怨恨太平天國斷絕了往昔的經濟生活,因為天朝企圖設立天庫並管制市場,依據性別、職業讓百姓分館而居,甚至意欲施行嚴格規範人民行為模式的法典。緬懷昔日清朝的統治,或充當朝廷細作,或變節投靠官府,均是消極抵制太平天國政權的慣見方法。(裕О耍┫嘈沃拢灞腙P初期,多爾袞所採取的彈性政策較能為尋常百姓接迹
  在南京之外,太平天國的農村政策同樣宣告失敗,對信徒而言,財富共享與土地均分的夢想仍未實現。即使在太平天國經年統治下的江蘇、安徽、浙江等地,以及間歇控制的北方與西部,他們缺乏足夠的決心與人事推動激進的土地改革,農民最後還是得照舊交糧迹悺>S持大軍需要時時補給糧秣,所以太平天國經常派出搜索小隊在幾百哩內的農村去搜括。後勤補給的需要,以及經常與官軍——他們也需要糧草——作戰的耗費,導致中國最富庶的區域一度淪為荒漠。
  太平天國也無法與另外兩股叛亂勢力相互呼應:北方的捻亂與南方的紅巾軍。一六三○年代,反明叛軍李自成、張獻忠試圖尋求與其他匪酋結為同盟,假若太平天國也能協眨袆樱瑵M清政權勢必崩潰瓦解;尤其,清廷此時又必須面對西方強權的欺凌。但太平天國的禁慾主義與其宗教主張的極端本伲y與其他反叛勢力建立同盟關係。
  太平天國同樣無法取得西方人的認同。西方人(特別是傳教士)起初對基督教革命勢力許諾社會改革,挫敗垂死執拗的滿人的前景感到雀躍不已。但傳教士漸漸發現,洪秀全對基督教教義的詮釋悖逆正統,而貿易商則恐懼太平天國會強力查禁鴉片。最後,西方強權決意支持滿清,以免太平天國奪取上海,損及自身貿易利益。自一八五三年迄一八五五年初,隨著三合會秘密會社的成員控制了上海的華人地區,太平軍攻克上海似乎易如反掌。當太平天國的叛亂已是強弩之末,在蒸汽動力、吃水湹某h艦護衛下,一支外國傭兵與清軍並肩作戰,一同對抗太平天國。這支名為「常勝軍」的傭兵,是由來自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冒險家華爾(Frederick Townsend Ward)領軍,華爾死後,遺缺由信仰虔盏挠h科軍官「中國的戈登」(Charles 〃Chinese〃 Gordon)接任。
  清朝政權得以存續的另一項因素,是有一批忠心耿耿、不屈不撓的漢族封疆大吏在滿洲八旗不敵太平軍時,起而對抗太平天國。這批接受儒學教育的文士警覺到太平天國威茫俗孀诨鶚I,痛心太平天國依恃基督教攻訐傳統的價值體系。其中又以湘籍要員曾國藩最為重要;一八五二年,曾國藩因丁憂回籍,而率先興辦團練護衛鄉梓。曾國藩與兄弟協力統合地方士紳業已動員的強悍農民鄉勇,造就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由於湖南八旗駐軍戰力低落,當地官員又駑鈍蒙昧,無法維繫地方團練,所以曾國藩的兵勇成為官軍以外的重要防禦力量。以湘江為名的「湘軍」成為太平天國的死敵之一,並在清政府克復南京城的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
  概括而論,湘軍的成軍代表了地方團練在抵抗太平軍的無比彈性與精銳戰力。太平軍因為無法贏得士紳階級的認同而處處遭到無數由華中、華枺考澖M織以捍衛鄉里的地方團練之掣肘。即使地方團練的崛起凸顯了滿清的腐敗,但朝廷還是認為地方團練有存在的必要,這些團練士紳地主因而擁有更多的權力。團練領袖藉由開徵貨物過境稅「釐金說」以支撐其軍事冒險,經得起持久戰的消耗。等到整個地方團結一致,抵抗長毛,太平天國就越來越難取得糧秣給養與兵力甄補。
  太平天國政權的致命僵化在試圖大瞻改革與「西化」統治模式而告失敗便可看得很清楚。這項大膽創新係出自洪秀全族弟洪镏郑趶V州與傳教士一同研習,是拜上帝會的創始信徒之一。太平天國叛亂之初,洪仁肪酉愀郏蚨熘O港英殖民政府的咦髂J健R话宋寰拍辏槿诗喬裝成大夫,循陸路趕赴南京,受到天王熱烈的歡迎,拔擢為「丞相」。洪仁輸M〈資政新篇〉,於一八五九年底上呈天王。洪仁嫯嬙谔教靽犗陆⒎ㄖ萍軜嫞d辦銀行,籌建高速道路,造火輪車、汽船、開設啵ぁ⑿侣勷^;禁革占卜、殺嬰陋習。除了開設新聞館以流通訊息之議被洪秀全批示「此策現不可行,恐招妖魔乘機反間,俟殺絕殘妖後,行未遲也」外,其餘洪秀全的批語都是「此策是也」。(裕Ь牛┑教靽冀K未採取具體步驟來施行上述改革。洪仁潑Z取長江上游的大戰略終告失敗,他下令大舉反擊蘇州、抗州的行動也被官軍擊退,太平天國已失民心。
  杖缭鴩献嗨F言,「今則民聞僦粒春拮敌模袐D逃避,煙火斷絕。傩袩o人之境,猶魚處無水之地,必窮之道,豈有能久之理?」但一八六四年七月,洪秀全殻帷渚總S自殺或病故並不清楚——官軍直搗南京,曾國藩在奏摺中的語氣不無畏懼:「此次金陵城破,十餘萬伲瑹o一降者,至聚眾自焚而不侮,實為古今罕見之劇寇。」(裕

  西方壓力與馬克思的觀點

  無論是委由洋人職掌「上海稅務司」徵收關稅,或讓洋軍官率領「常勝軍」直接參戰,西方人於一八六○年代初所提供的援助是滿清消滅太平天國的重要因素之一。西方人之所以願意伸出援手,關鍵還是基於國際事務的考量,英國再次在其中扮演要角。英國對〈南京條約〉的結果感到失望,對清廷的冥頑不化感到不耐,所以當滿清受到太平天國擴張的威茫麜r,英國的回應是作壁上觀。還決意依約而援引「最惠國待遇」的條款,要求比照一八四四年的中美條約,每十二年酌審條約內容。於是英國政府在一八五四年強力訴請中國重新協商一八四二年的〈南京條約〉。
  英國外相已經預知此舉必定困難重重,他致函香港總督提及:「中國當局可能藉口反對,此刻局勢不宜著手進行此項工作。」(裕唬┎贿^他還是建議向清廷提出一系列相當可觀的要求:包括允許英國人進入中國內地,否則開放的區域應擴及浙江全省沿海、長江下游至南京等地區;鴉片貿易的合法化;取消外國進口商品的內陸過境稅;鎮壓海盜;管制中國勞工的移民;英國大使駐節北京;修約後條文若有疑義,解釋應以英國而非中國觀點為準。
  英國因涉入「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而與俄國兵戎相向,為求謹慎,聯合美、法兩國共同向抗拒修約的清廷施壓。英國藉口清廷非法搜查已在香港裕缘拇b「亞羅號」(Arrow),而於一八五六年底興兵啟釁,意欲再次對廣州採取軍事行動。但英國的軍事行動因印度爆發激烈叛亂,加之興兵枺鼇喌闹鲝埐粸橐话阌嗣窠邮埽兴涎樱t至一八五七年十二月才佔據廣州,並將素懷仇外敵意的兩廣總督葉名琛送至加爾各答扣押。英軍幾循一八四○年的路線北航,一八五八年五月,英軍攻戰戰略要衝大沽砲臺,天津岌岌可危。六月,英軍前進北京的通衢已通暢,清廷不得不同意簽署新約。基於最惠國待遇原則,英國在此役的斬獲與其他強權一體均霑。
  一八五八年的〈天津條約〉條件極其嚴苛。英國大使與隨從眷屬、官員得駐在京師,依其意租賃房屋。基督教公開傳教受到保護。准英國人民持照前往中國內地各處撸v,在通商口岸百里內行動,則毋須請照。俟肅清長江上下游俜酸幔⑸檀b可溯流至漢口各地通商,長江流域另開放四個新的條約口岸(譯按,漢口、九江、南京、鎮江)。除此之外,再立即開放六口岸:一在滿洲(牛莊)、一在山枺ǖ侵荩⒍谂_灣(淡水、台南府)、一在廣枺ㄉ穷^),海南島有一(瓊州)。
  〈天津條約〉也規定外國進口貨物的內地過境稅降至百分之二點五。秤碼、丈尺悉依粵海關部頒發定式。官式文書往來俱用英文。各式公文論及英國官民不得用「夷」字。英國船隻因追捕海盜得自由進入中國任何港口。在一紙有關各項商務協議的附約載明:「洋藥(譯按,鴉片)准其進口,議定每百觔迹麗傘y參拾兩(約一百三十英鎊),惟該商止准在口銷賣,一經離口,即屬中國貨物;校既A商呷雰鹊兀鈬倘瞬坏米o送。」此一條款實已牴樱鼑澜f片買賣與吸食的律例。英軍得償夙願後,旋即退出天津,將大沽歸還清廷。
  英國原本期望中國束手就擒,但中國不肯,也無意遵守允許外國使節駐蹕京師的條款。一八五九年六月,英軍為了強制履行新約,再次攻擊已強化守備的大沽要塞。經過一番激戰,美國司令官塔特諾(Josiah Tattnall)還摺趁绹辛⒃瓌t的宣稱,高喊「血濃於水」(裕┒搨挠\娝玖罟俸尾↗ames Hope),但英軍還是被逐退了。大沽一役遭到挫敗後,英國在一八六○年派遣一組談判代表循不同的路線抵達北京,但卻遭清廷扣押,若干代表被處決。英國首席談判代表額爾金勛爵(Lord Elgin)決意狠狠教訓滿清政府一次,於是下令軍隊向北京挺進。一八六○年十月十八日,英軍奉額爾金之命,火燒圓明園!這座位於北京美輪美奐的避暑行宮,是為了取悅乾隆而依耶穌會建築師的耍麍D建造的。英軍不攻擊紫禁城,主要原因是顧及若遭摧毀皇城,則天朝受此恥辱恐難逃崩潰。
  咸豐偅食鲎邿岷樱诿幕实芄вH王收拾殘局。談判已無迴旋的餘地,就在圓明園化為灰燼之日,恭親王再次確認一八五八年的條約條款。另在〈續增條約〉(譯按,通稱〈北京條約〉)中,皇帝聲明,對於與英女皇的換約代表發生嫌隙一事表示「甚為惋惜」,更應允八百萬兩的賠款,允許華民上英國船隻(此條款的立意主要係便於華工出口),開放天津為通商口岸,割讓粵枺琵埶疽坏貧w英屬香港。自此之後,「條約制度」到了開花結果的階段。
  隨著新的利益一一成為條約文字,並深信恭親王將會致力履行條款,英國轉而支持滿清政權。但其行事邏輯其實非常清楚:即設若清廷擊垮太平天國,西方人就能繼續保有甫獲得的成果;假使太平天國推翻了滿清,縱使是在洪仁岢哪欠N「半西化」改革之下,西方人或許還是得另起爐灶,重新進行冗長煩人的談判。
  冷眼旁觀這些國際上的變化的馬克思( Karl Marx)長期觀察太平天國的發展,更關心英國的對外政策。他曾於一八四八年與恩格斯( Friedrich Engels)合撰《共產黨宣言》( munist Manifesto)。馬克思因思想激進而被逐出日耳曼及法國,一八四九年定居倫敦,以英國為家。到了一八五三年,馬克思所寄望的歐洲革命浪潮紛遭反動政府鎮壓而漸趨平息,於是他轉向中國,想為革命巨變依然可期的信念找到佐證。
  就在太平天國佔領南京城的同一年,馬克思寫道,他深信中國源源不絕的反叛力量,終於「匯聚成一場勢不可儯母锩梗m然馬克思並無法確定太平天國的革命會採取「宗教、王朝還是民族的形貌」,但他堅信,太平天國邉拥尼绕饘崥w因於英國以船堅砲利強行打開鴉片貿易市場。就在中國結束椋шP自守的孤立狀態後,粉碎了滿清皇朝統治權威的神話,同時,曾經高高在上的官員紛紛陷入走私鴉片、聚斂私財的循環中。結果,「解體必隨之而至,一如封存在棺木裡的木乃伊,一接樱迈r空氣必將解體。」(裕
  馬克思以為,中國解體的結局將是波瀾壯闊的景象,因為西方強權越來越仰賴以印度生產的鴉片平衡中國的貿易,並以貿易稅收支撐國內財政,這是西方強權所不可或缺的。據此,馬克思寫道:「中國革命將把火星拋到現代工業體系滿載煤礦的礦坑中,引爆醞釀已久的大危機,這個危機一旦擴及國外,隨之而來的將是歐陸的政治革命。」(裕模R克思此一觀察無疑是三十年前,黑格爾斷言中國將被迫拖入現代世界之天啟式的說法。
  迄至一八五○年代末,中國局勢的演變卻未直接衝撞歐洲社會。不過馬克思還是密切關心英國帝國主義在華的新階段,亦即「亞羅號」事件以及先後促成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戰爭。馬克思把英軍砲轟廣州的舉動,與華克( William Walker)「將軍」非法入侵加利福尼亞州(California)、墨西哥、尼加拉瓜相比較,並懷疑「世界文明國家是否會同意,為了摺此^的空泛外交禮節規章的理由,而未事先宣戰就入侵一個和平的國家。」然馬克思亦注意到,英國會竟於一八五七年三月譴責巴麥尊掀起戰端,結果導致國會解散,舉行改選,馬克思因而稱之為「巴麥尊獨裁」(裕澹┑慕K結。
  巴麥尊在選舉中枺皆倨穑④姀团c中國開戰,馬克思僅能滿心無奈,反覆重申,議會整個咦鬟^程令他有不正義的感覺,以及此舉對立憲政府所造成的威茫5R克思也一針見血指出,對中貿易不會如英商殷殷期盼持續擴張,因為中國已無法消化大量的鴉片和從英國進口的商品。他也指出,在漫長的談判中,斬獲最豐的是俄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