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与武郎将的闲适生活 >

第15部分

与武郎将的闲适生活-第15部分

小说: 与武郎将的闲适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奈武铁匠仍未回来,钱更夫还特意领着士兵走一条偏僻的出村路,避免路上撞见武铁匠。
  顾澹被押着走,路上瞅见一位挖笋的村民,为尽量引起注意,不管士兵和钱更夫怎么催,大声呵斥,顾澹就是不肯快走,说他适才从墙上跳下来,摔得腿疼。
  顾澹放慢脚步,希望挖笋的老农看见他。
  有村人目睹他被抓走是最好的,武铁匠会来搭救。顾澹此时并不太绝望,他以前就听阿犊说过,那些官吏啊士卒啊,给钱就好说话,武铁匠应该可能也许,还是有几个钱能赎他的吧?
  今日,村正家中有几个陈村的客人来访,村正之所以将武铁匠唤去,是因为他们商议的事需要他在场。
  如今官府在各乡里征兵,许多青壮要去从军,以后面对石龙寨的侵扰只会更被动。
  村正和陈村的人商议一番后,想将两村的男子召集起来训练,让武铁匠多少教他们点本事。
  出乎村正的意料,这事武铁匠拒绝了。
  武铁匠明说村民最好不要与山贼械斗,一旦双方手中有武器,村民必将非死即伤,平日种田的村民是绝然打不赢杀人越货的强盗。
  对抗像石龙寨这样盘踞在当地数年的山贼,最好还是由官兵出面。
  然而官兵又不肯出面剿贼,于是武铁匠这些话引得众人不满。
  村正也不知道怎么武铁匠突然变得冷漠,不近人情,不过看他冷静饮酒,任由众人非议,村正直觉他应该另有什么打算。
  村正抛开武装村民的事不谈,想回头自己再劝说武铁匠,转而跟陈村的人商量在桃花溪畔围木栏事。
  对于这个策略,武铁匠很赞同,并建议枯水季时在桃花溪下流截流,让溪水充溢,使山贼想过溪就必须得借助木舟。
  另外他还提议,让要进山採山货的村民务必结伴出行,并带面锣,一旦遇到山贼就敲锣,为得不仅是召人撵贼,也是为吓唬。
  吓走就行,非不得已,村民不要与山贼正面起冲突。
  陈村来的人还是第一次见到武铁匠,早先已有耳闻他很有胆识,武力高强。此时陈村来的人也纳闷,他教的怎么都是避免正面冲突的法子,一点强势、霸道都没有。
  不过实用,对村民而言确实挺受用的。
  天近黄昏,武铁匠离开村正家,走在回家的村路。他的脚步很快,想顾澹应该在等他,若非村正唤他,黄昏时,他会与顾澹坐在桑树下吃饭,闲话。
  一张木案,两条席子,双人对坐。如果菜色丰富,又有酒,两人会对饮,喝至月亮出来,满天星辰,携手同眠。
  武铁匠远远看见自家的院门,就觉不对劲,大门倒下一扇,另一扇被撞歪了。武铁匠忙进院喊顾澹名字,没有回应,他四处查找都没有顾澹的影子。
  在看见被撞坏的大门时,武铁匠就有一股不详之感,接着发现顾澹失踪,只是坐实了这份预感。
  武铁匠低头察看地上的脚印,地上脚印凌乱,似乎有不少人进来过这院子。
  此时天已经快黑了,武铁匠点上油灯,在院门前低头查视,就在那些杂乱无章的脚印下,他认出地面有字,用树枝写的字,有些字已经脚印踩得模糊,但勉强能辨认,那是六个字:我在周店军所。
  写得很仓促潦草,写字的人,显然是在很紧迫的情况下写的。
  全村识字的人屈指可数,而这种简化的字,只有顾澹会写。
  武铁匠仿佛看见顾澹被人押着走,走至院门前,他蹲身在门口不肯走,趁机在地上写字,留下信息。
  周店军所,武铁匠知道,那是本乡的一处驻军地,平日有二三十名士兵在那儿驻扎,头子姓罗,人称罗长上,此人贪财好利。
  顾澹既然被带往周店军所,带走他的人自然与石龙寨无关,跟近来的征兵极可能也无关。
  顾澹是黑户,征兵征不到他,多半是被人报官缉拿。
  知道顾澹还是黑户身份的人可没几个,而会做出这种事的村民更少,这人必是与他或顾澹有嫌隙。
  黑暗中的屋院,空空荡荡,没有灯火,没有温热食物,武铁匠仿佛回到他独自居住的时光里,那时他身边还没有顾澹。
  武铁匠进厨房,他看到灶台上顾澹剥好的一大盆莲子,能想象到顾澹原本是要用莲子做粥,但因自己还没归家,迟迟未作饭,在等他。
  顾澹被抓走的时候,连晚饭都还没吃上。
  武铁匠擎灯回到寝室,他看见两张床中间的木柜上摆着一瓶插花,莲蓬、荷叶,错落点缀,清雅别致。顾澹喜欢花花草草,时常摘些回来,装点寝室,有时还像个傻子那样,摘花藤盘成花冠,戴在头上。
  武铁匠的手指碰触嫩红的荷花瓣,花瓣坠落,掉在他手心,武铁匠握住花瓣,没多久,他收起思绪,手掌松开,花瓣落地。
  武铁匠抬脚将自己的木床踢开,他蹲身掀墙砖,从砖洞中取出一只沉甸甸的木盒,木盒有巴掌大,通体髹漆,纹饰精美。
  武铁匠打开盒盖,顿时金灿灿映目,这是满满当当一盒的小金饼,每块金饼比栗子略大,厚实。武铁匠取出一枚金饼,把木盒放回砖洞,填上墙砖,将床复位。
  武铁匠不慌不忙出寝室,出屋,把屋门落锁,他没有搭理倒塌的院门,径自前往村正家。


第20章 
  村正在家里吃饭,见到武铁匠过来,有点意外,唤他一起入座就餐。武铁匠落座,对村正道:“顾澹像似被士卒带走,要烦请村正陪我去周店走一趟。”
  村正惊诧,问武铁匠是几时的事,你怎么知道他被士卒抓走?不久前武铁匠才从村正家中离开,随后又返回来,他家竟就出事了。
  武铁匠讲述他回家发现顾澹不见了,院门被破坏与及地上的字等事,简略跟村正讲述,并说:“既是被人押走,村里应该有人看见。”
  阿犊外出给祖父打酒,匆匆回来,一听到武铁匠说顾澹又被人抓走了,他皱着眉头道:“我刚从酒家出来,遇到钱镰,他跟我说,他看到顾兄被士兵押着走,我还不大信!”
  阿犊把酒搁木案,一屁股坐在席上,叹道:“原来是真不作假,顾兄可真是倒霉呀。”
  武铁匠问阿犊,钱镰是几时看见,在哪个地方看到。
  “我去他家把他唤来!”阿犊起身,急冲冲走了。
  钱镰家就在村正家隔壁,钱镰很快就被唤来,他一过来看到武铁匠也在,很是紧张。
  武铁匠问他:“你在哪里看见,几时的事?”
  钱镰说就刚刚,他到村子东郊挖笋,正准备回家,抬头就看到顾澹被好几个当兵的押着走,随同的还有一个人,是咱村里的人。
  阿犊一听还有村里人参与,恼道:“是哪个人?”
  钱镰本来是不想说,钱更夫和他沾亲带故,不过武铁匠他也不想得罪,他道:“咱村打更的。”
  阿犊当即就想去钱更夫家算账,被村正拦下。钱镰说归说,但他怕事,不想作证,等于没凭没据。
  武铁匠面上没有丝毫表情变化,钱镰的话只是让他核实顾澹确实被士兵抓走,顾澹写的周店军所无误。
  “周店平日驻着不少兵,更夫偶尔会上那里吃酒,想必是和那帮士兵一起将顾后生抓走。”村正对本乡的事情无所不知,而钱更夫的为人他也是清楚的。
  一般更夫都不是什么老实人,身上沾染江湖气,结识的人复杂,门路也较广。
  周店本是一处邸店,开在通往郡城的道上,接待南来北往的客,长久以来就成为地名。在周店附近有一处军所,因此被称作周店军所。
  武铁匠起身,说道:“军所的头子是罗长上,往年来过咱们村,与那人打交道倒不难。”
  罗长上贪财出了名,有钱好说话。
  村正看他意思,是要连夜赶去周店,劝道:“不妥当,明早再去。”村正对于顾澹不上心,再说等他们走到那里,已经夜深,士兵早闭门入睡。
  “师父,周店那边有巡卒,咱们夜里过去会被当成盗贼给抓起来。”阿犊毕竟是村正的孙子,附近的情况他还是知道的。
  他们当然不是盗贼,不过解释起来也麻烦,要耽误时间,不如白日再去。
  武铁匠又怎会不清楚,是他太过急切,连夜赶往周店无济于事。
  武铁匠与村正约好明早出发,当即就离开了村正家,村正要留他吃饭也没将人留住。
  回到家中,武铁匠下厨煮莲子粥,他并不爱吃莲子粥,顾澹却是喜欢的。顾澹曾边吃边说要是有白糖就更完美,你们这里从不见有白糖,该不是没有吧?
  白糖自然是有的,武铁匠以前也吃过,但普通百姓确实没怎么见过,当地人连饴糖都很难尝到。
  武铁匠吃完一份自己煮的莲子粥,回屋睡觉,昏暗油灯下,顾澹的床空空荡荡。武铁匠坐在顾澹床上,粗粝的手掌摸了摸席子、枕头,夜幕已经降临,不知此时的顾澹怎样。
  夜半,武铁匠听到屋外有细小响声,他不动声色出屋门,往院墙上看去,果然瞧见一个人影,武铁匠算着他早该来了,也不意外,喝道:“还不下来!”
  昭戚很自觉,乖乖翻身落地,单膝曲在武铁匠跟前,说道:“属下刚刚才过来,见院门紧闭,不得已翻墙。奉命行事,将军莫要怪罪。”
  他真是苦,刚翻墙进院,还没有啥行动呢,就被察觉。
  武铁匠听到对方的自称,还有对他的称呼都做了改变,嗤道:“这么快就忙着给我升官,我同意了吗?”
  昭戚讪讪一笑,从兜里取出一样物品,双手奉上,忙道:“杨使君有东西要属下亲手交给将军。”
  “属下前番回去覆命,杨使君说当年与将军似有误会,使得将军心生怨怼。使君亲笔信一封,跟将军叙旧情解旧怨,连并任命书和一枚将军印,让属下带来给将军。”
  他手举着木函,举得发酸,抬头去看武铁匠,武铁匠这才将木函拿走,握在手上。
  院中唯有月光,没有其他照明,武铁匠显然也不急于看,他对态度恭敬的昭戚道:“派来郡中招兵的部将是何人?你认不认识?”
  “是房忠,属下与他相识。”昭戚起身,跟上前来,他问:“不知将军怎么突然提起此人?”
  武铁匠没理会他的话,只道:“我听说他进驻在城东大营?”
  “回禀将军,他人是在城东大营。”昭戚很不解武铁匠怎么突然会对招兵的房忠感兴趣,他试图想问:“将军为何……”
  “城东大营此时有多少兵力?”武铁匠打断昭戚的话,他只谈他感兴趣的。
  “五千。”昭戚一脸懵,实在不知道武铁匠想干么,但还是如实回答。
  “够了。”
  武铁匠不能说老早就在打城东大营的主意,只能说它凑巧应时的出现在他眼前。
  用不上五千士兵,三百老兵绰绰有余。
  “昭戚,我要你去跟房忠借三百名老兵。”
  “将军这是要做何用途?”
  “做你们该做而没做的事,进山剿贼。”
  武铁匠朝昭戚掷出一样物品,昭戚连忙接住,他举起借月光一看,是他的龟符,喜不自胜。
  昭戚把龟符揣入怀中,连声道:“多谢将军,属下这就前去!”
  别说三百名士兵,就是五千的官兵,只要武铁匠肯为杨使君效力,只要他开口,杨使君都会给。
  昭戚本来还发愁如果实在招不来武铁匠,得使一些手段,譬如让房忠派兵围攻武铁匠的宅院,武铁匠即使能以一敌十,几百的兵还怕打不赢他。
  逮住后,再绑住关进囚车,押运至衙署,到时杨使君亲自给武铁匠松绑,昭戚再陪个罪,皆大欢喜。
  当然,如果武铁匠始终不肯,并且杀出重围,直接跑了,昭戚得提着脑袋,回去杨使君那儿治罪。
  强迫武铁匠只会得不偿失,用旧日交情说服,给予更高的官职,或许才是最好的办法。杨使君显然就是这么认为,所以他亲笔写了封信,还给武铁匠将军的职位和官印。
  “站住!”武铁匠将人喝住,他道:“没让你走。”
  昭戚回头一看武铁匠月下抱胸,桀骜的样子,嗅到危险气息,他揖道:“将军还有什么吩咐?”
  “你且留下陪我。”
  武铁匠的嗓音一向沉厚,充满阳刚之气,此时自行脑补很多内容的昭戚心很慌。他毕竟很年轻,是杨使君麾下最年轻的校尉,而且他自认长得英俊不凡。
  昭戚小心翼翼问:“陪将军做什么?”
  他似乎才意识到,武铁匠和他说话的声音洪亮,不似上次那一夜两人在院中,对方可是压低着声音。
  之前和他同住的那个清秀男子,难道今晚不在?
  昭戚是否菊花一紧不得而知,总之武铁匠并没让他瞎紧张多久,给了他一个买酒的命令,便就自行回屋里头。
  昭戚几乎砸坏酒家的店门板,才将骂骂咧咧的酒家挖起身卖酒。
  昭戚买来两坛酒,提酒回到武铁匠屋院,武铁匠的屋中点起灯火,昭戚进来,武铁匠似乎刚看完书信,书信搁在案旁。
  书信被取出,木函里的任命书和官印,显然是碰也没碰,还保持着原样。
  木案上已经摆上两只碗,昭戚倒酒,他陪武铁匠饮酒,昭戚问:“怎不见和将军同住的男子?”
  武铁匠将一碗酒饮尽,空碗一撂,他扬起头,寒光一扫,昭戚知趣闭嘴,狗腿倒酒。
  昭戚心里苦。
  武铁匠心情似乎不大好,自顾饮酒,一坛酒没多久就喝完了,昭戚暗赞海量。武铁匠抬眼看昭戚,他有些许醉意,眸瞳又亮又冷,昭戚被看得心里发毛。
  不想武铁匠只是让昭戚说说,武忠镇和朝廷在合城对峙的事,昭戚如释重负,侃侃而谈。
  昭戚因成功“招募”武铁匠心里特别高兴,他奉承道:“将军这么些年隐居民间,哪方势力也不投奔,眼下归顺武忠镇,定是不忘与杨使君昔日结义的情意,将军真是思旧之人。”
  武铁匠只是喝酒,明显没在听,他忽道:“魏天师现今还在你们杨使君的军中吗?”
  昭戚没料到他会问起这么个人,他执着酒碗,点头道:“还在,还在。”
  “魏天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擅于谶纬之学,在老使君还在世时,就被奉为座上宾。将军与魏天师是旧相识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