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民国之文豪 >

第58部分

民国之文豪-第58部分

小说: 民国之文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穆琼一大早到学校的时候,就注意到很多学生在看大众报,在议论《求医》。
  而等他进了办公室……
  “穆琼,你还真狠,竟然一把火,就把人全烧死了!”盛朝辉道。
  其他人也纷纷道:“这么一个结局,还真是出人意料。”
  “不过也挺好……死了干净。”
  “这世上有不能生的女人,也有不能生的男人,一味怪罪女人,着实不应该。”
  “借着神神鬼鬼的东西招摇撞骗的人真的太多了……”
  ……
  这些人都很认真地讨论着《求医》,钟老师则对穆琼道:“穆琼,这书是好书,不过你怕是又要被那些个老学究骂了。
  穆琼也这么觉得。
  事实上,这会儿正有人在骂他。
  “这女子失了身,不跳河不上吊,竟还烧死丈夫婆婆,实在大逆不道!”
  “楼玉宇的书,理应全部封禁!”
  “女子不该看此类书!”
  “荒唐!”
  ……
  当然了,老派人士对穆琼厌恶的很,但新派人士,却对他极为推崇。
  “楼玉宇的书,国人真的都应该好好读读!千万不要像书里的人一样愚昧!”
  “楼玉宇的文,当真越看越有味道,写法也新颖,大家都该看看,好好学习。”
  “等这书出版,我一定要买上一本!”
  ……
  别人的评价,穆琼知道的并不清楚。
  他现在正在高兴一件事——他又拿到了一笔巨额稿费,并且比之前的任何一笔稿费都要来的巨大。
  《求医》已经在大众报正式登完,可以出版了,而商业印书馆财大气粗,首印就打算印四万册!
  不仅如此,《留学》还将再加印两万册。
  这两本书加在一起,穆琼差不多能拿到一千五百个银元的稿费,而他还有另外一本书要出版,就是他写了许久的那本英文短文。
  这部书的售价,章澈也是想定为两角的,但穆琼觉得卖两角太贵,建议章澈卖一角:“这本书是工具书,我希望能多些人来买,因此,售价最好低一些。”
  “印刷英文书籍,成本本就比印刷普通的国文书来的高,更别说运输之类,都是要钱的,如果每册只卖一毛,我们商业印书馆怕是赚不到什么钱。”章澈道。
  “我可以降低版税,这部书,我版税只拿百分之五。”穆琼道。
  《留学》和《求医》就算被人琢磨出很多意思来,也不过是两部小说而已,卖得贵没什么。
  但工具书教科书这一类,穆琼觉得价格必须低一点,好让想买的人都能买到。
  “哪有像你这样,把钱往外推的!”章澈叹气。
  “我又不等米下锅。”穆琼笑起来。
  章澈深深地看了穆琼一眼,最后道:“行,就按你说的来,这部书定价一角,你的版税给百分之五。”
  “多谢章总编。”穆琼笑道。
  “不用谢,这么做对我们商业印书馆来说也是好事,能得个好名声。”
  章澈答应了穆琼的要求之后,穆琼就拿着手上的庄票回了家。
  他觉得,买房子的事情可以尽快提上日程了,至于买什么样的房子……电灯一定要有,房间的话,最好再多两间——总不好让穆昌玉一直和朱婉婉睡。
  另外,新房附近要有学校,可以让穆昌玉去读书。
  穆琼想着想着,不知不觉中已经回到了家中,然后,他就将庄票拿了出来。
  朱婉婉看到庄票,又一次红了眼眶,但谁都看得出来,她这样做并不是因为难受,而是因为高兴。
  至于穆昌玉……“哥,你真的太厉害了!”
  “这世上再没有比你更厉害的了!”
  “哥,你要不要吃饭?要不要洗澡?”
  ……
  近来忙于学习,常常没空关心穆琼的穆昌玉,这会儿特别殷勤,还发自内心地花样夸穆琼,都把穆琼夸地有点不好意思了。
  今年的立春在正月初三,如今已经是春天了。
  再加上最近天气好,气温一下子就升高很多。
  但霍英有些畏寒,因而在这样的天气里,他依然让人点了很多炭火,将屋子里烧得格外暖和。
  这会儿,他就待在非常暖和的傅家的大厅里,啃一根甘蔗。
  农历九十月份,甘蔗就已经长成了,这个时候,甘蔗都要发芽长根了,想在新年里想吃个甘蔗,是极为不容易的。
  但霍英有钱,自然有人送上保存完好的甘蔗。
  还不到吃晚饭的时候,霍英坐在八仙桌旁边,一边啃甘蔗,一边看摊开在桌上的大众报。
  他早就已经把《留学》看完了,前几天,还抽空把《求医》看了,现在就剩个今天刚刊登的大结局没看。
  而这个结局,霍英看着不大高兴。
  这穆琼倒是个怜香惜玉的!
  想到穆琼可能喜欢女人,他就不大高兴。
  而他正不高兴着,傅怀安回来了。
  傅怀安是背着书包冲进屋子的。
  进了屋子,发现屋里格外热,跟往常完全不同之后,他就意识到了什么,嘴角的笑容渐渐消失。
  不过,他很快就意识到不对调整好了状态,然后朝着霍英有些僵硬地露齿一笑:“二哥。”
  “你每天都这么咋咋呼呼的?”霍英似笑非笑地看着傅怀安。
  傅怀安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
  “你这个样子,以后出去会给我们霍家丢脸……”霍英看着傅怀安:“我要在上海多待几天,正好有空。这样吧,从明天早上开始,我盯着你练武,还有社交礼仪也要好好学一学。”
  傅怀安的表情僵硬了,霍英倒是笑得高兴:“就这么说定了。”
  傅怀安:“……”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就被人从被窝里挖起来,傅怀安是拒绝的。
  到了外面,被盯着练拳做各种动作的时候,他更是觉得憋屈。
  而最让他郁闷的是,霍英说是要盯着他练武,可实际上……霍英根本就没有起来,只喊了个身边的亲卫来盯着他!
  该死的霍大江!
  傅怀安心里腹诽起来。
  对了,霍英本名霍大江。
  霍大帅当初就是个农民,自然不可能给儿子起高大上的名字。
  他的长子原名霍大海,后来改成了霍庸,而他的次子原名霍大江,后来改名霍英。
  就连他自己,霍盛平这个名字也是后来改的,他原本叫做霍老虎。
  霍英不知道傅怀安心里在想什么,但看到他龇牙咧嘴的表情,却也能猜到一些。
  “二哥,你总折腾他做什么?”傅蕴安有些无语地看向自己那个站在二楼窗边的兄长。
  傅怀安这人不怎么讨人喜欢,但也不至于讨人厌,所以他和大哥,对他都是无视的,但二哥很喜欢找他的麻烦。
  “什么折腾,我这是在锻炼他。”霍英笑道:“他娘想让他当少帅,可不得好好锻炼?”


第70章 未来
  傅蕴安听到自己的哥哥这么说; 有些无奈,但也没拦着霍英“锻炼”傅怀安。
  左右霍英不会真把傅怀安怎么样……那位二姨太; 现在都还活蹦乱跳地在跟他们的母亲斗着呢。
  傅怀安的母亲出生跟他的母亲不同; 她是个地主家的小姐,读过书认识字,家里遭了难日子过不下去; 才跟了他的父亲。
  他们兄弟几个被接到父亲身边的时候,她刚生下傅怀安。
  当时他的母亲整日吵闹找茬,他父亲烦了,就另外买了个宅子,让傅怀安母子去住。
  事情到这里; 本该了结了,但他的母亲不满意这个结果; 就带着长子次子还有小女儿; 闹着要回老家去。
  至于他……他母亲跟他这个没养过的小儿子不亲近,他又天天读书从不往她跟前凑,就没带上他。
  然后他们一行刚出城,就被绑架了。
  再然后; 他们就出国了。
  而他大哥二哥回国早,回来的时候,竟发现那位二姨太,正惦记着让自己的儿子当少帅……
  当然了; 他二哥给她找了点麻烦,现在她已经彻底安分了。
  自己家里的事情; 真的挺多的,但傅蕴安总有种,那跟他没什么关系的感觉。
  “今天那个希望月报就要出刊了吧?”霍英从楼下的傅怀安身上收回了视线。
  “是的。”傅蕴安道。
  “你说那个天幸,真的能弄出来那么神奇的药?”霍英摸了摸自己的下巴。
  “我也不知道。”傅蕴安道。
  傅蕴安看到天幸的信之后,就跟霍英沟通过,之后,他们还查过天幸。
  可是,全上海那么多邮筒,便是邮局也不止一个,他们根本就查不出寄信的人是谁,更不知道这天幸是何方神圣。
  《求医》完结的第二天,就是希望月报出刊的日子。
  希望月报的上一期登出《我在百年后》之后,便有很多人找到报社,订购了今后一年的刊物,甚至有人直接订了两本,还要求他们在送刊物的时候,用牛皮纸将刊物包好。
  毕竟,这是一份值得收藏的刊物。
  震旦大学某个姓李的教授,便是其中之一。
  李教授上个月在朋友家中看到《我在百年后》之后,大晚上亲自出去买,不想希望月刊已经全部卖完,他最后等了好多天,才总算买到手。
  他当时,就立刻花钱订了这份刊物。
  震旦大学是洋人开办的,年假比较短,已经开学了,李教授也很忙。
  但他依然坚持每天早起,并在起床后看今天的报纸。
  他刚在沙发上坐下,佣人就给他端来了咖啡,拿来了申报和大众报。
  接过报纸,李教授顺口问道:“希望月报出刊了吗?”他说着,还把大众报放到了旁边。
  楼玉宇的《求医》已经刊登完,他的新书要等明天才开始刊登,今天的大众报,李教授是完全不想看的。
  “先生,已经出了。”佣人道,连忙把希望月刊拿了过来。
  这位李教授名叫李衍一,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家里的藏书甚至不是按本算的,而是按墙算的——老家的藏书不算,他在上海购买的宅子里,就有整整四面墙的书。
  要不了多久,应该还会有第五面墙的书出现。
  不说别的,就说客厅……别人家的客厅的墙上,挂的是时髦的西洋画,但他家客厅的墙,却做成到顶的书架,放了整面墙的书。
  而他不仅自己喜欢看书,还热衷于发动身边的人看书,子女不用说,就连他家里的佣人,他也会让他们认字看书。
  要不是这样,这位佣人也不可能从每天送来的一堆刊物里准确地找出希望月报来。
  李衍一看到希望月报,顾不得跟佣人说话,便接过翻开,
  而他一翻开希望月报,就看到了《我在百年后》。
  主角张幸在百年后的生活细节,在文里被娓娓道来。
  张幸是个涵养极好的人,不会看不起佣人,面对精神病院里扫地的大婶,他的态度很好,结果……他竟然听到精神病院里那个年轻英俊,非常帅气的医生喊这位大婶“妈”……
  他惊讶不已,觉得这位医生,必然是个非常不孝的人,如若不然,又怎么会让自己的老母亲做这种活儿?
  他试图安慰扫地的大婶,结果大婶怜悯地看着他:“果然是有毛病……在这里扫地轻松的很,朝九晚五每周还有两天假,这么好的工作可不好找!而且我家也不是什么有钱人,干点活怎么了?跟我一个班的那位,在上海有七套房还在扫地呢!”
  张幸听不明白,去问自己的病友,在上海有七套房代表什么意思。
  他的病友告诉他,那代表拥有很多很多钱。
  在百年后,有钱人竟然干扫地的活儿?
  张幸又是不解,又是高兴。
  张幸此人虽然思想新派,但他依旧觉得女子最重要的还是相夫教子,可是……精神病院的院长,竟然是个女子。
  医院里的护士,还一起议论某些男子的长相……他的病友告诉他,她们是在追星。
  这些都是小事,但字里行间,却都透露出平等和自由来。
  李衍一看得心头火热,眼睛酸涩。
  他和很多人追求的,可不就是这份平等和自由?
  等他看到那些护士讨论的,是怎么送孩子去更好的学校,而不是怎么让孩子有学上的时候,他的泪水终于落下。
  他希望真有那么一天。
  这个国家的人愁的不是要怎么填饱自己的肚子,而要该送孩子学钢琴还是该送孩子学围棋。
  从来不迟到,哪怕生病也会带病上课的李衍一教授,今天迟到了。
  他连早餐都没吃,看完之后就急匆匆地往学校赶,但还是晚了五分钟才进教室。
  他是一个历史教授,教授他们国家自己的历史,还研究其他国家的历史。
  他一般不备课,讲什么都是信手拈来,可今天进了教室,见到一双双盯着自己的眼睛,他突然想不起自己该讲什么。
  他在讲台上愣了一会儿,才发现自己还拿着希望月报。
  “今天这节课,我给你们读一篇文章吧。”李衍一道:“我们现在经历的这一切,终将成为历史,而未来如何,看的就是我们,还有我们孩子都做了什么……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能让这篇文章里描写的世界真正地出现。”
  李衍一是南方人,他读文章的时候,带着口音。
  但这一刻,没人在意这一点。
  每个人都听得很认真。
  张幸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处在精神病院里……这给现代的读者看了,肯定会觉得想笑,但李衍一的这些学生,却都陷入了沉思。
  他们大多都看过《求医》,甚至在李衍一来上课之前,他们就在讨论《求医》。
  《求医》里的老百姓,拼命挣扎着想要活下去,有病没处治,《我在百年后》里的老百姓呢?
  张幸的一个病友忘了自己家在哪里,只能被迫住在精神病院,他很伤心,伤心地都吃不下饭。
  看过《求医》再看这个……真是说不出的感觉。
  而这篇文章读到后来,张幸得了肺炎治不好,结果到了百年后,一下子就被治好……
  这些学生更是被惊住了。
  《我在百年后》描写的世界,实在太让人向往了!
  李衍一在读《我在百年后》的时候,魏亭也在读。
  他在教师办公室里,读文章给没有去上课的老师听。
  读着读着,他就有点哽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