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一愈-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餠,也是多家杂志的固定撰稿人,还有自己的自媒体平台。有时候也会批评一些影视剧和演员,倒是让很多艺人和其粉丝下不来台。
但当年“他”那种夹枪带棒讽刺人的评论风格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下变得不合时宜起来,很少有人能像当年的周戈、或者论坛里那些同道中人一样,带着谦虚的心态接受批评,并与“他”友好展开讨论。“他”的言辞,被现在的大众所厌弃,居高不下的热议成为别人骂“他”哗众取宠的由头,“他”的高高在上和毒舌不饶人,得罪了不少人,也得罪了不少人的粉丝。
网络舆论让“他”变了。
“他”开始毫不留情地回击中伤他的人,又被别人回击,“他”沉浸在这种无休无止且毫无胜负的骂战里,精疲力尽。收入源源不断,可“他”的心情和精神状态完全变了,到了后来,“他”甚至分不清到底是别人在网络暴力“他”,还是“他”在网络暴力别人。
网络逐渐开放,时代逐渐变化,而信息反而变得又多又杂,交流的人也从小众跨越出来,迈入大众化的信息时代。
“一食一愈”筹备期,周戈联系过“他”,邀请“他”来参加节目。
“他”在电话那头沉默许久,带着意味难辨的语气回以一个缥缈的笑:“你请我去做节目?还是别了吧,我被骂已经够惨了,岂能连累你?”
周戈却说:“他们只是还不了解你,你该给他们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
顿了顿,周戈又说:“我当年可不怕你,如今也不怕你。我连你都不怕,又怎么会怕别人?”
“他”闻言笑了笑,似是想起周戈以前的样子。可他也知道自己是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他不想拖累周戈,便说:“那你把我往后排排吧,我要是一早就出现,你这节目也别想做了。”
周戈皱眉,说:“我才不……”
话未说完,“他”便打断了他的话:“周戈,你还不了解。”
“他”的语气轻飘飘的,像是在对周戈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以前,听我说话的人是同道中人,他们讨厌我,是因为我的观点。而现在听我说话的人,他们只是讨厌我本人,所以讨厌我的观点、我的言辞、我的一切。他们才不打算理解我,他们只是看到我说了他们不喜欢听的话,批评了他们喜欢的人,就来骂我。毫无道理,毫无逻辑,毫无素质。”
“他”说:“我从来都没变,是世界变了。周戈,你说,这到底是我的错,还是世界的错?”
周戈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只是说:“你要做自己,还是要讨好世界?”
“他”在电话里答道:“我觉得世界不好,我才不要讨好他。可我觉得自己也不好……”
故事讲到这里,孟阑已经炒好了三盘菜:香煎口蘑、白灼虾、凉拌三丝。
而周戈还要继续讲,梁宇却又紧急唤他,是又来了电话。
镜头一直闪,略过了一些对话,留下周戈强自镇定地对手机那头事无巨细地叮嘱,最后定格在周戈面色煞白地对着手机说了句:“节哀。”
在前面周戈讲故事时,已经有人扒出了那个名震一时的帖子,和故事里的那个没出现名字的“他”——正是著名评论人金笔书生,以犀利、毒舌、怼人著称。
金笔书生别看名字特别俗气,在网上名气却很大,因为他是评论界的流量王。他的犀利毒舌让很多人讨厌他,可同时,这也为他带来了极高的人气和话题度,有些公司和作品甚至为了提高知名度,专门上门找骂。被他骂过的人,名声好坏不论,知名度绝对是有了。
而金笔书生和网友们的骂战轰轰烈烈持续了许多年,也是网上的一道著名风景线。金笔书生的名声绝对不算好,尤其是近几年,众人都怀疑他是收了别人的钱在恶意黑人黑作品,于是那些涉及到的人的粉丝纷纷回骂,还成群结队地开始对付他,两厢斗争,两败俱伤。
网传金笔书生现在已经神经不正常了,早已不是个合格的影评人。
弹幕上的吃瓜行为在听到“节哀”两个字的时候,下意识地停滞了。
周戈挂了电话,失魂落魄地坐在餐台前,似乎失去了继续讲述故事的力气。
孟阑在旁边看了他半晌,关了早上的火,看了一眼米饭还没焖熟,便把碗筷递给他,让他先吃饭。节目组的人问他要不要中断。孟阑摇了摇头,说:“不要打扰他。”
想了想,又补充:“周戈说,这期节目是属于‘他’的,那我们就继续录下去吧。”
周戈仿佛失去了意识,拿起筷子,怔怔地夹菜吃菜,但是根本没吃进去几口。
现场压抑极了,弹幕上也没多少人说话了。
大家都像忽然被死亡的消息掐住了脖子,不知该说什么。镜头内外一片沉默。
这样的气氛持续了两分钟,突然,孟阑重新打开冰箱,翻出了一袋火锅底料,又搬出电磁炉,将一旁砂锅里炖的牛骨汤倒入锅中,他犹豫片刻,还是将一整袋火锅料倒了进去,一起煮开。
周戈仿佛对这一切毫无所察,只是机械地重复着夹菜吃菜的动作。
孟阑将冰箱里存着的许多菜都拿了出来,清洗、切片、切丝,放在一个大的沥水篮里,堆了满满一篮子。他用蒜蓉和香油调了蘸料,拿来一个碗。然后他动作迅速地把电磁炉带着锅一起转移到餐台,线插到餐台下方的插座上,开火,然后将周戈手里的碗收走,那三盘菜也被他推到一边。
孟阑将放了蘸料的碗重新放在他面前,又给已经烧开的火锅里放入一些肉片和菜,对他说:“周戈,今天我们吃火锅吧。”
周戈抬头看了他一眼,那眼中有茫然,有悲伤,有难以名状的委屈。
然后他什么也没说,握紧了手中的筷子,真的埋头吃起火锅来。
这一转变,令观众措手不及。
而孟阑有条不紊地做完这一切,并没有像往常那几期节目那样坐下来与周戈一起吃饭,而是又去翻出冰箱的雪碧、柠檬、冰块做了一大壶柠檬饮料,先给周戈倒了一杯,便放在餐台一旁。
他摘下围裙,洗了手,却转道去了书房,不一会儿,拿出一本书来。
他挨着周戈坐下,侧着身子,将目光定在书上,也不管周戈有没有在听,说道:“我第一次进你书房时,你就在看这本书,我刚刚在书架上找到了,念给你听吧?”
观众看到了,那是梭罗的《瓦尔登湖》。
孟阑知道,周戈现在听不进任何话,而冰凉的饮料和辛辣的火锅可以刺激他的食欲,让他尽情释放。孟阑便自顾自说了一句:“我挑着读吧。”
周戈只顾埋头吃火锅,烫熟的生菜带着满满一叶辣椒进了嘴里,又烫又辣,刺激得他额头冒汗,他又吃了几口香菇和豆皮,筷子不停,像在赶时间似的。锅里沸腾的汤底滚动着红通通的色泽,偶尔冒出或白或绿的食材表面,明明是极诱人的画面,却因周戈沉默着闷头大吃的动作而显得不那么香气四溢了。
孟阑那清朗的嗓音在此时刻意压低,带着镇定人心的力量,缓缓开始朗读:“《我生活在何处,我为何而生》。到达了生命的某个特定时期,任何地方都可以安身。正是这样,我把周围十几英里内的村子统统考察一遍。我幻想着已经接二连三地买下了那儿的所有农庄——所有农庄都是要出售的,而且我都已经摸清它们的价格了。我走访每个农户……”
孟阑的嗓音在咕咚咕咚沸腾的火锅中,伴随着周戈不听下筷子夹菜蘸料咀嚼的声音,形成了一道奇异的奏鸣曲。周戈吃得脸色通红,好几次辣得喘气,孟阑便将那冰凉的柠檬饮料推给他,他便大口大口灌下去,然后又继续吃。
火锅太辣了,他的鼻涕开始流,眼泪也被逼了出来。
周戈不停地抽纸巾去擦,像是这些生理性的鼻涕眼泪永远擦不净似的。
锅里冒出的白汽模糊了周戈的表情,只隐隐透出他通红的眼眶、鼻尖和嘴唇。他吃得忘乎所以,会因太辣了吐舌头,会因冷饮太刺激而长长呼气。像个急于吃火锅赶时间的什么人,也不管这么又辣又冰地进到胃里,会不会痛。
孟阑显然是担忧的,可他只是任由周戈这么吃喝,也不阻拦,只是一直维持着同一个姿势,在那里缓缓地念书。
BGM什么都没加,只有这些声音。
可是观众看着这一幕,却心酸得哭了。
依靠吃火锅才能让眼泪流下来,大抵是悲到极致却无处发泄的最委婉要强的方式。
有弹幕孤零零地飘过:
…周哥哥,别吃了,胃会受不了的
作者有话要说:
从明天开始,我要出去旅行一段时间,接下来每天晚上会设置定时发布,估计等我回来的时候,这篇文也已经完结了。
想说的话在后记里,到时候会更新。
“一食一愈”节目结束,这篇文就完整地告一段落,至于周戈和孟阑的故事还会继续,我会另开一篇文,懒得取名字,就叫《一食一愈2》,讲周戈和孟阑之后的故事。已弄了文案,大家可以提前收藏。
最近实在太忙了,为了在出游前把事情安排好,也一直在赶稿、完成手头的工作,总算是赶完了。
大家的评论我抽空会看的,爱你们么么哒!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投出了霸王票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MuChan_ 1枚、夜色入墨 1枚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探夏mio 40瓶、 曪° 14瓶、C9ianY1 1瓶、闲云 1瓶、Pan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第91章 91
镜头里的周戈,还在吃,还在擤鼻涕,还在擦眼泪。
孟阑一直留意着他,倒饮料、递纸巾,然后面色如常地念书。
镜头几次剪辑,孟阑不知读了多少篇。伴着他缓慢而少有起伏的声调,满满一篮子菜,周戈竟然快吃完了。
“……我们不应该虚伪地对待真诚。如果高贵与友情的精华已为我们所有,我们绝对不应该再让我们的卑鄙来互相欺骗、互相侮辱、排斥彼此。我们也不应该匆忙相见……”
周戈放下筷子,最后一次用纸巾擦掉了脸上的泪。
他眼睛还红着,隔着水汽,却辨不清到底弥漫着多少悲恸了。
第十期,节目结束。
第十期成为“一食一愈”有史以来弹幕最少的一期节目。
然而热度并不因弹幕少而降低。
随着这期节目的播出,大家才发现,金笔书生竟然有好几天没有出现在网上了,而这几天,在他微博下蹦跶的,竟然还是那些口出恶言恨不得让他去死的恶意评论。
没有人知道他死亡的消息——直到这期节目播出。
因为周戈和金笔书生的经纪人及家人的谨慎,这几天,恰好简单办完了金笔书生的葬礼。
消息封锁得太严了,行内人一看就知道,是周戈的手笔。他为了让金笔书生安静地走,为了给他的家人一片安宁,不仅在节目中没有提到他的名字,节目录制后,也封了知情人的口,还没让媒体挖出消息。一看就是,对金笔书生很看重。不仅没有故意消费他,还用这期节目,给好友留了一个足以被人铭记的纪念。
网上的讨论四起,有扒周戈曾经的笔名和他与金笔书生的情谊的,有扒那个论坛的,有帮金笔书生整理成名之路的,有总结他与网友这么多年的恩怨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直到周一,金笔书生的经纪人,才代金笔书生的家人,在网上发布了一则告知书。
书中向大众宣布了金笔书生患抑郁症一年多,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公布了金笔书生的遗书,代他的家人向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的亲朋好友表达谢意,文中有一句“感谢周戈先生的谅解与无私帮助,得友如此,书生与其家人无憾也”,未提及任何周戈做的事。
此文过后,那些原本朝金笔书生铺天盖地涌来的谩骂终于停止了。一切纷争,随着他的逝去,戛然而止。
死者为大。
再没有人侮辱他了。
周戈这几天被工作室全体员工和梁宇勒令休养,陡然闲了下来,几乎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而是难得抽空回了学校,见见导师。学校里几个老师和其他博士生、研究生见了他,才猛地想起他还博士在读呢。
周戈除了去年老老实实在学校读博一年,今年工作太忙,去得少,被导师训了一通,估摸着自己这总是网上沟通交作业,确实是又给老师带来麻烦了。眼看着新学期已开始,自己再不能拖下去,恰好“一食一愈”也快完结了,他已经可以重新回来上课了。
和导师聊了一整天,把之前没能当面聊的内容详细沟通了一遍,新学期的规划也说了。提起读完博士要不要继续读博士后,周戈和导师两个人齐齐摇头,一个觉得消受不起一个觉得精力难续。这事儿就这么暂时揭过。
孟阑却很不巧,除了金笔书生故去那两天有了难得的休假,其他几天都忙得连轴转。
几个代言的广告片要拍,两个杂志的采访,还有一个时尚庆典。
周戈天天在网上看到他的消息,看他一个人应付记者层出不穷的提问。“一食一愈”第十期节目中发生的事,探听周戈的消息,还打探孟阑其他的工作,因着避讳已故之人,话题没敢说得太过分。孟阑好似这几个月已经从这些套路层出不穷的采访里总结出经验,自有一番应对的法子。他向来极有绅士风度,回答问题时总是慢慢吞吞,虽然不够幽默风趣,也没什么表情,但因为给自己留的思考时间颇多,也很少给人留下话柄。
周戈看得多了,也渐渐觉得孟阑在面对自己时和不面对自己时,确实有着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也理解了网上那些对孟阑的溢美之词。孟阑年纪不大,因为已经在娱乐圈工作过,且是在国外工作,比起那些横空出世的小鲜肉来,更懂得这份职业能带来什么,所以身上并无少年人的锐气和开朗。那种一往无前的勇气,他也没有。而因为年纪轻,环境变化,他又没有其他在娱乐圈混迹多年的艺人所有的机巧和沉淀,不够老道和沉稳。
他身上有种非常中庸的气质,不够酷炫又不够成熟,不够张扬又不够收敛,笑容很少,表情不大,很少有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肢体语言也非常匮乏,所以显得过分礼貌,好似和谁都不太亲近,因而凸显出那种鹤立鸡群的耀眼光彩。偶尔笑一笑,有点平易近人的语言和动作,便立刻又让人心生欢喜,觉得和他又近了一点——总的来说,是非常适合做偶像的人。
孟阑目前的人设,也差不多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