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以革命的名义 >

第140部分

以革命的名义-第140部分

小说: 以革命的名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火先从西面仓库燃起,伴随着风势迅速从蔓延到其他仓库周围,不多时,所有仓库尽数燃烧起来,伴随着刺鼻地浓烟和炙烤的烈火,仓库屋顶纷纷垮塌,通天火焰映红遍了整个上空,价值上百万英镑地货物顷刻间统统化为灰烬。
  望着自己的杰作,岩石满意的点点头。制止了突击队员们再度破坏救火设备的企图,命令大家迅速撤离。那是他知道。即便是现在来场倾盆大雨,也同样无济于事,明天留给英国人的将唯有大火肆掠过后的遍地废墟以及数百具烧焦的尸体。
  就在城南大火升起地同时,城内的其他突击队员们也在开始行动起来。他们在小队长地带领,冲入纺织工场,毫无怜悯地用短枪或是匕首杀死敢于阻挡在面前的任何英国人。在车间四周利用火油助让整个工场厂房燃烧起来。
  与英国政府强制用石头建造的住房不一样,场主们贪图方便与便宜导致厂房大都属于木制结构,一旦燃烧后果无法控制。突击队员们在破坏一切用于救火的设施器材后,他们再度闯进附近的工场里,进行类似的工作。
  冲天地火光以及惊慌的呼救声,惊醒了曼彻斯特的居民们,当他们从床上爬起来时,却惊恐地发现自己平日上工的地方早已成为火海一片,因为害怕,老婆与孩子们顿时大声哭喊起来;警察们三五成群地闻讯赶来。他们叫嚷着要求附近居民出来救火,却没察觉慌乱中有陌生人走到自己身边,一把匕首顺势狠狠插入他们的后备,随即瘫倒在地上;得到火情通报的城市救火队也驾着装有水箱的马车驶向失火地点,只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却在街道两侧遭遇爱尔兰人的无情伏击。数十名忠于职守的救火队员被打死在救火马车上。
  英国王家海军学院,是英国培养海军初级军官地主要院校,被誉为英国海军军官的“摇篮”。学院创建于伊丽莎白女王时代,那是感受到强大舰队肆意掠过所带来的丰厚利益后,伊丽莎白女王接受了海军大臣的建议,便下旨在普利茅斯军港附近开设海军军官学校。故又称“普利茅斯王家海军学院”。
  两百多年来。普利茅斯海军军校为英国舰队培养出无数忠贞英勇的海军将领,诸如纳尔逊、罗德尼、杰维斯、特鲁布里奇和科林伍德、布律埃、维尔纳夫、格拉维纳、约翰保罗琼斯等人。正是这些高明地海上战术家、战略家存在继续巩固并加强着英国人不可动摇的海洋霸权,而这座海军军校业已成为大英帝国的骄傲所在。
  (呵呵,说明一点,上述史料属于作者本人编造的,英国海军军校事实在19世纪中期,即1863年建成立,地点也不在普利茅斯军港,而是位于达特茅斯。)
  1794年9月28日,将是普利茅斯王家海军学院建成200周年的庆典。为此,学院专门雇用来数十名帮工重新粉刷校园,因为在那天皮特首相大人,以及内阁海军大臣等都将来到学校视察工作,并参与学院官兵的各类庆典活动。
  在当地爱尔兰人地帮助下,另一路突击队地数名队员得以潜入戒备深严的校园内部,他们的身份却是油漆帮工。在抵达普利茅斯之后,该路指挥官就会同当地联络人仔细分析过,认为自己的100多名突击队员不太可能公然对抗前余名军校学员;同时,偷袭不可能奏效,因为每个宿舍都有专人看守,十分严格,任何意外的惊动就会让整个计划化为泡影。
  左思右想之下,指挥官始终没能想出一个能够有效大规模杀伤英国海军学员的最佳方法,倒是一旁的情报联络人建议指挥官,可以采用投毒的方式加以实现。因为军校位于普利茅斯郊外,濒临大海,唯一的河流距离学院数英里,其淡水供给需要每天用马车拖运到校园,只是在校外向运水马车投毒不太可能,那是不仅有大批武装人员负责押运,而且在淡水入校存放前。还要接受水质检验。因此,必须潜入学院内部实施行动。
  但使用什么毒药又成为难题,突击队员们携带的剧毒物质仅能保证自己在危机时使用,必寻找其他替代品。矿物质中的毒药药性显然不够强烈,指挥官明白必须使用动物毒药,而原产英国最毒的毒物却是蝮蛇。尽管爱尔兰人在黑市上大肆购买各类蝮蛇毒汁,但仅有一小瓶不到,不足以制造大面积伤亡。时间紧迫,无奈之下的指挥官唯有命令全体队员们四处捕抓英国蝮蛇,显然法军训练营地并没开设专门地捕蛇课程。在付出15名同伴生命的重大代价后,终于获得了足够剂量的蝮蛇毒汁。
  9月11日凌晨。数名扮成油漆工的爱尔兰人遛出工棚,潜入到学院食堂的水源处,秘密投放了大瓶蝮蛇毒汁后,并校园外面队友的接应下,安全返回驻地。
  第二天8点,结束完操练的大批学员陆续涌入食堂。准备享用他们的早餐,似乎是近段时间要迎接海军学院建校200周年庆典缘故,在他们的餐桌上额外多了一份美味的肉汤,只是今天肉汤地味道有些奇怪,喝完之后反而感觉更加饥渴。
  10分钟后,一场类似瘟疫大灾难降临到普利茅斯王家海军学院,所有在食堂内用过早餐学员,站起来后便感觉四肢麻痹、无力胸闷、心悸、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症状;紧接着,自己不能吞咽和说话,呼吸缓慢无力。伴随着极度窒息与呕血的现象;到了最后,沉重地双眼开始失明,学员们接二连三的摔倒在餐桌四周昏迷不醒,嘴角还挂着暗红的血丝。
  苏格兰银行不但是世界最古老的银行,更是大英帝国的中央银行。18世纪纪末期。这座私人银行被政府购入王国所有,主要负责数以千万英镑计算的国债发行与兑付工作,这些国债不仅养活了大批食利阶层,更是维系着英帝国地政治与金融安全。因此,对于苏格兰银行的保卫工作并不亚于首相官邸和白金汉宫警戒程度。每天24小时,都用大批军警围绕在四周。甚至还有一条从苏格兰银行重要库房延伸两个街区达到伦敦警察局的秘密警钟。
  负责突袭伦敦的爱尔兰指挥官。在对比利益得失之后,决定先放弃对首相官邸和白金汉宫的攻击。调动全部突击队员仍将苏格兰银行作为袭击的重点目标。9月10日夜晚,10多个队员装扮着绅士跑到贵族们常去的土耳其浴室,或是通宵上演歌舞表演的歌剧院,或是充斥着大量妓女的红灯街区,他们在那里大肆制造各类骚乱,以吸引伦敦警察的注意力,意在使得警察们疲于奔命,无暇顾忌苏格兰银行所在地街区。
  9月11日的凌晨,经过长时间周密部署的突击队员陆续潜伏到银行四周,一部负责冲入苏格兰银行内部实施纵火,另一队主要狙击伦敦警察的增援。凌晨2点,一队干掉银行周围的警察暗桩,迅速占领个个制高点;另一队则在向导地带领下,炸开了银行铁门硬闯进去,却不小心让值班人员拉动了秘密警钟。
  尽管伦敦的警察们对今晚突如其来的骚乱搞的人仰马翻,但来自苏格兰银行内部的秘密警钟却非同小可,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下的伦敦警察局长仍强制自己部下们,不顾一切地快速赶往苏格兰银行,其他的方地骚乱只是小事件,但到来自苏格兰银行却是天大麻烦,直接关系着自己的乌纱帽是否继续戴下去。
  当伦敦警察赶到事发地点时,迎接他们的却是四处狙击手射来密集子弹,毫无防备的警察纷纷倒在血泊之中,侥幸逃生的家伙则赶紧赶回去请求增援。
  此时,突入苏格兰银行内部的30多个队员也遇到相当大麻烦。
  一番简短的交火过后,他们打死所有负责值守银行安全的数十个安保人员,仅留下唯一一个活口,想通过他来交出国债保险库的密码。只是后者死活不愿交出,那是他明白即便是眼前的匪徒放火焚烧整栋大楼,也无法毁掉保险库内存放的巨额国债凭证。对于自己的安危,保安不会加以考虑,因为英国政府会为他的妻儿发放抚恤金;更何况,纵然交出钥匙并说出密码,这些凶神恶煞般的家伙也一定不会让自己活下来。
  不一会,保安便被性情急躁的一名队员打死,接下来唯有靠自己打开库房。钥匙好找,因为它就在保安腰间,但密码则需要队长一一验证。
  5分钟过去了……
  10分钟过去了……
  15分钟过去了……
  保险库的密码依然没能测试出来,而这时,伦敦警察局长已再度调集来大批军警,围剿苏格兰银行外面的狙击手,并试图冲入银行内部。
  “队长,指挥官命令我们5分钟内立刻撤离,负责狙击任务的同伴们伤亡太大,很难坚持下去了。”一名队员匆忙赶了过来,对着仍在尝试密码的队长大声说道。
  只是队长没有理会队友的召唤,依然努力着。直到第三次,指挥官亲自跑来下达撤退命令。队长只是回过头,异常冷静地告诉指挥官一句:“请把火油壶全部留给我!”随即又在忙于自己的事务。
  当大批军警冲出苏格兰银行内部时,警察们的第一反应便是跑去检查国债保险库房,却意外发现一个背对他们的匪徒,他刚好在库房里堆积如山的国债凭证上浇完火油,其脚下还留有60多个空水壶。
  “举起手,走出来!”警察们高举起短枪,只是恐吓着叫嚷道。事实上,所有人根本不敢开枪,因为一丝火星便可让这里的一切化为灰烬。
  “别紧张,该死的英国佬!”队长慢慢地转过身,面对眼前有些惊惶失措的警察们,微笑着说道。紧接着,他猛地用手中的火绳,点燃了身上捆绑着炸药。警察们在纷纷退避的同时,还听见匪徒嘴中喊出的最后一句话,“自由万岁!”最后便是一声巨响……


第三集 越过比利牛斯山 第80章 动乱的不列颠岛(下)
  9月11日开始的恐怖战争如同中世纪的瘟疫一般,将战火肆意蔓延在苏格兰与威尔士的土地上,但在不列颠岛的北面,苏格兰的高地,河谷与森林依然是那么宁静与安详。
  有着“绿色谷地”之称的格拉斯哥城位于克莱德河畔,它原本只是大西洋边的一个小渔村,但现在却为苏格兰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还一度成为英国一大港口商业城市。究其发家史,却是罪恶的黑奴贸易。该市的成百上千条快速帆船来往于英国、非洲和北美之间,把英国的货物和非洲的黑奴运往北美,载回一船船的烟草、糖料和棉花。格拉斯哥的商人们发了大财,人们称之为“烟草贵族”。
  而现在,格拉斯哥城城内又兴起另一类新兴贵族,那就是“工业贵族”。在工业革命开始后,一些投资于工业发明,生产与运用而发家致富的实业家。他们中的典型代表便是“蒸气机”改良者,詹姆斯瓦特。
  此时的瓦特刚刚从伦敦返回格拉斯哥,正在自己的别墅中花园里散步,因为再过20多分钟,瓦特的儿子将为自己引见一个叫“岩石”的大富商,那是后者向瓦特拥有的工厂发出大额订单,要求一次性要求定购50多台需要用于开挖煤矿场的蒸汽机。
  58岁的瓦特精神矍铄,血气红润,早不是那个因家庭贫困而体弱多病的技工学徒,业已成为格拉斯哥城内有名的富人。坐落于城郊克莱德河河谷地这栋豪华意大利别墅,是瓦特本人仅仅花费1000英镑就从破产的水利纺织厂商人那里低价买来。
  光凭不列颠岛上数百个采矿场与冶金所因利用瓦特蒸气机。而向其交纳专利费用的一项,一年就可为昔日的穷学徒工带来至少1500英镑收入;再加之1785年,瓦特被当选为英国王家学会会员,足以让瓦特获得任何英国贵族所能享受的一切待遇。
  经济上的收入还不止这些,纺织业也开始使用瓦特的蒸气机,虽说1785年,诺定昂郡建立了英国的第一座蒸汽纺织厂,但真正大规模的运用却是这两年事情。在8月下旬,抵达帝国首都伦敦的瓦特还获得英国王家学会颁发地许可证,允许他从蒸汽纺织厂里抽取专利税。其数额将远远高于采矿场与冶金所为他带来的丰厚利润。这都要感谢英国政府颁布地强令:为保护河谷地区的水源,所有河流附近的水力纺织厂必须在3年内全部迁徙到内陆。这项强制性的法令导致原本是蒸汽纺织机最大竞争对手的水利织布机。一下子跌到底谷,蒸汽纺织机逐渐成为纺织行业的标准之一。
  在伦敦,还有一件更让瓦特兴奋不已地事情,那就是他居然得到了大英帝国摄政王的亲自接见,并授予这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一个贵族称号。尽管享有爵士称号只是名誉方面的,没有丝毫实质利益。但了却了瓦特多年以来的最大心愿,那就是为自己的母亲,一个没落贵族的女儿,重新赢得英国贵族的地位。
  在即将返回苏格兰的日子里,瓦特还收到了英国王家学会转发给他本人的一封信件,那是一个名叫罗伯特富尔敦地美国人写给自己的。这个年轻的美国人在信中提到,希望能与大英帝国最著名的工程师相互合作,一同开发利用蒸汽机作推动力的轮船。
  只是看过信后地瓦特并没同意美国人的请求,倒不是他思想保守。事实上,瓦特本人早已将目光盯在蒸汽机轮船的发明上。而且1个月前,格拉斯哥航运协会的会长还亲自登门摆放瓦特,希望这位发明者为他们开发出以蒸汽为动力,运载量更大,航行时间更久。更安全,更经济的远洋船只。为此,格拉斯哥航运协会将出巨资予以支持,但要求该项发明必须用于英国本土,不得与他国共享,以保持英国人海运方面的强大竞争力等等。
  对此。瓦特是欣然接受。并让自己的儿子格勒哥里瓦特全权负责此项发明事务,还将此时告诉自己商业地合伙人。马修博尔顿。只是后者的态度有些暧昧不清,试图劝说瓦特放弃该项目地研制,至于理由却是非常牵强。
  “……我的朋友,三桅帆船完全适用于目前的航运能力,无须我们过度耗费精力,蒸汽机轮船等到以后再说……”
  对于博尔顿的软弱言词,瓦特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而他本人早就不满意自己合作人的贪婪,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所带来数千镑专利费都必须无偿分给博尔顿一半,却全然忘记了要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