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西方哲学初步 >

第24部分

西方哲学初步-第24部分

小说: 西方哲学初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伦理学》是其哲学代表作。该书写法十分奇特,完全仿照欧几里德几何学的体例,先提出定义、定理和公理,然后用演绎法对一个个命题加以严格的论证,最后以“证讫”二字结尾,完成每一个命题的证明。笛卡尔对思想犹如对装束一样一丝不苟,他认为,哲学只有用数学形式来表达,才能做到准确无误,但他本人却未曾舍得花力气去实现这一理想。斯宾诺莎虽无暇顾及自己的门面,但欣然接受了笛卡尔的提议,而且他有良好的数学基础,使其能驾轻就熟地把哲学思维中贯彻在几何学般的逻辑论证上,从而在《伦理学》中建造了一个滴水不漏、自成一体的形而上学体系。

    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本哲学著作像《伦理学》那样采用几何学的体例,在系统结构上达到那么严谨和精确。这当然也给阅读它带来了困难,事实上,这本书只能研究,不能阅读,因为它的每一个命题、每一个章节,甚至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一个假设,都与其他命题、篇章息息相关、连为一体,稍一

 186

    281西方哲学初步

    疏忽,便如坠五里云烟,惹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了。

    斯宾诺莎深受笛卡尔哲学的影响,但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仿佛在他心中狠狠地扎了一刀,不想法缝合它,就始终不得安宁。他认为,把精神和物质分判为两种各自独立的实体,在理论上很难解释。

    “实体”意指不依赖于他物而独立存在的东西,或指自己为自己根据的东西。因此,笛卡尔在这里显然陷入了自相矛盾之中。他一方面把心灵和物质说成是实体,另一方面,又不承认它们的自在自为性,而将它们存在的原因归结为上帝。这不就是说实体并不独立而要依赖他物,从而自相矛盾了吗?同时,笛卡尔既把心灵和肉体看成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实体,又肯定心灵与人脑中的松果腺部分有关,这岂不是在承认物质与思维有某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吗?这又是一个自相矛盾。笛卡尔的这种二元论,曾受到英国经验论者霍布斯和洛克等人的严厉批评。斯宾诺莎为了走出笛卡尔模棱两可的困境,设计了一个崭新的实体理论,企望填平二元论的鸿沟。

    根据这种实体理论,世界上只存在一个唯一的实体,那就是作为整体的自然。自然是唯一的,也是无限的,在它之内无所不包,在它之外别无他物。为了降低这种自然主义式的观念对宗教信仰的冲击力,斯宾诺莎模仿过去神学家把上帝归结为无限唯一之物的做法,把自然界这个唯一无限的实体称为“上帝”。然而,这个上帝并非神学里面那个有意志的精神实体,而是按着严格的规律性运动着的无所不包的物质世界——即作为一个整体的宇宙。这实际上就将上帝与自然加以混同了:上帝便是自然,自然等同于上帝。

    归根到底,这

 187

    西方哲学初步381

    已经变成了一种神就是万物、万物都是神的“泛神论”。我们在古希腊的色诺芬尼那里曾见过它的雏形,而在斯宾诺莎这里它却被发展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且,虽则它还挂着“神”的招牌,但实际上已与无神的唯物论仅有咫尺之遥了。

    然而,即使是这种打着神的幌子的泛神论思想,也仍旧大大地超出了他所处时代的思想水平,《伦理学》一书直至作者死后多年才得以发表,而斯宾诺莎在生前和死后100年内,始终不断地遭人误解和谩骂。

    按理,将物质和精神都归属于自然,在理论上已经取消了心物二元论,这本来也是斯宾诺莎的目的。不过,他同时又认为,自然这个唯一实体有两个基本属性,即广延(物体的大小体积等)和思维(即精神)

    ,这两种属性相互平行,没有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虽然它们都以各自的方式表现同一个自然实体。

    这就等于说,一个属性不能产生另一个属性,物质与思维没有派生与被派生的关系,心与物是平行并列的关系。这表明斯宾诺莎依然无法摆脱心物平行论窠臼。总而言之,在这个问题上,斯宾诺莎没有实现其克服笛卡尔二元论的初衷,而不经意地留下了一截平行论的尾巴。这是一种不彻底的唯物主义的表现,即不愿肯定思维是物质(大脑)的一种产物的观点。

    与实体理论相一致,斯宾诺莎肯定认识的对象是自然,即实体的属性和样式,而认识的内容便是自然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在认识的起源和方法、真理的性质和标准等方面,他接受了笛卡尔的看法,发展出自己的唯理论认识学说。

    在《知性改进论》这部著作中,斯宾诺莎曾把知识分为

 188

    481西方哲学初步

    四种,而在《伦理学》一书中,则将四种知识合并为三种: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和直观知识。感性知识属于紊乱、片断的经验或传闻,故是虚妄的意见或想象,只能提供事物偶然性的知识。理性知识是由一个事物的本质推知另一事物本质的推理知识,如我知道物体远小近大的道理,而推知太阳应比我们见到的要大。

    理性知识比感性知识更确实可靠、更高级,但仍非必然正确的、最完善的。最高级、最完善的知识是直观知识,它纯粹从一物的本质考察事物,通过人的理性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例如,有1、2、3三个数,相互成一定的比例,求第四数,即为1:2=3:X,我们不必运算,凭直观就知得数X=6。

    理性知识和直观知识可以帮助人认识事物的必然性,因而,斯宾诺莎把具有真理性的观念称为“与其对象相符合”

    的“真观念”。不过,他不像笛卡尔那样主张天赋观念论,而是认为真观念为后天获得的。当然,他同时又肯定,人有一种天赋的能力,它能制造出真观念,然后通过真观念——即“天赋的工具”去推论出新的理性和直观知识。虽然,他没有直接肯定真观念的天赋性,但既然他主张真观念由天赋能力制造出来的,事实上也几乎是断言了观念的天赋性质。

    因此,尽管他认为,知识的真理性有内外两个标志,但他更强调“内在的标志”

    ,而相对忽视“外在的标志”。外在标志指观念必须符合其对象;“内在标志”

    则是笛卡尔所提倡的观念自身的清楚明白性。

    总而言之,斯宾诺莎的认识论是笛卡尔唯理论的一个发展,它一方面既带有笛卡尔重理性、轻经验的基本倾向,另

 189

    西方哲学初步581

    一方面,它又肯定真观念必须与外在对象相符合,强调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与人脑中观念的联系的一致性。

    这种两面性,使斯宾诺莎的唯理论具有了唯物主义的特色,而区别于笛卡尔的主观唯心主义唯理论。当然,轻视经验、割裂经验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这则是他与笛卡尔的基本共同点。

    伦理学是斯宾诺莎哲学的一个重要的论域,在这里他同样贯彻了自然必然性的原则。在他看来,人生的最高目的就是达到至善的圆满境界,这也是研究哲学的终极目标。世人一般认为,真正的幸福在于不顾一切地追求感官的快乐、荣誉和财富。

    斯宾诺莎指出,过分无节制地追求这三种东西,不仅不会给人幸福,反会致人痛苦:过度地享受感官的愉悦将损害人的健康,悔恨与痛苦会接踵而来;沉溺于荣誉和财富,使人贪念日重,一旦目的不达,沮丧、苦恼、嫉妒、恐惧等万念俱生。因此,这三种东西并非真正的善,乃是真正的恶。

    那么,真正的善是什么呢?斯宾诺莎认为,是对人与自然相一致的契合意识,即人能够充分了解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去办事,建立起一种适当合理的社会秩序和人生方式,这样,人就能过高尚美满的生活,达到真正的善。在这里,斯宾诺莎特别强调了自然本身的必然性质,以及人作为自然一部分同样受这种必然性支配的观点。人要达到自由,并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而是必须认识和顺应自然规律,让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处处符合自然的规律,因此,一个人知识越多,就越能认识自己和世界,越能理解宇宙的本质和上帝的意志,越能适应环境和情势,从而越完善越自由地操纵自己的生活,越能获得幸福。斯宾诺莎不仅继承了苏格拉底和柏

 190

    681西方哲学初步

    拉图等希腊哲学家那种求知至善的主观主义伦理传统,而且对伦理学中自由与必然这对中心范畴作出了某种决定论的解释,自由被归结为对自然法则的消极适应,而非积极地利用自然规律对世界进行改造。这种被动适应论虽然否定了上帝的意志和神学的目的论,但随时都可能沦落为听天由命的宿命论。

    斯宾诺莎所建立的哲学体系,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思想一以贯之,首尾遥相呼应,在理论的表述形式上确乎只有欧几里德几何学可媲美。

    这种哲学的主要倾向与17世纪在科学和哲学中流行的机械唯物主义基本是一致的。斯宾诺莎勾画了一个受机械必然性支配的自然世界,大至星体运行、小到尘埃飘忽,一切事件和行为无不由物质运动自身的规律所决定。因此,斯宾诺莎的体系,为后来的科学一体化体系提供了一个原始的蓝图,他的无神论观点和对笛卡尔二元论的改造,启发了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而他的实体自因学说,则成为19世纪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基本思想素材之一,黑格尔以“理念”取代斯宾诺莎的自然实体,构筑起更为庞大森严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至于斯宾诺莎的某些唯理论观点,也在随后的莱布尼茨的哲学中开花结果。

    历史似乎总爱与人开玩笑,这位因与世无争而衣衫不整的思想家,在一阵剧烈的咳嗽声中结束了短短45年的生命时,却为后世留下了一座端正庄严的哲学丰碑。如此鲜明的对比竟能同时体现在一个人身上,莫非这也是上帝的精心设计?

 191

    西方哲学初步781

    三、莱布尼茨:单子世界漫游

    微积分的发明,在数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初等代数上升到高等数学的重要标志之一。那么,谁是它的发明者呢?西方人的专利意识似乎出现得很早,17世纪末期,科学界爆发了一场热闹非常的大争论:到底谁最先发明了微积分?

    英国大科学家牛顿振振有词地宣称:自己是微积分之父,因为,虽然自己记载微积分理论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迟至1687年才出版,但有关它的理论几年以前就已经完成了。对擂的另一方是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他对牛顿的申辩不屑一顾,而义正辞严地指出:口说无凭,白纸黑字为据,本人关于微分和积分的著作早已分别发表于1684年和1686年,谁先谁后,一清二楚,莫非我还能剽窃你牛顿藏于脑中的思想不成?

    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事实之辩也演变为意气之争,不仅伤了两人的和气,也影响了英德两国的关系。英国的损失是,数学落后了整整一个世纪,因为被英国拒绝、而为法国采纳的莱布尼茨的数学符号,确实是更加适用和灵活的数学解释工具。同样,莱布尼茨也受到了报应:1714年,他所效命的汉诺威宫廷的选侯乔治一世当上英国国王,按理他可随行,但英国因他与牛顿的争执而对他甚为反感,结果,他被留了下来,郁郁不得志,两年后抱恨终老。

    那么,莱布尼茨究竟何许人也?

 192

    81西方哲学初步

    莱布尼茨(G。

    W。

    Leibniz,1646—1716)是德国莱比锡一个哲学教授的儿子,6岁那年,他的父亲突然去逝,身后留下大量藏书。这可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遗产,使年少的莱布尼茨得以接触并熟悉许多古典文献。天资聪颖的他,15岁入读莱比锡大学,20岁时在阿尔杜夫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该校还为他提供了一个教授的职位。然而,在政治上野心勃勃的莱布尼茨,根本无意于平静的学院生活,而一头扎进了社会和政治活动之中,曾担任过外交官、宫廷顾问和王室图书馆馆长,广泛结交政治、科学和文化等方面的精英,参与不少国家科学团体的发起和组织工作,曾成为俄国彼得大帝的顾问,参加拟定创办俄国科学院的计划。他是德国柏林科学院的创办人和第一任院长。

    他还曾致信清朝的康熙皇帝,提议在北京也创立一家科学院,但骄傲自大的大清皇帝对此毫无反应。

    莱布尼茨是个精力充沛的人,在繁忙的公务之外,他仍然挤出时间去从事数学、物理学、地质学、逻辑学和哲学的研究,也热衷于技术发明和革新。他设计过计算机,提出过蒸汽机的设想,改进了采矿技术和抽水机。他还制定了逻辑学上的充足理由律,提出了数理逻辑的基本设想。科学界后来终于澄清了事实,将莱布尼茨与牛顿并列为微积分的发明者,了结了那场旷日持久的发明权之争。据说,发明了微积分后,莱布尼茨变得非常的自负,一付咄咄逼人、不可一世的样子。后来,当他读到中国的《河图洛书》的拉丁文译本后,激动之下一把将自己微积分的书扔进了垃圾筒,大叹自己虽则了不起,却比不过中国人的脑筋。由此,他如痴如醉

 193

    西方哲学初步981

    地研读有关中国文化和哲学的著作。对中国的仰慕和向往之情,竟使莱布尼茨不能自己,遂托朋友向康熙皇帝申请加入中国籍。然而,当时自恃国势强盛的大清皇帝,如何会肯降尊纡贵地接纳一个被视为化外之邦的蛮夷呢?莱布尼茨不得不在日记中录下了这段引为终生大憾的惋惜之情。

    就学识而言,莱布尼茨算得上是历史上少数几个最博学的人物之一。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表达了他对莱布尼茨的钦佩之情。现代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也称誉莱布尼茨为“千古绝伦的大智者”。但就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