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七零小当家 >

第79部分

七零小当家-第79部分

小说: 七零小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狗蛋的一番话,让大家都愣住了。没人想到狗蛋能这样强硬,简直是一点面子不给,看了他的样子,很多人心里也有些发憷。
  加上很多人跟狗蛋平时关系不错的,就为他说话:平时狗蛋这孩子挺好的,要不老太太那边做得过分,狗蛋不会这样的。虽然他们心里也嘀咕,不过过两天狗蛋笑嘻嘻的和他们说去水库摸鱼的时候,后面还跟着一串人,同龄人的,比狗蛋大很多的都去了。
  前两天的那个绝情、说话恶毒的狗蛋好像是错觉,不过大家一般不太敢惹他了就是了。现在又是准大学生,这样一层身份加身,很多人心里还是信服他的。实际上狗蛋也没有对谁恶过,你不招惹他,他还是很好说话,人有钱后也挺大方的。
  晚上的时候李四趁着狗蛋和汪旋回自己的房间,穿好衣服,去老宅看老太太了。他一出家门,狗蛋就知道了,可是狗蛋没有管,怎么说那是爹的亲娘,自己可以不理睬她的无理取闹,当场李四也好像站在自己这边,可事后李四到底是放心不下的。也是正常儿子的心里。
  狗蛋和汪旋说:“以后不要给我爹那么多零花钱,缺什么买什么就行了。”老太太有四子三女,嫁出去的女儿不算,剩下的儿子包括李四四个现在都活得好好的,为啥每次老太太生病都是要李四掏钱?
  要是个懂道理的老太太,不说李四,就是狗蛋都不介意给她钱花,但是这老太太偏偏有些蠢又贪,狗蛋这边就直接掐死这条路。但李四对他娘好,狗蛋没有阻止。
  李四的钱大多是他们俩给的,习惯了李四付出,狗蛋和汪旋不在家的时候,老太太三天两头就“生病”。然后找李四说让他出他那一份,李四大概也明白真相,就是毕竟是亲娘,万一是真的呢?哥哥弟弟明显不想出钱啊,自己就得掏,三五块钱给,六七块的给。自己不舍得花钱,光是给他亲娘了。
  对于这些狗蛋也懒得计较,可是那些叔叔伯伯们,连他们赚的辛苦钱也要算计,就让狗蛋很看不上了。这边刚跟李四拿医药钱呢,那边就拿钱去割肉了。狗蛋不回家的时候,回来时有的是人给他“通风报信”。不过,他心想自家爹安心就好,私下里找了李四说这事。
  “也不能减少了,要是叔叔没钱了,克扣他自己咋办?”
  还真有这个可能,估计他没脸和自己要钱,然后更辛苦去做小工赚钱什么的。
  “下次给叔叔带手电筒吧。”汪旋又说。
  村里没电,李四刚才出去都是借着天上的一点星光,加上别人家漏出来的灯光摸过去的。现如今村里的人口慢慢多了,以前狗蛋家附近根本没啥人,现在也有好几家盖房到这边了。
  刚下过雨的晚上繁星点点,也不是很黑,可是毕竟还是瞎走,村里路不平,雨后更是坑坑洼洼的,万一脚滑摔了,那么大年纪了。
  “哎,你说我奶对我爹咋感觉不想亲的?难道是因为孩子多了,都不稀罕了?”
  “也可能,你看啊,村里兄弟姐妹多的,总有父母最疼的和父母最爱支使的。你奶也不定对叔叔就没亲情,只是没有大儿子小儿子花费的心思多,感情自然就淡很多。”同样是亲生孩子,父母也不一定都能端平一碗水。
  “还好我没有别的兄弟姐妹,不然我得烦死。”
  “我也是。”
  哈哈哈哈哈哈。
  两人说着说着就乐了。李四没去多久就回来了,狗蛋听到他打水洗脚的声音,估计是踩烂水坑里了。李四看儿子屋里灯还亮着呢,犹豫了下敲门让他们早点睡,然后也没有说他刚干啥去了。
  狗蛋应了声,然后也吹灯睡觉了。
  黑暗里,汪旋无声笑笑。狗蛋哥是个好儿子,嘴上怎么说气话,还不是等叔叔安全回来才睡?
  这样的狗蛋哥还是很可爱的。
  起智先收到了省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的分数很险,就比录取分数线高了五分,说实话,这要是报同样分数线的其他学校其他专业估计是上不了的。因为好的学校报的人也多,反正能填好几个自愿呢,觉得自己能上的都会试一试。这样的情况下,学校都会从高到低录取,人数满了就结束了。
  起智对自己的实力也心知肚明,虽然狗蛋和汪旋偶尔给他开小灶,但是人和人的脑子、理解力、学习能力是不同的。他深知这一点,所以即使很想和两人上同一个城市的大学,他也没有填报任何一家京城的学校。而是很慎重的问狗蛋和汪旋后报了本省的师范类专业。
  起智也是幸运的,师范类学院还是很受欢迎的,就像小时候写作文都是“长大要当一名人民教师”。而且当老师这个职业很多家长还是认同的,即使很多老师工资发得少,有时候还不按时发。
  师范类院校的招生需求量目前还是很大的,果然,自己险险的通过了,并且被录取了。真是太幸运了,竟然能被录取。正确判断和选择果然很重要。他听说有些人分数比他还高两分,结果因为没选对学校,落选了。这得多憋屈啊。高考那样,他真不想再经历一次了,考完后回家他可是狠狠睡两天来着。
  起智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他全家高兴得什么似的,祖祖辈辈,都没有的事,他的父母决定咬牙大办一场。狗蛋和汪旋也去帮忙了,然后别人看到就问了:你俩什么时候办啊,还没有收到通知书?不会搞错了吧,会不会你俩考京城那边,人家学校要求太高上不了吧。毕竟是皇城脚下呢。
  或者:你俩考那么好,要是上了,可不能太寒酸了,最起码得三天三夜流水席才行,等等。
  两人也没有生气,觉得人家只是开玩笑的,就笑嘻嘻的跟人说笑,要是那故意酸溜溜的说不好的话的,两人理都没理
  谁不知道狗蛋这人翻起脸来,可是六亲不认。有眼色的人也不会乱说话,玩笑也有限度的。也不能认为自家儿子多就想欺负人家独苗苗的。估计几个儿子都不够看。所以狗蛋即使家里就他一个儿子,属于人口很少的那种,家里可以说血脉单薄,但是人家有出息啊,一个顶十。儿子多都是废物点心,你还真欺负不起人一个独苗了。
  等到两人真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村里的议论就没了,有的抱着孩子过来沾喜气,让孩子也摸摸录取通知书说以后也能考个状元郎。俩人是前后天拿到的,汪旋就特地把重要的通知书收起来,如果有人要看要摸就摸空信封吧,那上面是学校标志的信封,很独特。
  同一个学校不同的专业,“那我不是不能和你一个班了?也不能当同桌了。”
  “没错,还不能同一个宿舍。”大学应该不能像县中一样住宿都是自愿的,不愿意住学校安排的也可以自己调换,只要双方痛同意就行。
  狗蛋就哀嚎:“以后谁给叠衣服配衣服,以后谁叫我起床。”
  汪旋就大乐:“也该让你适应适应一个人的生活。”
  两人闹归闹,正事不能耽搁了。拿到通知书,两人其实也放心了。
  带着李四去县城学校感谢各科任老师,给每一位科任老师和学校领导各准备了一份不错的谢师礼。两人说话很有技巧,让收礼的老师心里没有负担,大家也不尴尬。通往学校的路上方都拉着横幅,“庆祝某某高考取得好成绩,考上某某高等学府”等等。这里面十条横幅基本七八幅都是他俩的名字,还有其他三位考上一本的考生。
  然后他俩的宣传横幅字特别大,横幅很长很宽,是豪华版的。就是要告诉大家,本县中教学能力是顶尖的,师资力量也是雄厚的,是出了省榜眼和探花的。
  告诉那些一直削尖脑袋要转学去省城高中学校读书的学生和家长知道:人家省城的考生的都考不过本校学生,你们还花钱去干嘛?


第114章 北上
  俩人抬头瞧着印着自己名字的横幅; 心中有感慨。狗蛋指给李四看:“那个就是说你儿子和汪旋的,李凯是我; 汪旋是汪旋。”
  “说的啥?”
  “说你儿子厉害,考了全省第二名,学校的第一名; 考上京城的好学校了; 在祝贺呢。这个是写汪旋的名字的。”他俩的名字都单独出现,字很大。其他人都是挤在一起出现的; 字很小。偏心很明显。
  李四就仰着脸瞧,他看不懂字,可是儿子说那个就是他们的名字。李四就觉得那字真好看,红色的横幅也喜庆极了。
  然后学校貌似特别的高兴; 破天荒的在县商场那片广场上也拉了大大的海报,把两人的成绩和录取的大学名字; 写得大大的印在上面; 下面不时有人去围观。
  “那个也是写我俩的。”
  李四激动极了; 在他看来能被学校写在横幅上很了不起; 现在又在广场上拉起广告墙,那真是心中澎湃; 一种光荣的感觉弥漫在心头。
  “光宗耀祖,光宗耀祖; 大概就是这样了。”让下面路过的人都瞻仰儿子的风采; 就如古代考进士的人一样。虽然那上面只有名字,别人都不知道儿子长啥样。
  因为县中的宣传; 很多人都知道了,知道高考榜眼和探花就在本县考生身上。而且只比状元少了两三分。很多家长不知道,高考,差个几分,差距和排名就不一样了。只以为就那么几分而已,要是再努努力就追平了。但实际上少了就是少了,狗蛋和汪旋明白这一点,就算人家才比他们多零点一分那人家也是状元不是?
  这么一来,县城里很多人对榜眼和探花的名字很熟悉,对状元郎却不是很清楚。毕竟离他们太远了,不是本县的人。而且很多人没有看报纸的习惯,只知道学校宣传的,那两个考上京城最高学府之一的学生了。
  “所以说,商品宣传是很重要的。”狗蛋若有所思。
  接下来去刘元家拜访,这可以说他们认识的对他俩帮助最大的大人之一了。老师都感谢完了,就该就感谢人家了,为了以表谢意,在商场买了些东西,带着父亲亲自上门。李四没有见过刘元,但是他经常听到儿子提起这么个人,他虽然笨了点,可是他知道感恩啊。
  一通土话的感谢语说下来,刘元都面不改色的听,没有因为李四是个没见识的土老汉就嫌弃,非常的慎重。用大人之间的对话,跟李四聊天。俩人都没想刘元不但听懂土话口音浓重的“普通话”,人家还会说呢。
  这么优秀的人竟然待在小县城,说真的,两人都有点好奇。刘元其实年纪不大,三十六七岁而已,但是很稳重儒雅不太像从事武将的工作的人。
  由狗蛋和汪旋请客到县城最好最贵的酒店吃饭,当然了狗蛋和汪旋本来就是一家,也不分彼此,就是说上大学了都高兴,一起去吃一顿。刘大娘也没有说要在家吃饭,老太太开开心心的换上俩人从特区大商场买回来给她的新衣服,那是从海那边进货过来的,老匠做工,穿着立刻贵气清雅起来。
  汪旋嘴甜,夸得刘大娘呵呵直乐。狗蛋呢,因为越来越大,已经不像小时候那样为了口吃的嘴甜了,他现在的口才往一个商人那边转移。但不得不说他俩挺会讨老人喜欢。
  几人非常土豪的吃一顿饭,狗蛋和汪旋又陪了老人逛街买菜,因为狗蛋爷三在县城呆了两天,就在刚买的那个出租屋,不,应该叫县郊的家。那家人不但办了宅基地证,现在宅基地证上面是属于狗蛋的了,虽然过程可能没有那么正规,但最后却是合法的。
  那两天,刘大娘天天让他们回来吃饭,爷三就没有在城郊家里开火,两天后李四挂念家里的鸡鸭鹅,特别是那头小黄牛,就先回去了。狗蛋和汪旋多留两天,找县城的同学好好在周围玩了一通才大包小包的回家。
  关于上学的酒席,两人没打算大办,虽然很多人觉得他们可能碰到贵人了好像挺有钱现在,但是吧,除了穿外,俩人也没有真露大财过。这不,家里还是那个破烂的草屋子。
  他们家人口简单,弄太麻烦,费钱又费力。只能跟人解释,以后结婚再大办,因为要攒钱上学,没有那么大的阵势,大家都理解。毕竟嘛,李四家刚吃上饱稀饭也才两年嘛,哪里能大办酒席的。
  一大早,架着两口从大队借来的大铁锅,搬石头做个临时的灶。以前吃大锅饭时候的大锅,还留着,几年前吃杀猪菜就搬出来洗刷了架在火上煮汤。
  不要大家封什么红包,就是李四家有孩子上大学高兴,有亲戚好友都过来吃一碗喜面汤沾沾喜庆就行了。面是挂面,在大锅底下埋着两个没皮的猪头骨、一只老鸭,加进清水熬煮。把浓汤舀出来一大半放着,再加进清水,然后开始下面条。
  狗蛋家没碗,也不打算弄太复杂的,同村里的都拿着自己家的碗过来捞面条吃,一碗面条,撒上一把葱花,吃着特别好。
  85年,有多少人家还是吃不饱穿不暖的,年年拉饥荒的太多了。比之前物质稍微丰富了些,可还挣扎在温饱线的的占全国的百分之八十五左右。李四家用挂面这样的细粮招待大家已经是好席面了,也不好意思空手来吃,就你一把米、面。我一把青菜瓜豆的都拿过来。
  汤水淡了,从桶里的原始汤加进去,又是好汤料。最后捞出来的肉骨头和老鸭,已经烧得软烂了,拆了端给上桌。老村长等几个村干部和整个老李家德高望重的高寿老人、有脸面人的就坐在大桌上,就着面条吃这个肉菜。
  其他人没有,村委会给他俩争取了一点补助金来着。而族里的高寿老人们,则是族里大事都要出席的。李家其实是有家谱的,那个年动荡年代收起来了,现在狗蛋考上大学了,相当于古代考中举人进士一样需要记载的。
  狗蛋一度怀疑,看那些老人是不认字的啊,怎么管族谱呢。而且很多人取名字已经不安族谱的排行来了,像李四他们。狗蛋这代更是这样,如果狗蛋没有上学,估计一辈子就是狗蛋这个名字了。这个就没有什么字辈一说了。
  当然了,即使族谱已经几十年没有在上面记录什么了,因为大家都不懂字嘛,不过老人还是把老祖宗的东西护着,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当然了李家老宅人也耷拉着脸,被分到了一小碗肉,这是给李老太太的。
  俩人的进学宴席就这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