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鹿鼎做王爷 >

第81部分

重生鹿鼎做王爷-第81部分

小说: 重生鹿鼎做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你们吗?再说,考试的事儿,变化莫测,事前谁也拿不准。如果高士奇在考试之时,出了笔误、差错怎么办?如果他恰巧在那天病了,又该怎么办?如今国家正在多事之秋,就该不拘一格,大胆用人才是,岂能斤斤计较小节,阻塞贤路。明珠之言,实属无理,勿庸再议。高士奇,你准备一下,明天就递牌子进宫吧!”
  听康熙把话说得这么严厉,明珠吓的冷汗直冒,暗自后悔自己鲁莽,连忙俯地叩头,哪敢再说半个不字啊。
  索额图则是在一边冷笑,难道官做大了你明珠就不会察言观色了?
  “高士奇,还不快谢皇恩。”张天宝对高士奇笑道。
  高士奇听到,不敢怠慢,连忙磕下头去:“臣高士奇谢圣上天恩!”



'(第151章 台湾问题)'
  这天,早朝一过,康熙把张天宝、安亲王、康亲王、图海、隆科多、周培公、八家铁帽子王和几位几位上书房大臣叫到养心殿,先商议考试的事儿:“众位爱卿,朕为了开博学鸿儒科,呕心沥血。几经波折,如今就要付诸实行了,你们知道,这是弘扬中华千古文化,安排文人学士,进而平定民心的大事。尽管还有傅青主等人,死也不肯应试,但,毕竟是个别的。考试即将进行,诸事也已安排妥帖,现在,要你们几个来议一下,考完之后,怎么个取法,取上的又如何授官?”
  “嗯,傅青主?貌似梁老先生笔下也有此人,乃是七剑之一,会不会是一个人呢。”张天宝听得康熙说道傅青主嘴里嘀咕道。
  康熙眼尖,看见下面张天宝嘴里神神叨叨的不知再说什么,于是问道:“天宝,有何意见?”
  “回皇上的话:这傅青主是何人,臣听着怎么耳熟。”张天宝疑惑的道。
  康熙微微一笑:“这傅青主么,乃是一书画医术、拳术剑法无不精湛之人,很多有名望的大儒称他‘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只可惜这样的人不为朝廷所用,反而处处与朝廷作对,朕也不好压他。”
  “哦,的确可惜了,如有幸我倒是想见见他的拳法剑术。”张天宝自言自语道。
  “呵呵,天宝你呀你,都已贵为一品大员了,还整日里改不了打打杀杀。”康熙笑骂道。
  “嘿嘿,臣就这德行,改是改不了呢。”张天宝笑道。
  康熙无奈的摇摇头。“明珠,你来说说怎么个取法。”
  明珠听康熙问自己忙开口道:
  “主子不问,奴才也正要为此事请旨呢。参加博学鸿儒科考试的人,都是各省督抚大员们推荐的当地名人学士,前朝遗老,这次进京又是皇上在太和殿里御驾亲试,实乃千古难得一遇的盛典。可是,这取与不取,取上的给什么官儿,却又有许多难处……”
  “嗯,你说下去。”
  “是。依奴才看,这些人都是有名望的人,取上了,自然风光排场。可是,放他们去当个地方官吧,年纪似乎大了点;要都进上书房呢,人又太多了。取不上的,不光他们自己脸上下不来,各地的督抚大人也没光彩。所以,奴才想来想去竟想不出一个万全的办法。”
  “靠,说了等于没说,这厮。。。”张天宝翻翻白眼心里骂道。
  一边的熊赐履听明珠罗哩罗嗦了半天,也没提出一个正经的办法,鄙夷的斜睨了明珠一眼,接口说道:“皇上,依老臣之见,可以这样办。凡来参加考试的,不管卷子答得如何,全部录取,让他们脸上光彩,也显示出我皇万岁珍惜人才之初衷。不过,却不便让他们去当地方官。因为这次是两科同时考试,各地的举人,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十年寒窗,辛酸备尝。论阅历。论学问功底,自然比不上这些鸿儒;可是论机智、论忠心,还是年轻人要更可靠些。再说,年龄悬殊这么大,有些甚至是师徒关系,稍有安排不当,不是生出新的朋党,就是结下冤仇,与国不利。臣以为,凡参加博学鸿儒考试的,一律取中,放到翰林院去。能侍讲的干侍讲,能侍读的,去陪伴阿哥、格格们读书。剩下的,组成班底,修纂明史,他们都是前朝过来的人,这差事,正该他们来干。”
  康熙眼中一亮,好,嗯,这熊赐履果然是老谋深算。有这么一百多位鸿学大儒在翰林院,就打破了原来的老师、门生的旧帮派;修明史,又是件重要差使,他们当然愿意干;老百姓也会夸这是“圣朝仁政”,真是一石数鸟,妙不可言。他兴奋地站起身来,在殿里来回走着:
  “嗯,好,熊赐履说的这办法好,咱们就这么定了。修纂明史,是件大事,朕要亲自管起来,一定要修得比前朝都完整。嗯——朕思谋着,要增加个‘贰臣传’。不然的话,像洪承畴、钱谦益这些人,在前朝官高位显,后来又投降了本朝。对大清他们是功臣,可是对前朝,又是叛逆,该入哪个列传呢;立下‘贰臣传’就名正言顺了,也可以警戒后人嘛。”
  熊赐履听了这活,心头猛地一震,他仔细咀嚼着“贰臣传”这三个字。古时,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可是,历朝历代,乱臣贼子还是层出不穷。如今,皇上下令,要把洪承畴这样本朝的功勋卓著的大臣,也列入前朝的“贰臣”之列,功过分明,事非分明,谁还敢再当大清的“贰臣”呢?皇上举一反三,真不愧为英明之主啊!
  皇上钦定了,众大臣自然无话可说。康熙回到御案后边坐下,翻阅着各地来的奏报。上面的一份,是魏东亭寄来的,说江南连年丰收,物价稳定,大米已降到七钱银子一石。康熙十分高兴,提起笔来,在折子上批了一句“米价下跌,朕心甚慰”。可是又一想,觉得不大妥当,便又加上几句:“谷贱伤农,不可不予关注。可在海关与金陵藩库中支取银两,以略高于市价购买粮食。如此,则既保护了农家,又可令市价趋于平稳。切记,切记。”
  再往下翻,是李光地请朝廷派兵收复台湾的折子。康熙看了一下,问李光地:“啊,李光地,你这折子上说,郑经已经死了,这消息可靠吗?”
  李光地虽然还没进上书房,可是今天也被叫进来议事,他心情十分激动。看样子,自己很可能被选出来参与机务、进上书房了。听见康熙发问,连忙上前回答:
  “回皇上,消息绝对可靠。不光郑经死了,郑经长子也被其弟郑可爽所杀,眼下台湾已经起了内讧,混乱一片。故此,请主上趁此良机,下诏命令水师渡海东征,收复台湾故土。”
  “嗯,朕早有此意,已令施琅秘密训练水兵,依你们看,如果东征台湾,谁来为将呢?”
  明珠连忙说:“臣推荐姚启圣为领兵主将。”
  李光地却说:“臣以为,还是让大将军为帅更为合适。”
  “不错,臣复议,大将军为帅。”安亲王、隆科多、周培公等人立刻脸色兴奋的蹦出来道,这下可算有仗打了。



'(第152章 天子门生)'
  张天宝见这么多人支持自己为帅,心中叫苦:吗的,海战老子就是一小白,怎么指挥分配都不会,就我这半吊子货在陆地上蹦跶还可以,下了海吃了败仗想跑都没机会。
  康熙看了眼满脸苦瓜相的张天宝一眼,以为张天宝不愿带兵,于是沉思了一下,对熊赐履问:“熊赐履,你怎么不说话?”
  熊赐履连忙上前跪下:“圣上,臣……臣和光地及几位大人的看法,并不相同,所以……所以……”
  “哎——有话直说嘛,何必这样吞吞吐吐呢。”
  “是,是。臣以为,台湾不过是一蛮荒不化的撮尔小郡,不足以视为大敌。眼下‘三藩’虽平,狼烟未熄,准葛尔、罗刹国都虎视眈眈。而我几十万大军,数年征战,已成疲惫之师。亿万生灵,屡遭战乱之苦,急待复苏。台湾远隔百里重洋,征战无必胜之把握,胜之不足以称雄,败则轻启边衅,遗患无穷。伏请圣上三思而后行。”
  康熙听了熊赐履这活,好半天没有言声。熊赐履心中忐忑不安地跪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
  张天宝心中大骂熊赐履怎么昏庸到说出此话来,忙跳出来道:“台湾虽小,但自古以来都是我中华版图,其作用甚大,以后我皇远洋开拓疆土,可以为一据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万万不可放弃,否则就是卖国啊。”
  熊赐履听完冷汗直冒,浑身控制不住的颤抖,暗骂自己蠢。
  正在惶恐不安之极,康熙语气深沉的说话了:
  “熊赐履的话有些道理,天宝的话也对。论国力、军力,眼下是有些困难,朕也并没说即刻发兵。朕想的是,自汉以来,台湾便是中华版图,岂能在朕的眼皮底下不归一统?你也应该懂得,一郡不治,也是宰相之过这个道理。连宋太祖赵匡胤还懂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呢,朕岂能看着台湾不归版图吗?”
  熊赐履连忙叩头:“圣上教训得极是。臣乃大清之臣,岂能坐视大清国土任人宰割。皇上既然决心已定,臣不敢再有异议,只是,眼下国库空虚,兵疲将乏,只求皇上广积粮、精备兵,慎选将,时机一到,一鼓作气,以期战而胜之。”
  众人听后点点头,康熙这时拿起一个折子眼神看着张天宝开口道:“天宝,你这预备役倒是不错,朕到时候下个旨意你,具体你来全权操作。”
  “预备役?。。。”众大臣眨巴眨巴眼睛,表情有点迷茫,很不了解预备役是啥玩意。
  康熙鄙夷的看了眼众重臣,连预备役都不知道,读这么多书哪里去了。汗,康熙如果不看张天宝的折子哪里会知道预备役是啥东西。
  张天宝清清嗓子,朗声说道:
  “我大清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用举国之力来维持军队,因为,国家的民生大计也需要相当的资源来扶持,所以,留存一定量的八旗、绿营精兵作为现役,这就是我们大清的机动作战主要力量。而剩下淘汰下来的人就是我所说的预备役,其意便是时刻准备着保家为国的另一批人,一是退出现我大清军队服役期限或者因伤退出军队的军人;二是农闲时进行训练,平时务农,不需要国家予以军饷的壮丁,预备役实际就是是区别于我大清正在现役的一种兵役义务,是大清兵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大清储备后备优质兵员的基本形式,是战时实施兵员总动员的重要措。。。。。。。。。。。。。。”
  预备役的精要被张天宝解释了出来,大殿内众大臣的表情非常生动,随着张天宝声情并茂的解说预备役的优点以及好处,从一开始的迷茫到惊讶,喜悦,深思。。。。。。。。
  那些个带兵的大将,顿时明白了这其中的好处,如此这般我大清以后将不缺优质兵源了,一声令下,顿时全国为兵,那将会是个什么情形。而那些文臣,暗赞一声这方法高,实在高,如此做法当可以省下一大笔的军费开支下来,加上海关的税收,那将是多大的财富啊。
  “大将军真乃国之栋梁。。。。。。。本王佩服之极”安亲王听完满脸感慨之色。
  康熙也是眼光闪闪,嘴角含笑。
  张天宝定了下神,接着道:“兵是解决了,下面臣还有点想法,就是如何培养这统兵大将的问题。”
  “哦,快快说来。”康熙身子一探说道。
  “嗯,臣只是刚才猛然想到的一点,就是成立军校,培养中高级将领,为朝廷批量提供名将。”
  “嗯,说明白点。”康熙精神又是一振。
  “这个军校其实就是讲武堂,把在职的武将和一些作战勇猛表现优异的士兵统一起来轮流培训学习战术,恩,这些教授他们的人么,可以让一切作战丰富的大将担任教导职责,也不至于闲着没事做,还有这些培训出来的将领要统兵必须要考试合格方可出任,否则一概不能担当主职,这样以来我大清岂不是名将辈出,呃,臣暂时只是想到这些。”
  “好,妙哉。”康熙站起来击掌笑道。
  “臣认为不妥,这样那些培训出将领的人将会弟子门生遍布大清,这样以来。。。。。。。”明珠的话就是说那些人弟子以后掌兵了,兵权过大恐朝廷挟制不住。
  每个皇帝最忌讳什么,就是臣下权利过大,特别是兵权。康熙顿时沉思其中利弊得失,
  张天宝轻蔑的瞅了眼明珠,嘿嘿一笑道:“明珠大人到底是文官,不知其中诀窍。我皇可以担当军校的校长,以后凡是从军校出去统兵的将领都是皇上的门生,如此以来。。。。。。。。”
  “哈哈,好,朕就做这个。。这个校长之位,以后凡是从学校出去的都是朕的门生。”康熙心中顿悟其中奥妙,学生如果反老师那可是要受天下人责骂的,如此以来天下兵权就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众大臣心中一惊,那可是天子门生啊,乖乖的,如果这样那这些人以后可是不得了。众人心里各自盘算如何在军校这个位置上分一点羹。
  (最近精神很不好,写的不好大家见谅,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153章 张天宝终于有后了)'
  张天宝见众人不知道都在思考啥,个个眼神发亮,嘴角差点流出哈喇子来。
  “恩,咳咳,这件事就交给安亲王、图海和天宝负责,周培公你就拟个具体章程出来。”康熙清咳二下整整面容肃然道,这可是关系到以后的大事,马虎不得。
  几位大臣一齐跪下叩头回道:“臣等谨遵圣命!”
  张天宝与安亲王等人出了宫,就一同去了周培公在京城康熙赐的公爵府中。
  众人在周培公的书房坐定,待下人上过茶后,安亲王这老王爷就开口了:“大将军,皇上吩咐的事我们该怎么办才能让皇上满意,大将军你先说说。”
  “我的老王爷哎,您老别大将军大将军的喊,叫我天宝就可以了。”张天宝笑道。
  安亲王呵呵一笑,示意张天宝说说具体章程。
  张天宝沉吟了下,道:“第一就是选个动工的地址,我看就在西郊‘忠勇军’大营侧,那里空的地方大,建立学堂可以动用大营的将士,省下一笔银子;第二就是慎重挑选一些年轻有为,忠于大清的高中低级将士做为第一批学员;第三就要劳烦老王爷您和图海大将军了,找一些沙场老将做战术经验讲谈老师;第四就是如何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