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陈圆圆-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桓鋈说拇怼O氲胶笫廊烁谏仙焙υ绞Φ淖锟鍪祝汛竺鹘阶钪斩У脑鹑喂榫逃谒翟谝灿行┰┩髁恕�
可今日,我忽然对他这副性格有些厌倦,是的,虽然崇祯不该承担这一切,可作为皇帝,就该有个皇帝的样子啊。为啥就不能运用他当皇帝的强权,来保护那些真心实意为大明、为他的忠臣?还真的只能在女人面前显示威严?
想起一句话,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大明亡就亡在自己人手中。倘若不是这些人尔虞我诈,也不至于弄成今日国之无人的局面!可假若崇祯能够拼了命保住袁崇焕、保住杨嗣昌、保住洪承畴,也不至于如斯境地。
或许,我对他失望了,或许,我现在已经信服了吴三桂的话。
倘若崇祯到此时还不振作起来,还不拾起皇帝的威严,那大明又如何有救?!
我望了眼他,不禁叹了口气。此刻,忽而想起龚自珍的那首《己亥杂诗》,不由吟道:“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崇祯听我诵完,不禁怔住了。他怎知我突然间来了个急刹车加大拐弯,还吟起诗来。
他半天才反应过来,于是道:“不拘一格降人才?!好,妙!圆圆,你这诗做得实在是好,说到朕的心坎里了。那些臣子们一个个实在不象话,朕如今缺的就是这些肯死心塌地为大明的人才!朕也希望老天爷能给朕多带些人才,圆圆,你就是其中一个啊!”
他又拉起我的手,道歉道:“圆圆,刚才朕一时情急,说错话了。你怎会和他们一样呢。”
我无语了,崇祯怎么就会错了我的意思?这诗说的多明白,虽然现在不是万马齐喑,而是好些动物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狂吠不已,但关键都在于领导者啊。要抖擞的是崇祯你这个天子,而不是上天。
这个皇帝……有时候真有种冲动,当众人逼迫他,他自己又踟躇、毫无见地时,真想拍拍桌子,帮他发次威!真想恨铁不成钢似地骂他,做皇帝做成你这样,不如让我来算了!可惜我不是武则天。我摇头暗笑,怎么自己突然萌生这样的想法?唉,估计我也做不来。
正在这里想些大逆不道的事情,崇祯见我呆在一旁默默不语,便轻声问道:“圆圆,你可是在想如何帮朕选拔人才?”
“啊?”我一愣,旋即脱口道,“皇上,这人才是不少,关键是你……”我还没把话说完,崇祯就兴奋地打断道:“哦?莫非圆圆有好的人选,倒不妨说出来听听。”
我真是不知说什么好了。看他好容易精神振奋了点,我也不好再说其他,心中想该挖些人出来敷衍,一时想不到别人,竟直说道:“史可法,皇上可识得此人?”
崇祯哑笑道:“圆圆来打趣朕不是?他是崇祯元年的进士,在户部任职好长一段日子。只是后来擢他为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专对付那河南、湖广一带流寇,孰料情形不见好转,平贼限期已逾,两年前就罢了他的官。”
我叹了口气,道:“湖广、河南本就是流寇最猖獗之处,史大人竭尽己能,即便收效不佳,始终是大明臣子效法的典范。况且,圆圆听说史大人廉洁奉公,与部下同甘共苦。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部下们对他是爱戴效忠。皇上,如今大明不正缺着这样的人才?”
“皇上,不若把史大人重新起用,诏至京师,也好让天下知道皇上求才若渴,史大人此番能得到皇上钦点,自当更加为皇上效命!”
“你说的也有道理。”崇祯突然眼前一亮,道,“朕要多召一些这样的人才进宫,赐宴武英殿,圆圆,你说说还有谁也够资格?”
“绍兴推官陈子龙。”我就这么些斤两,看他如此兴奋,只好把我那结拜的大哥推出来。但阻止吴三桂进京之事,却也不敢再提。
第十一章 皇宫赐宴
武英殿,始建于明初永乐年,座落在故宫外朝三大殿的西侧。和东侧的文华殿遥相呼应。大殿周围由汉白玉栏杆维护,台基极高,让人不自禁就生了敬畏之情。其正门为武英门,黄色琉璃瓦在夕阳下依然放出灿灿金光,使人感觉仿佛踏入了天宫。内金水河从其门前逶迤流过,上跨三道石桥,结构精英,气势恢宏。
***********
我很早就过来这边看着他们布置部署。崇祯晚上要在这里宴请史可法和陈子龙。
这些日子以来,我心神不宁,不知道吴三桂进京会有什么样的“好戏”可以看,哪晓得每日提心吊胆,吴三桂没来,史可法他们倒先一步进京了。
宁远离北京本来较近,可那些传旨的臣工一级一级往下发号施令,磨磨蹭蹭,效率极低;倒是我的唐军女兵先把他们二人从南边请来。
夜宴定在酉时,崇祯还早一刻先到了。他笑呵呵地言说要礼贤下士,还叫王承恩亲自去宫外迎接。
等到史可法、陈子龙出现在武英门到正殿的甬道上时,我的心砰砰跳了起来,好歹陈子龙也是我结拜的大哥,久别重逢,内里多少萌生出一些感慨。
史可法二人昂首阔步走上殿来,刚刚立定,崇祯就已三步并作两步抢到他二人面前,高兴道:“二位爱卿,朕可把你们盼来了!”
史可法和陈子龙互望一眼,受宠若惊得有些不知所措,齐齐就要行君臣之礼,却被崇祯双手托住:“二位免礼,今日你我就毋须顾忌那些繁文缛节,畅谈一番,岂不快哉?”
他二人并未有什么建树,陈子龙不过是个推官,史可法甚至还是因罪被贬。无端端召到京城,还给予武英殿赐宴如此殊荣,受到崇祯这般礼遇,倒让他二人仿佛置若梦中。
我见陈子龙英气的脸庞始终笼罩着一股迷惘甚至有些忐忑之色,不由莞尔笑曰:“大哥本是豪侠之人,怎地也如此拘谨了?惯常的江湖之气都到哪去了?”
这话不说还罢,陈子龙听到我的声音,再往我这一看,不禁脸色全变了,他隔了好几秒才说出话来,“你果真在此?”——我被田国丈带进宫他应是知道的,只是在这里相见,多少有些意外吧。
崇祯看了我一眼,对我二人道:“怎么你二人相识?”
我坦然笑道:“圆圆在南边时,有幸拜陈先生做了干哥哥。”
崇祯听说如此,竟道:“如此甚好,那陈先生就是一家人了!”
陈子龙听这话,浑身敏锐地轻抖了一下,更加茫然,谁知崇祯主动向史可法介绍起我来,“这位是唐将军,就是她在朕跟前力推史大人哪。”
史可法闻言,这才朝我深深一望,感切道:“微臣在南京时,就听说京师出了位女将军,巾帼不让须眉,今日得以见面,实在是荣幸之至。微臣承蒙皇上和唐将军厚爱,当真是不知如何为报了。”
我此时才细细打量起这位“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类人物,他生得一张方正的国字脸,两鬓已隐隐可见白发,想是操劳不少。一对眼睛炯炯有神,配上唇下一撮儒雅的胡须,自有一股凛凛之气。
我行了个万福,恭敬道:“史大人重信守义,深为部下爱戴敬仰,圆圆久仰史大人的威名,今日能一睹史大人威严,才是此生无憾。”我说得是实话,但此时说来,却颇有夸大其词的感觉。
史可法拱拱手,避过我的夸赞。
此时,陈子龙更加不解了,他不知道我怎么从陈圆圆变成了唐将军,而且陈圆圆和吴三桂的风流韵事恐怕已经传遍开来,他更无法理解崇祯那一句“一家人”的意味。只是,虽然迷惑,他却也不敢多问,只是木木地站着。
************
一时入席,闲话客套话叙了一遍,将距离拉近了些,崇祯便开始问起时政。史可法似藏了几十年的话语,恨不能一骨脑儿通通倒出来,从辽东局势说到闯王、张献忠等流寇,初时还有所顾忌,说到后面,见崇祯满脸期盼,殷切地等待着他的治国平乱之策,借着酒精居然豁了出去,把当前的政策抨击得一无是处,慷慨激昂,气贯长虹。
直把崇祯说得忧心忡忡,食不甘味。偌大的殿内浮起了一层阴霾。
“依爱卿之意,岂非无可救药?”
这话差点没让陈子龙失手打翻杯子,虽然崇祯说畅言,但史可法也没必要说得这么直白严重,当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他不知幸亏史可法这样的烈臣碰到了这个版本的崇祯,非但不会怪罪,只会更加器重。
史可法低头沉思了半晌,道:“臣斗胆设想,唯今之计,乃是迁都南京!”
此言一出,气氛登时颠倒,似乎藻井当中的灯火也为之震惊,突然疯狂摇曳起来。
史可法话已出口,收不回来,便出席跪下,恳切道:“当初永乐大帝迁都北京,本是为了巩固北方势力,让那些蒙古人不敢再来,再者,北京本是永乐帝还是燕王之时的封国所在,他迁都于此,这也是原因之一。彼时我大明乃是强盛异常,此举倒似有利无弊。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北京本处在荒北之地,不比留都乃是江南富庶之乡,又有长江作为屏障,易守难攻;北京却在我大明边境之地,从最近的关隘,鞑子兵疾驰半日就能兵临城下,崇祯二年时皇太极倾其全国之力围攻北京,已发人深醒。京师乃一国之本,实在不堪再经历一次围城之险……”
我万没料到史可法会在此时就提出迁都之议,这个时候北边还没有面临兵临城下的险境,他贸然提出迁都,倒似怯弱的表现,不知崇祯会是如何看待?我不禁有些担忧,帮腔道:“史大人说得十分有道理,南京本就是我大明的留都,皇上不如早些部署,必要的时候,放弃北京也无不可。”
崇祯一下子无法接受这个提议,一边消化,一边问陈子龙道:“陈爱卿意下如何?”
相比于史可法,陈子龙今日的则话是少得可怜。听到崇祯叫唤,这才发言道:“臣以为史大人虽然说得有道理,此举却并不可行。”
他环望了一眼,沉声道:“如今大明正值国难,朝廷的一举一动都会对百姓造成极大的影响。倘若突然迁都南京,势必会引起内乱。李闯已经渐渐进逼,此举无疑会使得人心大乱,反倒助长了李闯的焰气。”
“如此说来,迁也不是,不迁也不是?当真坐以待毙?”史可法急急道,这话也说出了崇祯的心声。
陈子龙不慌不忙道:“这倒不是。依臣之见,陛下不如暗中部署,秘密做好迁都准备,未雨绸缪,假若不幸有那一天,陛下迁都却也是成竹在胸之举;倘若无此需要,岂不更好?!”这话一出,当即解了崇祯的心结,他松了一口气道:“如此甚好。南京那边就要仰仗二位爱卿了。”随即又谈了一下部署。
正说着,王承恩走上殿来,对着崇祯一阵耳语。
崇祯看了看天色,皱眉道:“这么晚了,他也不先回府歇息?”扫视了我们一遍,忽而笑道:“他来得倒也是时候。快快请他上殿吧。”
我正纳闷,崇祯便命人将酒席撤了,重新换了佳肴,又添了一席。对我道:“朕的又一栋梁来了,圆圆,今日可算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啊!”
我心中惴惴不安问道:“皇上所指的栋梁是?”
“还有谁?朕的辽东支柱蓟辽总督吴三桂啊!”
第十二章 不速之客
“什么?!”这话简直是晴天霹雳,吴三桂早不来晚不来,还搞个突然袭击!让我毫无准备不说,崇祯竟然就直接让他觐见。天哪,这下子,我如何招架得过来?
崇祯对我这样的表情很不满意,冷冷道:“怎么,唐将军有意见?”
我心说,我能有什么意见,我是怕你受不了打击。看他不满的样子,眼瞅着吴三桂进来是无可避免的,只好摇摇头,苦笑道:“没什么,只是觉得吴大帅来得正是时候。”
************
一时,王承恩领着吴三桂大步走上殿来。
他连日赶路,风尘困顿,本应十分疲惫,可此时看来却仍旧精神奕奕,焕发光彩。从他进门起,我的心就悬在了嗓子眼。
不敢却又不自禁拿眼去瞧他。吴三桂却是一迈进来就将目光锁定在我身上,停留了几秒,方才掸去身上的尘土,就要下拜。
崇祯同样拦住了他,呵呵笑道:“三桂,这一路赶来辛苦了。快快坐下,喝点酒,暖和暖和身子。”
史可法、陈子龙也朝他抱拳。他二人为文官,平时又在南京一带;吴三桂是武将,长期在辽东待着,两下里并未曾蒙面。三人只客气的打了个招呼,既不相熟,自然也不用担心被识破。
吴三桂刚刚落座,崇祯就举起杯来,道:“三桂,你为大明镇守边关,这些日子以来实在是辛苦了。趁机休息两日,也好和佳人团聚。”
我正要举起杯子,听得他这话,手一下子不稳,只听咣啷一声,杯子掉到地上。崇祯真是哪壶不开专提哪壶,本来还希望能瞒一会儿是一会儿,他倒好,直奔主题!
我的手足无措,让崇祯和吴三桂看在眼里,各有各的想法。吴三桂神情转为黯然,朝崇祯拱拱手,道:“圣上的好意,末将心领了。只是,末将只恐怕陈小姐不愿意,那末将无论如何也不敢承受皇上的美意。”
崇祯笑逐颜开,调笑道:“难得啊,朕未发现,原来三桂也懂得怜香惜玉、是个爱花之人啊。三桂,你放心吧,这可是陈姑娘央朕的。陈姑娘待你也是情深意重啊。”他说完,还趁机看我一眼,倒似挑衅一般。
只是这一眼,在吴三桂看来,却似是说出我的心声,还要用眼神证实一下。
吴三桂将信将疑地望着我,喃喃道:“当真如此?我不是在做梦吧?”
“吴三桂和陈圆圆的情缘”已经在神州大地传播开来,史可法二人当然也知晓。
他这傻不拉叽的答话,不禁让在场诸人会心一笑。崇祯更道:“是了,是了。三桂,你待会儿饮罢酒,就早些回府罢,陈姑娘恐怕都望穿秋水了。”
崇祯满以为这样的话,是对吴三桂的一种善意的调侃,满以为会看到吴三桂羞赧一笑,却不知这正是一场灾难的导火索!
吴三桂本来还不能消化这个讯息,现在听到这话,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