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224部分

燃烧的海洋-第224部分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中国,没有战略报复能力的日本,在对抗的时候肯定缺乏底气。
    可以说,没有核武器,日本最多只能遏制中国的战略扩张行动.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中国的战略扩张能力与意愿.也就不可能消除中国构成的战略威胁;日本的国家安全就得不到长远保证。
    这还仅仅是军事上的问题。
    外交上;锋芒毕露的日本,必然成为中国的眼中钉、肉中刺。
    问题是,在美目退缩的情况下,日本必须加强军事力量;将不可避免的被中国视为最为迫切的军事威胁。
    聪明的日本人都能看出,美国做的就是让日本取代美国;与中国搞军备竞赛。
    本A最快
    可以说只要有日本挡在前面美国大可不必手忙脚乱;半竟在中国与美国之间,除了日本还有广袤的太平洋。中国要想走向世界,就得走出西太平洋;也就得冲破日本这道鬼门关。
    也许;中国对日本没有野心,毕竟在这个国土仅有中国三十三分之一,人口却有中国十分之一的岛国,几乎没有什么资源口可是中国与日本在领海与领土上的争端,足以让这两个排名世界第二与世界第三的经济大国着着实实的干上一场,至少在数十年之内.中国得盯住日本日本也得盯住中国。
    美国的这套手腕;不算高明,却非常管用。
    事实上;这正是老牌帝国用来对付新兴强国的惯用伎俩。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就充分利用了普法战争的遗留问题;即德国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与洛林地区在法国与德国之间制造了不可调和舟矛盾;再通过法俄同盟,拉拢了威廉二世的表兄;即沙皇尼古拉二世;最终结成英法俄同盟;对抗仅仅获得赢弱的奥匈帝国支持的德国。
    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伎俩也是屡用不爽。
    比如在印度与巴基斯坦先独立前;英国利用独立方式;制造了克什米尔问题;让这两个南亚大国恶斗数十年。在同一个地方;英国人用一条在地图上划了出来的“麦克马洪线,“在印度与中国之间埋下了祸根。
    事实上,中日矛盾的根源;也是美国的杰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一方面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方面又把属于台湾的钓鱼岛移交给日本。
    这次;美国如法炮制;再次激化了中日矛盾。
    日本没有选择;只能走上军备竞赛的道路。中国不可能退缩;也只能加强军备。结果就是,中日之间的矛盾迟早会爆发.而且会以军事冲突的形式;让某一方付出惨重代价;而作为幕后黑手的美国,却不用付出任何代价。
    中国战胜了;美国可以出面干预;确保日本本土无恙;并且恢复日本的信心。
    日本战胜了,中国将倒退数十年,更加难以挑战美国的全球霸权。
    认清这个问题的日本人并不少;在第二次朝鲜战争结束之后,就有一些日本的有志之士奔走呼吁;应该与中国改善关系,理清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甚至有人提出;日本应该与中国结盟;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
    问题是;这些民间呼声,根本没有作用。
    从政治上讲;日本别说跟中国结盟;跟中国改善关系都不可能。
    别忘了,要到二零三零年;美军才会全部撤离日本。
    在这十几年中,中国不会驻足不前;而日本也就不可能降低防务水平,以低姿态迎接崛起的中国。
    事实上;在日本民族思想的催化下;任何一位具本首相都不可能放下身段。
    领土与领海争端摆在那里;日本政治家更不可能冒着被刺杀的风险,背离美国制订的前进方向,推行亲华政策。
    只是;与中国对抗;日本几乎没有任何好处。
    这不仅仅是政治家的认识,也是日本国民的普遍认识;因为在经济上;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了。
    可以说,这也正是日本人对华态度矛盾的地方。
    在国家安全与民族未来革问题上;日本需要保持强硬姿态;甚至得为爆发中日军事冲突做好思想准备;可是在经济发展等问题上;日本必须依靠中国;因为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而且不久的将来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作为一个经济严重依赖进出口加工贸易的国家,日本绝对不能失去中国这个市场。
    要知道;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顺差国。
    每年,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获得了数千亿美元的净利润,如果没有中国市场;恐怕半数日本企业都要倒闭!!~!
    ..
第十二章 渐行渐远
    中日在经济领域的关系.用一两句话肯定无法说清楚。
    客观的讲,维系中日关系的;正是经贸关系与民间往来。
    二十世纪七零年代末;动荡时期结束;中国走上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发展道路;首先进入中国的;就是日本企业。
    随后十年,可以说是中日关系的黄金十年。
    虽然前苏联解体后,中国受到西方世界封锁与禁运,中日关系出现倒退,特别是因为日本领导人不正视历史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参拜供奉战犯的靖国神社,严重影响了两国间的高层往来;但是在经济与民间层面上;中日两国的交往从未断绝,而且日本依旧向中国提供了很多援助;比如日元贷款。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随着民主党上太执政.中日关系曾经有所改善。
    只是在短短两年之后;因为新任首相再次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出现倒退,高层互访中断数年之久。
    第二次朝鲜战争结束后,中日关系曾经出现了短暂的复苏。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回光返照。因为中国刚刚在朝鲜击败了美国,而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效果还没显现出来;日本出于自身利益;不得不在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主动与中国改善关系。另一方面,中国面临再次被世界孤立的危险,也需要同周边国家改善关系。所以双方的往来更加密切;出现了短暂的蜜月期。但是随着美国完成全球战略调整赋予日本极大的政策自主权;通过从日本本土撤军、出售先进武器、增强贸易往来等等手段让日本获得足够多的利益中日关系再次冷却了下来。
    问题是;在经济层面上,日本能与中国划清关系吗?
    根据日本民旬机构做的统计.到二零一八年;在华有业务的日本企业超过五万家;总投资已超过三万亿美元,年净利润高达三千三百亿美元。这还是金融危机刚刚过去的结果;在二十一世纪初.日本企业在华的年净利润在四千亿美元以上。包括三菱、丰田、本田、索尼与松下在内的众多日本大型企业中国都是其全球第一大销售与服务市场;甚至是全球利润最高的市场。
    可以说;没有中国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很多日本企业已经破产倒闭了。
    比如在二十世纪末三菱汽车公司一度濒临倒闭,正是在华销售与服务业务的利润帮助渡过了最为困难的时期。本章节贞操手打
    与日本需要中国一样,中国也需要日本。
    改革开放的最初时期;正是日本企业带来了资金、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让中国人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日本产品随处可见。
    从汽车到家电、从衣服到奶粉、从电灯到五金工具都能见到日本品牌,或者日本企业的影响力。
    只是;这种关系,正在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中国的经济政策发生改变。
    虽然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主要集中解决“国与民”的问题,即重点打破国有企业在高利润行业的垄断地位逐步扩大开放范围;让民营企业参与竞争,以形成更加完善、合理与公平的市场竞争体制;并没涉及到外资企业,但是有远见的人都知道;随着更有活力的民营企业逐步主导中国经济.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中国肯定会大力扶持民族产业,逐步取消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
    事实上;中国政府已经这么做了。
    二零一六一年一月一日,中国政府以市场过饱和、产能大于市场消费水平为由,取消了所有外资汽车厂与合资汽车厂享受的税收、土地使用与能源供应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随后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公用车必须低于十五万元,且为采购国产汽车提供补贴等政策,极大限度的限制了外资与合资车厂的在华业务,为羽翼渐丰的国产车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这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比如在二零一七年底,第一架国产直线民航客机下线;中国政府出台补贴政策;为所有采购国产飞机的民航公司提供财政补贴;随后包括国航、南航、上航在内的十多家国营航空公司取消了从波音与空客订购的客机。虽然随后美国与欧盟就在世贸组织提起起诉;认为中国的财政补贴政策;违背了公平贸易的原则;要求中国取消补贴;不然将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但是这场官司很难打;因为中国政府可以不提供补贴.却能以其他方式做同样的事情,比如通过国营企业的上级主管单位、即国资委向国营企业注资;或者减免国营企业的上缴利润。
    中国在经济领域的排他性政策;受影响最大的就是
    日本。
    从二零一六年开始,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与铃木等五大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开始急剧下降,到二零一八年;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不到一百万辆;仅为二零一五的三成。虽然同期欧美车企的销售业绩也大幅度下滑,比如大众公司在二零一八年的销量仅为二零一五年的五成,通用公司也降低了五成.但是相对而言;日本车企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
    原因无二:从二零一六年开始;国内成品油市场全部放开;油价回落到合理区间。
    虽然在第二次朝鲜战争影响下;国际油价一路攀升到每桶两百五十美元以上;巅峰时期曾经达到每桶二百九十七美元的天价;但是第二次朝鲜战争结束后;国际油价一路下行;在二零一五年底回落到每桶一百二十美元。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当时中国从朝鲜进口的石油;每桶不到七十美元。
    二零一六年看中国企业在东朝鲜湾发现超大规模海上油气田后,国际油价应声下跌,回落到每桶一百美元以下。二零一六年七月.中国又先后跟伊朗、委内瑞拉签署了原油长期进口协议。
    更重要的是;在民营企业参与后;国内成品油销售市场的垄断局面被打破。
    二零一六年初;国内九十三号汽油的批发价格为每吨一万零一百元,到了七月份;已经跌到每吨九千一百元,到十月份仅为每吨八千三百元。二零一七年初,随着朝鲜海州的石油炼化中心投产,民营企业开始在国内主推九十七号以上的高品质汽油,以及完全达到欧盟标准的柴油;国内成品油价再次下跌,九十七号汽油的批发价一路降到每吨七千六百元,九十三号及以下汽油则在年底退出零售市场。
    事实上;当时民营油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并不高。
    只是,民营企业不再只从事终端销售,而是建立起了开采、炼化、批发与零售的完整产业链;打破了国营企业的垄断地位。加上一些资本雄厚的民营企业开始拓展国内市场;投入巨资完善批发与零售网络;迫使国营企业不得不主动降价。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到二零一九年初,民营企业也只有百分之十。
    就是这百分之十,让国内冉品油销售市场供大于求。
    也就是这百分之十,让中国消费者用更低廉的价格买到了更好的燃油。
    燃油价格降低;以省油为卖点、却牺牲了安全性的日本车自然不再受到追捧。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与销售国之后;中国政府开始椎行节能政策。虽然从长远来看,电动与混合动力汽车才是理想选择;但是在短期内,柴油车是更好的选择;也是成本最低的选择。
    随着民营企业主动提高成品油、特别是柴油标准;柴油车逐渐得到青睐。
    从节油的角度出发;柴油车绝对是最佳选择。同排量、同净重的车辆;使用柴油发动机的油耗能比汽油发动机降低三分之一,而且柴油发动机的低转速性能更佳;在拥堵的市区内更加节油。
    在柴油机领域;日本车企就没有多少优势了。
    可以说;日本车企不但比不上欧美车企;特别是欧州的大众、口凹集团;在某些领域甚至比不上一些中国车企。
    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的败退;只是日本企业在华业务全面萎缩的冰山一角。
    经济层面的微妙变化;对两国的关系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
    虽然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就有一些日本学者与工商界人士提出,中日双方应该放弃历史成见;本着共同发展的目的,建立一个囊括了东亚与东南亚十多国的自由贸易区,但是这种观点不但没有受到重视,还被一些政治家与外交家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完全不切实际的空想。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确实是空想。
    只要中国不肯放弃成为全球大国的努力;而日本又不甘心落于人后,中日之间的根本矛盾就无法解决;也就不可能走到一起。
    既然没有合作共赢的基础;对抗就成了唯一选择。
    五月九日;日本官房厅长官宣布,因为国事原因;首相原定在六月十八日对中国的正式访问被迫取消。
    不管理由多么冠冕堂皇,日本首相取消访华安排;都是一个明确无误的外交信号。
    仅仅三天后;日本首相前往冲绳,视察了正在兴建的西表岛空军基地,以及与那国岛的海军码头。
    这下,中日关系想不紧张都不可能了。!~!
    ..
第十三章 风起云涌
    五月六日.朝鲜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庆祝伟大的”第五词卫国战争”取胜四周年。
    作为志愿军“老兵,“牧浩洋收到了朝鲜当局的邀请涵;前往平壤观摩阅兵典礼口这是他来到国家高能物理学实验中心之后,第一次出远门。随行的;还有陆变等几名参加过朝鲜战争,在志愿军中有正式职务的技术军官。
    半壤之行,牧浩洋没有空手而归。
    除了获得朝鲜人民政府颁发的“抗美援朝国际英雄”荣誉勋章之外,牧浩洋的“人民军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