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重回80之大时代 >

第122部分

重回80之大时代-第122部分

小说: 重回80之大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的,医生。”
  推床的咕噜声传入耳朵,李铮猛地回过神来。
  “教授,这是数据。”皮尔斯将自己的记录本递给李铮。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抬手拍了拍李铮的肩膀,“抗癌药临床,这是正常现象。”
  “咔嚓”笔在李铮的手上断成了两截,“谢谢。”他深吸一口气,闭了闭眼,努力让自己的理智重新开始工作,两分钟后,他再次睁眼。
  “放心,我没事。”看到旁边站着的,好似担忧晚辈一样担忧自己的皮尔斯,李铮的眼中闪过一丝暖意。
  他大步走出病房,那些病人还是站在门口,看着一张推床出来,再看着另一张推床进去。眼里已经从冷漠绝望变成了空洞。
  李铮的脚步一顿,随即目不斜视地向前走去。
  然而微微颤抖的唇瓣昭示着这位生物学家的心理并不平静。
  又是三十分钟的抢救,又是一张雪白的推床出来。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两条生命的逝去,这使得医院里的气氛有些凝固,项目组的情绪也一下子低落下来了,更别说看着两位病友相继逝去的患者。
  “李,衰弱的求生意志对我们的药物临床十分不易。”鲁伊斯第一时间赶了回来,这位老教授满脸焦急。
  “很多研究表明,癌症与人的心情有关,在抑郁的情绪下,肿瘤的生长速度会加快,这已经得到了大多生物学家的公认。”鲁伊斯揉着自己的太阳穴,“我真不该松口让这两个病人参加实验。”鲁伊斯懊恼地说道。
  “李?”
  “李?”
  鲁伊斯绝对认可李铮的学术水平,但是李毕竟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要知道他第一次接触药物临床的时候,特别是晚期癌症药临床,那种感觉他简直不想再回想。
  但是现在这个时刻,李铮不能掉链子。鲁伊斯很清楚,这项项目能做到今天这个地步,李铮的实验思路占了大部分功劳,而且药物剂量的控制一直是李铮在负责,若是他掉链子了,这项实验就失败了一半了。
  李铮左手不断转动着自己右手腕上的手表,这是他焦躁时候的下意识动作。
  “鲁伊斯教授。”过了大概五分钟,李铮抬起头来,“当初报道您多因替尼上市时候的新闻录像还在吗?”
  鲁伊斯显得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但是他还是回答道:“当然,上市发布会以及纽约电视台专题报道的录像,都存在我的实验室里。”
  “通知医院,明天开始,在病房里播放您多因替尼的专题录像,以及我紫丙杉及多克病毒疫苗的报道录像,还有其他的,反正报道我们项目成果的录像,约夸张的越好。教授,明天开始,我和你跟艾伯特医生一起查房,好吗?”


第176章 
  “这是一种针对EGRF的TKI; 也就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在生物临床上的表现良好。特别是对于已经尝试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化疗方案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能显著延长晚期病人生存期。”
  李铮在访谈间里侃侃而谈; 采访人是大名鼎鼎的赫克托,采访过历代美国总统; 世界各大政要富商; 华国那位推动改革开放的老先生访美的时候; 正是他主持的那期“邓与牛仔帽”的专题报道。
  这期报道在华国评价颇高; 甚至被纳入了华国高中生课本,成为华国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赫克托显然是做过功课的,他闻言面上的惊愕之色难以掩饰,“要知道; 现在市面上并没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换句话说,如果非小细胞肺癌到了晚期; 那已经是无药可治了。厄洛替尼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
  “厄洛替尼的研制; 是一种全新的抗癌药思路。人体所有的秘密都在基因,包括疾病。靶向药,就是在细胞分子的水平上,针对明确的致癌位点的治疗方式。这个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 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
  李铮拿出一个基因片段模型; 用手指了指基因片段下游。
  “假设,这里就是非小细胞肺癌的致癌位点; 厄洛替尼进入人体后会排他性地选择致癌位点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且优于化疗方式的是; 他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对人体的副作用可谓是降到了最低。”
  “哇哦。”赫克托发出一声惊呼声,就算他这个外行人都听出了李铮这段话中的爆炸性讯息,只与癌症位点结合,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若是所有癌症都可以这样操作,这是不是意味着人类将战胜癌症?
  想到这里赫克托不由激动起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个个疾病被攻克,而癌症是现今对人类生命威胁最大的,也最难攻克的疾病。若是在他的直播间里爆出人类攻克了癌症的消息……
  饶是他经历过无数大场面,也不由有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
  “李教授,这是不是意味着人类已经找到了战胜癌症的道路?”赫克托迫不及待地问道,他已经很久没有这种好似毛头小子般的激动心情了。
  “不,准确的说,是看到了战胜癌症的道路。靶向药研制的最大难点,不是药物分子式,而是找到靶点。人体有无数基因,比如核苷酸序列就有三十亿个。在如此众多的基因中寻找一个片段,犹如大海捞针。而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在做这份工作。”
  “遗传图谱建立、物理图谱建立、DNA顺序测定、基因的识别。这项计划的完成,将对人类对抗癌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遗传图谱的的建立,对遗传病的治疗筛选也是意义重大啊。”
  “看来,李教授是到我的节目来做广告来了。”
  “哈哈哈。算是吧。”两人轻笑开来。
  *
  “李教授去哪了?这几日都是鲁伊斯教授在查房。”
  “病人的情绪还是很低落,那两位病人的相继离开,对其他病人的影响非常大,甚至他们私下里传言,我们的药物对肿瘤根本有害无利,听说办公室已经收到了好几份退出实验的申请。”
  研究员们轻声讨论着,他们看了昨天的血液检查数据后,按例巡查病房。
  病房里循环播放着鲁伊斯和李铮的“丰功伟绩”,病人们好似不在意,但余光却会不自觉向电视那里瞥去。
  谁都不想死,他们只是缺了一点活下去的希望。
  忽然,两个医务人员从门口走进来,他们拿出录像机里的录像带,电视上一下子出现了雪花。
  躺在病床上闭目养神的病人一下子睁开了眼睛。
  目光紧紧盯着医务人员的动作,见电视跳转到了正常的频道界面,他忍不住开口道:“为什么不放了?”
  是啊,为什么不放了,或许再多放两遍,他们就能说服自己说,或许这两位伟大的生物学家真的能研制出救他们命的药。
  或许,他们真的还能再活一年、两年甚至五年。
  医务人员对他笑笑,用遥控将电视频道调到了纽约台。
  李铮的脸一下子出现在了电视里。
  “厄洛替尼在生物临床上的表现良好。特别是对于已经尝试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化疗方案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能显著延长晚期病人生存期。”李铮的声音通过电视的内置音响,明明白白地传入众人的耳朵。
  病床上的病人艰难地挪动身体,使自己从床上坐起来,眼睛一眨都不眨地看着电视里那位熟悉的年轻教授的脸。
  他敢在纽约台里讲出来,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个叫厄洛替尼的药,真的有用?
  一时间,临床实验的病人脑海里浮现了同样的想法。
  鲁伊斯看到姗姗来迟的李铮,猛地站了起来。
  他快步走到李铮身前,“你疯了?!现在药物临床开始了不过几天,就算生物实验结果还不错,但是你怎么能在公开场合说这样的话,万一药物临床没通过,万一FDA不批,那你的声望将受到极大的损害!”
  鲁伊斯是真的欣赏这位学术水平高超的晚辈,他希望他能一直走下去,他有预感,这位天才式的年轻人会带给他们奇迹。他不希望一个天才因为某些小事,夭折在成长大道路上。
  李铮摸摸自己的鼻子,他觉得他或许受了这个年轻的壳子影响,那时候在多曼的时候也是,理智还没有完全上线,嘴巴已经把话说了出来。
  这回倒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不过做出来的事在他人看起来确实有些冲动。
  “这是最快的办法。纽约台和赫克托,美国人心中权威的代表,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他们摆脱死亡的阴影,重新燃起希望。你说过的,病人的心情对我们的实验影响极大。”李铮说道。
  鲁伊斯张了张嘴巴,说不出话来,年轻人,还真敢做啊!
  “李,你很了不起,真的。”他顿了一下,继续道:“让我们一起努力,让你在电视上的预言成为现实!”
  这边,李铮的电视台采访成功让人体临床的病人重新燃起了希望,另一边的大洋彼岸,华国生物学家们也看到了这个电视直播的录像。
  争执了半个月的华国生物学圈子,终于稍微安静了下来。
  至少,他们清晰地明白了这位他们眼里的后辈,年轻的华清教授,在美国的影响力。
  纽约台和赫克托,在华国,拥有这待遇的人屈指可数,最有名的就是华国最尊敬的那位老人。
  “这就是你们华清的李教授?”一位定居南方的生物学老前辈用不确定的语气问道。
  作为生物学者,他当然明白李铮在电视里所说的靶向药物的意义,这是一种全新的抗癌药物,若是证明确实有效,凭这个学术成果,就算给他个诺贝尔奖都不为过。
  而且,这或许真的可以加快推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开展。
  “是的。”陈安帮愣愣地点头,对于李铮,他一直有着一种极为复杂的情绪。李铮很尊重他,那种尊重甚至超过了对赵德培,甚至对曾经的孟家荫,陈安帮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却不影响他心中暗暗欢喜。
  不过,他发现似乎这位年轻的后背,每一次出现都会带给他极大的惊喜,随着而来的还有自己与他之间越来越大的差距。
  “你确定他答应过你,给华国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留个位置?”田老拄着拐杖追问道。
  “他是这么和赵校长说的。”陈安帮愣愣地回答。
  田老深吸一口气,用拐杖杵了杵地面,“让小赵马上过来,当着我们的面再打一次电话!”田老的声音掷地有声。
  “是啊是啊。”
  “要亲耳听到才放心啊。”
  “不错。”
  田老的话引起一片应和声。
  陈安帮点头,正要出去,突然有人开口道:“等他跑出去找到电话亭也太慢了,我们直接去小赵那儿吧,他那不是有电话嘛。”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
  于是正在电话里大声训斥手下人不会做事的赵德培抬头,就看到门口站了黑压压一群人。
  他手里的电话一滑,差点掉落在地上。
  “校长?校长?”电话那头见赵德培骂到一半,戛然而止,等了许久都没有声响,忍不住小心翼翼地开口道。
  “啪嗒”电话被挂断。赵德培急忙站起身来,迎了出去。
  “田老,杨老,你们怎么来了?”


第177章 
  赵德培心里丈二摸不着头脑; 这大早上的,他们这群人不想办法去争取什么国际科研权益; 聚集到他办公室干嘛?
  不管这些佛爷们是干嘛来的,赵德培都得好好把这群国宝请进来。
  这一群人一进来; 原本宽敞的校长室就变得狭小起来。
  赵德培有心替众人倒水; 但是这就算倒了水也没地方放呀。
  他忍不住看向陈安帮; 这小陈倒是给他个提示啊。
  赵德培那时不时瞥向陈安帮的模样落在了田老的眼里; 田老面上露出一丝笑意,“小赵啊,最近忙吗?”
  “和往常一样吧,就是华清奖科研基金委托第三方的问题; 这个李铮,入职一年多; 我就没几天能找得到他的; 这不,这事就又到我头上了。”赵德培话虽这么说,面上的笑容却怎样都掩饰不住。
  华清奖使得他这个校长的声望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这有关华清奖的一切啊; 他高兴操心。
  田老和杨老对视一眼; 眼中的笑意更加明显了。
  “小赵啊,既然你主动提到了李铮; 我们也就直说了,你现在联系得上李教授嘛,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事; 我们想亲自跟他确认一下。”
  赵德培一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事?上次他将李铮的话复述给杨老听的时候,杨老还大骂,“黄口小儿,不知深浅。”
  这才过了多久,就“再来确认一下”了?
  许是赵德培狐疑的目光太过明显,那位杨老的面上也不由露出了一丝羞恼的薄红,他狠狠瞪了回去。平日里这个小赵不是挺有眼色的,这时候怎么就不机灵了。
  那日杨老的话,田老自然也是听到的。他笑呵呵地开口道:“老杨他是抹不开面子,你如果联系得上李铮,就让我们跟他说两句。他是个很了不起的学者啊,为国争光,为华国争气!”
  赵德培闻言一惊,田老这话已然是极高的评价了,他猜想李铮肯定是做了什么,否则不可能使国内这些眼高于顶的科学家们态度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应该联系得上,他上回给我我鲁伊斯教授实验室的号码。”赵德培说道。
  “鲁伊斯教授?纽约大学的终身荣誉教授,多因替尼的发明者,肺癌第一人鲁伊斯教授?”杨老忍不住惊叫出声来。
  “是……是吧。”赵德培不确定地说道,他可不知道李铮口中的鲁伊斯教授还有这么大一串头衔,想起那日在电话里听到的那个直呼沃森教授名字的声音,他想,纽约应该没有两个这样的鲁伊斯吧。
  杨老急促的呼吸很久才平缓下来,他不会忘记二十年前的那次美国之行,他和他的老师在纽约大学的报告厅外站了整整两个小时,只为完整得听完那位鲁伊斯教授的课。
  却没想过了二十年,鲁伊斯这个名字居然以这样的方式再次出现在他的世界里。
  “那你快打啊!”杨老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