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中国私营公司创业 >

第53部分

中国私营公司创业-第53部分

小说: 中国私营公司创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建议客户到阿姆科公司来。就这样公司与客户的联系逐渐紧密起来,阿姆科公司能够直接听到客户对其产品的意见,这样保证了最新的、最贴近顾客的信息能够迅速反馈到公司,公司的决策层就能够有的放矢。这种直接面向市场的办法,使公司终于摆脱了困境,并创造了崭新的企业文化。

  直接面向市场,不是阿姆科公司的发明,但企业界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决策采用这种方式,在这里,那种依靠专家一人在办公室,苦思冥想来决定公司前途的做法遭到了抛弃。这种方式的成功还反映在高科技领域,如代尔公司。

  “我们现在是,并将永远是一家与客户保持直接联系的个人电脑制造商。”这是代尔公司的信条,也是代尔公司成功的关键。

  代尔是美国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之一,在创建公司的头几年里,代尔公司的增长达到每年翻几番,这真是不可想象的惊人速度。代尔说:“我们不同于这个行业的其他公司,其他公司一般是以工程技术为指导原则,认为‘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而我们的公司则建立在顾客至上的原则基础上。当我们用这种方法创建公司之初,它在许多方面显得落后。从顾客的投入出发在当时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概念。不过公司正是借助于此发展起来,并将在今后继续如此。”

  代尔公司是代尔依靠1000美元的储蓄建立起来的,开始的时候仅仅是个人的孤军奋战,现在早已是今非昔比,1994年公司的销售额达到35亿美元,公司收入达到了1亿五千万。公司的股票也上涨了7倍多。

与那些依靠个人经验决策的公司相比,这种决策方式确实有它的优势。第一,这种顾客与厂家面对面的反馈机制,使公司的决策更加灵活,没有统一格式的顾客,在越来越个性化的世界里,公司只有直接面对不同的人群,才能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从而为正确的对策打下基础。第二,直接对顾客的决策是对公司官僚化的冲击,公司越来越大,科层结构越来越复杂,公司衙门化的结果是对市场失去了反映,这样的公司除了垮台,还会有其他出路吗?

 

四、对公司实行休眠法

  古人说:“天时、地利、人和”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可是我们谈到公司经营的时候总是对天时缺乏兴趣,而只关注公司本身的经营与管理,其实即使是再卓越的管理也必须适应环境。如果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不适合公司的生存,那么即使有最优秀的人才,照样面临破产。环境的恶化是公司破产或者仅仅是陷入困境的另一种原因,而且这个原因更加不可预测,公司在面对这种变化时遇到的困难可能更加棘手。在美国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中,许多企业并不是因为经营不善垮台,恶化的经济环境使公司的失败早已经超越个人责任,只能将它归于不可预测的、决定一切的“天时”。

  

  最近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再次说明了这一点,在危机爆发前的几十年中,东南亚一直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但危机爆发后,几乎是一夜之间,许多享有世界声誉的老板,竟然成为乞丐,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也。

  俗话说:“天命不可违”。当经济危机的大潮涌起时,确实存在公司无法避免的情况,但当真就没有办法了吗?也不尽然。经营得法的公司能够避免这种情况,即使公司在危机期间得不到发展,也能够保持公司的元气,等待危机过去,又可以迅速的崛起,这种对付危机的办法最有效的是休眠法。

  首先,要想公司能够应付可能到来的经济危机,就不能完全地陷入投机生意,而要留住一部分实业。在东南亚危机前夕,英国最古老的银行巴林银行突然倒闭,引起了世界金融界的震动,而事情的起因确是其雇员里森大搞投机生意。由于投机生意有见效快的特点,进行投机生意不但能够靠走运赚大钱,甚至还可以享受到赌博的滋味,所以很多商人明知道投机生意的危险,仍然冒破产的危险进入到这个危险领域。在当代公司中,想绝对拒绝投机生意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参与投机或与投机生意有关系是正常的,关键是要留有余地,一旦泡沫经济崩溃,公司就没有转身的余地,这个风险太大了,大到了不值得去冒险的地步。

  其次,公司遇到经济风暴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该放弃的一定要放弃,下棋讲究丢车保帅,公司同样如此。可是在一片萧条之中,公司最应该保持的是什么呢?

  一般来说,公司在面临危机时,最明显的症状是流动资金的缺乏,有的公司净资产相当惊人,可是流动资金很少,这样就限制了公司在危机时期的应变能力,加上银行债务的到期,公司有可能因此一蹶不振。为了缓解资金的不足,减少公司的开支,大量裁员成为许多公司的法宝,这无形中又给社会带来压力。但对公司而言,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办公司跟办福利院不一样,如果冒着破产的危险也不解雇一个工人,这不属于企业家的想法。

  船小好掉头,缩减公司的规模,解雇一部分人员,这是应付危机的当然选择。我们把这种处理危机的办法叫休眠。既然动物可以通过睡觉来度过寒冷的冬天,公司为什么不能通过它度过经济危机呢?

  1997年的东南亚危机中,许多华人公司受到了很大损失,在马来西亚的芒克公司也不例外,唯一不同的是,芒克公司能够迅速度过危机,走上业务正常发展时期。

  芒克是一家经营房地产的公司,由于前几年东南亚泡沫经济的繁荣,芒克公司赚了一大笔钱。所谓未雨绸缪,芒克公司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于是他就利用经营房地产赚的钱,投资米业,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加工厂,而且在内地也大量投资。1997年,由于泰株的突然贬值,东南亚危机爆发,同金融界关系很深的房地产首当其冲,芒克公司受到很大损失。

  在资金周转遇到困难、银行的贷款又必须立即偿还的情况下,芒克公司决定大幅度缩小公司规模,除在大陆的公司仍然按计划扩大以外,在马来西亚的公司宣布退出,正在建设的几座大楼也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出售,这一举动使马来西亚的房地产商感到吃惊,这全然不像杨三立的经营精神,在他们的印象中,杨三立一向是敢说敢做,知难而进的人物。现在芒克公司的全部退出,使人有些迷惑不解。

  谁知在金融危机最动荡时期刚过去,芒克公司又出现在马来西亚的房地产市场上,它不但以较低价格收购了几处地产,还继续投资米业,业务扩大很快。

  杨三立能够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卷土重来,是有深远的算计的。当金融危机开始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局势会怎样发展,许多人把它当做一般的经济周期,没有放在眼里,而杨三立凭借自己的准确预测,断定这场危机非一日之寒,所以尽可能迅速地退出,以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公司处于休眠状态,自然就减少了许多日常花销,仅办公费用就节省不少。更重要的是,由于金融危机,东南亚许多国家发生了局势动荡,印度尼西亚发生了骚乱,华人再次成为牺牲品,经济上受到损失,在马来西亚虽然没有这样情况,但不可避免地也有所波及,房地产价格比危机爆发时跌得更快。

  杨三立在使公司处于休眠状态时,就开始计划公司的重建。当初芒克大量裁员,但高级经理人员一个没有裁,相反还给予优厚的待遇,让他们在家里休息,或参加培训,准备公司的东山再起。杨三立认为人才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公司可以不要高楼大厦,但人才绝对不能随便辞退。这部分人才是公司核心的核心,所以一旦局势稳定,马上就可以开张。果然,一年以后金融危机的局势逐渐稳定,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也水落石出,芒克公司最先恢复正常的经营,比其他公司更早地摆脱了困境。

芒克公司处理经济危机的办法有三个特点:一是在危机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等待、观望而不做冒险,看准后立即动手,避免危机扩大造成损失;二是大力缩小公司的空间和经营范围,节省了大量的开支,使公司能够在危机中度过现金周转的危机,减少银行的不良债务,这样就在银行界树立了好的信用,对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三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保留了公司核心,这个核心不是指公司豪华的总部大楼,而是指跟随公司几十年的部分精华人才,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不但不减少他们的工资,反而创造条件给他们培训,这就留住了人心。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公司的核心保住了,公司的前途和命运也就保住了。

 

五、分析失败原因,找出突破口

  公司的复兴是一个难题,难就难在不容易找到公司发展的突破口。如果能够找到公司新的发展方向,公司的再次腾飞就不是一件难事。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国的军工企业面临很大困难。由于国家实行市场经济政策,军工企业改为生产民用产品,企业从吃国家财政到主要依靠市场养活,刚开始转变的时候,许多企业一下子不能适应新的环境,生产和经营都非常困难,但军工企业也有它的优点:

  第一,军工企业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让军工企业生产民用产品,一般来说比民用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都要高一些,比别的企业更有优势。在技术开发上,军工企业集中了一批最优秀的人才。第二,军工企业的职工因为长期接受党的政治思想教育,有较高的素质和纪律性,这是一般企业所没有的。

  但改革开放之初,许多军工企业甚至连发职工的工资都很困难,关键是什么?就是观念没有更新,没有了解市场。

  解放军某工厂过去只生产军用产品,靠国家财政养活自己。由于政策调整,军事方面的购货越来越少,财政饭眼看吃不下去了,只好转向市场。对此许多人不理解,但到了市场一看,才发现这里的天地宽得很。他们依靠发挥自己的优势,依据市场的需要生产产品,每年都能开发几十种产品。有一个车间过去只生产军用钢盔,现在却生产自己开发的排油烟机等民用产品,年创造价值50余万元,另一车间自己开发的新产品一年创造价值140多万元。

  军工企业依靠优势,充分认识了市场转变了观念,结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由此可以看出,身陷逆境并不可怕,关键是寻找公司的突破口,军工企业以市场为突破口,终于取得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胜利。

  对于军工企业而言突破口是观念的转变,对于本来就处于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公司而言,突破口不是所谓的观念,而是更复杂的东西。

  有一家生产锅炉设备的工厂,该厂在1986年之前,由于种种原因,连续多年亏损,工厂因为固定资金缺乏而无法开工组织生产。1988年,主管部门决定对这家工厂进行整顿,组成新的领导班子,并由工厂投入全部的科技力量,开发出一种新产品。该产品开发出来之后,在科技展览会上很受欢迎,签定了供货合同100万元,这是一次起死回生的好机会,但是这家企业因为连年亏损,根本无钱购买原材料。对这家企业来讲,关键是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这个突破口解决了,工厂就能够获得发展,否则就只有倒闭。

  公司领导想尽一切办法,终于解决了贷款问题,结果一年时间就摆脱了亏损的局面,取得了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同步增长。可是好景不长,1989年国家提出治理整顿的要求,该厂的新产品投资规模大为缩小,企业无法扩大新产品的生产,再次面临亏损。现实迫使企业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经过一番苦战,工厂的新产品更加先进,市场需求量进一步扩大,但原材料也继续看涨,想购买,手头却紧张得很,贷款再次成为企业的突破口。经再三协商,工厂从银行贷款10万元,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使企业的竞争力大为提高。

从以上两上例子来看,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难念的经,关键是找到企业困境的真正原因,之后才能战而胜之。军工企业不缺钱和技术,却缺乏面对市场的经验,而锅炉厂,不缺乏技术和经验,却没贷款来完成自己的计划。每一家公司的情况不同,突破口自然也就不同,解决这种突破口的方法也不同,靠的是自己艰苦的探索。

 

六、有困难找政府

  人们讽刺中国的传统戏剧是“英雄落难,小姐搭救”,讽刺中国的企业是“英雄落难,婆婆搭救”。这婆婆就是政府。许多著名的大企业一旦发生信用危机,往往要求政府给予担保,在银行借款。这当然是市场经济不健全的一种特殊现象,但如果你认为这只是中国独有,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在世界各国,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靠政府的支持渡过难关的比比皆是。例如日本的大企业在和外国竞争时,就经常得到政府的支持;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也是靠政府的支持才避免了破产的命运。问题不在于是否应该向政府伸手,而在于怎样伸手。

  

  A公司是西南一个城市的大型企业,这个城市是50年代开始兴起的,以开发单一资源为主。由于其他资源分乏,该城市的经济结构十分单一,城市财政大都依赖资源开发。A公司就是开发矿产资源的骨干企业,拥有职工将近10万人,有人说A公司经理打喷嚏,全市都要感冒。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说法一点也不过分。

  在进入90年代后,A公司遇到了麻烦,原来整个行业都出现了衰退,A公司生产的钢铁从供不应求一下子积压起来,整个公司的周转资金十分匮乏。加上进口的钢材增加,A公司的产品在质量和工艺水平上又无法和国外产品竞争,A公司的经营业绩下降到公司成立以来的最低点,职工士气低落,全公司沉浸在悲观失望的气氛之中。

  A公司经营业绩的下降,直接影响到该城市的财政收入,下岗工给社会治安带来压力。为了扭转公司经营业绩下滑的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