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罪无可赦 >

第26部分

罪无可赦-第26部分

小说: 罪无可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9章 论问题少女进了大学以后(4)
  围观的学生已经被疏散开来,吴端和闫思弦来到两名死者坠楼的地方。
  尸体还没抬走,校保卫科领导正跟貂芳说话。
  “我们一直看着尸体呢,没动过,就是……太惨了,给盖了个床单,不过……”保卫科长抹了一下脑门上的汗道:“不过……应该还是有手快的学生拍到照片了,万一传到网上……”
  吴端立马拨通了冯笑香的手机。
  “你问舆情监控的事儿?”冯笑香问道。
  “嗯。”
  “有照片流出来了,不过还算处理得及时,已经删过了,没有传播开,没什么大事儿。”
  “那就行。”
  吴端松了口气,挂了电话。
  闫思弦对貂芳道:“尸体情况怎么样?死者身份清楚了吗?”
  “太惨了,”貂芳道:“摔在水泥地上的叫李娜娜,多处骨折,从血迹来看,她并不是坠楼后当场死亡,应该还挣扎了几下,摔在被子上的叫李双,大头朝下,当场死亡,我现在发愁的是,怎么把她的头从胸腔里拔出来。”
  吴端还不清楚具体情况,本想掀开盖在尸体上的床单看一眼,听貂芳这么一说,登时放弃了。
  貂芳继续道:“两名死者身上有不同程度的烧伤,以足部、小腿的烧伤最为严重,身上还有一些玻璃碴——我想应该是酒瓶炸裂时受的伤。更具体的信息得等尸检结果了。”
  说话间,两人已经帮着貂芳把尸体抬上了车。
  “辛苦了。”吴端对貂芳道。
  “彼此彼此。”
  貂芳和一名同组刑警驾着运尸的车子离开,闫思弦和吴端进了宿舍楼。
  上楼时,闫思弦道:“跳楼真惨。”
  “可不是,跟李娜娜似的,掉下来没死,还得等着慢慢死掉,太恐怖了,也不知道那时候她还有没有意识。”
  闫思弦继续道:“哎,你询问那名死者室友,有什么线索吗?”
  “线索一大堆,得挨个筛查。”
  “哦?”
  “死者李娜娜——至少在这栋女生宿舍楼里,绝对是个霸王,带着一群跟班,指哪儿打哪儿,没少欺负人,而李双就是跟她最亲近的跟班。
  能把俩大活人锁在着火的宿舍里,准是有仇,我觉得可以从她们欺负过的人里开始排查……
  对了,她还给我画了一张平面图,标明了六个人在宿舍里的床铺位置。”
  “这么细心?我都忍不住想夸你了。”
  “赶紧夸,我不会骄傲的。”
  ……
  说话间,两人已经上到了六楼。
  楼梯在宿舍楼正中间,这栋楼很长,所以楼梯左右两侧的走廊都很长。
  此时整栋楼都没电,一片漆黑,只有一些手电的冷光,一眼望不到走廊尽头,如同进了鬼屋。
  两人循着消防兵的手电灯光,找到了着火的617宿舍。
  气味复杂,有东西烧焦的味道,有灰烬经水冲刷后的味道,还有股淡淡的酒味。
  如果给刑警最不喜的现场做个评比,火灾现场准能排在第一位。
  很少有证据能经受高温灼烧的考验,还有燃烧过程中的坍塌、物品变形,燃烧后的灰烬覆盖,取证难度巨大,再加上,救火本身就是一个破坏现场的过程,消防官兵一番操作下来,无迹可查是常态,要是有幸存的证据,简直就是走了大运,出门就该去买彩票。
  纵然如此,吴端还是要认真对待。
  他最先观察的,是留守的那名消防兵。
  消防兵穿着厚厚的防火服,脸上有灰,不过还是能看出,面容稚嫩,还是个十八九岁的孩子。
  吴端亮出警官证,那消防兵立即立正站好,竟莫名给人一种乖巧的感觉。
  学校的住宿条件并不好,宿舍不大,左侧靠墙有两张上下铺,共四个床位,右侧靠里也有一张上下铺,安置了另外两个床位,靠门的位置则是一个格子衣柜,总共六个格子,每人占一个。
  中间是一个长条书桌,将本就逼仄的过道填得满满当当,只能侧着身通过。
  床板、衣柜、书桌都是木质的,再加上被褥、衣物,可以说这一屋子满满当当全是易燃物。
  除了三个上下铺的铁架子,其余的东西几乎全数烧成了灰,只有少量诸如一块柜门板、半截桌子腿的东西,让人能判断出那里原本摆着什么。
  当真是付之一炬。
  吴端问道:“着火点在哪儿?”
  “这里。”
  消防兵指着右侧那张单独的上下铺,“这个下铺位置碳化最严重,木质床板整个烧成灰了,初步判断着火点就在这里的下铺,可能是烟头点燃了被褥——但目前还没找到烟头灼烧残留——八成烧干净了,没戏。
  可以确定的是,这张床下放了至少十瓶高浓度的洋酒……”
  “这么多?”
  “可不是,威力不亚于一个小炸弹,要不是这些酒助燃,就算被褥全点着了,也不会烧得没地方下脚,她们也不至于跳窗。”消防兵的语气里满是惋惜。
  闫思弦道:“这是李娜娜的床吧?”
  “不是,是李双的。”吴端指着右侧单独的上下铺道:“这两张床挨着桌子,拿东西方便,位置相对比较好,被李娜娜和李双占了。
  李娜娜这人,据说有点洁癖,不喜欢别人碰她的床,就选了上铺,李双在下铺。”
  闫思弦“哦”了一声,蹲下身观察起倒在地上的木门。
  学校统一的黄色木门,合叶部分的合金零件和门一样敦实,不美观,但绝对结实,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女生撞不开门。
  木门倒下后直接被火包围,已经烧得黑黢黢。
  门框倒还立在门口,一把锁头挂在门框侧面的锁鼻上,闫思弦问道:“当时在外头把门锁住的,就是这把锁吧?”
  不等别人回答,他已经取下锁头,将锁舌向锁身里按了几下,锁不上。
  “就是它,被学生们暴力撞门弄坏了……问题是,谁锁的门?”
  黑灯瞎火的,实在是对取证工作不利,两人稍一商量,决定等天亮了再来取证。
  上楼总共呆了5分钟,带下来一把坏掉的锁头。
  闫思弦晃晃手中的锁道:“我要是凭这个把案子破了,你会不会特崇拜我?”


第60章 论问题少女进了大学以后(5)
  吴端已经懒得表达诧异,“有什么发现?”
  闫思弦下到宿舍楼一楼,却没有着急出来,而是查看起一楼宿舍所使用的门锁。
  这一层距离火场最远,距离逃生的大门又最近,所以学生逃生时相对比较从容,不少宿舍都锁了门。
  跟闫思弦一起看了几个门锁,吴端便也有了发现。
  “不一样!学校统一配发的门锁要比这把锁头大一圈。”吴端道,“这是学生私自买的!明天开始走访排查,排查学校周围5公里范围内所有可能卖这种锁具的店,包括开锁摊、五金店、超市。”
  说完,吴端思忖片刻,又道:“我不理解……说不通啊……”
  他挠了挠头,对闫思弦道:“你帮我分析分析。
  首先说锁门,凶手特意买了一把锁,这行为我能理解,617宿舍的锁头肯定被收进屋里了,凶手又不好用自己宿舍的锁头——那样稍微一查就会露馅——所以她特意买了一把锁。
  可是这样看来,整个纵火加锁门的过程就是提前有预谋的。
  那么问题来了,凶手是如何在两名死者眼皮子底下纵火的?我想不明白,纵火是怎么做到的?”
  闫思弦道:“这时候就该试试沙漏分析法了。”
  “沙漏分析法?”
  “没听说过?”
  吴端摇头,“没,那是什么先进的理论吗?”
  “不是,”闫思弦一笑,“我自己发明的,只不过那段时间沉迷于各种各样的沙漏,就取了这么个名字。简单来说,就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根据作案手法进行的凶手心理分析。”
  吴端最受不了这种理论的东西,听到专有名词就头大,“说白了就是硬分析呗。”
  “呃……这么理解好像也没错,”闫思弦不再理会吴端的打岔,继续道:“你提到了凶手的主观故意性,那咱们就以它为切入点。
  首先,把着火和锁门这两件事分开来看。
  先说锁门,你刚才已经提到,锁门是故意的,对吧?
  这点我认同,锁门这种需要人’主动操作’的行为,必然是故意的,它不像着火。
  着火有可能是有人故意纵火,还有可能——就如火警给出的推论,是不小心失火。
  那分开来看,先说故意纵火,如你所说,纵然两名死者醉酒,但在她们眼皮子底下纵火——这说不过去。
  所以要么是纵火的方法特别巧妙,避开了两人的注意,要么,就是两个酒鬼酒后失火。”
  吴端思绕过弯来,道:“你这说了等于没说,可不就只有这两种可能吗?”
  “别急啊,重要的分析在后头呢。”闫思弦道:“我要说的是,我更倾向于前一种可能。”
  “故意纵火?”
  “没错,而且我已经锁定嫌疑人了。”
  “谁?”
  “彭一彤。”
  “真的假的?我看你跟她聊了还不到10分钟。”
  “可能是运气吧,彭一彤说了一堆她如何穷,如何被人欺负,如何想找个稳定工作。
  我觉得她还算个上进的姑娘,多问了两句。
  我问她有没有什么损失,你猜她怎么答的?
  她说’可能有几百块’,我又问她具体几百,她说’大概三百’。”
  吴端也发现了问题,“她如果真穷,宿舍里放了多少现金,有什么贵重物品,应该是清清楚楚,不该模棱两可。”
  “哈哈,你也发现了,”闫思弦打了个指响,“我看她就是典型的从众心理加不会撒谎。”
  “从众?”
  “彭一彤纵火,她一定会在离开宿舍前把金银细软都带身上,以避免损失——长期捉襟见肘的生活,影响着她的行为方式,她害怕损失钱财。
  可当我问及她的损失时,潜意识里她又清楚这么大的火,遭殃的人难免都会有损失,如果她这儿损失太小,甚至是没有损失,就会显得与众不同,容易引起我们的主意。在这一点上,她想要从众。
  对凶手来说,从众是一种很好的隐藏,一滴水掉进海里,可就找不到了。
  可惜,太仓促,她没想好怎么撒谎,临时编造的两句问答让她露出了马脚。”
  吴端张了张嘴。
  “打住!”闫思弦道:“不用跟我强调没证据,我这全是基于心理学的推测。”
  吴端无奈道:“我没想说那个。”
  “哦。”闫思弦挑了挑眉。
  “我想说,同宿舍的人的确更具备便利的纵火条件,你怀疑彭一彤,我不反对,但彭一彤的情况有点特殊。
  我询问她们的另一名室友时,也问起了宿舍里几人的关系。
  李娜娜和李双性格跋扈了些,但从李娜娜能纠集一群跟班来看,她还是有点威信的,不屑于欺负自己宿舍里这仨瓜俩枣,反而,在外头她对同宿舍的人还是比较维护的。
  是,彭一彤家庭条件不好,有时候会被李娜娜她们言语嘲笑,但真要说她们关系有多差,也未必,那位同学就举了两个例子。
  其一,考试,李娜娜每次考试都抄彭一彤的,抄完有时候还给彭一彤买零食,算是报答吧。
  其二,彭一彤有一次钱丢了,还是李娜借给她的。
  要说位彭一彤有作案动机……”吴端摇摇头,“我看不合适。”
  闫思弦一笑,“那就更有意思了,明明在旁人看来,彭一彤跟两名死者之间不存在矛盾,她干嘛自己着急承认?”
  闫思弦沉默一会儿,继续道:“在我看来,是因为害怕和多年积怨一朝释放。”
  “害怕?”
  “跟刚才说到的从众行为一个道理,凶手作案后怕被人发现,所以他们会反过来揣测警察的想法。
  比如,李娜娜她们嘲笑彭一彤的事儿,很可能被同学说出来。与其被别人说,不如她大方承认,不仅显得她’没做亏心事,理直气壮’,还能顺便观察我们对此事的态度。
  这是她出于害怕被怀疑,而做出的反应。
  至于多年积怨一朝释放,想想看,明明讨厌被嘲笑捉弄,却还得忍着,维持表面和平,可不就是多年积怨,物极必反,如今欺负她的人死了,对李娜娜和李双的厌恶,她一分钟也不想再压抑了,会有一种’巴不得昭告天下’的心理。”
  “我现在既希望你说得对,又希望没那么对。”吴端道。
  “哦?为什么?”
  “说对了就能赶紧破案,可是,要真让你说对了——你也太可怕了,我都怀疑你是不是会读心?”
  “别说,我真会,比如现在,我就知道你肯定是惦记着夜宵呢。”
  吴端翻了个白眼,“你当然知道,我肚子都叫半天了,跟装了个乐队似的。”


第61章 论问题少女进了大学以后(6)
  第二天清早,吴端定了7点的闹钟,打算早早赶到学校,细细勘验一遍现场。
  车刚驶出小区,就有同组刑警打来了电话。
  “队长,死者家长来了……闹得厉害,刚刚校长都被打了……”
  吴端真想骂一句废物,最终还是压下了火气,问道:“你们就没拦着点?”
  “拦了,李娜娜家来了一堆什么姑父姨夫姐夫大哥,十几个壮汉,拦不住啊,二队的帮忙,才勉强控制住场面,特警都来了……”
  “那现在什么情况?”
  “现在人都在会议室,不闹了,家长想要说法,校方把事儿都推咱们这儿,说全凭警方调查……要不……队长你来一趟吧?”
  “校方做得没错,案情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少说,少承诺,就是正确做法。这样吧,你们务必安抚好死者家属,别再出什么乱子,我这就过去。”吴端一边调转车头,一边问道:“案情细节没向家长透露吧?”
  “队长,您是指……”
  “我是说起火的617宿舍被人从外面锁了门,这个细节家长知道吗?”
  “应该还不知道,刚才乱哄哄,根本没法交流,校长是个老油条,嘴巴严得很。”
  ……
  从面相就能看出来,校长的确是根老油条。
  五十多岁的男人,大腹便便,梳着典型的四周支援中央款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