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级保护学渣-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重要的是:能不能买?!多少钱?!
还好,蜻蜓属于救援用途,保密级别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绝密。
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各方询问下,终于获得了关于蜻蜓的一手消息。
不卖、不借,专队专配,操控员都去统一考取了无人机驾驶证,保证在救援行动里不出事故,严格考核。
与此同时,内部还公开说明,每一架蜻蜓都有钢印编号,遍布零件、外壳、录像画面。
外带机身全球定位系统,实时联通了内部警务系统。
为了保证居民隐私不受侵犯,蜻蜓每一次飞行录像有迹可循,严格备份在警务数据库,以备审查。
看完消息,网民都惊了。
靠,特供!
没想到高科公司借着一套医疗系统,居然都能生产国家特供装备了!
高科能够接下医疗系统已经足够说明这家公司的特殊。
全国三甲医院同步测试,国家医院协会鼎力支持,还有背后许多看不见的资金动向,都能从政府、官媒的态度,看出来高科的地位。
蜻蜓虽小,但是意义重大。
高科在大众眼中逐渐军工,仿佛背后站着一群从事秘密生产的军工厂大佬,随时为国家军备奉献力量。
当群众们的讨论走偏,连看沈明洲三个字都觉得军光闪闪,一定暗藏各种党员荣誉,即将继承社会主义巨额财富。
终于,有人忍不住摇醒了他们——
沈明洲才十七岁,他最多只是一个共青团员!
然而,团员也无法阻止大家的兴奋。
当代天才没满十八岁不能入党,前任天才总入党了吧。
你看看这一大一小的两个天才,国家希望啊。
大龄CEO邵炼的光辉岁月,在这时候借了沈明洲的光,重新出现在网民面前。
以前那些酸溜溜的感慨报道,又被翻了出来。
什么天才陨落,反思中国科研环境啊,什么应试教育强推出来的天才,毕业就泯然众人矣啊。
大型追忆往昔鞭尸现场,邵炼成立高科,高科推广医疗系统和蜻蜓,就足够证明:天才一直都在!
不怎么关注八卦的邵炼,看到别人抄送过来的夸奖,都乐了。
他当天才的时候,网络消息传递并不发达。
一些涉及敏感推测的报道,都被删除得干干净净,哪怕网友回去考古,也只能翻出一群批判“天才热”“神童热”的嘲讽。
以前都是拿他当反面教材,甚至怀疑国内媒体联合做了一场“假天才”的大戏。
现在,考古网友轰轰烈烈的给他平反了。
邵炼当年就不介意这些舆论,现在见人义愤填膺,不禁觉得新奇。
特别是自己的名字跟沈明洲并列的时候。
那些热情热心的网友,甚至觉得邵炼的天才和沈明洲的天赋具有必然性,这一定是秘而不宣的黑科技成果。
邵炼认真读了猜想,仔细算了算。
要么,他得十岁造人,违反人伦道德。
要么,他就是克隆标本,为国捐躯捐基因。
要么,他和沈明洲来自外星,专门向地球传输上级文明。
邵炼被网友们的智慧逗笑,抬手就复制转发,把他收到的信息原封不动的传给沈明洲。
发完,邵炼还有心情猜,沈明洲是笑呢,还是说无聊呢?
每天这么猜测他家小朋友的反应,格外令人充满期待。
然而,沈明洲的回信很快。
他说:“这么闲,快来帮我。”
邵炼勾起笑,真是一如既往符合沈明洲的性格,无时无刻不想捉他去实验室干活。
高科实验室,已经专门给沈明洲留了专属位置。
天不亮,就能见到实验室泛白灯光,还有置身屏幕前的少年。
即使将蜻蜓圆满的交付使用,周围都是表扬和夸赞,沈明洲的日常作息也没有什么改变。
连排队请求采访的邀约,都推了不下二三十次。
他不喜欢采访,更没时间接受采访。
所有人都觉得高科可以抱着医疗系统、蜻蜓,吃国家饭一辈子,沈明洲却觉得,还不够。
医疗便捷程度不够,因为智能医疗箱只能放在医院里,还不能进入家庭。
蜻蜓救援协助力度不够,因为它只能远远在灾难上空给出示意,还不能真正的进入灾难现场,降低救援人员的生命危险。
“你还在想,怎么把蜻蜓改造成战斗机?”
邵炼一进来,拖鞋啪嗒啪嗒的,手揣在工装裤里,步伐踩出悠闲的节奏。
自从沈明洲亲自跟了一天的消防,累死累活回到实验室,脑子里就冒出了称霸世界的野望。
他居然想把小小蜻蜓,改造成自由出入火灾现场的超级无人机,实现机械救人的梦想。
但是,这太难了。
作为人工智能专家,邵炼会用慈祥的目光注视他,然后说加油你一定行。
沈明洲想做的事情,邵炼绝对全力支持。
他想做,就能做,不存在“实现不了”的可能性。
不过,蜻蜓的发挥余地还是小了一点儿。
邵炼正要给沈明洲新建议,忽然发现,屏幕上画出了设计图,根本不是战斗机或者援驰机器人。
有点儿像……一件机械骨架外衣?
“这是什么?”
“协助救援的可穿戴式机动装置,给救援人员提供额外能量减轻体力消耗,而且可以连通警务系统、蜻蜓系统,保证实时通讯和侦察功能。”
“外骨骼吗?”邵炼微微俯身,仔细去看沈明洲的设计。
他说:“我们军用作战领域其实已经有了外骨骼了,但是消防抢险救援……很难应用。”
外骨骼和一切军备都拥有相同特点:贵。
邵炼对待沈明洲的创意,格外慎重,不会轻易的批驳不切实际。
他详细举例道:“德国有过一件消防外骨骼的设计,融合了呼吸器、消防软管、喷嘴各项设备,但是一套造价超过四百万欧元,而且反应缓慢,在火灾现场可能成为消防员逃生阻碍。”
外骨骼的优点在于减轻四肢负重,利用外部动力,让人用最小的力气实现行走、奔跑的动作。
但是,火场狂奔和抢灾救险,外骨骼跟不上使用者的速度,难免显得笨重起来。
反应迟钝,价格昂贵。
在军用上作为威慑敌军的军备,倒是不错的选择。
真正实战肉搏,可能还不如躲起来开坦克导弹出击更方便快捷。
邵炼说的,沈明洲也查过。
外网内网资料众多,对外骨骼的评价相当一致。
——是优秀的展示品,也是先进的科技产品,帅、酷炫、硬科幻,但是,并不实用。
连专业受训的士兵,穿戴外骨骼后,反应速度都会因为外骨骼变慢,影响任务。
让人去适应机械,本身就是本末倒置的研究。
“我不想做那么复杂的外骨骼装备,其实能够协助消防或者救援人员,实现最基础的减轻负重功能就行。”
虽然听起来很简单,要用机械灵敏又快速的解决负重问题,涉及的领域无限延展到了人工智能方向。
邵炼沉思片刻,盯着沈明洲屏幕上的救援服设计图,说道:“那就要提高主控系统响应速度,做到在复杂环境下做出智能决策。”
沈明洲眼神充满期待,问道:“你能写吗?”
邵炼突然意识到,面前有一个深坑,等他自己躺进去,沈明洲亲自填土。
“不能,大宝贝。”邵炼勾起笑,抬手无情挠了挠沈明洲的短毛,“阿诺德教授带我做过这一方面的研究,时间很短暂。根据相关的研究,我能给你写医用康复型外骨骼响应程序,也能给你写工程作业型响应程序,但是我写不出你要的救援型程序。”
因为,那已经无限接近军用技术。
甚至沈明洲的要求,远超现有军用技术。
邵炼写不了,也不可能写。
沈明洲对军用和民用的界限,显然不如邵炼清晰。
他微微偏头,表情有些诧异。
一直以来他做的各项研究和测试,邵炼都饶有兴致的帮他修修改改,写点儿小程序,还帮他动手组装。
这恐怕是邵炼首次试也不试,就告诉他:不行。
邵炼的目光温柔,暗藏着沈明洲看不清的情绪。
也许是感受到了邵炼的抗拒,沈明洲眨眨眼,并不勉强,退而求其次。
“那你帮我写一套康复型外骨骼程序吧,我自己改。”
沈明洲的改法,迅速又可怕。
邵炼一点儿也不怀疑,他就算给沈明洲写康复型、工业型,都无法阻止沈明洲将程序改成超越现有军用技术的步伐。
而且,还偏偏要用到救援领域。
“行,我给你写。”
哪怕是巨型深坑,邵炼心甘情愿的自己跳下去,不在乎沈明洲埋了他。
邵炼跟随阿诺德教授接触外骨骼实验时,外骨骼技术和理念只是停留在技术初期。
时代日新月异,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外骨骼的核心技术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沈明洲兴高采烈的查看能够用于外骨骼的各项材料。
身边的邵炼认命的寻找外骨骼相关论述。
在这一领域取得先进成果的国家,仍是美国。
一篇篇论文、一件件成果,不断的刊登在权威的《SCS》和《IND》上,彰显了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卓越成就。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领域落后研究员,邵炼读完论文,看完作者的研究所介绍,终于决定,给自己亲爱的老师打通越洋电话。
接通电话的阿诺德,未言先笑,“我还以为,只有在明洲出事的时候,才会收到你的电话。”
邵炼赧然。
他始终秉承无事不打扰的原则,不敢随便占用老师时间。
除了医疗系统上线,跟阿诺德教授聊了聊自己未来的计划,都贴心的默默闭麦,以免影响美国某些机构,对阿诺德教授的印象。
可阿诺德教授向来不介意这些。
只要邵炼肯给他打电话,他的语气都轻松无比。
邵炼说:“我最近读了几篇医用外骨骼论文,所以想问问教授您对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建议。”
“医用外骨骼?”
阿诺德教授想了想,“你已经打算从事医疗领域的研究了吗?”
他发出这样的疑惑,是从医疗系统上线开始。
沈明洲做出的承诺,正在慢慢实现,导致阿诺德教授对自己的得意门生重拾研究,充满期待。
邵炼心里想着沈明洲,语气都变得温柔,“我可能不会再做研究,但是沈明洲想试试外骨骼在救援方面的应用,所以让我帮忙写一套医用外骨骼的模板,他拿去修改。毕竟,医用程序与救援密切相关。”
邵炼对沈明洲的纵容让阿诺德教授笑得慈祥。
“他对于救援的热情,让我敬佩。”阿诺德教授语气感慨,“蜻蜓已经取得了绝佳的救援效果,他竟然要换一个领域,再做研究。”
普通的年轻人,获得了一个领域的成功后,会在相同领域,继续研发,累积后半生的资本。
对别人来说,无人机已经是一个庞大的领域。
可对沈明洲来说,救援才是。
外骨骼的想法很好,阿诺德教授很感兴趣。
他和邵炼聊了许久,提出了外骨骼的不少建议。
更智能、更轻便、更安全的外骨骼,是一切发展的方向。
每一项要求,都要进行大量的测试还要求研究员具有丰富的医疗安全经验。
沈明洲一个人做不出来。
即使给出高科所有人的力量,也不一定能够给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阿诺德教授对国内研究条件的担忧,在邵炼这里,只是一抹微笑。
“如果他要做,我们肯定能够给他最优秀的实验资源,您不用担心。”
然而,阿诺德教授仍是叹息道:“换一个孩子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我绝对推荐他到美国来。”
“无论是医疗外骨骼还是军用外骨骼,美国毫无疑问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拥有十几年的研发经验,而且,还有值得骄傲的成果。”
“但是,恐怕他和你一样,不能来了。”
来了,就可能再也回不去。
医疗系统和蜻蜓在国内造成的反响,逐渐影响了美国政府对邵炼、沈明洲的重新评估。
中国日益迅速发展,科研力量和技术水平稳步上升,超过美国、实现全世界垄断不再是空谈。
阿诺德聊起专业上的事情,语气更加凝重。
“沈明洲曾在全球科技大赛上,说起过医疗系统。我们没有人引起重视,也没有人觉得你们能够实现。”
承载上亿人的医疗系统,先不论庞大的数据库信息处理速度,就是系统构架都会让美国一众高级工程师感到头疼。
任何系统的上线,都是经过不断的压力测试,层层补丁修复,才能维持稳定。
但是,医疗系统没有。
根据他收到的反馈报告,医疗系统自上线之后,无响应故障,无系统BUG,上千位工程师竟然依靠了系统内置预警程序,实现了类人工智能的运行维护!
阿诺德教授对这样的系统充满了敬畏感,“不管这是谁创造的系统,只要适应全平台,绝对会立刻淘汰现有的所有系统。因为和它比起来,我们的程序太落后了!”
教授的话,是对沈明洲的莫大夸奖。
邵炼心里压抑不住骄傲,跟老师仔细炫耀,“他正在做这件事。从医疗,到无人机,再到外骨骼,所有领域,所有应用,都是为了逐步铺开他统治全平台的计划。教授,您见过蜻蜓,自然应该见过蜻蜓的系统。我敢保证,您所见到的那套系统,也是医疗系统的基础。”
“而且,它会成为所有系统的基础。”
阿诺德早有预料,听到了肯定的答案,仍是止不住诧异。
他见证过微软时代,经历过苹果和谷歌分庭抗礼。
也许再过五年或者十年,他将见证从中国诞生的新系统,创造出下一个时代。
心头热血渐起,阿诺德瞬间理解了美国内部对沈明洲的忌惮和敌视。
站在美国的角度,横空出世的系统,无疑会撼动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阿诺德教授更看重科研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在他眼里,系统只存在1和0的区别,不存在美国和中国的区别。
他说:“你们最近要注意安全,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