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封余火对丑眠[娱乐圈]-第1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想让我当你的眼睛和耳朵,为你探听别人查不到的阴。私消息。”风吟雪看着他,姿容倾城的脸上浅笑盈盈:“美人怀英雄冢,自古酒色动人心。我风吟雪的床上,从来没有男人藏得住秘密。”
李在没有否认,眸色清朗神色温和:“风姑娘有什么条件,但说无妨。”倘若不是有意和他达成合作关系,恐怕也就不会特意派人将他请上来了。
“很简单,”风吟雪站了起来,走到他身旁坐下去,衣袂间香风阵阵,凑到他耳边吹了口气:“我要你帮我杀一个人。”
“清流”一派的掌舵人左亭芳左阁老大寿,不知为什么也给素无深交的温平危送了帖子。温平危视“清流”派系为社稷蛀虫,视左阁老更是蛀虫里最肥最坏的那只,然而眼下却还不是撕破脸皮的时候,随带着一副字画前去贺寿。
宴席将近尾声时,左阁老拉着他一起在花园内散心消食:“听说温大人已过二十加冠之年,竟然还未曾娶亲?我有个侄孙女年方二八,自小深闺中悉心教养长大,熟读诗书性格温婉,不知温大人是否有意同左某结个亲家?”
温平危抱拳道:“多谢左阁老厚爱,下官着实受宠若惊。只是婚姻大事,父母之言媒妁之命,我虽父母早逝孑然一身,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娶亲之事还要先问过书院师长,而后才敢决定。”
左亭芳抚须长笑:“自然,自然。”
温平危回到府宅之时,李在还没回来。问过下人得知他又去花月下了,眉头微皱,“备马车,去花月下。”
下了马车正要进去找人,远远便看见一位身姿曼妙容颜绝色的女子紧贴着李在身上往外走,二人言笑晏晏神态亲密,郎才女貌恰似一对璧人。
李在告辞时,风吟雪坚持要将他送出去。雪白皓腕挽住他的胳膊,酥软柔腻的身体紧贴过去,娇艳红唇间呵气如兰:“李大人确定不再考虑一下?”
“倘若为一己之私便要害人性命,我与那些奸佞贪官有何区别。”李在摇头,将手臂从她怀里抽了出来:“更深夜寒,姑娘还是早点回去歇着吧。”
“李大人真是有趣,干我们这行的,晚上可歇不了……”
李在将风吟雪的调笑抛在身后,没走几步便看见了等在马车边的温平危。眼中浮出几分惊喜,加快步伐走过去:“长安,你怎么来了?”
温平危将视线从那红衣女子身上收回来,望着李在笑:“在,我要成亲了。”
温府书房内。
李在对于温平危要成亲的决定很不赞同:“即便是为了不与左亭芳扯上关系,婚姻乃人生大事,岂可如此儿戏?”
温平危摇摇头:“我并不是临时起意。不仅是左亭芳,早在你来都城之前,世家贵族一派就已经打上了想要借助姻亲拉拢我的主意,加上这次左亭芳亲自询问,前前后后已经有六七波人马或明或暗探我口风。只要我一日未成家,我妻子的位置就会成为他们争夺的筹码,长此以往更会让圣上对我心生猜疑,不如直接成亲,斩断他们的念想。”
李在思前想后还是觉得不妥,然而温平危的性子他再清楚不过,决定下来的事情,九头牛也拉不回来。自己给自己倒了杯酒一饮而尽,“成亲虽能解一时之急,但如你这般并非真心实意,而是从一开始就别有动机,我怕你以后委屈了人家姑娘。”
温平危也给自己倒了一杯,言语含混:“委屈不了,我都跟她说好了……”
未婚妻子出自小门小户,母亲早逝,父亲是个郁郁不得志的穷酸秀才,在镇上开了个学堂勉强糊口而已。大致情况早就跟对方坦诚,相互之间达成协议:她嫁给自己为妻,自己保她一世安稳,倘若她父亲能争口气考中举人功名,还会尽自己所能给他谋个实缺。连同签过字盖过印的和离书都会在成亲之夜交给她,什么时候想要另寻良人,直接写上她的名字去府衙公证便能恢复待嫁之身。公平合理你情我愿的事情,哪来的委屈。
他后半句话李在没有听清,再问他却不愿意说了。心中仍有隐忧:“万一左亭芳将你此举视为挑衅侮辱,日后恐怕会对你不利。”
“呵,尽管放马过来,我温平危行得端做得正,难道怕他不成。他不来找我,我还要找他呢。”“清流”一派贪腐枉法的证据目前已经有了突破,这只蛀虫之首,早晚要踩个稀巴烂。捏着酒杯晃了晃,挑眉看向李在,眸光明明暗暗掩在烛火中看不分明:“我都要成亲了,在准备何时抱得美人归呢?”
李在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花月下的风吟雪。“并非你想的那般。青。楼之中人龙混杂,买醉买笑之人最不设防,是搜集各种内幕消息的绝佳场所。我本想请她为我探听一二,但她开的价码太高,并未达成合作。”
温平危眸色微闪,隐隐绽出一片光彩,嘴上调笑道:“是不是我想的那般谁能知道呢,或许在是打着这个幌子,实则想要多与美人亲近而已,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李在无奈:“又在浑说……”
“哈哈哈哈,脸红了,定是被我言中……”
“那是因为喝了酒……”
“我不信,反正明日休沐,不如再多喝几杯……”
温平危父母早逝,又无亲眷,既然要成亲,便只能由李在以兄长的身份聘请媒人,完成纳吉纳彩等婚嫁流程。
除此之外,温平危成亲之后李在自然不好再与他同住,因此还要购置宅院尽快搬出去。温平危不愿他住得太远,因此想方设法将温府旁边的宅院买了下来,两处宅院只一墙之隔,架道梯子就能轻松翻过去。
婚礼当天极为热闹,不仅同僚上官纷纷来贺,圣上还特意赐下一对玉如意为新人添喜,当真是荣耀至极。
晚间宴席散尽,本该是良辰美景春宵一刻值千金,醉醺醺的新郎官竟然心血来潮跑去爬梯子,一边爬一边大着舌头喊:“在……来喝酒……”
头脑不清脚下不稳,爬到墙头时一不小心栽倒下去,立刻在额头上肿起鸡蛋大的包。
温平危额头上的肿包花了七八天功夫才终于消下去,这期间爬梯子的活动倒是一天不落。每天晚上刚吃完饭就要爬过去和李在一同处理公文痛斥贪官,忙得晚了便在书房留宿,合盖一床被子抵足而眠。
时日久了李在不得不提醒:“你是新婚,总不好夜夜冷落弟妹一个人。”弟妹姓方,闺名婉容,温平危成婚第二日带着人过来给兄长敬茶,李在见过一面,人如其名,娴雅秀丽。一双秋水剪瞳时时放在夫君身上,可见对长安极为倾心爱慕。
温平危张张嘴欲言又止,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从那以后翻墙的次数的确减了些,由原来的每晚必爬,改成十有八。九天。李在再提,他便道:“公务本就繁忙,夜夜笙歌我身体哪能吃得消,你怎么也不知道心疼心疼我。”
李在脸庞涨得通红,自此之后再也不说。
时光如梭,转眼温平危成亲已过半载有余。
这一日恰逢休沐,温平危带着闫通天出去应酬,李在正在书房处理公务,下人来报:“温夫人前来拜访。”
李在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温夫人”是谁,放下笔自座椅上站起来:“快请。”
温夫人不是独自来的,身后还跟着一个丫鬟。同李在相互见礼过后从丫鬟手中接过一副皮制软尺:“叔叔公务繁重,贸然前来打搅着实不该。但有桩事情,的确只有叔叔能帮婉容的忙。”
“弟妹但说无妨。”
“马上便是夏日,夫君去年的衣袍有几件因为放置不当已经不能穿了,我想给他做几件新衣裳,但选好布料之后才想起来,成婚半年多,我竟还不知道夫君的身高尺寸,这才特意过来央托叔叔。”
温夫人将软尺递到李在手里,低眉顺目似是有些害羞:“说来惭愧,为夫君丈量尺寸本该是我这个当妻子的来做,但是叔叔也知道,夫君难得在家中留宿,我实在是找不到机会。”她抬起头看向李在,一双剪水秋瞳背着光线晦暗不明:“此事还请叔叔千万替我保密,倘若教外人知道了,定要说我这个当妻子的不体贴,连这种私密事项都要假手于人。”
李在看着她,又看了看她身后丫鬟脸上的神色,只觉得手中软尺竟像是烙铁一般,烫得人皮开肉绽骨血焦烂。
抿紧唇角点头:“我知道了。”
温夫人笑盈盈弯身一礼:“那就有劳叔叔了。”
当天夜里,应酬回来的温平危带着满身酒气翻过墙头,熟门熟路的走向书房,刚推开门,便发现李在坐在椅子上,看那姿态竟像是等了他许久。
“长安,”他道,“我要离开都城了。”
李在辞了官,收拾好行李,由着温平危将他送至城门十里外的杨柳亭。
“我不想你走。”长风十里,杨柳依依,温平危眼眶隐隐发红。
李在笑,月白色的袍角于风中扬起:“我知道,但你也知道我志不在朝堂。如今你已经在户部站稳脚跟,有圣上栽培宠信,有闫通天助你调查罪证,清洗贪污得偿所愿不过是早晚的事情,我也该去努力实现自己心中所想了。”
温平危抓住他的肩膀,神色有些急切:“那你等我一起!你也说了解决那些人是早晚的事情,那就留下来,等我此间事了,我和你一起游览诸国兴办私学!”
李在心中思潮涌动,目光扫过他身后不远处的马车,以及马车旁站着的丫鬟,半晌摇摇头:“你我志向不同,有些事情总要单独去经历承担。更何况我们又不是见不了面,等你和弟妹喜得麟儿,我定要回来讨杯喜酒的。”
温平危不说话了,许久之后将他重重抱进怀里:“一路小心,记得给我写信。”
“一定。”
李在坐上马车,隔了老远之后依然能看见杨柳亭外站着一道人影。此时他再也料想不到,这竟是他和长安的最后一面。
大庆朝兴元三十二年秋末,东南部的泽州突发大水洪涝成灾,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圣上特命时任户部侍郎的温平危为钦差大臣,带领工、兵六千人马,携二十万赈灾银两前往泽州救急。
然而救灾队伍抵达泽州之时,二十万赈灾银两只余一十,其余十万竟不翼而飞。
圣上震怒,灾情得到初步控制之后便连下四道诏书将救灾队伍紧急召回,责令刑部彻查赈灾银两丢失一事。
温平危作为钦差大臣暨赈灾总负责人难辞其咎,朝堂上众方责难之下,为证清白同意了礼部尚书提出的“抄家搜查”一法。
这一搜,就搜出来一百两白银。
总共十锭,每锭银两底部都铸了一个“赈”字。封存在一方文房四宝枣木礼盒的暗层中,而这礼盒,是温夫人方婉蓉亲手接入家门的。
满朝哗然。于众而言,温夫人收的礼和温大人收的礼没有区别,一百两赈灾银和一万两赈灾银也没有区别。
文武百官齐齐上奏,恳请圣上严惩贪污要犯。圣上并不相信赈灾银两丢失一事与温平危有关,然而铁证如山时势逼人,不责罚不能服众。即便如此,也只是取了温平危的官职将他贬为庶民,或许等此事彻底平息之后,还能重新启用。
温平危背负骂名带着妻子回到鬼谷山下,正在此时,泽州数万灾民联名血书,哭求圣上严惩贪污要犯,为灾情中本该得到救治却无辜枉死的家人主持公道。民怨沸腾举国震惊。
这份万民血书成了最后一根稻草,温平危不堪重负,最终登上书院后山,自山顶一跃而下。
赈灾银两失踪一事流传出来之后,李在自万里之遥的齐国日夜兼程往回赶,风尘仆仆赶至鬼谷山下,收到了温平危派人预备寄送给他的一封信纸,上面只有一句话:
在,对不起,以后不能陪你喝酒了。
他心魂俱裂,踉跄奔入山林中寻了半个时辰,声音喊得嘶哑,最后只发现了温平危尚留余温的尸体。
漫天漫地的雪,漫天漫地的血。
“长安,长安我来迟了,你睁开眼睛瞧我一眼,你睁开眼睛瞧我一眼啊长安……”他将温平危抱进怀里,摸着他的脸痛哭嚎啕:“我错了,我不该留你一人在那虎狼之地,在知道错了,长安你醒来,长安你快醒来好不好,我带着你去喝酒,我带着你去吃徐记的烧鸡,我带着你去看万里山河美景,你想要做什么我都陪着你,你醒来,你醒来再瞧我一眼……”
是他,是他丢下长安一个人在那险恶之境,是他害长安腹背受敌孤苦无依,如果他没有离开,如果他没有离开……
难以消解的悔恨和悲恸像是一万把尖锐森寒的长刀,狠狠插。入他的心口处用力翻绞,再沾着心头的血肉将他一刀刀凌迟,连同魂魄一起劈砍得支离破碎。
无法名状的巨大痛苦郁结于胸如狂潮漫卷,喉口忽地一阵腥甜,脸色惨白“噗嗤”吐出一口鲜血,正好与温平危尚未凝固的血液融为一处。
不知过了多久,书院中的师长和学生找到了他们,有人试图将温平危抬出山林,但李在死死抱住他,像是一头被逼入绝境的困兽,抱住最后一点希望不允许任何人触碰。
雪越下越大,很快就将一地触目惊心的红色掩埋起来。眼看着天色逐渐黑下去,山岭内的温度越来越低,就当师长们考虑要不要将李在强行打晕,如雕塑般久久不动的李在终于有了反应。
他轻轻拍掉温平危身上的积雪,整理好他的衣袍头发,又团了雪仔细擦掉他脸上的血迹,确定全部整理妥当之后,低头在他额间亲了亲:“长安不怕,在带你回家。”
然后将他打横抱了起来,踩着数尺厚的积雪,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一步一步平稳有力,将他抱出了山林,抱回了二人曾在书院同食同寝的居所。
师长和学生们将居所布置成灵堂,一片惨白无声的哀痛和缄默。
方婉蓉是在灵堂布置好之后赶到的。她盯着躺在床上神态间竟像是十分安详的温平危看了会儿,忽然道:“那不是我的错。”
跪坐在床边的李在回过头,像是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反应过来她在说什么。摇摇头:“没有人怪你。”该送进温府的东西,即便不是她,也会有人接进去。
“哈哈哈哈哈……”方婉蓉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