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岳 >

第291部分

新岳-第291部分

小说: 新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震正打算找个宽敞的地方停下来,大家解解馋,没想到车里的完颜灵秀又说话了。“你们若是不想露出马脚,就赶快穿城而过。用不了多久,城里的大小官员就会得到消息,到那时想走也走不了。”
        可不是!岳震暗叫了一声好险,好险犯了一个大错误。那些急于巴结钻营的地方官员,怎肯放过这样的机会?
        此地不宜久留,拓跋月自有办法,她抽个空子就买了一大包吃食,车队匆匆忙忙的穿城而去,把巍然的城池留在了身后。
        离开盖州,道路也弯曲着转向东北,失去了大山的遮挡,风变得大起来,秋末冬初的辽东平原已是寒气逼人,大家纷纷披上事先准备的大氅。得知从盖州到黄龙这一路,再无像样的大城镇,岳震和同伴们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些许。
        又走了整整两天,气温还在下降,呼吸之间已见呵气。晚间停下来露营休息,岳震燃起大堆的篝火,他们五个加上完颜灵秀,围坐在火堆旁取暖。
        树枝在火焰中噼啪作响,柔福向拓跋月低声抱怨着见鬼的天气,另一边是岳震和侯勇、阿大议论着剩下的路程。明显格格不入的完颜灵秀独自望着篝火发呆,脸上的表情也随着火焰的跳动,忽明忽暗。
        夜色深沉,奔波了一天的众人各自休息。柔福尾随完颜灵秀上车前,悄悄告诉岳震,这位大金国郡主的情绪不太稳定。
        岳震只能归结为,忽然沦为俘虏的必然反应,他可不愿自找没趣的跑去探寻,只是嘱咐柔福密切注意就好了。
        秋冬交替的临安,阴冷而潮湿。枢密院大书房里虽然放了好几个炭火盆,但是福亲王病态苍白的脸上,却看不到一丝暖意。眉头紧锁的秦桧陪坐一旁,他们在等岳飞和韩世忠的到来。
        去召唤太尉的小吏才刚走,这两日饱受煎熬的福王就有些不耐烦了。皇帝九哥刚刚微服出走,前线各处的军情探报就送抵临安。
        大金再次集结数十万人马,兵分三路,直扑西北、中原和淮水,大战一触即发。
        按理说,宋金交战几十年,这种事虽不算家常便饭,却也是三两年就会来一次的例行公事。消息传出,太尉府、兵部不等上面下令,就已闻风而动,拟定迎战计划、指挥人选,调动粮草补给等等。其实不用皇帝费什么心,他只要大笔一挥,一切就将按部就班的进行。
        不巧的是高宗皇帝托病不出,而且还只有福亲王知道真相,所以他就成了跑腿的人。秦桧把诸多的计划安排递到他那里,请他转呈‘养病’中的皇帝。
        收下这些让福王头疼的东西,故意耽搁了一晚后,王爷一大早就来到了枢密院,派人去找韩世忠、岳飞前来。
        福王显露焦躁,颇有眼色的秦桧亲手奉上香茗,问起了皇上的病情。福王只好应付着岔开了话题。“秦大人有心了。皇兄只是不小心着凉,调养十天半月自会康复,平日里,皇兄也难得休息,养病的这些日子,正好让他松快松快。万岁旨意,让咱们几个酌情办理,秦大人对此次军情有何看法?”
        “是的,是的,万岁日理万机终日操劳,是该好好休息休息了。”秦桧一脸崇敬的连连点头,说道:“至于前方军情,就请王爷转告万岁不必忧心。我大宋前方将士枕戈达旦,无不誓死保家卫国,只等吾主万岁一声号令,来犯之敌必定丢盔弃甲,败兴而回。”
        听罢秦桧这几句空洞的口号,福王皱起了眉头,轻轻的摇头说:“昨夜万岁御览前方军报后,未有明确的指示,只是让我们几个看着办。秦大人以为,韩、岳两太尉,那个留守京城,那个去前方指挥呢?”
        “万岁并无指示?···”秦桧微微一愣,先是迷惑之色溢于言表,片刻后,他的眼角眉梢露出了明显的喜色。
        秦桧很自信的以为,这是皇帝陛下故意在考验他们,看看他们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形。换句话说,如果策略正确,应对得法,岂不是龙心大悦?想通了这个道理,秦桧低头陷入了沉思。
        问题就摆在面前,岳飞、韩世忠,那位更适合上前迎敌?也可以说,皇帝陛下希望他们那一个去与金人周旋呢?
        “王爷,两位大人到了。”门外王渊的声音打断了秦桧的思考。福王精神一振,坐直了身体道:“快让两位大人进来,本王等候多时了。”话音未落,韩世忠在前,岳飞在后,两人一身官服接踵而入。
        “福王恕罪,下官来迟了。”韩世忠开口说话,岳飞跟着在一旁弯腰行礼。
        福亲王不耐的摆摆手说:“免了,免了,韩帅,岳帅请坐。”两位军中大员坐下,王爷把刚刚和秦桧的说辞又讲了一边。
        听清楚皇上甩手,全权交给了下面,韩世忠和岳飞并没有多想。这原本就是军队应该承担的责任,只是恰巧皇帝生病而已。两人沉吟片刻,又对视了一眼,岳飞站起来躬身道:“既然如此,王爷,秦大人,末将请命。由岳飞出京,让韩帅坐镇指挥调度吧。”
        把目光转向轻轻点头的韩世忠,福王也就明白了。二将临来之前已经有过商讨,岳飞说出的是他们的决定。欣慰之余,福王安心了许多,既然这两位大宋柱石有了默契,就让他们放手去干好了。
        可是不等拿定主意的福王开口,一旁的秦桧却抢先说:“岳帅为国为民身先士卒,本官佩服。只是金人来势汹汹,岳帅可有什么方略?”
        听他这样一问,不但韩、岳二人大皱眉头,福亲王也是暗暗不爽。你一介文官追问哪门子对敌方略啊?真是多此一举!
        可是皱眉归皱眉,人家是朝廷的宰相,岳飞也不能不答。“秦大人所说不错,这一次金人来势汹汹,确实和以往有所不同。根据前方各路的报告,我和韩帅推断,东线淮水和中原腹地,将会出现来自辽东的金军主力骑兵和水师战船。而为虎作伥的齐军,都已集结运动到了西北,他们想的是三管齐下,企图一举突破我们的防线。”
        “哦?辽东主力。”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上来,福王前倾的身体,看着岳飞问:“莫非金人要孤注一掷,和我们来一场生死决战?”
        韩世忠在一旁点点头,替岳飞答道:“种种迹象表明,很有可能。王爷明鉴,刚刚岳帅所言并非危言耸听,西北金、齐联军已经集结完毕,只等中路和东路的金军到达位置,他们就将发起攻击。”
        秦桧不觉也变了脸色,张开嘴又要插话,被福王摆手堵了回去。“没想到,两位将军这次的压力如此之大,本王惭愧。既然皇上让本王领衔做主,二位有何难处请讲,无论是调动厢军协助,还是粮草补给的数量,只要两位元帅需要的,本王即刻就去办。”
        岳飞,韩世忠相视而笑,岳帅含笑躬身说:“多谢王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金人虽然势大,却也不足畏惧。末将和韩帅已有对策,请王爷宽心敬候佳音。”
        “好,那就好···”福王有心问问是何对策,却又留了个心眼,暗自琢磨问得太多会不会让人家反感。王爷迟疑,秦桧却好似没有这个觉悟,干笑了一声道:“呵呵,原来二位元帅早有退敌之计,何不说出来听听,也好让王爷千岁与本官今晚能睡个踏实觉,应该不是什么军事秘密吧?呵呵。”
        半真半假,好似同僚之间的玩笑,即达到目的,又不惹人反感。福王听了这番话,也不由暗生佩服,秦桧这个人有两下子。
        “哈哈,秦大人说笑了,王爷和大人都是国家重臣,在两位面前何来秘密?”岳元帅同样打了一句哈哈后,说道:“其实说起来很简单,不过是‘东西坚守,中路对攻’八个字,这也是我们的老套路了。”
        “所谓东西坚守,就是西北和淮水东线,坚守不出,与敌军打消耗战,打持久战。中路对攻则是反其道而行,由末将亲自领兵主动出击,与来犯之敌以攻对攻,在运动战中,最大化的消灭敌军,并且伺机向北挺进,拉扯东西两路的敌军回防。呵呵,女真人不是要决战吗?好,我们就与他们打一场决定命运之战!如果我军三路配合得当,本帅完全有信心在这次会战后,乘胜追击将他们赶回辽东去!”
        从无败绩的将军,合情合理的安排,岳帅为他们描绘了胜利的希望后,气氛却突然一下变得凝重,秦桧和福王一样的面沉如水,沉思不语。旁边韩世忠隐隐的不安起来,也很快就找到了症结所在。
吐露真情·大阴谋
        第三百六十七节
        决战!决定命运之战!
        岳鹏举不该用到这样的词汇,这些字眼让福亲王和枢密院秦大人害怕了,因为他们深知,普天之下,只有一个人才能决定大宋的命运!
        沉思良久,福亲王开口道:“如此说来,前线的力量就稍显不足了。本王建议,鹏举统帅中路,韩帅回到楚州指挥东线战局,两位也可通力配合,这样更稳妥一些。京师方面无非是看看战报,给前线传递消息,就由本王亲自来做。至于粮草调度给养,我看就交给秦大人,韩帅,秦大人以为如何呢?”
        “千岁有令,末将遵命。”韩世忠赶忙起身应诺。秦桧也站起来,拍胸脯表示一定尽心尽力,绝不耽误前线战事。
        福王根本不给岳飞反对的机会,立刻就站起来盯着韩世忠说:“好,皇上龙体欠安,就有劳两位将军了。不过,请二位谨记,拒敌于国门之外为本,有关后面的行动,要听从朝廷的调度安排。好了,你们还要收拾离京,本王就不耽误二位了,请便。”
        韩世忠从福王的眼睛里,看到了很多,也很明白王爷的话语里隐藏的含义。他再次恭敬的弯腰行礼后,拉着有些愣神的岳飞转身出去。
        一行车马来到岔子集休息打尖的时候,岳震发觉,完颜灵秀的情绪确实很不对头。
        所谓岔子集,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正好坐落在一个岔路口。道路在村前一分为二,侯勇说,沿着左边再走两日,就可到达黄龙府,右边这条路他从来没走过,不知是通往何处。
        车马停在路边休息,前两天很喜欢下车透风的完颜灵秀却没有出来,柔福也懒得与她争执,只是挑起帘子,让车下的人们能看到她。
        吴阿大跑去村子里汲水,岳震一边忙活着拾柴生火,一边用余光注意着灵秀郡主,发觉她显得格外失魂落魄,空洞的眼睛注视着远方的道路,她好似雕像一般,一动不动。
        想起望北驿的那个夜晚,曾经共用一个酒囊的情形,岳震心中闪过一丝不忍。他走到车旁笑笑道:“郡主何不下来活动活动?天色尚早,后面还有一大段路呢。”完颜灵秀根本没留意他接近,听到他说话才被猛然惊醒。
        完颜灵秀毫无表情的看了他一眼说:“震王何必在意我的死活,灵秀在你们手里不过是一件工具。”
        岳震苦笑着摇头转回身去,叹道:“郡主这样想,在下就爱莫能助了。不过你放心,既然我已经答应不伤害你,就一定言出必行。等等我办完这件事,自会放你回去。”
        “哼哼!办完?你做梦!”完颜灵秀表情复杂的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却不料就是这寥寥的几个字,让岳震嗅到了不安的味道。他旋即转身,好似漫不经心的笑问:“哦?看来郡主对在下的目地一清二楚,要不,怎么会这样肯定?”
        灵秀一时气愤失口,说完了也有些后悔,但是她笃定岳震不会用强,只是冷笑着转过头,看也不看他了。
        其实岳震也很明白,他对完颜灵秀根本没办法,即便抛开以前的恩怨,他也不可能把刀子架在一个女子的脖子上,去问她都知道些什么。
        尽管躲开了岳震的目光,完颜灵秀的心还是不争气的怦怦跳起来。她不敢和他对视,害怕他这种仿佛能够看穿一切的眼神,在他这样的眼神注视之下,她感觉到浑身不自在,感觉到了让她喘不过气来的压力。
        远远的看到吴阿大提着水桶回来,岳震离开了马车。他想的是,如何在剩下的两天路程里,让完颜灵秀吐露实情。然而压力顿减的灵秀郡主,则再次陷入挣扎之中。
        “震少。”吴阿大把水桶交给侯勇,就凑到岳震身边低声说:“我刚刚在村子里看到了烽火堂的暗记。”
        “哦?”手拿小罐准备烧水的岳震身形一颤,急忙转头看着他问:“在那里?你能看明白暗记的意思吗?”
        吴阿大连连点头说:“能,就是召集兄弟指引方向的标记。可奇怪是,指引的方向不是左边的黄龙府,而是右边那条路。”
        岳震心头一紧,脑子也飞快的转动起来。看来早先对晏彪这个计划的猜测对了!关押钦宗皇帝的地点并不在黄龙府,而且晏彪他们已经找到了这个地方,说不定行动已经开始了。想到这,他怎能不急?也就赶紧对阿大道:“快去!快去沿着标记往下找找,确定方向后马上回来,我这就让大伙收拾。”
        答应着,吴阿大转头又跑向村子,其余的几个人也看出来情况有变,岳震简单的交代几句后,大家赶忙把东西都收拾起来,做好了启程的准备。
        坐在马上,岳震焦急的张望着村子方向,等了好久,才看到阿大站在右边的路口对这边连连招手。他催马向前,下意识的回头看看是否遗落什么,视线正好从马车处划过,这时柔福正抬手放下帘子。
        “等等!”岳震一下子想明白了什么,猛然勒住缰绳。刚刚策马起步的拓跋月,还有代替阿大赶车的侯勇都愣住了,一脸迷惑的看着他。
        跳下马,他来到马车前对侯勇道:“侯大哥,你去把阿大叫回来,我们等等再走。”
        侯勇茫然放下马鞭子,从车辕上蹦下来,张嘴欲问却又没问,转身向阿大那边去了。拓跋月驱马过来,皱眉道:“怎么啦?你刚刚不是说烽火堂的行动已经开始了吗?怎么现在又不着急了?”
        “着急,但是我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