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在八零-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时雨还真是奇怪了。
在他的印象里这年头儿工厂根本不可能关门,大家都挤破头的想进工厂,当上工人那就是端上了铁饭碗,一辈子吃喝不愁。可现在他听到了什么,关门?
第19章 节约领(捉虫)
“那是别人的厂,百货公司都愿意要申城的东西,没有申城的就要国营的,没有国营的要有门路的集体的,我们厂啊,唉,我跟你们说这个干啥。”老爷子叹气,可能是太寂寞了,有人问就忍不住往外倒,厂子关了,他以后的日子……
“您厂是个人的?”顾卫峰试探着问,他想都不敢想,觉得自己肯定想多了。
“街道的,谁敢自己办厂?”老爷子说。
“也是。”他果然想多了。
“那这些是要卖的货?”
“这是发给我的工资。”老爷子苦着脸:“发不出钱,只能用这些东西顶了。”
“我能看看吗?”宋时雨问。
老爷子顺手递给他一个:“怎么,你要?”
宋时雨笑笑,没说话。
节约领其实就是个假衬衫领,这时代布料紧缺,人们又有爱美的心,就发明出了一种便宜省布又显得好看的假领子。这节约领除了有领子外,前胸后背还有有一小片布,旁边两根带子固定防止跑出来,穿在毛衣里面显得很好看。因为符合了现在的节约观念,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节约领。
宋时雨拿在手里的就是这种假领子,跟他爸穿的一模一样,不,比那种软塌塌的领子要挺括,做工很好。这东西他听他妈说过,自己做不来,没有人家工厂做的服帖好看码数全,只能买。
“做得真好。”
“你也知道好赖?”老爷子仔细收回来放好,这些都是钱啊。
“我妈说了,衬衫好不好,先看领子,做假领子最考验的就是手艺,您这领子板正挺括穿上肯定好看。”宋时雨跟老爷子唠了了家常。
“那是,这都是我小闺女做的,手艺没得说。”说起闺女的手艺老爷子骄傲的很,“想当初好几个厂子要我姑娘,我姑娘非要人家带着我,别的工厂都不干,就这家收我,这才进了这家红旗服装。我姑娘一个人顶厂里两个人干,二十几个人没一个不服的。你不知道那些街坊有多羡慕我,这辈子有这么个姑娘,值了。”
“您姑娘有本事还孝顺,您有福气。”顾卫峰真诚的说。
“可不都这么说。”老爷子脸带得色,“我就享我小闺女福了。”
两人有意逗老爷子高兴,一答一和的说些趣事,乐得老爷子笑了一晚上。
第二天宋时雨就问这假领子怎么卖,老爷子拿着一个就要送他,他直接摇头:“我是说全部。”
“全要?”老爷子以为自己听错了。
“对,全要。”
“你这孩子别跟老头子开玩笑,这可不是一毛五分是东西。”老爷子还是不信。
“这么说,是我家人想要,您这里有多少,给我们个进货价,合适就全要了。”
老爷子听他这么说倒是有几分像样,还看了看顾卫峰,就见顾卫峰点头:“是的。”
两个毛孩子的话他想信又不敢信,直接说:“这里有一百二十个节约领,一百个印花手绢,假领子三毛八一个,手绢八分一个,一共五十三块六毛,你们买得起?”
宋时雨刚要张嘴,顾卫峰先说:“我们先去把厂里的事办了,回头再来找您,这是我在国营商店买的包子,您趁热吃。”
老爷子也说不上是不是失落,接过包子不再说话。
“你怎么不让我买?”宋时雨不明白他干嘛把自己拉出来。
“你来就是为了做买卖?”顾卫峰这才明白他为啥非要跟来,合着根本不是想出来玩儿。
“当然,不然怎么钱生钱?”宋时雨理所当然的说。
“你带钱了?”
“看。”宋时雨掀开布书包给他看,一扎整整齐齐的钱摆在里面,再明显不过。
顾卫峰慌忙给他合上,四处看看小声急问:“你带这么多钱干啥?”
“钱生钱啊,不是都说过了?”怎么又问车轱辘话?
“你家里知道吗?”老天啊,这要是让他家以为自己骗他可怎么办?这不是害他吗!
“这钱不需要他们同意,我同意就行。”
“你你,我都不知道说你什么好!”
“那就什么也别说,你还想不想挣钱?”
“挣什么钱?吓都吓死了。”顾卫峰着急的很,“那可不是小数,你想清楚了,卖不出去怎么办?”
“怎么可能卖不出去?我都想过了,手里这点儿钱大的买不了,小的没什么用,就这节约领正正好。百货公司普通节约领八毛一件,上海来的要一块钱,我爸爸因为这多花两毛的事让我妈好一顿念叨,我们回去买七毛,你说有没有人要?”
“就算你能卖了,我们刚来这儿,谁知道老爷子说的是真是假,万一那东西不是他的呢?”
“他还能骗我们?”宋时雨睁大眼,不可能,他完全感觉不到老爷爷的恶意。
“那谁知道,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还是打听打听再说。”顾卫峰煞有其事的糊弄道,“我们还能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好东西,万一你又想要别的呢?”
“好吧,你有理。”宋时雨勉为其难的答应。
顾卫峰抹了一把不存在的冷汗,可算是暂时哄住了,真是吓死人不偿命。
宋时雨带着对他来说大笔财产,顾卫峰带着人只敢走大道,这家伙还专往人多的地方钻,他又得防着人磕了碰了,还得分神看着他的包,又怕丢又怕偷,那个心累啊,发誓再也不带这个找事精出门,说得天花乱坠都不带。
这么一晃又是大半天,下午两个人去配件厂拿了货,顾卫峰拉着人就往公交站走,看到要去火车站的车就上。
宋时雨也没看车站牌,他拉着上就上,等到火车站,不动了。
“你忘了件事。”
“什么?”顾卫峰装傻。
宋时雨二话不说就往回返,跟本不理他那茬。
顾卫峰一看就知道这是急了,“你等等,等等。”
宋小三斜眼看他,不说话。
“你真的想好了?弄不好可不是一顿揍的事。”他再次强调。
“你就说去不去。”
“去。”真是怕了你了。
当两人又转了趟公交车赶到地方,正看到大爷把纸箱子往自行车上绑,旁边还有一个三十来岁的盘着头发女人念叨他:“我就说不靠谱吧,您还真信。等到这会儿了也没人来,死心了吧。”
“大爷,等等!”顾卫峰喊道。
“来了。”大爷的声儿里都带着惊喜,激动的往前迎了两步。
“真对不住您,我们有事耽搁了。”宋时雨抱歉道:“这位阿姨就是您姑娘吧,阿姨看着就是个爽利人,真是不好意思。”回头瞪了顾卫峰一眼,都是你,再晚货都找不见了。
委屈的顾卫峰默默承受来自伙伴的埋怨。
“是你们要买节约领?”女人满脸的不将信将疑。
“阿姨,我们不能买吗?”宋时雨笑着问。
“能,有什么不能。”女人也是爽利人,“在门口说像什么样,咱们进去说。”说完就带头把车又推了回去。
白天看这个工厂果然一片冷清,除了门口的门房里面还有几间大一点的屋子,门大敞着,一个人也没有,只有闲置的几台缝纫机之类的机器。
“你们要买多少?”女人直接问。
“我要先看看你的节约领,昨天太匆忙,没看清楚。”宋时雨把书包打开给她看:“钱我带了。”
父女两个看到那一打钱算是吃了颗定心丸,脸上都带出了大大的笑,大爷笑呵呵的说:“你们坐着慢慢看,我给你们烧点儿热水。”
“我是宋时雨,他是顾卫峰,阿姨贵姓?”宋时雨边看货,边跟女人攀谈起来。
“我叫黄妮,你们叫我黄阿姨就行。”女人也趁机打听他们的事:“你们这么小就出来干买卖,家里不担心啊。”
“我们就是家里大人走不开帮他们来办事,这东西也是给家里买的,要不然我们也拿不了这么大的钱不是?”顾卫峰接话说,明白告诉他们自己的行踪办事家里都知道,别打坏主意。
黄妮快三十岁的人怎么可能听不出来他话里的意思,不以为意的笑笑:“我就说,哪有让孩子自己做生意的。”
接着问正看货的宋时雨,“你看得怎么样?我们的货质量绝对比得过上海大厂。”
“看着是不错,可为什么不生产了?”宋时雨直接问。
“这是上头的事,一句两句说不清。”黄妮摇头。
“那我们要是下次还想进货岂不是得再找人?好麻烦。”宋时雨皱着鼻子说。
“下次你们可以直接找我。”黄妮一听还有下次,立刻接话道:“我家就住在不远处的大柳巷,你进去一问就知道。”
“这些先不说,咱们还是先谈谈价吧。”顾卫峰打断他们的话。
“节约领一个我们出厂价三毛八,一共一百二十个,印花手绢出厂价8分,共一百个,你都要了手绢算你六分当个搭头,一共五十一块六毛。”黄妮早算好了价格,这比他们顶工资还要高出几块钱,当然也的确的出厂价。
“黄阿姨,我爸厂里有时也会用布顶工资,要比出厂价低不少,您可别糊弄我。”宋时雨笑着,放下手里的东西,缓缓的说:“我是存了做长久买卖的心,您不实在可就没办法谈了。”
黄妮心头一凛,这孩子板起脸说话怎么比她们厂长还吓人。小心思被识破,顿时收起了轻视的心,解释道:“出厂价的确是出厂价,你可以出去随便打听,我黄妮绝不糊弄人。不过你说抵给我们价格低也是有,但手绢已经折给你了,真的没占你什么便宜。”
“那黄阿姨就当第一次合作,总要有点儿让利,大家有个彩头。”宋时雨笑眯眯的,明明是在谈最最铜臭的生意,却带着说不出的清朗贵气,好像在跟什么名门绅士茶话会。
“行,小宋都这么说了,阿姨给你这个面子,节约领一件再降低五分,再不能少了。”
“成交。”
结果一数手上的钱,短了五块钱,他忘了给弟弟那五块,还在路上商店买了纪念品……
关键时刻,顾卫峰默默拿出来五块毛票。
最后,宋时雨以五十一块钱的价格拿下来所有的东西。
这天,他们连饭钱都交了出去,身上只剩下了返程下车票钱。
第20章 节约领2
当晚,他们连夜坐上了回家的火车,三天的行程硬是缩短成了两天两夜。
宋时雨以为出货很容易,可没想到竟然这么容易。宋小三直接就在小广场摆了个摊,顾卫峰还没来得及走就被人们围了起来,不得不一起应付购买大军。
七毛钱一个节约领不到半天就抢购一空,简直就是排着队挤着抢着给他送钱。
临近晌午,一毛五一个的手绢还剩下不少,宋时雨把没卖完是手绢卷巴卷巴放进书包,拍拍屁股走人。
顾卫峰不但垫付的钱回来了,连这垫付所赚的钱宋小三也一并要给他,不仅如此,还开给他五块钱劳动费,顾卫峰说什么也不要,只要了当初垫付的五块钱,那是李师傅给他应急用的,他得还回去。
李师傅还病着,他也不放心,宋小三一收摊他就撤了。
宋小三也不急,他不要这钱就当成下次进货的本钱,反正只会越积越多,他都能看见自己的录音机在招手了。
两人饿着肚子分道扬镳,各回各家。
远远的就听人在议论着:“也不知道是谁弄了那一批节约领,质量没话说,就是太少,我去都买没了。”
“可不是,我就抢着两个,那领子立整得很,跟申城的没啥区别。”
“可不是,便宜,才七毛。”
“可惜我没买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有。”
“手绢也不错,看这花色,多鲜艳。”
“还是节约领更实惠。”
回到家老妈也在催胸顿足,没买到便宜又好看的节约领,太可惜了。
宋小三顿时决定不告诉老妈那是他卖的,他忘了给爸妈留一份……
家人看到他回来怎么高兴不再多说,值得一说的是,一共就三天,没卖完的手帕也放在修理铺外面卖完了,他的钱转头就翻了一翻,宋时雨再一次刷新了对小城的消费认知。
一直等到周末两人第二次去省城进了更多的货,家里才知道节约领竟然是小三子在卖。
这次进货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一来量比上次大,二来黄妮他们手里没有了,这次是找的厂里其他人的货凑了凑才够。宋时雨嫌这么弄太麻烦,约定一周一次货,只要节约领,先付定金20,拿到货付尾款。
黄妮自然没有不愿意的,两人签了简单的协议,小买卖就此展开。
他们开始货分两头,一部分宋时雨放学在小广场卖,一部分放修理铺外面顾卫峰卖,价格一样,款式一样,都是白衬衣领,卖的效果也差不多,就是抢购抢购,再抢购。
这次宋时雨给爸妈都留了份,可夫妇两个不光没欣喜,反而都要愁死了。这孩子心思都跑干小买卖上了,这可怎么得了?
宋时雨刚卖完今天的货,一进门就听见老爸说:“宋时雨,我们需要谈谈。”
宋长河正儿八经的坐在他对面,严肃的看着他。
刘二花坐在旁边,也一脸风雨欲来。
宋老二给他挤眉弄眼的比划,让他小心点。
小四也感觉到气氛不对,悄默声的溜了。
“怎么了?这是要三堂会审啊。”宋时雨笑笑。
“严肃点,这是在对你的人生负责。”刘二花忍不住开口训斥。
“好,您说。”宋时雨站定,表示我认真听。
“你还记得自己今年几岁?”宋长河问。
“十岁。”
“十岁该干什么?你想过以后吗?”
“当然想过,我知道您想说我这个年纪该在学校上课,可老师教的我都会,耽搁一两天不影响成绩。”宋时雨说的坦坦荡荡,好像他们在无理取闹。
“你以后就准备这么倒买倒卖?”刘二花气急败坏的问。
“没有啊,您想哪儿去了。”宋时雨这才找到问题是症结,“攒够买录音机的钱我就不干啦,我也不喜欢来回叫卖,烦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