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光影[娱乐圈] >

第37部分

光影[娱乐圈]-第37部分

小说: 光影[娱乐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当时没有表态,只遣李建成和李元吉回府。李建成回去后又密令与李渊亲近的大臣游说,终是打消了他令李世民去洛阳的念头。
  李世民获知消息,可是真急了。这一回,自己在东宫中毒,李渊不惩处太子;那么下一回,太子当街杀了自己,李渊也将无动于衷!离开长安,是李世民目前唯一的自保之道,可李渊却连这条后路都给他断了,还下旨令房玄龄、杜如晦不得再亲近秦王府。这岂非去其羽翼,然后杀之?李世民再也按捺不住,扶病赶去了皇宫。
  三更半夜地被儿子从张婕妤的床上拖起来,李渊当然很不高兴。只是见李世民面色惨白六神无主,他的心头又无端端地一软,当下叹气道:“二郎大病未愈,何不好生将养?”
  李世民一开始没有搭话,只长久地凝视李渊,仿佛从来就不曾真正认识他。
  李渊被李世民这古怪的眼神看地心虚不已,竟主动转开了目光。过了一会,他好似终于注意到李世民面青唇白连站都站不稳了,忙下令:“来人,赐座!”
  李世民没有谢恩更没有坐,只疲惫道:“陛下不欲微臣还都洛阳?”
  李渊立时一窒,半晌方强笑上前,将李世民强摁进座椅内。“二郎,你大病未愈,匆忙还都,爹爹不放心!”
  李世民见李渊话语真挚,即刻紧紧捉住李渊的手腕,低声道:“爹爹可知,孩儿若留京城,太子必取孩儿性命?”
  “你们本是兄弟,何至于此?”李渊面不改色,缓慢而坚定地将李世民的手拂开。“更何况,还有父皇在。”
  “卧槽!你还要不要脸!要不要?!”李渊如此睁着眼睛说瞎话,杜明是再也忍不住了,当着全家的面就爆了粗口。好在,家中长辈都被剧情吸引,一时也顾不上她。
  电视里,李世民已比多年前大有长进。28岁的李世民,手下镇着一帮随时能翻覆天下的精兵悍将,上头顶着工于权谋的父兄。稍有不慎,他的臣属便会先吞了他再反了大唐!20岁的李世民仍会为了李渊不顺他的心意而放声大哭,28岁的李世民早已明白任何时候都不能让自己的感情凌驾于理智之上。李渊的话令他难以置信,李世民却不哭、不闹、不翻旧账。他静默良久,转口道:“陛下逐房乔、杜如晦,见疑微臣若此?”
  提起这两人,李渊却是有些不耐烦,即刻答道:“房乔、杜如晦皆是天子之臣,秦王岂可以私恩结交?”顿了顿,他又语重心长地补上一句。“二郎,父皇这是在保全你!”
  李渊与李建成这怎么说都有理的本事,李世民自问再活八辈子都不可能学会。他的神色愈发倦怠,只摇着头喃喃道:“高鸟尽、良弓藏……大王股肱羽翼尽矣,身何能久……”这两句并非出自李世民之口,却是刘文静临终时与程知节不久前所言。
  由来开国皇帝坐稳帝位后,为稳固江山而杀功臣本是约定俗成。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从来都是皇帝的特权,试问哪个皇帝能忍得下臣子当面控诉自己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可不等李渊横眉竖目大声斥责,李世民忽而自嘲一笑。“太子与微臣,原来爹爹早有决断。”自从武德五年起,李世民受困长安便屡遭李建成、李元吉兄弟谗言构陷。李渊通常是冷眼旁观的,偶尔几次出手也是为了阻止他们任何一方有大获全胜的机会。李渊这般摇摆不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曾令李世民误以为:身为帝王,李渊必须平衡朝局;身为父亲,李渊不忍见任何一个儿子授首。直至今日,图穷匕见。一直隐在幕后的李渊终于跳到前台,彻底站在了李建成一边,要李世民死!
  电视里,李世民的脸色愈发苍白,教杜明看着便觉心惊肉跳。可李世民却依然站起身来,坚毅地好似一座山,坚刚不可夺其志。他长揖到底,决然道:“微臣告退!”说罢,便拂袖而去。
  李渊本已恼火,再见李世民不经他应允就离开更是生怒,当下大喝一声:“秦王,你放肆!你眼里可还有朕?”
  李世民连头也不回,只冷冷应道:“陛下若要治罪,微臣任凭处置。”
  李渊岂能容他如此冒犯帝王威仪,立时大喝一声:“宫中卫士何在!”哪知,不等左右卫士上前阻拦,李世民忽然喷出一口血,昏厥在地。
  “二郎!”李渊见状登时魂飞魄散,哭嚎着扑了上去。
  作者有话要说:
  锅贴血战烧麦:《开唐》ALL李ALL文包,黑车慎入!【下载地址】(点击:5000+ 下载:4000+)
  生煎包大战小笼包:女神女神女神!【二哈】
  唯有红烧肉是永恒:楼主好人!
  天地人三丁包:楼主好人+1
  ……
  路过:真恶心!
  冷艳高贵冰激凌:LS傻逼!
  生煎包大战小笼包:LS傻逼不解释!


第40章 《开唐》(六)
  夜阑人静。
  朦胧烛光下,但见秦王李世民披发素衣自帐中拥被而起。他的意识尚未彻底清醒; 神气极端荏弱; 但凌厉如刃的目光却已狠狠地扫过四周; 瞬间便辨明了自己所处环境。显然李世民虽离开军营多年,可他那侦知危险掌控局面的本能却早已融入骨血。
  镜头顺着李世民的目光转向殿内; 但见殿中白玉为栏、金龙盘柱,此处竟非李世民以往留宿禁宫时所住偏殿,而正是李渊的寝殿所在。李世民眉心一沉; 原本紧绷的肌肉却逐渐松弛了下来。原来李世民自幼体弱; 幼年时因染病需要双亲陪床照料本是常有之事。等他逐渐年长; 与李渊抵足共眠畅谈国事也是寻常,但这龙床却是不同。
  李渊半生坎坷、五十称帝; 可能是半路出家的缘故; 他对所谓的“皇权正统”向来尤为看重; 容不得任何人觊觎染指。自他称帝以来; 这龙床李世民统共也只睡过那么一回。那是在武德四年,李世民因功受封天策上将。当晚; 李渊特许他留宿甘露殿; 父子俩同榻而眠以示亲近。那时李世民军功赫赫如日中天; 他原以为李渊留他是要谈如何再进一步,哪知李渊却连哄带骗收走了他统领三军的鱼符。想到这,李世民不由低头自嘲而笑。不一会; 他振作精神,艰难地支起身体准备下床。
  哪知; 李世民的身体尚未移出几寸,李渊那惊喜的话音就自殿门口传了进来。“二郎,可算醒了!”话音未落,他已大步上前将李世民又摁了回去,口中嗔怪着。“怎么起来了?你病势汹汹,快躺下,别让爹爹忧心。”
  李世民摇摇头挣扎着往外挪,语调更是艰涩沙哑。“微臣业已成年,留宿禁宫多有不便……”然而他方才因怒极攻心而吐血昏厥,正是体虚无力的时候,又哪里挣得过李渊呢?
  只见李渊摁住了李世民,便又回头喝令内侍。“秦王的药呢?”
  “谢圣人。”见内侍将汤药端上,李世民忙低头称谢伸手去端。
  谁料李渊竟先他一步端起了瓷碗,自己尝了一口才用汤匙盛了汤药送到他嘴边。“嗯,不苦。”
  李世民见状,不由又是一怔。在李世民的记忆中,他们李家向来是严母慈父,亲自尝药哄他喝的这种事,李渊在李世民幼年时不知做过几回。如今旧梦重温,曾经的父子相亲却只剩下一地狼藉。
  李渊却无李世民如此之多的感慨,他见李世民迟疑着不肯喝药,当下便打趣道:“还是怕苦?二郎你呀……”说着,又含笑下令。“去取蜜果来,等秦王喝了药给他甜甜嘴。”
  李世民见李渊的笑容和煦温暖毫无阴霾,只觉手足冰冷,就连自己的心都仿佛浸入了无底的寒潭。他低下头乖乖地喝了药,镜头没有再停留在两个演员的脸上,而是给了中间那个瓷碗一个特写。
  60寸的大屏幕上,只见一滴晶莹的水珠“滴答”一声垂入碗内,泛起阵阵涟漪又逐渐消失无踪。
  然后,镜头拉远。殿宇之中一片静默,光影重叠,画面略显虚实难辨。殿中内侍宫女皆是泥胎木塑,李世民眼泪急涌偏又神情木然无声无息。整个画面中唯有李渊尚有几分活泛,他面带笑容一面絮絮叨叨地回忆着他与李世民的亲密时光,一面爱意满满地给儿子喂着药。
  李世民心若死灰哭不出声来,杜明却觉李世民的眼泪烫地连她的心都在发抖。还有那低沉舒缓的大提琴配乐,到底是哪个王八蛋谱的曲,怎么会这样煽情催泪?纵然早已暗骂了自己无数遍:看个电视都能看哭,实在傻逼!可她哽咽许久,最终仍是忍不住嚎啕道:“还不如给他一碗毒药,毒死他一了百了!他一定喝的!”
  杜爸爸这回没再说什么“政治需要”,反而深深地皱着眉点上一支烟。杜爸爸在反省,反省自己的幼稚和不足。这一场戏,让他看到了普通人与一个真正帝王的区别。任何一名了解中国历史的现代人,点评古今英雄豪杰的得失都很容易,“成大事者不应有妇人之仁”的标准答案也能随口道来。可这种“政治正确”、“英明睿智”实际是很肤浅的,甚至是看人挑担不吃力。唯有真正身临其境,杜爸爸方才意识到:先前,当他在腹诽李渊给了李世民太多的权力以至尾大不掉的时候,他忽视了李渊作为父亲对爱子的宠溺之情;而现在,当他因李世民的眼泪深觉不忍时,他也同样做不到如李渊那般谈笑自若心如铁石。所以,李渊才是那个能够成就霸业的真正帝王。而杜爸爸,只是芸芸众生里的普通一员,一个仗着自己有点历史常识就大放厥词的嘴炮,一个嘴上嘲讽情义思想却为情义摆布的傻瓜,一个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杜妈妈一贯反对杜爸爸在女儿面前抽烟,可眼下她忍泪都不及,还哪里顾得上管老公呢?便是一直站李渊的杜奶奶,今天也不禁捶着沙发扶手痛心疾首。“老糊涂了!过分了呀!他要当太子你就给他呀!”
  直至这场戏结束,李世民一直望着李渊默默落泪,却始终没有吐露半个字。而李渊,他的温柔笑语也始终只是他一个人的独角戏。作为一个父亲,直到最后,他都不敢抬起头来看自己最心爱的儿子一眼。不需要连篇累牍的旁白去费劲解释,也不用夏至或肉麻地剖白或崩溃地咆哮,所有人都明白:李渊、李世民父子终究决裂,玄武门之变再无可避免!
  李世民在禁宫中休息一晚,第二日便带着李渊御赐的大堆金银珠玉返回王府。彼时,长孙氏已在正殿等候。抬眸触到长孙氏望向自己的担忧眼神,李世民勉强自己牵动嘴角,然后侧首向长孙无忌一字一顿地令道:“召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秦琼、程知节、侯君集来府中议事!”
  这些人,皆是李世民腹心,更是劝说李世民行非常事的中坚份子。是以,长孙无忌一听到这几人的名字便是一阵凛然。好在他的养气功夫向来到家,处变不惊地整束衣冠向李世民长揖称是后,便不紧不慢地下去传令了。
  长孙氏也猜到了将会发生什么,不由满腹忧虑地望了丈夫一眼。
  李世民没有理会妻子,他只身跽坐在长案后闭目沉思。
  长孙氏稍稍垂头沉思片刻,很快给李世民端来了一杯热茶。然后,她柔顺地敛衽一礼,沉默而退。
  “观音婢,”李世民却在此时忽然睁开双目侧头望住她。摇曳烛火下,他的目光迷离如梦如幻,这一瞬间,他几乎是脆弱的。“史笔如铁,将来……世人将如何评价于我?”
  长孙氏温柔展颜,话音却冷峭似切冰断玉。“殿下,青史不绝,史书只会记载胜利者!”
  漏尽更阑,房玄龄等人终齐聚秦王府。
  李世民面色平静地环视了众人一眼,缓缓道:“山穷水尽、生死一搏,本王当如何成事,大伙议一议罢!”说着,他抬臂将一早置于案上的长卷用力一推。此时镜头自李世民肩头俯瞰,整个京城的地势布局皆随着李世民这举重若轻地一推而显现人前、一览无遗。
  “太棒了!”见到李世民干净利落地推开地图,杜明瞬间便觉当年那个戎马倥偬霸气无双的小秦王王终是活了回来!胸臆间,那口堵了许久的污浊郁气也随之消融。这大概就是演技吧!杜明幸福地浑身散发着粉红泡泡,不需要刻意更换戎装让观众意识到身份变化、不需要横眉竖目压低嗓音来显示威仪,甚至不需要文采过人的台词鼓噪声势,只需要这么轻描淡写地推开一副地图……千里江山,只在他指掌倾覆!
  这一回,连一向矜持的杜奶奶都忍不住赞道:“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孩子实在太会耍帅了!”
  玄武门之变,说实话,拍地乏善可陈。
  秦王李世民惯于出生入死久历战阵,相比《开唐》前几集拍摄的浅水原、虎牢关等一场场险象环生智计叠出的生死之战,玄武门一战,甚至都不能被称之为“战斗”,而仅仅只是一场微不足道的“械斗”。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渊召令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入宫。略近日出,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二人向西由玄武门入宫觐见,李世民与伏兵自临湖殿冲出断二人退路,围之于玄武门下。
  兵戈交伐声之中,李建成与李元吉手足无措地看着秦王甲兵将他们重重包围,一时竟无能反应。这二人虽说都在战场刷过经验值,但比起李世民打过的那些定国血战,他们的能力终究也不过是在打顺风仗的时候刷个经验值而已。而当他们真正面对生死搏杀,这两人竟只会面面相觑,拿不出半点应对之策。不一会,一向冲锋在前的李世民率数骑精兵向他们奔袭而至。
  “太子殿下!”马匹疾驰,马背上的李世民面无表情地张弓引箭。
  面色青白的李建成自车架内探出手来,惶恐地瞪住对方。“秦……”
  然而,他只来得及吐出一个字,便听地“嗖”地一声轻响,秦王神箭已然刺穿了他的咽喉。
  “太子哥哥!”李元吉见李建成殒命登即失魂落魄地一声大叫。他抬起手中弓箭要射李世民,可不知为何,一对着李世民那张没有表情的脸便觉手足发颤,竟是无论如何都拉不开弓来。
  然而,纵然李元吉杀心已起可再三不彀,李世民也没有急着杀他。他只是一脸冷漠地望着对方,明澈的眼中,没有爱,当然也不会有恨,只有一个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