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中华-第2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的变化做好奠基准备。
这一方案地实行,就由首任蒙古事务大臣,新晋东阁大学士荣庆负责。但他又不实领兵权,西伯利亚周边的军事指挥权,一半由满洲总督锡良负责,一半则由总参直接指挥旧蒙古境内地各部队。总参谋部和陆军部也相应的成立了北方司,专门处理这方面的事务。
处理好了这一头的事务。与美国地相应的交涉也在同步进行,与美国现在基本上还处在一个良性的互动进步期内,罗斯福总统的连任也让很多一直处理与美国事务的官员很高兴,所以在大白舰队与帝国皇家海军地本土和太平洋舰队互相了解实力和保持了对对方的尊敬后。中国决定派遣即将新任的内阁总理大臣的戴鸿慈出席了罗斯福总统的第三次就职典礼,而美国代表团也全体前往了上海参加了位于外滩2号,由美国建筑公司承建的上海中外俱乐部大楼的落成典礼。这部中国第一座使用电梯的高层建筑是中美友谊的象征,也是美国建筑业打开中国建筑市场地象征。
当然,这之后。美国人正式向我发来了绝密电报,询问中德联姻是否表明了中国将在未来极有可能发生的英德两大军政集团物全面战争中坚定的站在德国这一边?美国人很明确的表明了他们的担忧,他们在电报中坦诚的表示了中国将来的立场对于美国政府将来的立场的重要性。电文中,美国明白表示希望中国审慎的考虑自己的立场,并希望中美双方立即建立互信机制,确保对方将第一时间知晓彼此的战争立场。
其实从中国的角度而言,这两个远离未来主要战场的大国,都希望战争的火焰不要燃烧到本方现有的地盘上来,而双方不管哪一个国家首先加入战团,势必也将不得不考虑另一个国家可能会做出的反应。因为战争是一个有风险的东西,谁也不希望在另一个追赶者没有损失一点实力之前,就贸贸然的把自己的实力投入到前途未卜的战争中去。
就此问题给美国的答复当然是肯定的,双方经过往来电报议定从1910年开始的一零年代里,每年都要举行两次最高军事指挥单位的互相访问和沟通会议,上半年在美国,而下半年在中国。每两年双方元首互访一次,每一个行程就是罗斯福总统在1903年的访华。
俄国和美国的事务其实都算不上太复杂。最复杂的就要算是英国,在北京其间,英国陆续的向中国提出了数十个敏感问题要求中国给予确认,这一大摞子的问题每一个都要仔细的推敲而无法草草回答,所以英国的使节们几乎在外交部开了一个独立的办公室,双方的磋商一轮接一轮,几乎没有停止的时刻。
我知道,这也许是英国在试图抓住最后一个与中国缔结盟约的机会了。如果错过,中国必然将被列入到德国的朋友一列,而英国也将开始他们痛苦的抉择——增强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军力,亚洲的第二战场必然要列入英国的作战计划。
英国的问题林林总总,涵盖军事,政治,经济甚至包括对于中国来说还很小的殖民地事务。他们担忧的地方是很多的,包括中国是否要将中南半岛纳入版图,中国是否有意在东南亚太平洋地区做出支持德国的军事行动,中英双方是否可以忘却过去的不愉快,重新回到1890年代的蜜月状态,在北方中国是否有意与俄罗斯进行下一场大规模边境战争,中国对于中亚问题是否有自己的见解等等。而英国几乎也提出了同样多的合作方案,包括在中东问题上的合作,在东南亚,中南半岛问题上的合作。在北方与俄罗斯关系上的双边合作等等。
这些都是不容易回答的问题。英国似乎什么都想知道,但又什么都没有把握,在长达数月的非正式磋商中,将磋商的范围定的如此之大在外交史上实属罕见,除了一边倒的强国与殖民地的谈判,似乎还没有任何双边实力接近对等的两国把谈判的领域扩张到如此之大。即便是军政同盟的国家诸如德国与奥匈帝国,英国与法国也不可能完全去探知另一国的所有政策动向。
英国这个老牌帝国似乎已经失去了镇定的本能,他们似乎已经想发动全面战争了,只是他们还有着相当多的担忧,他们担忧亚洲利益是否会遭受到中国的攻击,帝国赖以生存的海外运输线已经有相当部分受到德国人的威胁,如果海陆同时面对中国和德国的攻击,大英帝国仅靠本土和非洲殖民地是无法支撑本土打完一场将整个德国消耗掉的全面战争的。
这是我和外交部,总参谋部等机构几乎是一致的判断。英国在非正式接触中开出了很多令人垂涎的条件,包括劝说法国放弃越南,自己放弃中南半岛,以满足中国对于这片领土和资源上的需求。也包括在北方牺牲俄罗斯,在任何中俄冲突站在中国一方,包括在中东事务上无条件支持中国,并保证中国将来在中东利益等等。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礼单,那就是向中国公开大英帝国在中国各藩属国中已经建立的联络线,日本等国所有的与英国有联系的利益方可以全部向中国公开。
这种条件和英国前所未见的低姿态,都让我和我的大臣们面临着一场艰难的选择。好处谁都想要,但是有得到就必然有失去,谁能轻易的下定这个决心?而不答应的话这些好处不会再有不说,现有的全部利益线都必须要做好全面准备了,这一次的拒绝就基本等于拒绝了英国最后的诚意,今后中国就是大英帝国的敌人。
正文 第二八六章 … 第一份谅解备忘录
更新时间:2009…4…3 16:05:08 本章字数:6092
与英国的谈判在持续进行中,反正离英国人所期望的最后达成协议的日期——191O年上半年还有一些时日,我相信这是个准确的时间底线,英国不能再等了,他们必须做出选择,尽管如果中国放弃这样一个机会的话,等若加倍增大了未来英国在战争中的难度,但是他们别无选择,他们必须剩下来不多的时间内将他们的整体作战计划完善好,中国以及亚洲是否会开辟一个新的主要战场,这将是每一个对大英帝国的未来负责任的政治家所必须要关注的。
这头的事情,暂时交给了恭亲王载滢挑头理着,他和外交部尚书伍廷芳每天晚上都会进宫来呈报当天的谈判进程,随着时间的进展,英国人开的条件也越来越放开,之前所述的也都是一步步开出来的,只是载滢那浮滑的性子和伍廷芳恭承圣谕他做不了主或是觉得不妥的一概推给载滢,又或者是推脱要向皇上请示云云,是以这个谈判过程一直到了191O年新年过了之后,还没有达成一项书面协议。倒是德国使馆方面几乎也是每日都能收到相关的文书,当然,这都是通过谊郡王府的德国武官通过非正式渠道弄来的。从政治操守上来说,我们当然不会把与英国人的秘密谈判内容公然直接与德国分享。
至于德国方面将作何反应,那就不是我所能决定得了的。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这两个剑拔努张的两个大国之间,即便是中国这样有份量的国家,也不过是一颗你争我夺的棋子而已,虽然迟早有一天他们会明白中国人并非是棋子而本身就是一个棋艺非凡的棋手,但是在这个阶段,闷声安稳地做一颗棋子才是最好的发财之道。
这一条线的控制。也是颇为费神地,太松了英国迟早要生出被戏弄的感觉,这比一口气回绝他还要让他难堪。但是这些一揽子协议又不能拆分开来。一旦拆开来便是毫无意义。是以,在秘密外交接触的近半年时间内,根据谈判进程,偶尔我也有一些让英国人生出好感的公开活动,譬如高调给皇家海军奠基人之—英国人琅威利授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终生海军上将军衔,又诸如在谈及皇次子的国际婚礼时开玩笑似的说皇长子是否应该去英国寻找一个合适的配偶云云。我当然知道这是不可能地事情,只是这些话以我的身份说出来。显得整个中国对于英国并没有排斥地感觉而已。
而在本年度即将停止的大英帝国为中华帝国代为培训行政官僚活动的成果之一,现任新湘省税务司司正温祥瑞便是1895年从英国肯特郡税务部门实习任上学成归国的。先后在直隶,山东两省呆过,为这两省税务系统地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随后被直接调到了新湘省。独力承担起一省的税务征稽事务,综合起来算,也算是进入了一省封疆大吏的行列了,虽然如今随着官制改革的逐步进行,各级部门都开始了垂直往下铺的进程。每个省地方面主官比以往可要多的多了。
在中华九年的各省官员分批进京述职时,他受到了正式的表彰,荣获皇家宝瓶勋章一枚,内阁和户部也都另有表彰,当年的考功当然不出意外的是个卓异,眼看着明年就是个炙手可热的新贵。但就是刚过了正月十五,他刚踏上返回新湘的船,便听到了一个不好地消息——出事了。
出的事不大不小。但毕竟牵扯到人命,起因是自从入冬以来,整个本州岛普降冬雨,这是多少年都没遇见过的,虽说雨势不大,但是经不住这么个来来回回的不停的下,当年又没有一场雪,原本该下雪的水分全部变成了雨,当年整个就是一个灾年。
而本州岛中部山区的地势,往往是越是内洼的地方,就越是繁华,越是人口稠密,是以本州岛东部的两个势力整个冬季里都在忙着防范洪水,便是如此,东京,岐玉,直到北方的长野一线,连续出了三起洪水灌城的险情,最严重的便是山梨县的甲斐市,洪水倒灌进城,淹死黎民百多人,大冬天的没有干身衣服换的,又冻毙了十来个,这个事情一出,日本大正国王才让政府把灾情报给了北京中央政府,请求物资的援助。并责成政府方面全力救灾,近来因为身体不好虔心修佛的大正国王,对民生的关注也是与日俱增。
在国王的号召下,名义上都尊奉大正国王为王的东部的两个政府也开始私下接触,协商解决双方控制区边界的山洪防范问题。长野军政府的代表隅谷日三郎和东京政府的代表川浦敬修在中立的实际控制在中国赤城山驻军手里的群马县境内展开了磋商,并邀请驻军司令长官,统管陆军第一零九镇和一一一镇的胡三水少将与会,试图协调让中国驻军也参与到抗洪救灾中来。
胡三水当然不愿意,只是出于礼貌才出席了会议,让他们双方自行协调。他只有两个宗旨,那就是第一不管山洪的源头在哪里,他不会出动一兵一卒救灾。第二个,在其他地方武装人员救灾都可以,但就是不允许一兵一卒进入群马县境内,不管是东京政府的兵还是长野军政府的兵,理由当然是当年签署驻军协议时限定好了的,群马县不准任何日本的军事人员进入的条款。
虽然胡的条件有些苛刻也有些霸道,虽然有相当部分的洪水都是从群马县境内的山脉引发的,但是胡三水都已经说了,他作为曾经参与过当年二岛征服战的陆军军官,谈判的另两方对他还是多有畏惧的,虽是无奈,但三方开始还在这个框架下开始了谈判,但是越谈到最后,东京和长野方面越觉得群马县内的洪水一定要得到根治,而鉴于无论是东京还是长野。都绝无威信和能力在群马发动百姓去进行抢险,所以两方的救灾人员不进入群马,洪灾的彻底防御就无从谈起。而救灾人员中就不可避免的要有武装人员。
胡三水可没有太多地耐性,新年里他营里的官兵也要抚慰,北京陆军部来的探视差官还要应付,哪有那么些工夫听他们扯什么跟自己八杆子打不着地抗洪?谈不了多久,他就还是摆下开始时那两条,拍拍屁股便回营了。两个代表无奈之下,只得认了栽。草草商议了合作的事项便走了。
这么一来,仍是跟没谈之前差不多。要是当真日本人不去惹这个茬就罢了,偏偏那两个代表畏于上头严令,又着实是怕再弄出什么像甲斐那样的洪水灌城的事情来、尽然把胡三水的那两条特别是后一条当了耳旁风。这没出正月十五,东京政府的两个人便带着几个兵进了群马。初时还好,就是看来看去,这最后的漏子还是偏偏出在了赤城山地地藏岳上头。
所谓赤城山,乃是黑松山和地藏岳的总称。在山顶地周围,原本的就喷火壁和新的火山喷火壁之间有大量的凹陷,积水多了之后就形成了一个山顶湖——大昭湖,在这个年份里,大昭湖地水位自然有所增长,但是驻地陆军却从没有受到过大影响——他们军营的选址都是经过考察的,要说赤城山山顶蓄水是否对临近地区形成威胁,那便是谁都说不上来的事情了。更为致命的是这个湖直接与此次水患中地重要河流——荒砥川直接相连。并有着2O米的高低落差,这更加让人揪心。所以,从日本救灾方的角度来讲,他们要去看看大昭湖是否对临近地区的水灾有着致命的影响,那也是能够理解的要求。
但地藏岳下边就是驻日陆军的司令部所在,哪就到他们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的?几个人愣头青谁也没请示,径直就上了山说要去地藏岳山头去看看。黑松山下地警戒线就起了疑,问了几句双方都带了点火气,翻译上头又麻烦,日本人气愤的指责卫兵无理取闹,摆出阵势就要硬闯。卫兵经请示他们的营部之后,当即向闯入禁区的两个工程师,一个日本士兵开枪,并一涌而出缴了剩下几个吓得目瞪口呆的日本士兵的械。
这下就捅了大篓子,两个内政部的工程师和一个日本陆军士兵当场死亡,其余人等一体被中国赤城山驻军扣押,整个东日本都被激怒了,群马县倒还好,毕竟经过了数年的经营,而且群马县也只是以风月产业为主,没什么家国概念。而邻近的岐玉和山梨县都爆发了反华游行,要求中国当局交出杀人凶手,向死者家属赔偿,并从日本撤军。
倒是东京和长野这两个政治中心出奇的安静。只是两边都派出了一定分量的官员对新闻界发表了表示愤怒的讲话,看上去像是用来安抚本方内部的不满者。而在船上的温祥瑞看到的,便正是报纸上有关这一事件的报道。
要出大事了,往来于东海地区和大陆之间的邮轮哪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