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648部分

燃烧的海洋-第648部分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量。”
    “也就是说,美国打算通过战略轰炸来击败我们?”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只要获得了可靠的途径,或者说能够把轰炸机群的战损率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美国就有足够的把握通过战略打垮我们,而且我们也确实有很大的可能被炸垮。”
    黄瀚林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但是没有急着开口。
    “事实上,开战到现在,我在军事上做的所有努力,都是在遏制美国迅速取胜,把战争推向对我们有利的一面。”
    “持久战?”
    “从根本上讲,我们不可能速胜,因此持久战成了唯一选择。”
    黄瀚林笑了笑,说道:“好,说了这么多,重点是什么?”
    牧浩洋也笑了笑,说道:“重点就是,能否顺利的完成战争动员,不但将决定我们能否取胜,还将决定我们在什么时候、以多大的代价取得多大的胜利,所以接下来的全面战争动员才是真正的重点。”
    “既然提到这个问题,你肯定有所顾虑?”
    “元首,我们必须承认,在全面战争动员的经验上,我们比不了美国,因为在前两次世界大战中,我们都没有机会。”
    黄瀚林叹了口气,表示明白牧浩洋的意思。
    “可喜的是,我们有更加充足的准备,或者说我们更早意识到,战争将不可避免的进入消耗阶段,也就更早的进行了更加全面的战争规划,统一了思想,因此我们能够更快的完成战争动员。”
    “这只是最理想的情况。”
    “当然,我们肯定会走不少弯路,但是我们不会走错方向,也不会停下脚步,因此我们仍然有足够大的胜算。”
    “这么说,你希望获得更大的权限?”
    “不,当然不是。”牧浩洋赶紧说道,“我想要的,只是更多的支持,以及能够在为国服务中获得更多的机会。”
    “你是担心得不到支持?”
    “不管怎么说,战争动员,意味着社会体制转变,肯定存在很多问题,过程中也会暴露出很多矛盾。”牧浩洋叹了口气,说道,“只有更多的人团结一致、只有大家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我们才能克服这些困难,化解这些矛盾。如果我们做错了什么,导致我们不得不面对最悲惨的结果,我们将成为民族的罪人。”
    黄瀚林沉默了,因为他无法反驳。
    牧浩洋也没再说下去,因为他已经把话说得够清楚的了。
    作为中**队的最高指挥官,牧浩洋已经认识到,在经过开战初期的激烈碰撞后,战局的激烈程度将有所减弱,交战双方都会把重点转移到国内,尽最大努力把国家的战争潜力发挥出来。
    在战略上,“全面战争动员”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才是决定最终胜负的主战场。
    第七十四章没有硝烟的战场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T!~!
    ..
第七十五章 主战场
    第七十五章主战场
    十一月二十九日,牧浩洋回到北京的第二天,黄瀚林正式在国务院设立战争部。大文学
    这个新的部门,主要职责就是处理与战争有关的事务,特别是战争动员、物资生产、运力调配、兵员征召、作战决策等对战争行动有直接影响的事情,并且直接向元首,而不是向国务院总理负责。
    虽然牧浩洋并没想过要担任政府部长,但是在黄瀚林的要求下,他还是接受了任命,以总参谋长身份兼任战争部长,负责全国的战争动员工作,而周渝生担任副部长,负责处理具体事务。
    十一月的最后一天,牧浩洋获得了海军元帅军衔。
    由此,他成为了自开国元勋之后,中国的第一位元帅,也是中国建国之后的第一位海军元帅。
    当然,元帅只有象征性意义。
    在军队中,最高职务对应的最高军衔就是大将,元帅只具有荣誉价值。
    对牧浩洋来说,这也是实至名归。
    早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结束后,就有人提议授予牧浩洋元帅军衔,而且最大的支持者就是戚凯威。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戚凯威这么做,也只是希望牧浩洋能够在名誉达到巅峰的时候离开总参谋部,为自己扫清障碍。结果就是,遭到了当时负责军队工作的黎平寇的坚决反对。
    显然,如果牧浩洋在二零四五年晋升为元帅,恐怕在二零四七年就退下来了。
    现在晋升为元帅,影响就没有这么大了。要知道,在战时任命元帅,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这个时候,美国当局遇到的麻烦比中国当局的大得多。
    “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的惨败,把美国一直推行的战略推到了崩溃的边缘,因为在这场海战之后,美军不但丧失了在西太平洋上发动进攻的主要力量,而且还要面对更加糟糕的中东战局。大文学
    要知道,牧浩洋成为元帅的这一天,中国陆战队第三陆战师登上了迪戈加西亚岛。
    虽然岛上的美军进行了顽强抵抗,战斗打得异常激烈,中国陆战队要到十二月中旬才能完全占领迪戈加西亚,但是从这一天开始,从中国本土出发的船队,就能在护航战舰的掩护下直驶海湾地区。
    这就意味着,中**队把地面补给线一下缩短了数千公里。
    更重要的是,不管伊朗的态度如何,中国都能借助伊拉克与沙特阿拉伯,向中东战场运送作战部队与作战物资。
    从战略上讲,中国已经获得了在中东战场上取胜的基础。
    毫无疑问,对美国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十一月二十八日,卢卡斯就在白宫召开了军事会议,让乔丹等将领对当前的形势做出说明与解释。
    第二天,卢卡斯再次召开军事会议,要求军方立即拿出解决方案。
    显然,这有点勉为其难。
    要知道,在十一月二十八日之前,没有任何一名美军高级将领能想到,强大的联合舰队会遭受如此大的惨败。
    虽然根据战后披露的一些资料,在十一月二十三日,也就是决定派遣联合舰队远征西印度洋的时候,乔丹上将就在给里根少将的命令中提到,中国舰队不好对付,要做好牺牲与损失的准备。但是有更多的证据表明,乔丹并不认为联合舰队会彻底战败,只是觉得要为歼灭中国海军的最后一支舰队付出较大的代价。
    结果是,代价付出了,收获却没有。
    虽然在十一月二十八日,也就是中国国防部宣称取得了大捷的第二天,美国国防部也宣称在印度洋上取得了重大胜利,重创了中国海军航空兵,击落三百多架中国战斗机与数艘中国舰艇,但是谁都知道,这份战报有很大的水分,而且主要目的不是迷惑敌人,而是欺骗美国民众。大文学
    不可否认,美军确实取得了一些战果,比如重创了中国海军航空兵。
    要知道,当时特遣舰队里的四支舰载航空兵联队是中国海军最精锐的航空兵,而在这场海战中,特遣舰队牺牲了三分之一的飞行员。可是这个影响并不大,因为中国海军总共有十二支舰载航空兵联队,而航母战斗群只有四支。即便到二零五三年,也只有八支,舰载航空兵仍然非常充足。
    从长远来看,影响也不是很大。
    早在二零三五年,即中日战争爆发前,中国就取消了航空禁令,开始向民间机构开放空域使用权。到了二零四七年,随着电动飞机问世,民用小型航空器的价格迅速降低,能够被更多的富裕阶层所接纳,也就因此培养了更多的飞行员。如果没有这场战争,恐怕再过几年小型电动飞机就能开始全面普及。从科技进步的角度来讲,效率更高的飞行器迟早能取代汽车等地面交通工具。
    根据中国官方做的统计,到二零五二年底,中国的飞行员数量在三十五万人左右。
    虽然与美国比起来,这算不了什么,美国民间持有资格证的飞行员多达一百万,但是对于中国空军与海军来说,着却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这些初步掌握了飞行技巧的飞行员,都能驾驶军用飞机。
    后来,中国在进行兵员征召的时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募所有民间飞行员。
    由此可见,美军在“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中取得的有限收获,也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
    现在,摆在美国当局面前的现实是:必须放弃一个主要战场。
    乔丹上将依然坚持在西太平洋上发动战略进攻,而且宣称九支航母战斗群绝对能够夺取制海权与制空权,而陆战队已经部署到位的四个陆战师,能够在舰队的支持下,用三个月攻占冲绳岛。
    问题是,这次没有人支持乔丹上将。
    当时,阿诺德上将与马歇尔上将都认为,在西太平洋上发动战略进攻已经不现实了,因为中国舰队构成的威胁,足以抵消美国海军的兵力优势,而中国本土的航空兵,远比美国空军投入的航空兵强大得多。更重要的是,中**队已经在过去一个月内,把冲绳岛变成了一座难以攻克的堡垒。在没有绝对制空权与绝对制海权的情况下,攻打堡垒化的冲绳岛绝对是一场灾难。
    之前一直支持乔丹的里梅尔上将保持了沉默,或者说不再明确支持乔丹上将。
    最大的质疑,来自一直跟乔丹合作的国防部长麦卡锡,只是麦卡锡反对乔丹的主要理由不是军事可行性。
    当时,麦卡锡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谁来为失败担责。
    虽然从道理上讲,最主要的负责人是乔丹上将,因为这场海战是他策划的,而且他也是海军参谋长,但是作为国防部长,麦卡锡批准了乔丹的作战计划,而且是他直接面对政府内部与国会的质疑。
    别忘了,乔丹是军人,而不是政治家。
    划分责任的工作不由军人负责,而是由政治家操作,因此那些希望看到麦卡锡完蛋的政治家就会落井下石。
    这些人中,肯定包括康拉德的支持者。
    由此引发的结果就是,只要麦卡锡不想离开五角大楼,就得找一个替死鬼,而乔丹无疑是最佳人选。
    可以说,乔丹也是一个非常单纯、缺乏政治头脑的军人。
    如果他有一点政治觉悟,在这个时候就不应该逆大流,继续坚持在西太平洋上发动战略进攻,哪怕他的坚持确实有道理,而且在战略上,也是对美国最有利的选择,因为这只会使他成为众矢之的。
    十一月三十日,乔丹被制服了。
    当天,卢卡斯任命马歇尔为参联会主席,但是没有让乔丹脱下军装,而是让他继续担任海军参谋长。
    乔丹再笨,也知道他的时代结束了。
    一周之后,在国内舆论稍微有所缓和之后,乔丹主动向卢卡斯提交了辞呈,总统也当即批准了。
    接替乔丹出任海军参谋长的是太平洋舰队司令,而新任太平洋舰队司令是弗伦奇将军。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人事变动是美国总统在大战爆发之后,做得最正确、也是最有长远影响的一件事。
    关键不是谁来担任海军参谋长,而是谁来指挥太平洋舰队。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到了十二月一日,卢卡斯批准了由新任参联会主席马歇尔上将提交的计划,即立即向中东增派四个陆军师,并且在年底之前增派另外两个师。当时,唯一没有确定的是,增派的两个师到底是来自陆军,还是来自陆战队。马歇尔倾向于动用陆战队,而里梅尔则认为陆战队不适合中东战场。
    不管怎么说,美国已经调整了战略重点。
    虽然在西太平洋上发动战略进攻的计划没有被取消,但是被无限期推迟,美国的首要任务是在中东战场上取胜。
    消息公布之后的一周之内,至少有二十万美籍犹太人报名参军。
    当时,还有数万其他国家的犹太人赶往美国,要求加入美军,组建美军中独立的犹太人军团。只是,美国当局没有这么做,因为美国没有组建海外军团的历史,而且美国有足够多的人力,不缺这几万人。结果就是,这些犹太人在二零五三年,大多去了以色列,并且加入了以色列国籍。
    问题是,美国的这个战略决定来得太晚了。
    第七十五章主战场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T!~!
    ..
第七十六章 乐观派
    第七十六章乐观派
    与美国不一样,牧浩洋似乎不大关心中东的局势。大文学**()
    十一月三日,与戚凯威面谈后,牧浩洋签署了戚凯威递交的作战计划,让戚凯威把部署在北方防线上的部队缩减到四个主力集团军,抽调出两个主力集团军充当战略预备队,其中一个主力集团军派往中东。
    几天后,牧浩洋正式授权戚凯威全权负责中东战争。
    也就是说,牧浩洋把中东战争的主导权全部交给了戚凯威,只有在申请增派作战部队的时候才需要向总参谋部汇报。
    到此,中国派往中东的军队已经达到三个集团军。
    兵力上,中国陆军的三个集团军有十二万人,而美国陆军的四个师大概只有九万人,因此美以联军依然没有优势可言。
    有趣的是,戚凯威在接受任命之后,并没有去中东,而是让同时被任命为中东战区参谋长的虞世辉负责前线指挥。当时,戚凯威留在国内的陆军司令部,正在策划更加重要的作战行动。
    也就是说,当时连戚凯威都不大重视中东战场。
    牧浩洋与戚凯威这么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军事情报局在十一月二日向总参谋部送交了一份至关重要的情报,俄罗斯正在向高加索地区集结兵力,在三个月内攻打伊朗的可能性大增。
    事实上,这正是马歇尔主导下的美军在中东战场上迈出的第一步。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马歇尔出任参联会主席之后,跟卢卡斯交谈了数个小时,对美国面临的战略局势做了全面分析,大幅度提高了俄罗斯的战略价值,因此要求总统尽可能快的说服俄罗斯参战。
    在这个时候,马歇尔表现出了远超乔丹、甚至比麦卡锡还要出色的灵活手腕。大文学
    让总统相信了俄罗斯的重要性之后,马歇尔没有提出让俄罗斯向中国宣战,而是走了一条较容易被总统接受,也较容易成功的线路:让俄罗斯入侵伊朗,借以压缩中国在中东的活动空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